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的涵义、产生条件、理论品质和特征。(P2-16)
答: 含义 :A(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B (1)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产生条件:A 客观条件: (1)物质经济条件—工业革命
(2)政治阶级条件—三大工人政治运动
B主观条件 : (1)社会科学基础
a 三大直接理论来源 b 阶级斗争学说
(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
1
(3)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理论品质:(实践性 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即与时俱进。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特征: 实践性(最根本) 科学性 革命性(含批判性) 阶级性
完整性 创新性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理论意义(P28-31)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基本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问题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理论意义 第一,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二,它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它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常碰到的基本问题。
2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可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可分为: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P30-31)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32-34)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割)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
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题,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另一方面,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8-39)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4
(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辩证法的基本特征(P47-53)
A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9)
辩证法可分为: 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维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5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它包括 控制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等。
B矛盾、运动、变化的一些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等
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 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4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P46)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6
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即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意义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适度的原则
3、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
4、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
5、现实意义,反腐倡廉。
10、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P46-47)
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7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意义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
1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指导意义。(P43-44)
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意义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
对待他人、历史、外国文化的态度应该一分为二。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44-45)
关系 (1) 对立
矛盾普遍性 :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特殊性 :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8
(2) 统一
第一,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和体现普遍性。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义 (1) 这一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2)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
(3)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依据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9
13、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意义。(课件)
原理 :第一,在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第二,在每一个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义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重点论”的前提基础,“重点论”是“两点论”的补充扩展,没有“两点论”就没有“重点论“)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
14、意识的本质与能动作用(P30、P56-57)
10
本质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本身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P57-59)
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意义) 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意义)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从而创造财富。
意义: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何发挥(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
11
(2)付诸实践,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6、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65)
含义: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决定性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异同(P66-67)
相同点: 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不同点: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12
它有两个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B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缺陷。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1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P68-69)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
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相互包含。
19、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理及意义。(P70-71)
原理:认识的总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到实践,
13
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运动过程。
意义:1可以使人们自觉地尊重群众那个的实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能使我们避免割裂理论和实践二者统一所犯的“左”倾和“右”倾的错误。
3 对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
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73-75)
原理: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相互区别,不能混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意义:1可以指导我们树立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
14
2为我们提供了批判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思想武器
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两种错误观点:
绝对主义: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
相对主义: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
(态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2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79)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及其意义。
原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15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意义:现实意义,优秀文化的促进作用和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P98)
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表现: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6
2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02-103)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5、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P130-131)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实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的作用。人民群众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7
26、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意义。(P132)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点
意义:(1)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的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
(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3)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27、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及重要意义
哲学原理:1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18
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的根本指导原则。
3现实意义:坚持就会成功
28、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辩证关系。(P144-145)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9、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P145)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9
互相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0、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P146-148)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供过于求、供大于求)
作用:积极作用: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
20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3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1、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何在?(P156.158)
本质:资本本质上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剥削失去生产资料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意义:1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2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2、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P162-163)
实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
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影响因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
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剩余价值率、所用资本与所费
21
资本的差距、预付资本的大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3、产业资本是怎样在循环中实现价值增值的。(P165)
过程: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规律。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发点的运动。
第一个阶段: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
流通过程。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
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
产资料得以增值,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
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
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两基本条件:1产业资本三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22
3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P198-204)
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变化着。迄今为止,依次经历了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发展过程。)
2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分配关系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以剥削为实质的按资分配的前提下,对收入与分配政策进行了调整,出现了收入分配日益社会化的趋势。)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普遍实现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结合,其中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干预起辅助作用。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它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和破坏性降低,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危机各阶段之间的差别减弱,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国家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的结果。
23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P196-197)
含义: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合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影响:利: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意味着资源配置成为全球性的了,因而能给各国带来更大的利益和好处。
24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也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积极影响。
弊: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第三,各国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等面临全球化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第四,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