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文中表示官职升迁和贬降的词语

2021-03-18 来源:步旅网


一.高考文言文有关官职升迁的词语 (古文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1.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例句:征拜郎中(译文:召请任命他做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2.辟(bi) :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句:《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文:(张衡)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3.举、荐、点:推荐、推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①举:《屈原列传》:“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句中“自”为宾语,“为”、“佐”为谓语,莫不求忠以为自,举贤以佐自,再有互文的修辞,翻过来应该是说:没有人不为了辅佐自己而求取忠良贤才)②荐:《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谭嗣同由于学士徐靖的推荐,被光绪皇帝宣召)③点:在许多人或事物中指定,例:点菜;点节目。】 4.拜: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例句:《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译文:廉颇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拜”在“授予官职”义上引申为“接受官职”。】 【拜除】任命 官职。【例:《后汉书·第五伦传》:“其刺史、太守以下,拜除京师及道出洛阳者,宜皆召见,可因博问四方,兼以观察其人。”(译文:找不到)】

5.除:免除旧职授予新职。 【例句: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译文:授予了我太子洗马的官职。)】【除书】授官的诏令,犹委任状。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6.授:授给、给予官职。 7.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9.擢zhuó、提:均为提拔。

10.陟(zhì):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例句:诸葛亮《出师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陟”常和“黜chù”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

11.任:担负、担任,由君王征聘人士充任官员。【例句:《谏太宗十思疏》:“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译文:是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 。“从”是采纳的意思。“简”选拔的意思)】

12.抉jué:挑选;选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例句: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搜奇猎异)。——皮日休《郢yǐng州孟亭记》】

1

13.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例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译文: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14.赠:<动>死后追封爵jué位。用于追封已故者【例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liǎo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shì美显,荣于身后。”(译文:因此,周蓼洲先生,他的忠义显扬于朝廷,赠赐的官爵谥号美好而高贵,死后非常荣耀;)】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1.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 。升级:迁升、迁授、迁叙、超迁。 降级: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例句:(徙xǐ: 调职 《史记·淮阴侯列传》 :“徙齐王信为楚王。”(译文: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 【辨别】在调职的意义上,“迁”表示升官,“左迁”则表示降职。“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在《史 记》《汉书》中,这两字的区别尤为明显。

2.转、调、徙、移、调:调动官职。【例句:“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译文:老者弱者熬不住死在路旁,全家骨肉离散;例句:“调为陇西都尉”; 例句:《张衡传》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译文: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出自张衡传,辄是总是的意思,徙,迁徙的意思,这里指调职。】 3.补:补充缺职。 4、改:改任官职。

5.判:高职位或出任地方官。【例句:“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6.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 7.复、起复:恢复旧职。

8.坐:因……犯罪或错误。【例句:《晏子使楚》:“王曰:‘何坐?’曰:‘坐盗。’”】 9.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例句: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译文:因此胡景桂就被委任为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

10.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11.去 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12.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第三类:兼职、暂代的词语

1.兼:同时掌管,兼任。【例:兼职。】

2.领:兼任,以本官兼较低职。【例句:《晋书 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

3.署:暂时担任。【例句:《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2

4.权:暂代官职。【胡仔《推敲》:“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5.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例句:“总摄百揆kuí”(译文:长官百官)】 6.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例句:《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译文:曹操做了奋武将军)】

7.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例句:《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军。”(译文:现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为护军。)】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1.贬:降职。

2.谪:被罚流放贬职。 《岳阳楼记》“滕子京~守巴陵郡。 : ”

3.出:指出京受任,(官吏)外放、外调。就是京城的官调到地方任职。其中 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 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恬 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意。” 4.罢、免、解:革除官职。【罢省】免除,减省。 5.夺、罢:罢官免职。革除官职。

6.革、褫(chǐ):撤职查办.【褫:例句:谢庄《上搜才表》“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译文:张勃因为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 7.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 8.致仕:带职退休

9.退:①撤销或降低官职;②自己辞职。 10.斥:屏弃不用。 11.去:去职,被调离。 12.谢:辞去官职。

13.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 的身体,回到家乡。

14.黜:废免,降职,免官。在文言文中“绌”通“黜”,【黜陟 zhì】指官吏 降免或升迁。 “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 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

15.放:委派。【放逐】流放驱逐。“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就是“委任 委派”

提 提拔 《北史•魏收传》:“~奖后辈,以名行为先。”(名行:名望和德行)

第五类:其它还有一些不表示官职的变动,但常常与官职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如“知”“行”“主” 知、行、主:主持。

3

二.表示官职人物:

文言文官职人物常用词语汇总

文言文中有一块让人很头疼,那就是庞大而五规律的官职、人物称谓、地名、物品名称等等,我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往往不明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增加自己常识储备,至善语文家教汇总了文言文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qū(黜) ⑤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juā

4

⑥表恢复的:复、还

⑦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gěng、鲠gěng、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chǎn chán、谲jué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wú huì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shū、稼穑、耕耘、稔rěn、熟、刈、籴

dí、粜tiào(卖粮食)、廪lǐn(米仓)、禀、府、荒、欠收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16.表食物的: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馔(zhuàn 饮食,吃喝)肴、膳、羞(馐xiū美味的食品)、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líng、绡xiāo、缣jiān、绸、罗、缎、绮qǐ、纱、绦tāo、缟、缯([zēng] 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zèng] 捆,扎。)、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wánkù、布衣、履、绶shòu、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wǔ、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wǔ、忤、逆、倍(背) 24.表揭发的:劾、讦jié、揭 25.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zǔ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zèn、诬

5

29.表朝见的:朝、觐jìn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jī、京、京畿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zuò、践祚(即位;登基)、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chì、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zī)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fèn huì愤恨)、涕泣、骂、责、戾lì、诟、谩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kūn]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笞(chī 用鞭杖或竹板打)、磔(zhé .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刖(yuè]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脚砍掉)、族、杖、流、赭(zhě 红褐色)衣、械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mí 牛缰线)、辔(pèi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逸、驭、御、驾、辕、辙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dùn 逃避,躲闪)、亡、逃、徙、匿(nì 隐藏,躲藏)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hōng、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 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 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 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6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 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 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三.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一)表示疑问:

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②“求,尔何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zhuān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 (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 使自己被放逐呢?)

7

(二)表示反问

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

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

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 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那么我就可以偿还此前受辱的欠债,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我还会后悔吗?)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③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

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①当时虽觭jī(同奇)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 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8

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 (三)表示感叹

1.何其 (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 4. 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①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5.亦……哉 (可译为 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 6.……何如哉?(可译为 该是怎样的呢?)

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有的就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远近近的地方所容纳,也有的剪掉头发、关起门来的,还有假装发疯而不知跑到何处去了的,这些人的可耻人格,卑贱行为,与这五个人相比,轻重究竟怎样呢?)

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③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四)表示揣度

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

①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说:“冉求,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9

②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②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③“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故事两则》 3.其……欤?(兼表反问)

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

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 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五)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①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六)表设问:

1.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

①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百仞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为山势逐渐倾斜。) (七)表陈述语气

1.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①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

②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它幽深浅狭,蛟龙不愿住在里面,因为不能在浅水中兴云化雨,所以它没有给世人带来好处。)

10

2.有以。(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袁州的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的方法。)

3.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①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如今臣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些自己的兴趣,我独爱美习以为常。) ③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进来后慢步走向太后,到了跟前请罪说:“老臣脚有病,已经丧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没能来谒见了,私下里原谅自己,可是怕太后玉体偶有些欠安,所以很想来看看太后。”)

4.无所。(可译为“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①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我虽然不合于世俗,也颇能用写文章来安慰自己;我描写的各种事物象用水洗涤过一样,鲜明生动,又能概括各种形态,无论什么都逃不过我的笔端。)

②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现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取用,妇女没有谁受宠幸,这说明他的志气不小啊!)

③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chóu(同仇)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勾践灭吴》(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江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没有迁移到别的地方去的。)

5.比及 (可译为 “等到......的时候”)

①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②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

11

(八)被动句

1.见……于……:(可译为“被”。)

①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现在这条溪水却被愚字玷辱,那是什么原因呢?) 2.为……所……:(可译为“被”。)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如果不这样,你们这些人将都被刘邦俘虏!) 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③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孔雀东南飞》 (九)宾语前置

1.“唯……是……,(“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可译为“只”。) ①唯命是从。 2.……何……之有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夫晋何厌之有?《左传》(晋国怎么会满足呢?)

③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十)假设

1.诚……则……:(可译为“如果……那么(就)……”。)

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如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②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否则:(可译为“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①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不然的话,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使它发扬光大,仅仅对这些遗事空发感慨(不付诸行动),这实在是活着的人的莫大羞辱啊!) 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泰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

12

②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而这些却正好与我相似,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4.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

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5.自非:(可译为“如果不是,除非是”。)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十一)转折

1.然而:(可译为“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①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② 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2.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①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将要变得全白,松动的牙齿将要脱落。) (十二)其他

1.得以:(可译为“能够”。)

①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所以,蓼洲周公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被赠予美好光明的谥号,荣耀于身死之后,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做座坟墓,把他们的姓名排列于大堤之上,四方人士经过此地没有不下拜而哭泣的,这实在是百世一遇的遭遇呀!)

②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否则,使这五个人保全其头颈而老死于家中,那么虽然能活满其自然的寿数,但人们都能够役使他们,又怎能使豪杰一流人为之倾倒,在墓门前握腕痛惜,抒发其志士的悲感呢?) 2.俄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3.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13

①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 ②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 4.而已:(可译为“罢了”。)

① 太宰嚭pǐ(大的意思)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践灭吴》(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③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我应当在伊水和颍水之畔置几顷田地,来度过我的晚年,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期望他们长大成人;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他们出嫁,我的心愿不过如此罢了!)

5.何乃:(可译为“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①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阿母对府吏说:“你的见识为什么这么短小!”)

6.既而:(可译为“随后,不久”。)

①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其后就以吴地人民暴乱报告朝廷,追究、处死五人: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也就是现在一起埋在墓中的人。) 7.既……且……:(可译为“又……又……”。)

① 既替余以蕙huì(蕙兰草)纕raňg(捋衣袖即佩戴)兮,又申之以揽茝chǎi(古书上说是一种香草)。《离骚》(贬黜我既因为用香蕙做佩带啊,又重给我加上采集芳芷的罪名。) 8.可得:(可译为“可以,可能。”)

①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9.可以:(可译为“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①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14

②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君子说:学习决不可以停止。)

③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10. 何其……乃尔:居然……如此,(可译为“竟然……如此,这样”。) ①何其相似乃尔。(译文: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11.且夫:(可译为“再说,而且”。)

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12.是故:(可译为“所以,因此。”)

①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勾践灭吴》(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的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

②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龄长大还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师也就在那里。)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 13.是以:(可译为“所以,因此,因而。”)

①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我所以记下了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②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陈情表》(臣没有祖母抚养,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臣供养,不能安度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有此拳拳奉养之心,不愿放弃奉养的责任,远出做官。) 14.所谓:(可译为“所说的,所认为。”)

①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上战胜敌国。) ②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怎样加句号和逗号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

③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登泰山记》(中间山谷中的水绕过泰安城下,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

15

④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所说的天公啊,实在让人难以推测;神明啊,实在让人难以明白!这真是天理不可推究,寿命不可预卜啊!)

15.往往:(可译为“处处,到处;常常。”)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于是,我颇有感慨。古代的人在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常常有心得,这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事物不加以考察的。)

② 迨dài(等到)诸父异爨cuàn(烧火煮饭),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垒得到处都是。) ③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④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脚气病,时常发作的很厉害。” )

16.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

①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我每次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总象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②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

③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哥哥中年时,去世在南方。当时我和你年纪还都小,跟随嫂嫂送哥哥的灵柩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离开过。) ④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17.谓……曰……:(可译为“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①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明天一早,您千万不可不尽早来向项王当面赔罪!”)

②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于是范增起身离席,到帐外召来项羽的堂弟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下不了狠心。”)

③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我就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 ④ 妪yù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老婆婆常对我说:“那里,就是你母亲曾经站立过的地方。”)

18.谓之:(可译为“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16

①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也被称为华山。) ②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沿山向上走五六里,有一个山洞很幽深,走进去感到很寒凉。询问这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山玩水的人也没有走到尽头,人们称它为“后洞”,)

③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登泰山记》(东边的那道山谷,古时候把它叫作天门溪水,我们没有到达。)

④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这次经过中岭到山顶,也有象门户一样的山崖横立在路上,一般人都管它们叫天门。) 19.无何:(可译为“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①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山市》蒲松龄(不一会儿,看见数十所宫殿,绿瓦上高翘的屋檐,好象要腾飞起来的样子,才醒悟出这是山中蜃景。) 20.毋宁,无宁:(可译为“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①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让我先死,宁愿你比我先死。\") 21.无庸:(可译为“不用,无须。”)

① 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 22.无由:(可译为“不可能,无法,无从。”)

①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没有机会见面,心里不胜思念仰慕。)(不任:客套语)

23.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诸侯们很害怕,共同结盟来设法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贵重的宝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纳普天下的才士,“合纵”结成同盟,相互联成一体。) ②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人们互相交往,转瞬间度过一生。) ③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24.一切:(可译为“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①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大风停下来后,天又一片清朗,原先的一切没有了,只剩下孤危的城楼一座,直插云霄。)

25所以:(可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17

②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靠它来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③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其基本点是一致的。)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6.以故:(可译为“所以。”)

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记》(唐代高僧慧褒开始在这座山下建房居住,而死后就葬在这里。由于这个缘故,以后就把这座山称作褒禅山。)

②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当时秦王正处在危急之中,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仓卒惊惶失措,不知怎样来杀荆轲,仅仅用空手同荆轲对打。) 27.以……故:(可译为“因为……的缘故。”)

①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这些都是山水中的奇景,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辱了它们。)

②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 28.以是:(可译为“因此。”)

①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五蠹dù(蠹虫)》(由此说来古代让掉天子的职位,其实是丢掉了看门人的给养,还摆脱了奴隶般的劳役,所以把天下传给别人并不值得称赞。现在的县令,一旦自己死了,他的子孙接连几代都享受出门乘车的特殊待遇,所以人们都很看重这个官职。)

② 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五蠹》(所以说徐偃王推行仁义之道而徐国被消灭了,子贡富有口才和智谋而鲁国还是丢掉了大片土地。由此看来,推行仁义之道、运用口才智谋,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办法。)

29.以……为……:(可译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①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作为人

18

质,才出兵。”)

②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然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的美景(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

③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然而,当初秦国凭借小小的国土和千辆兵车的国力,却迫令八州诸侯称臣,使原先位处同列的诸侯入秦朝拜,达一百多年之久。然后把天地四方当作家,把 殽山和函谷关当作宫墙。谁料陈涉一人起来发难,秦朝的社稷就毁灭了,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④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既然让自己的心志受形体来驱使,那又为什么还要伤感而独自悲哀呢?)

⑤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逍遥游》(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 30.以为:(可译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倘使放弃进攻郑国,让郑作为您东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没什么害处。)

②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颛 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 ③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当初,我与你都还年轻,认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与你在一起的,所以才离开你到京师谋食,为了求得微薄的俸禄。倘使早知如此,纵然是做王公宰相,我也不愿意一天离开你而去就职啊。) ④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把水引来用它作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31.以至于:(可译为“一直到;结果。”)

①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32.因而:(可译为“据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

①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林黛玉进贾府》

19

② 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33.于是:(可译为“对……,然后就,或仍译为“于是”,相当于“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

① 将不可改于是矣。《勾践灭吴》(对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

②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勾践灭吴》(然后就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

③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于是为长安君套马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

④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于是,秦始皇完全废除前代君王治国的原则,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昧无知。又毁坏六国的名城,杀害六国的豪杰俊才,收集全国的兵器聚集到咸阳,销毁锋刃而铸成钟鼓,又制作十二个铜人,以削弱百姓的力量。)

⑤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34.……之谓:(可译为“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①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百姓认为我吝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了。) ②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说的就是先生你这样的人。)

③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已了。'这正是说我呀。”) 35.至于:(可译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①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yín(地名;鄞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勾践灭吴(越国的地盘,南面到了句无,北面到了御儿,东面到了鄞,西面到了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

②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左师公说:“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

③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六国到了被灭亡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

20

④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起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过古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府。)

以上所归纳的只是常见到的一些固定句式,像这样的固定句式还有很多,平时注意积累、归纳,这对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四.熟语:100个常用熟语精解并举例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时能对熟语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笔者精选常用熟语100个(以惯用语和俗语为主),提供较准确的解释,并举出现当代书证,供师生们参考。

1.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①“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②“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厦门晚报》2003/12/31)

2.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①“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国青年报》2001/9/20)

3.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①“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报》2003/6/5)②“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新华网2003/12/16)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①“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②“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大连日报》2002/8/20)

5.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①“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②“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21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①“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销售与市场》1997/12)②“‘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投资理念,主旨是强调分散风险。”(《中国经营报》2002/9/16)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①“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②“孙伯渊知道马宝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另谋发展。”(《北京晚报》2004/1/26)

8.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9.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①“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10.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①“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解放日报》2001/12/28)

11.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①“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②“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新华网2003/6/27)

12.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①“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②“难怪肚子大唱空城计,原来该吃晚饭了。”(席娟《我就是赖定你,怎样?!》)

13.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①“百兽联欢猴子唱主角”(《文汇报2004/1/21》)②“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 一小时发送一千万条”(2004/1/30)

14.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①“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千龙网2003/11/3)②“韩亲美外长被炒鱿鱼 可能暗示韩对美政策有变”(《文汇报》2004/1/16)

15.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①“因为资金紧缺的原因,将于今日开幕的第六届长春电影节走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虽然开幕式闭幕式请来了不少港台明星撑场面,

22

但真正唱主角的电影人却寥寥无几。”(《北京娱乐信报》2002/8/23)

16.吃不了兜着走。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①“大贪污犯谢鹤亭伏法 鲸吞千万元吃不了兜着走”(《法制日报》2000/10/14)②“没有证据就是诽谤,我让她吃不了兜着走。”(中华网2001/12/25)

17.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①“头一两天我老在后悔,放着明媚秀丽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这来活受罪,真是吃错药!”(《广西师范大学报》2004/1/10)

18.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①“美经济学家提醒中国外贸:‘吃小灶’不足取 以长期补贴刺激出口会破坏经济平衡“(《中华工商时报》2000/11/9)②“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这员‘新丁’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再随队训练。”(《球报》2004/1/5)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①“而交楼标准与销售时的承诺无法兑现的问题则多数因为开发商在销售时的宣传广告过分夸大和美化了自己的项目。这样虽然可以使销售周期缩短,资金回收加快,但这种短期行为却为今后的交房酝酿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因为,‘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的。”(《北京青年报》2001/11/29) 20.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①“谁谁再也不穿小鞋了,因为那个靠帮派势力上台的党委书记被撤了职……”(张洁《沉重的翅膀》)“道理明摆着,不去‘祝贺’一下,把自来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给你‘穿小鞋’,经常停水,有你受的。”(新华网2004/1/6) 21.闯红灯。比喻超越现有的规则办事。①“‘别闯红灯’,这不仅是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对于我们体育健儿来说,同样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树立‘别闯红灯’的意识。”(人民网2003/4/17)②“但不闯‘红灯’基本上就不存在特区,所谓的特区就是有改革的试验权,所谓改革的试验权就是‘闯红灯’的权力,在体制上‘闯红灯’的权力,改革就是一种违规,不违规就没有改革。”(东莞商务网2003/12/19)

22.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条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另一条路;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目标。①“祥子明知道上工辞工是常有的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舍《骆驼祥子》)②“在国民党统治下,经济凋敝,毕业即失业情况尤甚,于是在读书人里和在市民中一样,流行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的民谣。“(《世纪学人自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23.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①“听报告、看文件以及在新闻媒体中,常见某些领导干部‘打官腔’。”(《大连日报》2002/10/12)②“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打官腔的,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不能打官腔。”(《人民日报》2003/8/12)

24.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①“大赤包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向来不肯把余钱打‘水漂儿’玩。”(老舍《四世同堂》)②“致富心切上了当 四十万元打水漂。”(《云南日报》

23

2003/7/6)

25.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①“伏明霞:临阵又打退堂鼓”(《体育界》2001/11)②“周先生,项目做了一半,你们公司就要打退堂鼓吗?”(《汉语熟语学习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6.打小报告。①“学习委员在班主任面前打小报告,排挤他人以谋得班长的宝座。”(余秋雨《霜冷长河》)②“告密又称作‘打小报告’,一度非常流行。”(《博览群书》2001/3) 27.打预防针。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①“公务员上岗先打‘预防针’”(《检察日报》2003/6/28)②“先打预防针 大学生热衷‘提前职业化’”(《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8/27)

28.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①“每次对某件事物口无遮拦地进行炮轰完后,崔永元总是能够出人意外的打圆场。”(《青年时报》2004/1/4)②“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一半时,同事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圆场,好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粤港信息日报》2004/1/17) 29.大气候。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①“湖北大学引进博士群形成大气候”(《光明日报》2002/10/25)②“乒坛‘三小虎’何时能成大气候”(《北京晚报》2003/5/24)

30.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①“大水冲了龙王庙 宿州派出所无辜抓走海关警察”(《中国青年报》2003/11/19)

31.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①“8个战士围成一圈,当面鼓对面锣地数落起来,说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解放军报》2000/8/16)②“报纸交流的局限是呆板、迟到;电视则是当面鼓、对面锣,而且一般当面说的东西不会说得很深,这是人之常情。”(《中国青年报》2004/1/1)

32.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①“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今天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在商场里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须唱这个‘山’上的歌。”(《创造周刊》2001/11/28)②“与基层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语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要我们‘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新闻战线》2002/3)

33.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①“《军歌嘹亮》三大悬念吊胃口”(《解放日报》2003/8/19)②“李永就是用这种‘吊胃口’的方法,迷惑着一个个善良女性的心,一次次地玩弄着她们的身体,诈骗了她们35万余元的钱财”(《北京晚报》2002/1/27)

34.定心丸。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①“上海为民工办保险外来劳动力吃上‘定心丸’”(《中

24

国建设报》2003/2/25)②“一位农民举着今年9月刚刚换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说:‘农民有了‘定心丸’。”(《法制日报》2003/11/6)

35.东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①“鉴于各国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不一,我国出口企业除花大力气提高农产品质量外,还应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农民日报》2002/6/11)②“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战略失误,在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探索到一条发展的路径。“(《经理世界》2003/24)

36.豆腐渣工程。形容质量低劣的工程建筑。①“山西省制定了一部从源头上消灭‘豆腐渣’工程的法规。这部法规,对违规操作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其单位及个人应负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人民日报》2001/10/11)②“‘豆腐渣’工程让住户苦不堪言”(《中华工商时报》2002/8/16)

37.干打雷不下雨。①“但我们发现,许多优惠政策是干打雷不下雨,真正能落实的很少。”(《京江晚报》2003/1/17)②“虽然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违规车辆和违规厂家的查处,但每次总是‘干打雷不下雨’,收到的实效有限。”(《中国青年报》2003/12/19) 38.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①“唐小山叹道:‘我一辈子就是不想当大英雄,你偏逼我赶鸭子上架吗?’”(李凉《暗器高手》)②“某部一位领导要求机关各部门注意培养人才,特别要注重培养那些能力尚弱的年轻干部,要‘赶鸭子上架’,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解放军报》2000/6/13)

39.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①“她的眼睛长到脑门上,东选西挑,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社会变了,她这个政治大姑娘不值钱了……”(蒋子龙《弧光》)②“高不成低不就 医学本科毕业生有点尴尬“(《楚天金报》2003/6/18) 40.高姿态。指对别人宽容、谅解。“说话者并不真的认为自己作错了事,只不过是表示一个‘高姿态’,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读者周刊》2001/83) 41.滚雪球。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①“信仰它和崇拜它的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反动派就是用流血屠杀的手段,也止不住共产党这种如万马奔腾的发展趋势。”(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②“银行存款怎样最划算?‘滚雪球’存钱法好”(《北京青年报》2003/9/22)

42.过电影。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顾。①“他所说的‘过电影’,主要是指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穆青等《县委书记的榜样》)②“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2003/12/1)

43.过干瘾。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①“当然,想过干瘾的,未必是坏人。与明星无缘的青年人,也有自费出个挂历什么的,过把明星瘾的。”(《北京青年

25

报》2000/5/27)②“过了一会儿,三人中的杨某终于‘鼓起’勇气,提议道:与其在这里看电影过干瘾,不如照着片子中的情节,自己也来干一次吧。”(《上海法治报》2003/6/10) 44.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①“当初进公司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上下都看好,但为什么时间一长,态度皆变,到后来要么是苦苦支撑,要么走人,有两次居然是老板不留情面炒走的,这一切都是什么造成的?”(《心理辅导》2003/6)②“移植手术后,患者还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保住生命。”(《羊城晚报》2003/12/2) 45.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①“中国有句俗话,谓之‘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不仅健忘,而且麻木,竟至伤疤还未好就已经忘了痛。”(《合肥晚报》2003/5/28)②“吴仪:中国走出非典阴影 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中新网2003/6/25)

46.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①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和事例,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光明日报》2001/4/11)②“上小学时,每次考数学总能获得好成绩,老师不止一次地表扬我。那时,我总是暗暗高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嘛!”(《江淮晨报》2004/1/13) 47.恨铁不成钢。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材。多用于对学生或子女,有时也用于对下属或公众人物。①“相识相交十多年,《新剧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对她的爱慕之情长存心中,她对我的粗浅之作以诚相待,亦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新剧本》2002/2)②“事后,政委又深入到基层连队了解情况,发现在训练、管理中冷嘲热讽甚至辱骂战士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一些带兵骨干却认为,自己并没有体罚战士,只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才骂几句,没有什么大不了。”(《解放军报》2002/5/19)

48.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①“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厂生产宝马车,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人民日报》2003/7/10)②“自经济适用房登上舞台之日起,价格优势,就使其始终处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北京晨报》2003/12/26)

49.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①“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就中国民航业的现状来说,往往是‘坏’孩子有奶吃。当破坏规则得到的糖果远远大于民航总局的板子时,没有人愿意当乖孩子。”(《航空周刊》2003/9/23)②“记者最近在一些县市农村发现,少数学校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乱花钱’的倾向。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态度,一味请求上级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

26

资金困难。”(新华网2003/12/22)

50.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了主要的东西。①“tcl集团总结了自身在通信设备市场的得失,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捡了通信终端产品这个芝麻,而丢掉了通信系统产品这个西瓜。”(天极网2002/9/10)②“双语教学须因地制宜 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国青年报》2003/10/8)

51.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①“熟悉这个行业,我交了很多学费。”(中国青年网2003/9/1)②“吴敬琏:经济理论可让改革‘少交学费’”(《深圳商报》2003/12/4) 52.揭盖子。比喻揭露矛盾或问题。①“浙江绿城俱乐部董事长宋卫平,今天在接受本报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敢于揭盖子,就是为了中国足球的整体利益。”(《中国足球报》2001/12/20)②“一些国企表面上看红红火火,成绩、利润一大堆,但就是不能揭盖子,一揭盖子,亏损、问题一大堆,臭不可闻。”(《深圳特区报》2004/1/16)

53.解扣子。比喻解开思想疙瘩。①“组织青年进行社会调查。这是运用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对青年进行教育、解思想扣子的好方法。”(《共青团中央关于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三热爱”教育的意见》1982/7/19)②“他积极为报道工作指路子、解扣子,确保了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官兵亲切地称他为‘新闻工作的指导员’。”(《新闻与成才》2000/9)

54.侃大山。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①“大山成为中国的公众人物,国人都知道有一个洋大山善侃大山。”(《北京青年报》1999/6/2)②“我们家从卧室、厨房到卫生间,都得穿过客厅,像我这样三天两头跟朋友在客厅里侃大山,倒确是给家人带来了不便。”(西湖视窗网2003/12/29)

55.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①“林木毁湖泊缩 自然保护区为何成了‘烂摊子’?”②“新华社记者初到伊拉克 体验战后‘烂摊子’”(新华网2003/9/5)(新华社2004/1/15)

56.烂船也有三斤铁。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①“岁月悠悠,不觉二十多年倏得就过去,日本的经济泡沫也破了,往日的风光不再,当然烂船也有三斤铁,日本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日人的奋斗精神和创意能望其项背者几何!”(《黄国宝作品集》)②“智利队在失去了萨莫拉诺之后已沦为南美洲的烂队,但烂船也有三斤铁,其主帅放出三球大胜中国队的狂言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毕竟亚洲水平要比南美洲低几个档次。”(《华商报》2003/8/20)

57.捞稻草。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乘机捞好处。①“一个人完全没有指望了但仍旧企图得到某种支持,人家就说他在捞稻草,其实,一点用处也没有。”(《美国词语掌故》,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版)②“胜利了,总会有些不相干的人来沾光,来捞稻草,就好像失败的时候总会有人会开脱责任一样都属官场陋习……”(《球报。2001/10/29》

27

58.捞世界。指外出闯荡。①“14岁少女随明星去香港‘捞世界’”(《新快报》2001/9/10)②“广东的刘三初中刚毕业,便跑到上海‘捞世界’。“(《新民晚报》2004/1/28)

59.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比喻世界很复杂,什么奇怪的人和事物都有。① “移动通信产业利润丰厚,吸引了很多厂商进入,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合法的、非法的、有条件的、没条件的经营者纷纷加大对通信产业的投入。”(《通信信息报》2003/10/30)②“‘棉花?’小罗一下子乐了,‘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长这么大,还第一次听说有人吃棉花。莫非她是棉铃虫转世?’”(新浪读书2004/1/18)

60.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①“改革户籍制度不要留尾巴”(《深圳商报》2003/8/28)②“‘三大原则’是不给政府添麻烦,不给职工留尾巴,不给银行甩债务。”(《广东建设报》2004/2/10)

61.露馅儿。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①“人到了一个高度的时候低不下来,反之,一个层次很低的人怎么装高雅也都会露馅儿。”(《北京青年报》2003/3/13)②“车祸使非法运输行为露馅儿”(新华网2003/12/29)

62.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①“本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同发里的李老汉是个热心人,最近他却乱点鸳鸯谱介绍了一对小伙见面相亲,让人哭笑不得。”(《今晚报》2001/2/3)②“实行研究生导师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学员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鸯谱’现象的出现,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学术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双赢’。”(《科技日报》2003/12/10)

63.没辙儿。比喻没办法,无可奈何。①“消费者吃了亏,还没辙儿,只能默默把苦水朝肚子里咽,你说这叫什么市场逻辑!”(天极网2002/9/28)②“至于得接受强制隔离一事,齐秦坦然接受,‘虽然麻烦,但也没辙儿’。”(网易娱乐2003/4/28)

64.没有免费的午餐。意为白占便宜的事是不存在的,要想有收获,必须有付出;有时是提醒人家提防以利益为诱饵的陷阱。常说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或“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①“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超市购物小票背面印有请你‘免费’摄影的广告;在街头闹市有人会塞给你一张什么免费传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吃免费的‘艺术摄影餐’就更是难上加难。”(《北京现代商报》2004/1/9)②“原本觉得电影频道放不少经典电影,能节省我不少买碟的钱。现在我终于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来我以后只好放弃电影频道了。”(《北京娱乐信报》2004/1/28)

65.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①10年前,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共50条。有学者评论,此前的15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处在摸石头过河的水平。(《南方周末》2003/10/23)②“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大胆试验,敢于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就是试

28

验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到正确的方向、路子和形式。”(《求实》2001/10)

66.男儿有泪不轻弹。指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掉泪。①“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②“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但是日本选手谷川聪——这位刚硬的汉子今天在拿到110米栏银牌后,却忍不住流下了‘男儿泪’,但他的泪是因为激动。”(新华社2002/10/10) 67.拍脑袋。指全凭主观决策、出主意。①“靠经验做决策,拍脑袋定项目,这在我们的一些企业和单位曾经相当普遍。听到一个‘好点子’,头脑一热,就把千百万资金抛入自己根本不清楚或知之甚少的‘陷阱’之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大连日报》2002/6/17)②“决策不再拍脑袋 媒体指中国行政管理逐渐理性化”(中新网2002/12/16)

68.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①“李国豪从20岁起,到纽约市谋生,他一边上演艺课,一边在百老汇充当跑龙套的小角色。”(祝春亭《功夫影帝李子龙》)②“很多地方都提出‘保姆式’服务的理念,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为投资者‘跑龙套’、当服务员。”(新华网2004/1/29) 69.捧着金饭碗要饭。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①“企业尽管地处火车南站商圈的黄金宝地,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企业多年来捧着金饭碗要饭吃。”(《乌鲁木齐晚报》2003/12/16)②“我们南京的旅游资源是如此丰富,但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我们应该善待这些历史文物,才能提高旅游市场的品位。”(2004/1/15)

70.破罐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①“据郑某交代,他觉得落榜后自己成了个没用的‘废人’,在社会上又没有出路。所以‘破罐子破摔’,冒险‘挣’大钱……”(《哈尔滨日报》2000/10/11)②“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但是乌兹别克斯坦队却不管这么多了,反正出线无望,也就破罐子破摔了事。”(《青岛晚报》2001/10/18)

71.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种各样的女性亲戚。①“唉,两个人都是本地人,就是麻烦,七大姑八大姨特多。“(《厦门晚报》2004/1/16)②“每到一处,只要一接到七大姑八大姨们递上的压岁钱,小家伙就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型验钞机对着照照,而且还奶声奶气地嘟哝着:‘验验这钱可假,假了就不要你的哩!’”(《合肥晚报》2004/1/31)

72.七七八八。形容工作接近完成;大致、差不多;杂七杂八。①“在实施的时候觉得份外清醒,但当几个月后需要进行改进的时候,或许已经忘记得七七八八了。”(天极网2003/11/23)②“市民订房、订位吃年夜饭的情况异常踊跃,许多包房早已全部预定一空,甚至连大厅的订位也预定得七七八八。”(《茂名晚报》2004/1/13)③“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老人需要赡养,小孩需要抚养,种田的农业税要交,盼星星盼月亮,这些七七八八的

29

钱都要盼着出门淘金的人过年回家时进行支付。”(《光明日报》2004/1/19)④“1996年,监利县三洲中学修建了一幢学生宿舍楼,平整了操场、水泥道,七七八八的花了110万。”(《南方周末》2004/1/29)

73.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本地不吃香而在外单位外地吃香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其他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①“国产片为何墙内开花墙外香”(《河北日报》2003/11/14)②“他游侠般出现在文坛上,又像流星般在最光亮的时候消失在天际,生前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死后是声名沸扬,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新周刊》162期) 74.清官难断家务事。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于判处。①“离婚后频频受到前夫骚扰,无助女子找警方、上单位,却因‘清官难断家务事’而求助无门,最终进了精神病院。”(《长江日报》2001/10/9)②“同时执法者缺少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把家庭暴力排斥在‘法’的管辖之外,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云网2003/11/26) 75.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太出名了会招来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名位而变得保守。①“人怕出名猪怕壮,高秀敏演《刘老根》出名后又开始打官司。”(《广州日报》2003/7/30)②“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更何况是因为突然中了大奖而出名。惠特克的人身安全也因此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世界新闻报》2003/12/29)

76.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某个部门或圈子里,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不能率性而为的。有时表示自己陷于被动局面时的无奈。①“习惯于这种不动声色、波澜不惊的职场老手,将办公室比喻成战场,在这里,每天都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战火的较量,不管你累不累,愿不愿意只要你置身‘江湖’,就‘身不由己’。”(《北京晨报》2003/3/28)②“我不相信考试,但既然身在这个制度中,就得跟着规则玩。这就是生活,很多时候不因为你喜欢或那是对的,而是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好跟着游戏规则走,并做到最好。”(《联合早报》2003/5/8) 77.山不转水转。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①“就以这次与蔡明搭档的郭冬临为例,最早他与郭达、蔡明同一战壕,后来有两年又跟冯巩团结在了一起,眼下,他翻过来又和蔡明重新聚首了,正所谓山不转水转。”(南方网2004/1/2)②“还是那句老话: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当年革命的后代陈岗梅也改名‘陈映初’,变得柔情,更有诗意了。”(《男人当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78.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①“至于其高昂的费用,这位家长表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2001/5/30)②“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重拾往日的辉煌,大众集团这次真是不惜‘血本’,情愿花费巨额代价作赌注。“(中国汽车新网2003/7/11)

79.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①“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②“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踏实苦干,

30

加快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的台阶。”(《人民日报》2003/3/8) 79.死马当作活马医。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力挽救,寄希望于万一。①“反正到了这田地,也就只有自己医自己,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宁夏广播电视报》2003/9/10)(广东新闻网2003/11/3)

80.抬轿子。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奔走效劳或奉承吹捧。①“现在有的干部职务升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却放松了;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江泽民《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②“吹喇叭抬轿子:北大教授夸金庸引来攻击”(《中华读书报》2001/10/25)

81.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①“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当然希望每一个加入nba的中国球星都能成为各俱乐部的座上宾、台柱子,但实际上只有姚明一人满足了球迷的愿望。”(新华网2004/1/8)②“老三样中的另外两个成员——富康和桑塔纳,也是旧车市场的台柱子,和捷达一样,多年形成的品牌信誉度、良好的口碑就足以令大家信服。”(《北京晨报》2004/2/10) 8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①“俗话说的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充分的庭前准备,也就没有良好的庭审效果。”(齐鲁热线2002/4/15)②“常言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别看兄弟俩在台上笑的轻松,其实这里头包含了他俩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央视国际2003/10/2)

8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比喻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①“直到1989年后,前苏联解体,有传闻说浩然想不通,我曾写过一封信,大意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管不了,我行我素,我们好好活着吧。”(《京郊日报》,2003/8/13)②“……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也许是男女都渴望的。只不过,如果情感真的不能再 融洽,又何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她去吧。’”(网易2004/1/29)

84.天上不会掉馅饼。白占便宜的事是不会有的,提醒他人小心上当。①“天上不会掉馅饼 小心短信收费五大陷阱”(《市场报》2003/8/13)②“常言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一句对心存幻想、贪小便宜者的忠告。然而当‘馅饼’真的就掉在你面前的时候,不少的人还是落入这美丽的陷阱。”(《北京日报》2003/10/13)

85.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①“对于一种本来合乎科学的道理和方法,听风就是雨,不加分析,不加鉴别,就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开始普及(比如集中废电池),结果好心办了坏事。”(《河北日报》2002/8/10)②“听风就是雨,从来不规划自己的交易,对行情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先都没有考虑过对策,只知道到时候再说。“(易汇网2004/1/31) 86.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①“洋保险开张不挖墙脚 靠服务拉到客户”(《北京青年报》2002/6/6)②“成渝两地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联袂出击,不互挖墙脚,

31

不互设障碍,在相互合作中加快双方的发展,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面。”(龙华网2004/2/5)

87.窝里斗。指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和冲突。①“不再窝里斗 寻找双赢点”(《北京现代商报》2003/1/14)②“养猪场之间互挖墙角、互相压价、互损声誉的事件屡有发生,‘窝里斗’让养猪户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农民日报》2003/12/8)

88.无事不登三宝殿。没有事情就不上门。①“开门一看,原来是大学的同学大张和他的表弟小李。无事不登三宝殿,在一番叙旧之后他们便开始直奔主题。”(《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10/21)②“老杨头笑面相迎,给小徐倒上一杯茶水说,今天啥风把你吹来了?小徐也笑着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你是高人,请你指指路呀。”(《今晚报》2004/2/14) 89.捂盖子。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①“远的不讲,就拿最近发生的合江特大水难和江门烟花厂特大爆炸案来说吧,两地都发生了有关部门‘捂盖子’、拒绝记者采访的怪现象”(《解放军报》2000/11/13)②“事故责任人紧捂盖子 记者冲破障碍公布部分死者名单”(《人民日报》2001/8/6)

90.下台阶。(设法)摆脱困境。①“鲍威尔欲淡出布什政府——开刀住院正好下台阶”(《新民晚报》2003/12/18)②“前‘立委’赖士葆则指出,办一次‘公投’要花五亿元经费,五亿元可做很多很有意义的事,若只为找下台阶而办‘公投’,这个下台阶的代价未免太昂贵了。”(深圳热线2004/1/18)

91.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物。①“记者昨天采访中也发现,从本月27日开始销售的第七届国际车展门票,已经成了车迷眼里的‘香饽饽’。”(《北京青年报》2002/5/29)②“职校毕业生成了香饽饽”(《嘉兴日报》2004/2/1)

92.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①“作为我市最大的一家医院,附一医在此次对抗非典的战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记者的疑问,张启瑜院长严肃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已充分做好了一切准备。”(《温州晚报》2003/4/28)②“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中毕业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再过3天就要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挑选。做好高考前的物质和精神准备,是高考成功的先决条件。”(《四川日报》2003/6/3)

9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①“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因人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2)“②他们采取因厂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吉林日报》2003/11/19)

94.一锤子买卖。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①“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的是‘一锤子买卖’;法制观念较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河南报业网

32

2001/6/26)②“商家骗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就只靠‘一锤子买卖’而做大。“(东方网2003/7/22)

9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义)。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泸沽湖孕育了摩梭女人,绵绵的大山给了她山的俊秀和坚强,清幽幽的水则赋予了女人水的柔情。”(《云南日报》2003/7/1)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才成长欣欣向荣,变化的奥秘在于他们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解放军报》2003/10/11)

96.一亩三分地。形容所属地盘、势力范围。“①所以他们只是在规定的‘权力’范围行使职责,市委书记能说什么呢?他也不能越权啊!那是各部门的‘一亩三分地’,别人无权进行干予的。”(《经济学消息报》2003/6/15)②“在做业务员时,她的一亩三分地就是她面对的营销区域市场;在做了老总后,她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整个格力。”(《扬子晚报》2003/7/17) 97.一碗水端平。比喻对相关各方一视同仁,不偏向任何一方。①“发展民企需一碗水端平”(《羊城晚报》2003/1/13)②“坚持秉公理事,主动调解群众纠纷与矛盾,做到一碗水端平。”(《吉林日报》2003/7/31)

98.阴沟里翻船。比喻在有把握的地方出了问题。 ①“历史上,我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的情况我们也经历过不少。”(《中国体育报》2003/12/26)②“澳大利亚一个神偷最近‘阴沟里翻船’,他在一次作案时由于老眼昏花,竟然把自己家给偷了。”(《环球时报》2004/1/12)

99.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①“生日宴保安有眼不识泰山 将王菲推出酒店”(《新闻午报》2003/8/29)②“在公交车上,三个小偷互相掩护伺机行窃,没想到跟踪目标竟是警察,他们刚一出手即被擒拿。在公安公交分局二大队,三人沮丧地埋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三秦都市报》2003/12/29)

100.宰相肚里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①“一个阿姨级别的老友道:你是男子汉,宰相肚里好撑船,跟女孩子生什么气呀?”(《深圳商报》2003/8/15)②“对烦心事,不顺心的事,或不中听的话应豁然大度,泰然处之,不予理睬,付之一笑。俗语说:‘将军额上能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老年时报》2004/1/7) 六、文言文中表示时间词语有哪些?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

33

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蒲松龄《狼》) 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杨修之死》) 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 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林嗣环《口技》) “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环《口技》)

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罗贯中《杨修之死》)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林嗣环《口技》)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干宝《宋定伯捉鬼》)译文: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

⑥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修之死》)

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 (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

“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钱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口技》) ③未几,夫齁声起。(林嗣环《口技》) 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

34

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七)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儿初醒声。(林嗣环《口技》)

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钱大昕《弈喻》)

(八)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其间相距的时间较短,如:既而,寻,相当于“不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 ②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动作就要发生或完成,如:将,意思是“快要”“就要”“将要”。 ①不治将恐深。(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②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十)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如:已而。

①已而太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十一)表示时间过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是用干支记年。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 ⑤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记》)

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如:

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

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记承天寺夜游》) 【记月】

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

35

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 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⑨五月人倍忙。(五册·《观刈麦》) 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 【记日】

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 一是用干支记日。如:

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 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如: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

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 【记时】

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

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zè太阳偏西)、晡(bū 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时、日入、黄昏、入定。 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

三是记夜。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略)

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册·《石壕吏》)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 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 【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

36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