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2020-12-28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3期 醉效果理想。 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不同.但手术方式、切口选 择、技巧等均相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第2天的视力 ≥0.6以上分别为89%和86%.术后第5天视力≥ 0.6,分别94%和92%。两组患者视力统计学上无明显 差异.可见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效果无影响。 从结果上看,研究组表麻手术时间(37.29-t- 1.90)min.而对照组手术时间(58.20±2.38)min,研 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这是因为对照组球后麻醉 需要压迫眼球等原因.但研究组采用表面麻醉,有利 于患者眼球转动到最有利手术位置.方便操作.所以 表面麻醉剂能缩短手术时间。 通述本组表面麻醉下角膜穿通伤手术,我们总 结出如下经验:(1)良好的表面麻醉简便有效,无并 发症.适用于角膜穿通伤手术。如做内眼手术时,可 增加棉片结膜下浸润麻醉.能增强麻醉效果,增加手 术中舒适性。(2)手法轻柔,操作轻巧是手术中应注 意问题。(3)在一定范围内与患者进行必要语言交 流.包括鼓励与安慰.将提高患者耐受性和配合程 度。(4)表面麻醉对术后视力无影响,但能缩短手术 时间。总之,选择爱尔卡因作表面麻醉剂施行角膜穿 通伤手术.其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易 行、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但本组例数尚少,有待临 床进一步观察。 4参考文献 [1] G6mez—Amau J I,Yangtiela J,Gonz61ez A,et a1.Anaesthesiarelated diplopia after cataract surgery[J].Br J Anaesth,2003,90(2): [2] 刘五存,冯金玲,王思慧.表面麻醉小梁切除术[J].中国实用眼 科杂志,1998,16(6):360. 『3] 欧敏,郝燕生.225眼表麻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 入临床观察[J_.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5):296—297. 『4] 汤欣孙慧敏,袁佳琴.表面麻醉:人工昌体植入术麻醉新方法 [J_.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14(7):393—399. 『5] 张效房.眼外伤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489. (收稿:2007—06—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曾祥毅王小平 巫剑峰李丽荣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 性分析2003—2006年4年间共52例COPD合并P11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并发PrrE的发生率高,多为附 壁血栓(78.8%),临床最突出的症状是活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包括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内的常规治疗不能 完全缓解(92.3%);71.2%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气PaCO 下降或呈I型呼吸衰竭表现,D一二聚体 >0.5 mg/L(ELISA法)仅占25.0%。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有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大于40 mmHg者达 71、2%,心‘电图常有SIQⅢTm表现。结论:COPD合并PrrE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疑诊, 再选择CT肺血管造影或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常见病[ .慢性阻塞性肺 中的诊断标准[引,肺功能3级,并进行血常规、生化、 疾病(COPD)患者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是PrrE的一 项独立危险因素[2-3],但在临床上因为PTE与COPD 本身的症状相似,诊断十分困难。现就我院近4年来 确诊的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 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COPD合并PrrE的诊断意识。 1对象与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D一二聚体和心电图等检查。PrrE的诊 断:由CT肺血管造影(CTPA)检查,肺动脉局部充盈 缺损、管腔狭窄不规则增厚及梗阻。同时予以超声心 动图检查观察肺动脉高压情况。 2结果 1.1对象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多次住院 2.1 一般临床特点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 住院的COPD患者合并PrrE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上升 趋势(表1),52例合并PrrE的COPD患者中,男38例 (73.1%),女14例(26.9%)。 表1不同时期COPD合并PTE的病例分析 年份 住院COPD患者(例)(肺功能3级)合并PTE患者[例(%)] 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COPD合并PTE患者52 例,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43 81岁,平均(62 ±13)岁。 1.2方法对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COPD的临床表 现、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COPD的 诊断:肺功能检查,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作者单位:512000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 属韶关医院呼吸二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3期 427 2.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活动性 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经支气管解痉剂等治疗不 能完全缓解或甚至有加重趋势,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 48例(92.3%);出现胸痛18例(34.6%);咯血者少,仅 2例(3.8%);双肺罗音不明显者22例(42.3%);有下 肢不对称性肿胀,经超声检查证实深静脉血栓形成 37例(71.2%)。 2.3动脉血气特点 低氧血症程度加重,出现PaCO 较平时稳定期水平明显下降,甚至呈现I型呼吸衰竭 为慢性过程,这与CTPA表现为附壁血栓为主 (78.8%)是一致的。在心电图改变中以SIQⅢTⅢ,SI较 深和V 导联s波升支挫折等表现为主,观察显示顽 固性右心衰竭或肺动脉压越高s 越深。D一二聚体是 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降解产物,对 血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若其含量低于0.5 mg/L(ELISA法),则可排除急性PTE[引。在我们观察 的COPD合并PTE病例中仅1/4患者的血浆D一二聚 体升高.进一步提示大部分患者为在COPD基础上并 的动脉血气表现。 2.4 D一二聚体D一二聚体升高大于正常参考值0 5 mg/L(ELISA法)者13例(25.O%)。 2.5超声心动图特点有三尖瓣反流,肺动脉压升 高大于20 mmHg者15例(28.8%),肺动脉压大于4O mmHg的37例(71.2%)。 2.6心电图特点所有的病例均有心电图改变.其 中SIQⅢTⅢ型表现的为28例(53.8%);SI较深,大于 0.01 mV 36例(69.2%);V 导联s波升支挫折17例 (32.7%)。 2.7 PTE的分布特点PTE中以附壁血栓为主41例 (78.8%),肺动脉主干血栓2例(3.8%),双侧广泛肺 动脉栓塞13例(25.O%)。左肺动脉主干及各肺叶动脉 血栓16例(30.8%),右肺动脉主干及各肺叶主动脉血 栓21例(4O.4%)。 3讨论 PTE主要临床表现是胸痛、咯血[ 、胸闷、心悸、 劳力性呼吸困难、晕厥等,体征主要由肺动脉高压引 起,肺动脉关闭音增强。三尖瓣收缩期杂音和右心衰 竭等,症状和体征都没有特异性,尤其是劳力性呼吸 困难与COPD重度肺功能不全本身的症状十分相似, 造成了诊断困难,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 COPD合并PTE并非罕见.发生率为36%~ 43%e .有报道COPD合并肺心病尸检发现肺细小动 脉血栓高达89%e .血栓对肺心病的发生发展起了一 定的促进作用,使病情复杂化。COPD合并PTE的临 床诊断相当困难。容易漏诊,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影响预后。 在本组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特点中:活 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经支气管解痉剂等治疗不缓解 或甚至有加重趋势病例高达92.3%.且常常出现顽固 性右心衰竭;有超过70%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与我们对诊断意识加强有一 定的关系,但总体发生率仅为14.8%(52/352),较文 献【2]报道的低,原因可能为我们诊断的仅仅是CTPA 确诊的肺段以上动脉栓塞病例,亚段以下肺动脉栓塞 可能因CTPA影像学本身原因而漏诊;在超声心动图 检查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超过70%患者肺动脉 压大于40 mmHg.进一步提示COPD并发PTE可能 发的PTE常常为慢性过程.仅部分为新发或慢性基 础上再发。故D一二聚体定量测定在COPD合并肺动 脉血栓形成或栓塞的诊断意义并不大。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肺栓塞有用的筛选指标.表 现为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在我们观察的COPD并 发PTE患者中,动脉血气呈现I型呼吸衰竭表现,或 既往虽有高碳酸血症,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前下 降,而低氧血症却显著加重,但在慢性患者中低氧血 症以轻中度为主。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我们得出以下体会:COPD 并发PTE的发生率高.且多为慢性血栓,容易漏诊, 但也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在症状上胸闷、呼吸困难 往往突然发生或加重。应用包括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内 的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病情进展迅速,出现顽固性心 力衰竭.心脏明显扩大.三间瓣明显的收缩期反流性 杂音,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尤 其是重度肺动脉高压;心电图呈SIQⅢTⅢ,S I较深和 V 导联s波升支挫折等表现;动脉气分析显示低氧血 症程度加重,但出现PaCO:正常或较以往稳定期明显 下降。故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一些特点提出疑诊.再 选择CTPA或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但不能因为血 浆D一二聚体无升高而忽视检查忽视诊断。 4参考文献 [1] 郭雨青,刘华.肺栓塞23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7,23(9):1341-1342. [2] 王辰.肺栓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8—420. [3] 曾祥毅,欧书明,王小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 能变化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4,15(5):80.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5] 王小平,曾祥毅,李丽荣.以咯血为表现的肺栓塞1例[J].实 用医学杂志,2007,23(3):315. [6] 杜林林,卢中秋,李玉苹,等.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24—125. [7] Ryan S F.Pulmonary embolism and thrombosi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J].Am JPathology,1963,43:767—773. [8] 王辰,杜敏捷,曹大德,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肺细 小动脉血栓成的病理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 123—125. [9]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5):259—264. (收稿:2007—06—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