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DAIJIAOYANLUNCONG
科研课题001
校企融合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初探
冯之坦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南通226002)
【摘要】校企融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它是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各方面参与其中,保证
提出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完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一种方式。本文基于校企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为出发点,
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关建议。这些建议为校企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关键词】校企融合;【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17(2019)04-0001-02
OntheConstructionofE-commerceAppliedTalentsTrainingSystemundertheBackgroundof
School-enterpriseIntegration
FENGZhitan
(Nanto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tong226002,China)
【Abstract】School-enterpriseintegrationisthemainmeasuretocultivateappliedundergraduatetalents.Itreferstoawaythattakesandschools,enterprises,teachersandstudentsparticipateinittoensuretherealizationofthegoaltheneedsofenterprisesastheguidance,
andthencompletethedeepintegrationofschoolsandenterprises.Basedonthetrainingofe-commerceappliedoftalentcultivation,
thispaperputsforwardthemainproblemsexistinginthetrainingoftalentsunderthebackgroundofschool-enterpriseintegration,
andmakesanin-depthdiscussiononthemodeofcooperationbetweenschoolsandenterprisesinthee-commerceappliedtalents,
andputsforwardrelevantsuggestions.Thesesuggestionsprovidetargetedsolutionsforthetrainingofe-commerceappliedtalents,
soastoimprovethequalityofpersonneltraining.trainingofappliedprofessionalsinthecontextofschool-enterpriseintegration,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integration;Appliedundergraduatecourse;E-commerc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
1.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零售等新的电子商务形态不断涌现,导致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一些电商企业由于组织架构不合理、员工专业能力水平欠缺等情况,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更是存在严重脱钩现象,学生的专业素养无法契合企业的需要,企业需要付出较长时间培训。虽然很多学校重视校企合作,但参与程度很弱,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存在很大问题,校企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本文在基于校企融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对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出初步建议。
2.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2.1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建设以及服务等第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宗旨构建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更要突出“应用”,同时为地方区域发展提供服务能力,要紧跟产业发展方向,打造“立体式”研发服务的高地,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难题和关键问题。目前,很多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格式化,没有突出适应区域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培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纠结于偏重计算机技能培养还是商务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不协调。
2.2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钩
全球经济全面融合,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以及“一带一路”
倡议下,电子商务发展迎来了全新时代,各行各业涉入电子商务,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发展进入高峰时代,这种情况下企业求贤若渴,急需大批电子商务人才。但学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学生流失率较大等问题困扰着很多电商企业的领导者。国内很多高校甚至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的能力很差,很多学生只知道淘宝购物,不知道如何经营,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等。当前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和企业实际用人要求存在很大的矛盾,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符合企业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标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无法达到无缝对接,需求脱钩。
2.3师资能力缺乏
很多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很多来自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缺乏,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企业实践经历空白,应用型本科更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既没有参与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也没有参与电子商务企业运营中,更不具备产学研经历,教学中仅根据课本上知识进行传授,造成人才培养脱节。而从企业聘请的一线教师,又存在表达能力等教学薄弱问题,“一对多”的教学,学生仅仅听,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2.4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现在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仅为学生提供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场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甚至有些高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三五”工商管理一级重点建设学科项目,项目编号:SJY201609
002科研课题
DANGDAIJIAOYANLUNCONG
2019年04月
校只是签个协议,没有很好地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无法实现应用型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电子商务专业,由于其发展快,模式创新多等特点,学生毕业工作时已经和企业需求相距甚远,校企融合程度不够,育人水平提高不了,这都是制约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特色建立的重要因素。
3.校企融合背景下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措施3.1建立多岗位轮换机制,全面提升学生技术能力
校企融合以培养学生高技能水平为主导,需要加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融入生产实践一线中,从而实现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电子商务发展快,模式创新多,更需要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如客服类、美工类、运营以及物流等商务类岗位,其中客服类、物流类岗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电子商务平台有B2C、C2C、各种020平台模式,跨境电商以及社区电商、新零售模式相应的平台,学生可以参与实践实习岗位和平台多样。学生可以通过短时间内分别熟悉客服和物流岗位的要求和职责,同时体验美工以及运营岗位的运作,进行多岗位多平台轮换实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电子商务各平台的基础能力,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能力和企业需求完整对接,同时学校教育也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而这种多岗位多平台的实践,需要整合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各方面的资源,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教学管理各环节柔性化,增加其适应性,才能实现全面提升学生技术能力和发展能力。
3.2建立“企中校”和“校中企”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有成效的合作,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企中校和校中企培养模式,将培养体系融入实践内容,才能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很强,企中校和校中企的模式更符合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的设立,如在线客服和电话客服都可以在学校内部设立公司企业,并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实地演练,以后就业可以胜任更高的岗位,有些工作比如美工、运营类可以根据课程实验内容将教室搬到企业,一边进行课堂教学一边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实践。校内教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经营运营中,完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企业一线人员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校企互动。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融合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有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也能全面提高。
3.3建立校企融合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首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需贴合企业需求,根据校企融合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开展产教融合,建立教学科研实践—体系课程体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更需要强调专业应用和实践能力,考核过程中应强调能力考核,建立以提高技能水平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让学生切实掌握专业技能,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校企融合过程中,建立有效的保障和评价机制,高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会因为各自目标不一致,产生很多矛盾和纠纷,这个矛盾
会导致校企融合流于形式,培养效果无法达到,因此,需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制度保障体系,学校从人才培养,学生的长期发展出发,企业也不要仅仅考虑短期利益,从长远发展考虑,从而划企业、学生三方沟通长效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有效的学校、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4建立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机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影响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建立和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创业体系,让高校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融合。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创新创业氛围更为浓厚。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加入几门课程,而是要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了解实际市场需求,有效掌握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学校,一方面需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开展模块化项目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积极对接;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体会创新创业过程。通过这些举措,形成既满足企业社会需求又有特色及明显效果的创新创业机制。
4.结语
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各应用型本科学校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建立校中企、企中校模式,加强校企互动,多岗位多平台的实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保障制度,建立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校企融合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更符合企业社会需求,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特色的有效的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1]韩二东.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3):100-102.
[2]吕博.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1):85-87+116.[3]周志英,钟晓军,吕红波,周志丹.基于可拓理论的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2018,17(12):6-10.
[4]宋洁.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J].电子商务,2017(08):62-63.
张玉凤.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湖[5]刘贤庆,
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2):6-7.
[6]卢友东.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6(26):61-6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7]王子寒.应用型本科高校
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时代金融,2016(11):252-253.
[8]郭岩,王玉宝,齐晓明,郭瑞姝.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通讯世界,2015(01):2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