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龚侃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
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
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
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最大?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设计者:龚侃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巩固与疏通(10分钟)
1、背诵1-3小节,抽测句子翻译:
夫环而攻之,比有得天时者矣。
委而去之,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疏通课文第四小节翻译
二、把握中心(10分钟)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
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概括作者的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出“道义、正义”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这里的“道”具体指什么?
儒家传统的仁政主张和孟子开创的民本思想
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得出的结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以民为本,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开门见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让我们再读文章,学习孟子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将论点证明清楚的。
三、论证过程(15分钟)
1、在以争霸战争为主旋律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一定不会采纳,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怎样的策略来论证中心论点,巧妙的君王说理呢?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
“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通过攻城和守城的例子,分别举例论证:
攻城失败——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失败——地利不如人和。
3、、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为什么人和最关键?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加以克服。
4、论证了“人和”在军事中其关键作用后,孟子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方面,孟子从哪几个方面指出了错误的治国理念?
域民、固国、威天下
5、从下文看,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孟子为什么先一口气连续说出三个错误的治国方法,而不直接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反说理,先从反面说,更能突出强调正确的观点
6、孟子最后通过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得道和失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请用自己话理清这里作者的论证思路。
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8、善辩不仅要有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还要有气势磅礴的辩论语言。请从文中找出双重否定句和排比句,读出居高临下、洋洋洒洒的雄辩气势。
四、复习总结(5分钟)
1、请同学们回顾,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用自己话概括表达。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