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1050风巷与11030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重点

2022-09-05 来源:步旅网
ZGPMSML YK- NZJSQCYTSF-— 12--01

(宁庄井四7采区2012年第1个一通三防类措施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梨园矿宁庄井四 7采区

11050工作面风巷(补巷)与 11030工作 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安通科

施工地点: 11050风巷(补巷

技术负责人:武运超 施工队长: 周红 编制日期: 2012-3-3 安全措施审批签字表

11050风巷(补巷 与11030工作面串 联通风安全措施会 审签

字表

八 、、

单位

编制

监控室

调度室

生产科

技术科

安通科

机电科 安

全区长

机电区长

字日

生产区长

区总工程师

区长

11050风巷表

单位

开拓科

安检科

补 巷与11030工作面姓 日 名

串联通风安全措施意 单

姓 位

控 中 心

安 全 畐U

会审签字日 意

审批意见:( 通风科

机电科

地测科

调度室

总办室

审批意见:

风 副 总

电 副 总

测 副 总

产 副 总

工 程 师

安全措施审批签字表

宁庄井四7采区11050风巷(补巷与11030工作面

工程概况

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该巷道从原11030机巷A2点以158°方位沿煤上山施工 40 米后,再以68°沿煤平巷施工410米与11030联络巷贯通。计 划掘进450米。巷道设计断面:断面规格宽X中高= 2.6 X 2.3m,支护选用锚杆配金属网支护。锚杆间排距为 800X 800mm巷道支护形式分两种:巷道顶板岩性稳定时采用 锚网锚喷支护,过断层破碎带或地质异常带时改为 11#矿工钢 架棚支护。 二、地质及瓦斯概况

宁庄井四7采区2011瓦斯鉴定报告,本采区相对瓦斯涌出 量为2.4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8m3/min。煤层相对比较 稳定,没有大的地质构造及瓦斯涌出现象。 三、局部通风选型:

根据作业规程局部通风机选型计算结果,该工作面施工选用

FBDNO5•理局部通风机通风。通风方式为压入式,掘进巷道期间为 独立供风

系统。使用两台功率为 2X 11kw的局部通风机,一台工作,一 台备用。选用? 500mm的胶质阻燃抗静电风筒向工作面供风。

四、串联通风时间范围:

11050风巷(补巷)工程量 450米,本次串联通风时间为该工程

五、 串联工作面基本情况

该工作面施工期间由掘进工作面 11050风巷(补巷)的乏风 与

11030机巷的新鲜风流混合后串入 11030工作面。11050风 巷(补巷)掘进工作面和 11030工作面均安装有瓦斯监测系 统,瓦斯监测监控装置灵敏可靠。

六、 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串联通风期间的施工安全,根据平煤( 2000)226 文件要求和平煤通(2002)6号文件《关于加强矿井串联通风 管理工作的规定》及《煤矿安全规程》第 114条规定:在同一 采区内同一煤层相连的 2个同一风路中的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 有困难时,制定措施可以采用一次串联通风。经采区领导研究 决定采用一次串联通风,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串联 通风安全措施。

(一)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1、该工作面安装两台 FBDNO5.0局部通风机通风,一台使 用,一台备用。

2、选用© 500 mm的胶质阻燃风筒供风,风筒末端出风量不 得小

于《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混合风流中的瓦斯和二

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其它有害气体不超过《煤矿安全规 程》第一百条规定。

3、 风筒采用抗静电、阻燃胶质风筒,风筒末端距工作面不 大于5-8米。

4、 每班设专人看管风机,风机必须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任 何人任何时间都不准随意停开风机。计划内停风停电,必须有 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5、 风筒吊挂按通风专业质量标准化进行管理,做到逢环必 挂,敷设平直,接头反压边平整到位,拐弯设有弯头,变径处 设有过渡节,保证掘进工作面稳定可靠供风,有足够风量。

6、 班长、放炮员、电钳工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以达到 连续检测瓦斯的目的。

7、 坚持旬测风、月检查验收制度。

&一旦瓦斯超限按有关文件规定编制排放瓦斯措施,并严 格执行。 9、一旦因故停电停风,瓦斯检查员必须协助班组长按如下 顺序组织处理:

(1)立即撤出停风巷道内所有施工人员到有新鲜风流地

(2) 立即切断巷道内一切电源,并逐台把开关由里向外打到 零位并闭锁;

(3) 从新污风交汇口处切断风筒;

(4) 在停风巷道口设岗并挂警示牌,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5) 及时向地面调度室及有关领导汇报停风时间、原因、瓦 斯涌出情况,并查找停电原因。

(6) 恢复通风前,必须由外向里先检查停风地点瓦斯情况, 经检查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后送 风,严禁一风吹。

(二)加强瓦斯管理

1、 11050风巷(补巷)掘进工作面和 11030采煤工作面配备 专职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坚持“一炮三检”和 瓦斯检查制度,杜绝空班漏检和假检并及时填写和汇报通风调 度。

2、 每小班配足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以达到连续检测瓦斯的目 的。 3、 瓦斯检查员所用瓦斯检定器,必须保持完好,按规定校 正,否则,

不准使用。

(三控制火源

1、防止火药燃烧着火事故。

(1) 严禁使用失效火药;

(2) 用不燃性材料作炮泥,炮眼余眼必须封实,封泥长度必 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否则,不准放 炮;

(3) 工作面配备灭火器不少于两台,并备有足够的沙子和黄 泥。

2、防止电器设备着火事故

(1) 井下供电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电器设备消灭失爆;

(2) 巷道电缆,敷设要规整,严防炮崩、矿车挤轧等短路放 炮着火;

(3) 电器设备下井前要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4) 井下设备实行专责挂牌制度和坚持检修制度,所有设备 要上架;

(5) 小班电工接班后,要全面检查机电设备一次,发现隐患 要及时处理,否则不准作业;

(6) 严禁使用失爆矿灯下井,严禁在井下拆打矿灯; (7) 机电防爆人员和业务部室定期检查,督促隐患整改。

3、综合防尘措施

① 坚持湿式凿岩,出渣洒水,冲刷岩帮,放炮喷雾等综合防 尘措施进行降尘。

② 在11050风巷(补巷)工作面回风流中,安设二道净化水 幕,达到封闭全断面,雾化好,冲淡炮烟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粉 尘,确保回风流空气质量。

③ 在11050风巷(补巷)工作面配备 50米软管,放炮前后30 米范围内进行洒水消尘。并建立冲尘区域责任制,落实定期冲尘 制度,巷道、风筒、电缆积尘厚度不超过规定。

④ 防尘设施设专人负责维护检查、移动,经常保持完好。 (四)监测监控措施

由监控室负责在距11050风巷(补巷)掘进工作面 5m风筒对 侧处安装一个瓦斯传感器,当 11050风巷(补巷)工作面或回风 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5 %时切断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全部电源;在 11050风巷(补巷)口以里10〜15m处的回风流中安装一个瓦斯传 感器;当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0.5 %时,监测监控装置自动切断 回风流所经路线及被串联工作面内的全部电源。在 11050风巷 (补巷)回风与11030机巷新鲜风混合处以里10-15米处安设一 个瓦斯传感器,当混合风流处瓦斯浓度达到 0.5%时,监测监控装置 自动切断被串的11030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巷道内所有非本质安 全型电气设备。 七、发生事故应急预案

(一) 11050风巷(补巷)一旦发生瓦斯超限、着火、水灾事 故时,迅速撤出11050风巷(补巷)与11030工作面所有作业人 员到一车场和二车场的新鲜风流中,经过轨道下山到达副井底安 全地点。同时立即通知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区域内被串联工作

面所有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事故隐患解除安全后方可恢复 生产。

(二) 11050风巷(补巷)发生火灾、瓦斯事故时按如下避灾 路线执行:

11050风巷(补巷)掘进工作面—11030机巷—第二中部车场 -轨道下山-+226平台-副井底-地面。

(三) 11050风巷(补巷)发生水灾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执行:

11050风巷(补巷)掘进工作面—11030机巷—第二中部车场 -轨道下山-+226平台-副井底-地面。

(四)

(补巷)发生火灾、瓦斯事故时 面作业人员按如下避灾路线执行:

11050风巷11030工作

11030工作面—11030机巷—第二中部车场—轨道下山— 平台-副井底-地面。

+226

(五)11050风巷(补巷)发生水灾时 11030工作面作业人员 按如下避灾路线执行:

11030工作面—11030风巷—第一中部车场—轨道下山— +226 平台

—副井底—地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