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教学研究

2021-11-22 来源:步旅网
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 陶亮,江敏

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14期

陶亮 江敏

(九江学院土木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摘 要:建设部于2003年制定颁发了《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于同年7月1日起实施。针对实施过程中的不足,2008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新版《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新规范内容更加综合系统,体系更加完整,涉及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个过程,清单计价模式的实施为工程造价领域带来一场革命。目前,建筑市场中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被陆续废止。在此背景下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与清单计价相适应的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已是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个人看法,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清单计价 工程 课程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5(b)-0180-01

1 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计价模式区别

(1)清单计价模式特点。

与建筑工程定额造价计价模式相比,其特点为:建筑工程定额造价的确定更加市场化;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因,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投标人根据企业自身的消耗水平、技术特点、材料采购渠道和组织管理状况等,制定企业自身的定额自主报价。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够有效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在评标时有淡化标底的作用,不再以接近标底者为最优,而是以“经评审不低于企业个别成本的最低价”为标准,评标的重点是对报价合理性的评判,保证中标价是合理的最低价,提高了招标投标工作的透明度。

(2)清单计价与定额造价计价的区别。

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建筑工程定额造价计价是两种不同的建筑工程计价方式,主要区别为:一是计价依据不同。二是在编制时间和表现形式上不同。定额计价是在招标文件发出后由投标人计算工程量,即建筑工程量清单报价采用综合单价形式,建筑工程定额造价定额报价一般均采用总价形式。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教学内容的分析

(1)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下课程内容及学时。

在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估价课程的核心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定额的基本理论,包括施工定额,预算定额以及概算定额;第二部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以及各部分费用的计算;第三部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规则,该规则全国范围内不统一。其具体章节内容变化分析如下。清单计价模式下。

第一章概述部分,应该介绍工程估价的概述;工程估价的内容估价程序和估价原则;以及工程估价的发展的起源、发展和我国工程估价管理及历史沿革。与定额模式下相比,还要针对清单计价的相应方法做以论述。

第二章建设项目投资的组成,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不同,清单计价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计价,措施项目计价,其他措施项目计价,其构成的综合单价包括工料机费用以及管理费和利润,这也与定额计价模式有很大不同。

第三、四、五六章这部分内容和传统计价模式下介绍的内容基本相同,均介绍了定额中消耗量以及单价的确定方法。同时由于清单计价对于企业定额的要求,需在这几章保持不变动的基础上专门增加一章阐述企业定额的编制等相关内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定额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企业均未形成自己的施工定额,因此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定额编制,尤其是企业施工定额编制等内容的讲解。

第七章工程量计算规则部分,需要增加清单的相应计算工程量的方法。

(2)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的变化。

①教学内容增多。

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相比,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课程增加了企业定额、清单计价及其应用、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实例分析,以及各章节里面均涉及的招投标,建筑法规等方面内容。

②内容综合性增强。

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课程内容涉及专业知识多,综合性强。清单计价的应用将清单计价与招投标、合同管理、索赔等课程综合在一起进行实例分析教学;而且各部分知识相互紧密联系,定额模式下工程量计算规则同清单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有很多相似,清单的设置与投标价格、投标策略等内容也息息相关。这都使得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更加综合。

③课程重点内容有所转移。

定额模式下工程造价课程中,工程量计算是重点,而在清单计价模式下,由于增加了清单编制与综合单价分析以及相关的概算内容,对于清单的编制和在两种模式下的工程量计算都成为重点。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单价分析,也都变为为重点内容。

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估价教学改革的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教学内容在建筑工程定额及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计价及其应用、工程实例分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变化了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新的教学方法来与此相适应。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提出建议。

(1)将《工程造价》分为两门课程。在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一方面清单的编制需要一套全新的理论来支撑,这个理论自成体系,与原来定额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另一方面清单的综合单价的计取,企业定额的编制都离不开定额相关理论作为支撑,而且新增了大量的内容,使得原来的课时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将《工程造价》分为两门课程《工程定额与预算》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学生区别清单与定额的区别,更加符合了教学规律。

(2)密切关注市场信息,不断更新教案。实际工作中,工程估价随时间、行业、地域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工程估价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却难以适应这些变化。一则出版社来不及更新教材,甚至连教师的讲稿教案也来不及全面修订;二则即便修正了也随时可能发生难以预测的新变化。因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较之其它课程更为艰巨和复杂。因此教学中必须广收博览建设市场信息,通过系统化处理后充实到教案的相应章节,并且及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才是紧跟时代步伐的务实的教学方法。

(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工程估价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标底、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以及能处理与工程估价相关的招投标、合同管理与索赔等问题。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就达到上述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还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工程实际总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实践中更需要作出自主判断。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加强学生对工程估价知识的直观把握。实践的途径除了课程设计外,还可以和假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汪文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估价教学改革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4(6).

[2] 时玉军.关于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研究[J].建筑经济,2004(6):37~41.

[3] 邢莉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投标报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