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强调: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与下列语句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刻舟求剑 ④居安思危 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③④⑤
D.①②④
解析:该题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主,一是要求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二是正确理解题目引言“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和所列成语的含义。其解题思路应该是对题目和所列的成语进行逐一分析。“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分析题中成语的哲学寓意不难看出,①②④都体现了矛盾的观点,③⑤没有体现矛盾的观点,故该题应选D项。 答案:D
2.(2011·天津高考)“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 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见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 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 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太极图”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关系。②割裂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B项。 答案:B
3.当前,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垃圾的处理采取焚烧发电是最佳
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有效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垃圾发电”已经悄然兴起。这说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矛盾具有普遍性
解析:本题说明垃圾发电可以有效地实现垃圾变废为宝,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 )
答案:A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
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解析:喜怒哀乐没有发生时,称作中,发生了且都和节奏,可称之为和谐,这说明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故选A项。 答案:A
5.(2011·安徽高考)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
(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茶叶因产区不同而有不同的味道,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①正确。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反映的特性,而不是自觉反映,②错误。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③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且,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同样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6.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美关系答记者问时曾说:“我既喜欢油画,也喜欢中国的水墨画,但是如果有人用油画的标准来欣赏中国的水墨画,那恐怕就要出错。”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解析:杨洁篪的话说明水墨画和油画欣赏的标准不同是因为各自的特点不同,因此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B
7.2012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大直辖市,外加湖北(武汉)、广东(广州)、深
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认为:“中国搞绿色低碳发展没有经验,所以我们在五省八市搞低碳试点,我们希望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将来逐步推开。”这主要说明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具有统一性和斗争性
解析:材料旨在强调通过试点(特殊性)总结一般经验(普遍性),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8.某校对外开放日,高三(1)班开设了一堂以“与父母对话”为主题的班会课,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到班参加交流。
在班会活动中,不少学生纷纷发表了想对父母说的话:“我爱我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不吵架,与子女没有代沟,共筑和谐家庭。我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喜欢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不让我与问题学生交往。”
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孩子不能正确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1)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对学生与家长的对话进行评析。
(2)假如你是该班学生,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你将在今后的生活中以怎样的行为感恩自己的父母?(至少写出三种)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及矛盾的基本属性,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第(1)问,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对话,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对接原理,进行评析。第(2)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能围绕感恩父母这个主题并且是具体行为,均可。
答案:(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学生认为和谐家庭没有任何矛盾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态度应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父母之间,学生与父母之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对学生交友,要慎重选择,要做到趋利避害。
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必须全面地正确看待排名和问题学生。排名有利有弊,
( )
问题学生也有闪光点。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进步和落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⑥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增强耐挫能力。 (2)给父母送一张卡片,表达对他们的爱;主动承担家务;父母生日、节日等送点小礼物;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