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夏都的文化密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2023-06-02 来源:步旅网
空间夏都的文化密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ERLITOUSITEMUSEUMOFTHEXIACAPITALINLUOYANG设计若本建筑工作室01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800年,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都邑聚落,被学术界认定为中国最早的王朝——夏王朝晚期都城遗址。坡,利用微地形处理的手法使建筑与周围景观紧密融合。地形起伏隐匿了博物馆的部分体量,使遗址环境和建筑成为融合的整体,建构起遗址博物馆的独特形象。空间策略02形体策略博物馆的建筑布局与二里头遗址环境的总体风貌相协调,采取水平展开的形体策略,低矮舒展的建筑体量水平延展,并由周边向中央逐级升高,形成11~24m高低错落的建筑天际线,与二里头遗址所在的台地特征相呼应。环绕建筑周边退让出足够的农田景观,最大程度减弱大体量建筑对环境的压迫感,保证遗址原生环境的完整性。博物馆所在场地曾经是伊洛河的洪水滞留区,针对场地地势低洼所带来的防洪问题,博物馆的基准标高按照历史最高洪水位118m标高设置。博物馆周围设置护1影视厅2影音控制室3影视厅前厅4空调机房5贵宾接待6内院7庭院8展厅29展厅410景观平台11教室

以院落和内庭作为空间组织的核心,在满足办公、研究、管理用房等空间采光通风需求的同时,也成为自然光的媒介,并发展出一个完整的公共空间序列。博物馆中央大厅的中央隆起,并在三层设置观光环廊,光线自顶部环廊引入中央大厅,增加了空间的神秘感。以中央大厅为核心,向周边空间渗透延展形成不同的缝隙空间,将观众视线和体验引导至不同的空间节点,在环形流线上穿插设置了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改善了封闭式流线带来的观展疲劳问题。围绕中央大厅组织的空间序列,引导观众最终到达屋顶观光层,将二里头遗址和周边的乡村景观尽收眼底。03

044

04

JUN2021工程名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坐落地点:河南洛阳面设

积:31781m2计:李立

设计团队:王文胜高山周峻郝竞叶雯孔维薇刘浩晋梁阳刘畅结构设计:刘浩晋

夯土专项设计:穆钧/土上建筑摄

影:田方方朱捍东

01博物馆及其周边环境02鸟瞰博物馆031-1剖面图04一层平面图05博物馆及周围景观06博物馆主入口庭院07东出口庭院

1入口庭院

2安检厅3售票4寄存

5讲解员休息室6储藏7办公

8嘉宾候场室9同声传译10影视厅侧厅11影音控制室12影视厅13影视厅前厅14总服务台15序厅

16空调机房17空腔

18贵宾接待19茶水间20衣帽间21庭院

22中央大厅23管理24过厅25办公区门厅26研究室27会议室

28消防控制室29网络机房30多功能厅31展厅132展厅233咖啡厅34休息厅

35纪念品商店36水池

050607045

空间08博物馆夯土墙09北面水池

10博物馆北侧的狭窄中庭11屋顶观光平台的三柱檐廊12展览厅

0809046

材料策略采取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的设计策略,在设计中大量采用铜板幕墙、手工夯土以及与之匹配的清水混凝土工艺。建筑材料以及建造方式的选择来自二里头文化的关联,这里发现了最早的青铜作坊,在宫城核心区发现了多座由夯土建造的大型宫院建筑群,这些考古现场能帮助我们在材料建构层面做出快速的决断。博物馆外墙4.5m标高以上部分以紫铜幕墙为主要材料。深色的紫铜板与夯土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上部水平向体量的漂浮感,象征着“最早中国”的破土而出。通过不同高度的形体处理、具有宫殿遗址特征的主入口庭院以及屋顶观光平台的三柱檐廊,形成具有强烈暗示的二里头文化意向。4.5m标高以下的建筑外墙以及所有的景观挡土墙均以手工夯土墙作为主要材料。现代夯土筑造技术呈现出古朴而细腻的墙面肌理,作为一种材料线索,将观众从室外自然引入室内;而夯土包围的内部空间,则令置身其中的观众可以处处体验到遗址空间的感受。工程夯土总量超过4000m3,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生土建筑。文字提供:若本建筑工作室收稿日期:2021-04-20JUN2021101112047

空间141313北侧坡道大厅14中央大厅的夯土墙15仰视中央大厅150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