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七 实话实说话“流行”
第七单元 精神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和文明生活的关系,形成渴求知识,树立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意识。
2.感受大众传媒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并且理性地对待大众传媒。
3.理解艺术和文明生活的关系,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形成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审美追求。
4.理解理想和文明生活的关系,了解理想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事例,树立崇高理想。
5.理解人们在思想行为方面的差异,懂得与人分享文明成果,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杰作,被安放在巴黎罗丹墓前。它刻画了一个强健有力的男子汉,正在深刻地思考,好像要打开人生的奥秘,寻求解答。整个雕像缩成一团,仿佛不仅是用脑袋思考,而且在用每块肌肉、每条神经思考,体现出一种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罗丹在这个作品里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激愤与不满,注入了为真理而求索的希望。
人类不仅不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在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文明而健康的精神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人类精神生活的内容,懂得并学会选择健康、
文明的精神生活方式,理解艺术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发现美、欣赏美的精神追求,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提高生命的质量,是本单元的教学核心。
第一课 知识就是力量
课程标准
6-1 列举教育改变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实例,说明接受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
6-2 列举身边实例,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要求
1.通过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理解教育与文明生活的关系。
2.结合现代社会人们感受最深的科技发展,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3.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自己身边发生的实例,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探讨学习化社会的内涵。 结构分析
本单元承接“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重点讲述人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教育、科技、大众传媒、文学、艺术等几个方面的具体描述,突出它们与文明生活的关系。本课作为第七单元的起始课,以教育、科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由学习和知识给人带来的变化出发,体会教育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知识带给人们的力量,进而理解教育与科技对人们的重大意义。
学习化社会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三个主题层层递进,各有侧重。在“知识改变生活”中包含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改变,暗线以人类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科技革命为背景,反映了知识改变生活的主题,以事实说明教育与科技推动人们生活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改变社会;“学习改变命运”中通过海伦·凯勒和农民科学种菜的事例,反映了个人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够帮助他人,由此引发学习改变命运的命题,从此自然转入终身学习的内容。人类只有在不断求知、学习的进程中才能进步、发展,与时代同步,进入学习化社会。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所涉及的教育、科技专业名词较多,教师可作简明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不必深入挖掘,也无需记忆。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体会教育与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教学评价应侧重于学生能否了解教育与科技是推动文明前进的重要因素,知识的意义,以及当今学习化社会的趋势。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3课时。
[新课导入]
建议一:从日常生活导入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身边熟悉的物品或者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提出“它们最早是什么样的,它如何发展成今天的模样?”等问题,问题要围绕着变化的发生源于科技与教育的进步这一中心而设置。
建议二:问题导入
“同学们知道‘洛阳纸贵’的典故吗?我国晋朝时,文学家左思写了一篇《三都赋》,非常华美,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想得到这篇好文章,只能由人手工抄写,以至洛阳城里的纸张价格猛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美谈。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能得到书、看到书的只有很少一些人,普通人与书基本无缘。那么,世界上什么人最早想出了什么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呢?”
然后,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结合教材顺理成章地展开教学主题。这种引入方式有利于学生直接理解印刷术对知识传播的价值。
建议三:故事导入
教师可给学生讲述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泰勒斯的故事(见参考资料),然后请同学思考:“泰勒斯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得出结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生活,知识改变命运,使学生深刻理解教育和文明生活的关系。
[知识改变生活]
1. 关于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先让学生看图7-1和图7-2,让他们比较唐代印刷的书籍与我们今天使用的书籍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利用谷登堡的画像说明他对印刷术发展作出的贡献,说明印刷术的
发明给人类生活和整个时代面貌带来的变化。
可以“书籍带给我们什么?”为题,在课堂上请同学们具体说说读书的收获,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启发他们思考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也可以给学生讲述几年前发生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社会现象:台湾知识分子倡导一种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提问学生“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然后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概括知识的作用,点出知识改变生活的教学主题。这一部分内容与“知识改变生活”联系密切,教学应细致、深入一些。
2.工业时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古诗句,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相隔万里却如同近在咫尺,比如朋友生病、遇到紧急事件,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打电话。教师从类似情景入手,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电话对于信息传播的重要意义。
人类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大部分都是工业品,还可结合不同地区的生活实例来感受变化。农村学生,可更多地着眼于科学技术对家庭经济生活的影响。如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使家庭致富。城市学生,可更多地着眼于科技不断提高普通家庭生活质量的事例,任意选择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由竹扇到电风扇再到空调的变化,人们洗衣服从手工到半自动洗衣机再到全自动洗衣机的变化等,体会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轻松与方便。分析后可以进而让学生大胆想象未来家庭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3.对于信息时代知识与人们生活的教学建议
老师可以准备一本20世纪80年代或更早以前的报刊或课本,请学生与现在的课本进行比较,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现在使用的课本比过去精美得多?然后指导学生看《从“铅与火”到“光与电”》阅读卡,引出对计算机、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展示, 然后通过图片、音像资料的具体介绍,如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现在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4.对于太空时代与人们生活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提问:“古代中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近代西方有儒勒·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的科幻故事,人类奔月的梦想是什么时候、怎么实现的?”
然后出示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片或登月的录像资料,提问学生:是什么使得人类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的范围,进入到更加广袤的太空中?你还知道哪些现代人类超越地球束缚的航天科技成果?教师可展示太空蔬菜、水果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进入太空时代后,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针对未来的太空生活,说说你有什么希望和奇思妙想?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外星人》或与之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未来人们的发明创造和自己心目中的未来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变化,老师应侧重让学生了解引起变化的推动力,不需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科技概念和专用名词。
[学习改变命运]
1.对于海伦·凯勒事迹的教学建议
教师播放有关海伦·凯勒的录像,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阅读参考资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然后提问:“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如何从一个又聋又瞎的残疾人,成为举世敬仰且广受赞誉的作家和教育家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影响海伦命运的因素有很多,如她的老师、她自己的求知欲望和顽强意志等。老师教给她认知世界的方法,她自己学到了把握世界的知识,知识的明灯照亮了海伦的内心,带她走出了黑暗。在当今世界,知识是改变人生命运最强大有效的力量,求知的欲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欲望。所以,我们的成长不可无书,人生的成功不能无知。
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身边熟悉的人物,讨论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加深对学习改变命运的理解和把握。
2.知识改变农村青年的教学建议
可结合参考资料,组织学生讨论肖琴、肖燕云的不同命运。提问:两姐妹的不同命运,真的是由稻草决定的吗?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们的命运?没有上学、在家务农的姐姐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还有什么办法?给肖琴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提一些建议。
3.知识改变命运课堂活动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问题为中心,从多个角度,激活思维,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什么才算是知识?是人类传承的文明成果还是生产实践的真知?是间接的理论知识还是直接的经验总结?是不是只有书本知识才是知识?
○ 知识能改变命运,是不是意味着学习了一些知识后,命运、人生就立刻改变了?
○ 现在在生活中还没有直接用处的知识,算不算是有力量的知识?
为加深教育效果,可讲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一群行进于沙漠中的人在晚上做了一个梦,上帝要求他们第二天尽可能多地捡些石头放在自己的行囊里,并预言他们将来会极度高兴或万分后悔。第二天,这群人不大情愿地捡了一些石头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因为非常疲惫,捡的都不多。走出沙漠后,他们发现所捡的石头都变成了珍珠宝石。极度的狂喜之后,他们每一个人都深深后悔当初没有多捡一些石头。同学们现在正在学习的这些知识、所接受的教育,就像这些石头,终究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变成宝石。那时,希望大家后悔的程度轻一些。现在怎么办呢?好好学习,勤奋求知。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组织学生从媒体上收集资料,如农民或下岗工人学习新技术后致富的事例,社会上招聘人才对其所受教育程度的要求等,然后请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和体会。说一说将来准备如何在工作中,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改善自己的生
活质量。
[学习化社会]
1.对于教育的作用的教学建议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人”字,请同学们用“人”字造词,如人口、人手、人力、人才等,教师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变一个“魔术”:中国人的数量十分庞大,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感受到了人多带来的各种压力„„如何使庞大的“人口”变成“人手”“人力”“人才”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只有一个办法—教育。对于人口数量众多的中国来说,人口-教育=沉重的包袱,人口+教育=丰富的资源。对于个人来说,学习是我们每个人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对于祖国和社会来说,它还关系到祖国的强盛和社会的繁荣。
2.对终身学习意义的教学建议
学生阅读巴西的考埃女士的事例,思考: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的她,应该是拥有很多知识的人,为什么她还想学习心理学?
也可以出示材料:2001年教育部作出规定,进一步放宽参加高考的条件,取消年龄和婚否的限制。结果当年全国就出现25岁以上的考生16 265人,最大的73岁,实际录取25岁以上的学生1 924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两人。2002年新学年开学后,在南京医科大学,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背着书包的老人。他就是当年全国年龄最大的新生,73岁的汪侠老人。
教师提问:“爷爷考生和爷爷学生肯定不是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才上大学学习,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重回课堂?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结到:享受新的文明生活,创造新的文明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3.感受身边亲友学习的教学建议
组织学生收集现在社会上各种学习班、培训班、进修班的种种资料,彼此交流一下对目前的办班热、进修热的看法。调查一些父母亲友参加各种研修学习的情况和感受,讨论:
○ 除了学校教育中的课堂学习,你和父母还通过哪些途径、手段来学习?
○ 这些学习方式和在校学习有什么不同?父母和你有什么感受?
○ 在学习化社会中,学习的途径、方式、内容等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
通过调查、讨论,使学生亲身感受学习化社会的气息,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社区学校、老年大学等,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长辈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学习化社会的意义。 内容点析
[知识改变生活]
1.图7-1是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卷子。雕版印刷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印刷术大大降低了书籍制作的成本和时间,为更多的人通过书本学习知识创造了条件。我们中国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地,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无疑是卓越的。
2.谷登堡生活在15世纪初至中期的德国。他在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影响下,成功地发明了由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熔合铸成的铅活字,创制了近代铅活字印刷术,并采用机械方式印刷技术,开创了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印刷史上的新纪元。当时欧洲正在经历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人们渴望新知识和新思想,使用印刷机扩大了图书出版的数量,普及了知识,打破了教会垄断知识的局面,促进了知识传播和信息沟通手段的进步,广泛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3.现代社会的基础性标志是工业的发展。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沃森先生,快来帮我啊!”宣告电话诞生,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详见参考资料)
4.图7-4反映了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电子邮局”“网上会诊”“网上售瓜”突破了传统的寄信去邮局、看病到医院、做生意上市场的空间限制,时间也大大缩短,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快速便捷地完成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5.图7-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在做实验。袁隆平教授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经长年实验研究,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6.图7-6“宇航员在月球上”表现的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行走时的情景。1969年7月20日美国东部夏令时22时56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走下来,踏上积满尘土的月球表面,发表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讲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 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大步。”图7-7反映了我国先进的航天技术。
两幅照片和文字内容,让学生感受人们对科学技术和改善生活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人们已突破了地球的束缚,开始探索更广阔的宇宙空间。
[学习改变命运]
1.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一段隽永的箴言:“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明,博物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他还最早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这一观点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知识的力量还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图7-8和图7-9就是两个生活中的实例。不管是海伦·凯勒战胜困难改变命运,还是中国农民学习技术脱贫致富,都证明了知识、学习的意义。他们命运的改变不仅对个人是有益的,还影响了更多的人去追随。教师可从改变命运的不同方式上,启发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化社会]
1.社会的进步对人们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化社会正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图7-10反映了老年人在老年学校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具体行动。
2.当代社会,生产迅速发展,知识急剧增加且更新速度加快,任何人都不可能靠学校教育满足终生的知识需要。阅读卡以简洁的语言解释了“学习化社会”的定义,并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具体体现。在未来社会,教育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义务,而成为公民对社会的一种自觉的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终身教育从时间上讲,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讲,与人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联系,主张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
3.图7-11与图7-12都反映出了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发生的巨大变化。学习突破了课堂的限制,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平等、民主。这种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各种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趋势日益明显。
[自我测评]
1.侧重于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知识所创造出的文明生活,认识知识、科技与文明生活的关系。
2.课堂内和课堂外的结合,是社会实践和学习观念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调查、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感受学习化社会的脉搏,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参考资料
泰勒斯(约公元前625~前547)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传说一个商人在大街上看到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像个乞丐,挖苦说:“泰勒斯,人们都说你是一个知识
渊博的哲学家,可是你的知识能给你带来什么呢?是金子还是面包?你现在这样寒酸,足以证明知识那玩艺只能给你带来贫穷!”泰勒斯反驳说:“我不许你利用我的贫穷来贬低知识的作用,咱们走着瞧,我会用事实来教训你的。” 凭借着丰富的数学、天文学和农业知识,他断定第二年橄榄会大丰收,于是他用低价提前租下了附近所有的橄榄榨油器。第二年,橄榄果然大丰收,他于是高价出租榨油器,发了大财。那位挖苦泰勒斯的商人也不得不挤在租用榨油器的人群中,泰勒斯一见到他,便说:“高贵的富翁,看到了吧!这些榨油器都是我用知识弄到手的。如果我想发财,只要略施小计就可随手得到„„但是我追求的并不是这几个钱,我需要的是知识,知识才是无价之宝,是最伟大的力量!”
《金刚经》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印刷实物,经卷的末尾明确刻着“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价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该书呈卷子形式,卷首的一幅扉画是释迦牟尼在祗树给孤独园的说法图,其余是《金刚经》全文。该卷雕刻非常精美,图文浑朴稳重,刀法纯熟,说明刊刻此书时技术已达到高度熟练的程度。卷子墨色浓厚均匀,清晰明显,也说明印刷术的高度发达,而且印刷术发明已久。该经卷的实物原藏于甘肃敦煌千佛洞,1899年在洞中被发现,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盗去,现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
谷登堡(1400~1468) 德国人,“西方印刷之父”,发明了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的方法。
在谷登堡以前的几个世纪,中国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毕升也早已发明了活字排版技术,冶金及合金技术亦相当发达,各种基本形态的印刷机也已投入印刷业中。而15世纪中期谷登堡的贡献在于整合了活字排版技术和合金铸型技术,并改良印刷机的部分结构,成功地设计出第一套完整的印刷系统。
改进后的字模用铅制成,经久不坏,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字模机械结构精巧,易于排版;墨成本低廉,容易附着在铅模上;旋转的印刷机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特别是,由于字母文字的天然优势,字模容易大批量生产,也便于印刷工人进行排版。
谷登堡印刷的第一本书就是德文版的《圣经》。在此之前,欧洲教会供养着三十万僧侣专门抄写《圣经》,采用的文字是拉丁文。当时欧洲只有教堂及有钱人才有机会拥有《圣经》,也只有懂得拉丁文的人才能识得《圣经》上的教义。随着德语版的《圣经》进入千家万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解放了思想,为德国的宗教革命做了准备,而正是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结束了欧洲“黑暗的中世纪”。
从此,他的发明很快传遍了全球各个角落,使全世界均能用这种印刷方式印刷有形的读物,从古而今,由远而近,影响深远。
王选(1937~2006) 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75年起主持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他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来描述笔画的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化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其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使中国的印刷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1986年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毕升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贝尔发明电话 在电话发明以前,人们异地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发送电报。但发电报不仅手续麻烦,而且也不能进行及时的双向信息交流。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一种能直接传送人类声音的通信方式。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系统地学习了人的语音、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器的过程中,他发现电流导通和停止的瞬间,螺旋线圈发出了噪声,这一发现使贝尔突发奇想—“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从此,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就开始了设计电话的艰辛历程。1875年6月2日,贝尔和沃森正在进行模型的最后设计和改进,最后测试的时刻到了,沃森在紧闭着门窗的另一房间把耳朵贴在音箱上准备接听,贝尔在最后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地叫了起来:“沃森先生,快来帮我啊!”没想到,这句话通过他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沃森先生的耳朵里。这句极普通的话,也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话音而记入史册。1875年6月2日,也被人们作为发明电话的伟大日子而加以纪念,而这个地方—美国波士顿法院路109号也因此载入史册,至今它的门口仍钉着块铜牌,上面镌有:“1875年6月2日电话诞生于此。”1876年3月7日,贝尔获得电话发明专利,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一年之内,贝尔共安装了230部电话,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这就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前身。
互联网(Internet) 也称因特网等,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是继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脑之后的又一个伟大发明。互联网的形成使计算机不但能处理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和传递信息,其迅速发展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全世界的电脑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进行通讯或分享讯息资源。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他坚信中国能凭有限的耕地养活全国十多亿人口。经过12年的努力,他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法杂交稻”。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在当今中国,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和水稻产量的60%。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袁隆平的研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世界其他国家的专家也到中国来取经,印度、越南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引种了杂交水稻。1991年袁隆平获得了我国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0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美国航天员,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16岁生日时成为持有执照的飞行员,1962年参加航天计划。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同奥尔德林、柯林斯一起乘“阿波罗11号”飞船飞向月球。4天后由他手控操纵的登月舱着陆。数小时后(美国东部时间22时56分)他第一个登上月球,7月24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12时51分飞船降落于太平洋,返回地球。1971年,阿姆斯特朗从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辞职。1971~1979年任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航空航天工程教授,1979年后任俄亥俄州某公司董事长。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这次发射, 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 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 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 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 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 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 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2002年4月1日16时51分,在地面测控系统控制下,“神舟”三号飞船安全、准确地返回位于内蒙古的着陆场。 这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 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
后,于2003年1月5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这艘飞船除没有载人外, 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第一名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发射。 “神舟”五号飞船飞行成功, 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载人航天国家, 而且更象征着世界航天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2005年10月1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升空,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神舟”六号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的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的试验设备和科学试验设备,全面验证和考核了飞船的生命保障功能与控制系统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太空蔬菜 1996年10月20日,中科院遗传所筛选了一批青椒、番茄等优质蔬菜种子搭载中国发射的卫星升天。1999年,我国发射升空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搭载了葫芦、茄子等蔬菜的种子。这些种子在超真空、微重力以及宇宙射线等地面不可模拟的环境中,大多数都发生了遗传性基因突变,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10%~20%,而且品质大为提高,作物机体也更加强健,对病虫害的抗逆性特别强。
“太空育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育种模式,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1999年,“太空椒”“太空番茄”“太空黄瓜”等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市场上批量登场。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是西方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官宦世家。159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将他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在1605年完成的《论学术的进展》中,他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作用。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过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做一次实验,就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观察冷冻对防腐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海伦·凯勒(1880~1968) 举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
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在19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使海伦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家庭教师安妮·莎利文小姐教会她写字、指语、铅笔手写体方块字。16岁之前,她已经学会阅读盲文,并且有足够的书写和说话能力,后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1904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1955年,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除英语外,她陆续学习并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聋、盲却能掌握五门语言,海伦的成功被称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她一生共出版专著14部。一个世纪以来,《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1919年,海伦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海伦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1959年,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聋盲儿童。1968年6月1日海伦逝世,享年87岁。她的一生为人们树立了与命运拼搏的榜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国际海伦·凯勒”组织,如今是海外向盲人提供帮助的最大组织之一。
一根稻草 两种命运 肖琴、肖燕云姐妹俩是湘西土家族人。肖琴五年级、妹妹燕云二年级时,由于家中贫困,只供得起一人上学。妈妈手里攥着的两根稻草一长一短,让两姐妹抓阄,抽到长的去上学,短的留在家里做事。妹妹抓了长的稻草就上了学,并经过刻苦攻读,进入吉首大学。而成绩一向优异的姐姐只能辍学回家,从此放牛打草,当农民。劳作一天之后,坐在门口横生的老树上,内向、不事张扬的肖琴偶尔会目光空茫。她的成绩曾那么好,比妹妹还要好,考试从来不出前三名,却不能继续上学。妹妹说:“如果姐姐读书,一定能考上大学,而且肯定比我好得多„„现在我还没有条件,等将来毕业后,我一定要让姐姐的小孩上一个很好很好的学校,不让这种悲剧重演„„”
高考改革 2001年4月,教育部发布规定,从当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的限制,年龄、婚否不限。这一规定的宣布,意味着终身教育已经逐步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限于当时有限的教育资源,国家对于考生的年龄和婚否都作了具体的限制。但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终身教育的普及,高考的年龄等限制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阻碍。为此,教育部放开高考条件,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正规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在教育部取消年龄等限制的当年,就有数名大龄考生参加了高考。随着人们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天津老人上大学成为新时尚 老年人“以学养生”是近年天津新兴起的一种时尚。以“老有所学、求知有为、健康身心、欢乐人生”为宗旨的老年大学的招生,正牵动着众多天津老人的心。
14年前开始的天津老年大学事业,越来越被老人们所认同,市老年人大学一年一度的招生,几乎次次爆满。适应老人们的需要,如今全市的老年大学已发展到32所,可招收学员一万多人,其中仅去年就新增加4所,共增收学员5 000多名。但在一些热门专业,名额仍是很
紧张。
作为我国较早进入老年社会的城市之一,天津市去年老年人口已达122万,占总人口的13%以上,同时全市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发掘老年人的潜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老年大学,老人可不经考试就入学,全年只收取100多元的学习费用。专业设置有健身养性的书法、绘画、养花、饮食保健学、舞蹈、服装表演等等,也有学习专业知识的文学、写作、摄影、英语乃至电脑等,任课教师则是聘请社会各方面的专家。通过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如今成千上万的老人已摆脱了孤独、寂寞、消沉、百病缠身状态,不少老人还学有所成,有了新的专长。
2000年3月3日《深圳特区报》
知识经济与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悄然来临,使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并以知识为增长的驱动力,因此,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是个人和机构进步的工具,终生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在职人员再学习,以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知识的“创造周期”“物化周期”“更新周期”缩短,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表征,所有这些决定了未来无论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还是专家、教授,如果不再继续学习,不补充新的知识就不可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需要,原来一次性教育不再能享用终身。这要求人们为适应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就得不断继续学习,学会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广大人民要求接受高层次教育,以实现自我完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的发展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它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同时也深刻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使得人们能够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家务劳动的拖累。劳动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人们比以往拥有更为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由此促使现代人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显然要实现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理想追求,仅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很难达到的,必须借助于终身教育才有可能实现。
终身教育促进生活发展 继续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不仅在城市流行,也渗透到了农村。在河北省河间市,农民卢国欣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钻研农业科学的习惯。1984年,卢国欣发起创办了棉农科技服务组织—国欣农研会,采用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棉花,让五千多户棉农得到了实惠。国欣农研会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先进科普工作集体”。随着电脑的普及,卢国欣和老伴还学习了电脑知识,用网络了解棉花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市场供求信息。教育和科技不仅使国欣农研会的事业欣欣向荣,也让卢国欣一家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宇宙与人》 我国第一部电脑特技科普纪录大片,曾荣获政府华表奖最佳纪录片奖。影片邀请中科院何祚庥、吴心智等六位院士、专家任科学顾问,以最新理论和发现,科学地阐释了宇宙、生命和人类的起源、生物进化论、原子核能、核聚变、太阳膨胀理论等。影片以故事片的节奏和风格,揭开了关于宇宙诞生、生命出现、人类起源、恐龙灭绝、太阳爆炸、地球毁灭等八大悬念;以科幻片的跳跃风格,形象生动地再现亿万年间宇宙时空留给我们的谜团,展现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成果。该片采用了好莱坞最先进的高科技电脑特技,配合实景画面以及杜比环绕立体声,具有震撼人心的特殊视听画面。
补充阅读材料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美)海伦·凯勒
我们知道,某一天我们一定会死,但通常我们把那天想象在遥远的将来。当我们心宽体健时,死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很少想到它。时日在无穷的展望中延展着,于是我们干着琐碎的事情,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生活的倦怠态度。
只有聋子才珍惜听力,唯有瞎子才体会到能看见事物的种种幸福,这种结论特别适合于那些在成年阶段失去视力和听力的人们,而那些从没有遭受过视觉或听觉损伤之苦的人却很少充分利用这些天赐的官能。他们模模糊糊地眼观八方,耳听各音,毫无重点,不会鉴赏,还是那相同的老话,对我们所有的官能不知珍惜,直至失去它;对我们的健康意识不到,直至生病时。
我常常想,如果每个人在他成年的早期有一段时间致瞎致聋,那会是一种幸事,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力,寂静会教导他享受声音。
我不时地询问过我的能看见东西的朋友们,以了解他们看到什么。最近,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来看我,她刚从一片森林里散步许久回来,我问她看到了什么,她答道:“没什么特别的。”如果我不是习惯了听到这种回答,我都可能不相信,因为很久以来我已确信这个情况:能看得见的人却看不到什么。
我独自一人,在林子里散步一小时之久而没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那怎么可能呢?我自己,一个不能看见东西的人,仅仅通过触觉,都发现许许多多令我有兴趣的东西。我感触到一片树叶的完美的对称性。我用手喜爱地抚摸过一株白桦那光潮的树皮,或一棵松树的粗糙树皮。春天,我摸着树干的枝条满怀希望地搜索着嫩芽,那是严冬的沉睡后,大自然苏醒的第一个迹象。我抚摸过花朵那令人愉快的天鹅绒般的质地,感觉到它那奇妙的卷绕,一些大自然奇迹向我展现了。有时,如果我很幸运,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还能感受到一只高声歌唱的小鸟的愉快颤抖,我十分快乐地让小溪涧的凉水穿过我张开的手指流淌过去。对我来说,一片茂密的地毯式的松针叶或松软而富弹性的草地比最豪华的波斯地毯更受欢迎。对我来说,四季的壮观而华丽的展示是一部令人激动的、无穷无尽的戏剧。这部戏剧的表演,通过我的手指尖端涌淌出来。
有时,由于渴望能看到这一切东西,我的内心在哭泣。如果说仅凭我的触觉我就能感受到这么多的愉快,那么凭视觉该有多少美丽的东西显露出来。然而,那些能看见的人明显地看得很少,充满世间的色彩和动作的景象被当成理所当然。或许,这是人性共有的特点,对我们具有的不怎么欣赏,而对我们不具有的却渴望得到。然而,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在光明的世界里,视力的天赋仅仅作为一种方便之用,而没有作为增添生活美满的手段。
如果我是一所大学的校长,我就要开设一门强制的必修课“如何应用你的眼睛”。这门课的教授应该试图给他的学生显示怎样能以看见那些在他们面前一现而过的东西来增添他们生活的乐趣,这位教授应该试图唤醒他们沉睡和懒散的天赋。
或许,如果让我来应用我的眼睛,比方说,仅仅用三天吧,我能以我想象的最喜欢看见的东西来很好地说清楚这个问题。而且,当我想象的时候,设想你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也只有三天多点的时间看东西,你该如何应用你自己的眼睛。如果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个夜晚的黑暗,你又知道,太阳对你来说,永不再升起了,那么你该怎样度过这插进来的宝贵的三天呢?你最想要注视的东西是什么呢?
当然,我会最想看到我多年的黑暗中对我变得珍贵的事情,你也会想让你们的目光停留在那些对你已经变得珍贵的事情上。这样,你就能带着对它们的记忆,进入那逼近在你面前的长夜。
第二课 大众传媒
课程标准
1-7 感受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知道通过各种媒体和运用新技术能够收集、解释、传递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
6-2 列举身边实例,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要求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大众传媒,知道大众传媒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2.通过具体事例,比较不同媒体的优点和不足,了解不同媒体的特色。
3.在调查、讨论和辨析过程中,知道大众传媒的利弊,学会理性对待大众传媒。 结构分析
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认识大众传媒及其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大众传媒,以便学生在信息时代健康、快乐地成长。
“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功能和影响,并通过“对一场球赛的报道”这样的图示,让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和大众传媒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探究各种传媒之间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对不同传媒的特色有所了解。这里特别强调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所具备的特点及其巨大的影响力。
“正确对待大众传媒”则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大众传媒,学习辨别新闻真伪的本领,理性对待网络游戏,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等等,以便学生在大众传媒的世界中成长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教学评价建议
有关大众传媒的内容,前两个单元已经有所涉及,如“社会是个大舞台”“知识改变生活”“学习化社会”等框题,但没有专门讲述。本课则集中探讨大众传媒及其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如何学会理性地对待大众传媒。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是否对几种主要大众传媒的特色有客观的认识,以及能否理性地对待大众传媒,特别是能否在实践中趋利避害,用好大众传媒,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健康而又丰富多彩。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2课时。
[新课导入]
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日常生活中所获取信息的来源,这些来源基本上就包括了几种主要的大众传媒。
建议一:新闻导入
与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刚刚了解的重大新闻是什么。然后提问学生,这个(些)重大新闻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的。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能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了解新闻,由此可以导入大众传媒这个主题。
建议二:实物导入
教师可准备一些报纸、图书和杂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再概括指出这些都是大众传媒,由此引入主题。
[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影响的教学建议
“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主要讲述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几种主要传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各个层面所产生的影响。例如:
(1)报纸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当前青少年中有读报习惯的比率并不高,但报纸在社会上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教师可以提供若干有影响力的报纸的日发行量统计数据,让学生对报纸的影响力有直观的感受。(关于报刊发行量的数据,见参考资料)
(2)电视的影响。电视节目有多种功能,娱乐、学习、收集信息等等,可以让学生把电视节目,如电视剧、戏剧、电影、新闻、时事、纪录片、喜剧、动画片、投资报告、谈话节目、相声、足球、天气预报、广告等按照功能分类,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在一周时间内,不看电视,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3)网络的影响。教材第10页、59页、64页都曾涉及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回顾这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对网络的影响作出补充。
2.大众传媒发展趋势的教学建议
建议一:
引导学生分析“对一场球赛的报道”的流程图,让学生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有感性的认识。 建议二:
让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报社、电台和电视台,模拟对一场球赛或者某项重大事件的报道,由此体会大众传媒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这几种传媒在出现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便学生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
3.教材第66页填写表格的教学建议
此活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1.活动的教学建议 建议一:
抽象地探讨各种媒体的优点和不足会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可能不高。教师可以围绕某个最近发生的事件,选取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让学生阅读(报纸)、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参与(网上论坛),这样便于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各种媒体的优点和不足。
建议二:
上课时,先让学生阅读一首诗歌或一篇散文;然后请一个学生扮演播音员,朗诵该诗歌或散文,其他学生听;最后教师播放电视“诗歌散文”节目中有关该诗歌或散文的节选片段。这三个活动针对同一内容,分别模拟了读报刊、收听广播和看电视的效果。同样是一首诗歌或一篇散文,读报刊、听广播和看电视所体会到的意境往往是不同的。这个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的科技含量越来越丰富,但传统的大众传媒如书报、广播,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
建议三:
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读小说、听广播剧和看电视剧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建议四:
可以将学生分组来探讨各种媒体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进行汇总。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每说出一个优点或不足,都举出一个相应的事例来证明。
[活动]
教材中的活动并不要求有统一的答案,关于这几种媒体的优点和不足,可以参见课后参考资料。
2.图7-13的教学建议
图7-13主要是为了说明网络对报纸、电视功能的兼容。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通过网络现场演示,浏览当天的报纸内容,链接某一电视节目,这样效果会更加直观。网络上不仅可以看到当天的报纸,而且还可以迅速检索出近期报纸的内容,用起来十分方便。现在不仅报纸和电视可以在网络上浏览,一些广播电台也纷纷推出网络版,这些都可以演示
给学生看。
3.关于博客的教学建议
在发达地区,不少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博客,互联网上也有很多中学生博客网。教师可以让写博客的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博客,说说自己为什么写博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现场演示。
4.教材第68页探究活动的教学建议
教材的这一活动设计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尤其是促进了人们的民主意识的增强。因此,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了解互联网对民主意识的促进,是本活动的重点。这种民主意识一方面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如对老师和家长),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与政府的关系上(参见内容点析与参考资料相关内容)。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展开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公民通过互联网影响政府决策的事例,等等。
[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1.关于假新闻的教学建议
最近每年都有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的活动,教师可以选取最近一两年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假新闻,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假新闻?注意选择的角度,内容不要雷同,不同的假新闻最好能够说明不同的问题。
2.比较新闻报道的教学建议
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不同传媒之间可能会有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事实的描述,不同媒体之间可能有出入;二是对事件的评价,不同媒体之间可能有出入。因此,教师在选取材料或设计活动的时候,注意兼顾这两个方面。
教材70页设计的比较新闻报道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区分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观点”,由此进一步认识不同媒体的立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传媒的分辨能力。
3.关于网络游戏的教学建议
教科书中提供的辩论素材是关于网络游戏的,如果本地学生对网络游戏知之甚少,教师也可以围绕电视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关于小组讨论活动的几点建议。
(1)教师预先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小组内部交流和思考。
(2)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商讨。
(3)教师让学生口头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鼓励学生提出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其他学生则带着怀疑和批评的眼光来评论其观点。
(4)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和评价,或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有独立见解,但不一定要求学生达成共识。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由,但教师必须担负起领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变“谈话”为“交谈”,并抓住其他同学的主要观点,将讨论引向深入。
4.关于对待传媒态度的教学建议
为了考查学生对待大众传媒的态度,教师也可以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来设置问题。例如:“假设你从事某个大众传媒行业,着手策划一个针对少年儿童的娱乐专栏或娱乐节目,你会如何做?采用什么样的名称?它的宗旨是什么?它的特色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行
业角色,如报刊编辑、电视节目的策划人、网站的经营者。 内容点析
[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
1.报刊是报纸和期刊的合称,作为较早出现的两种大众媒介,它们都是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图片以及版式等符号向读者传递信息的。
2.广播可以播报音乐、新闻、评论、采访、体育解说、戏剧和广告。听广播曾经像现在的看电视一样是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天晚上数百万的家庭聚在收音机前,收听戏剧、音乐直播和其他节目。这个时期是广播的黄金时代。随着电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广播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3.许多科学工作者都为电视的发展作出贡献,但没有哪个人能被称为电视的发明人。导致发明电视的实验开始于19世纪,直到20世纪20年代还没有出现我们今天的电视,并且在20世纪40年代末之前,电视在通信中还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成了工业化国家大多数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从此,电视日益受到重视。
4.图表“对一场球赛的报道”旨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其次表现在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再次表现在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图表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几种传媒之间的优劣,但这不是本图表的首要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一点。
5.“受众”是指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等。
[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1.互联网产生于1969年初,它的出现使人们前所未有地接触到极大量的信息。在20世纪
90年代早期,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超媒体 —— 包含文字、影像、图片、动画、声音等文件 ——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变得更加有趣和方便,规模急剧扩大,信息量也成倍增长,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2.随着博客的日益普及,一些少年儿童也加入了博客大军。尽管目前对我国少儿博客数量还没有精确统计,但中国少年雏鹰网在推出博客频道的短短140多天内,日志总量就突破10万篇,“小博客”的年龄集中在10至15岁。不少青少年都把博客视为抒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平台,也是朋友间增进了解和沟通的一种渠道。青少年博客一族日益壮大,虽然所涉及的内容以日常琐事、朋友、学业及苦恼居多,但提及家庭关系及父母的内容也占到了很大一部分。
3.互联网对提高政府办公的透明度有促进作用。例如,“首都之窗”是中国最成功的政府网站之一,它既是北京市政府的新闻发布渠道,也是北京市政府了解民众意见的一个窗口,加强了公众对政府机构事务的了解,丰富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在政府网站的环境中,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能够得到更为快捷的回应。在北京、上海、深圳等许多地方,政府通过互联网征集民意已经成为一种很常用的做法,已经把互联网视为促进民主建设、提高决策水平的有效手段。
[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1.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其基本要素有六个。这六个要素就是“5W+H”。5W: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H:结果如何(How)。如果把六个要素串联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产生了某种结果。”一篇新闻报道一般都包括这些要素。但是,为了追求简洁、灵活、生动,新闻并不一定按照六要素顺序来报道,甚至可能省去几个要素。
2.广告是报社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要想拉来广告,报刊内容必须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以此迎合受众进而吸引广告商。于是报纸上出现了一些报道影视明星生活和奇闻怪事的专版或专栏,其中也不乏有害于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准色情新闻、假新闻和暴力新闻。
3.网络游戏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大型或小型多用户游戏,有时也包括单机游戏和局域网内联网进行的游戏。网络游戏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新的游戏类型。
4.玩网络游戏的人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如纯粹娱乐,交朋友,消遣时间,锻炼智力,成为受人尊敬的高手,从游戏中获得收益。这些目的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个人玩网络游戏可能带有多重目的,或许既是为了娱乐消遣,也是为了开发智力。
5.聊天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特别的软件,网友们能在电子聊天室聚会并交流信息(通常是打字),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上网聊天如今非常流行。
6.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类现有的伦理道德造成了巨大冲击。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青少年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活跃在网上,摆脱了现实诸多人伦、道德的约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他们有时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有意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混乱。少数青少年在网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无理谩骂,表现出极端的反道德、反社会情绪。
[自我测评]
2.这幅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大众传媒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如性与暴力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对这幅漫画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需要注意的是,大众传媒在内容上可能给受众带来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不是大众媒体单方面的责任,受众在选择大众传媒时的主体性不能忽视。不能把媒体的负面影响过分夸大,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媒体的做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例如,2000年,美国一名15岁的男孩把自己虐待妹妹的行为归咎于一个电视脱口秀节目中的内容。最终,法庭认为,男孩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电视节目不应受到指责。 参考资料
2006年世界报刊发行量简况 据统计,2006年,每天平均有超过5.15亿人买报。如果算上免费报纸,全球每天发行报纸将近5.56亿份。由于每份报纸的读者通常不止一人,读报人口估计平均每天超过14亿。中国、印度、日本、美国和德国是世界五大报纸市场,中国日均发行报纸9870万份,印度8890万份,日本6910万份,美国5230万份,德国2110万份。我国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日发行量高达200万份,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日发行量则超过1000万份。
报刊的优点和不足 首先,报刊的载体是纸张,相对于转瞬即逝的电子信号容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其次,相对于电子媒介,报刊给读者很强的阅读自由度。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图书、报刊,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不感兴趣的内容就可以跳过,喜欢的文章则可立即重读。再次,报刊对于事件的报道可以尽量深入,让读者有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阐发一些理性的思考。报刊也有其不足,比如时效性差,读者范围有限,感染力相对较弱等。
广播的优点和不足 当前电视虽然十分普及,但是广播仍然有其优点。一是电波所及的地方都能够实现节目覆盖,声音节目制作和收听都比较方便。二是在交通不便、边远山区、海岛等,广播依然是传播政策信息、科学知识的首选媒体,广播在这些地区所担任的文化传播以及政治沟通的角色,是电视和报刊所无法取代的。三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守在电视旁,或详细阅读报刊来获取最新信息。受众想要方便、及时、快速得到信息,广播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与报刊相比,广播通俗易懂,不易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与电视、网络相比,广播的接收设备简单易得。当然,广播的不足之处在于,信息的呈现模式单一,只有声音,而且转瞬即逝,广播单向传播,听众参与性差,不如报刊、因特网那样选择性强,也不如电视那样声画并茂,等等。
电视的优点和不足 电视兼具视觉和听觉两个通道,它在一定程度上将报纸和广播的传播优势结合在一起。比如电视长于纪实再现。电视画面表现的内容形象直观,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之后具有了文字无法比拟的现场感;再如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强。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借助数字技术与通信卫星的同步多点直播的大量采用,使得电视观众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超越地域的限制与事件的发生、发展保持同步。当然,电视也有不足。比如: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按时间顺序依次播放,观众的选择性差,只能被动地接受电视台的节目安排。
网络的优点和不足 作为大众传媒的新宠,网络的优点很多: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传播的内容形式多样;即时性强,可以滚动报道,即时更新;与受众之间能够比较充分实现互动;能够提供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但网络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互联网的相关设备要求比较高,它的普及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比较明显。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快速、及时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首先,网络新闻的制作和发布比起报纸、广播、电视要简便得多。有些人把网络新闻的制作概括成剪刀与复制的过程,即将电子文字剪切下来,然后通过粘贴制成网页,放到网站上,一篇网络新闻就诞生了,短则数秒钟,长则不会超过几十分钟。而报纸新闻则需要经过采访、编辑、排版、印刷等步骤,至少也要几个小时。其次,网络新闻制作人员较少,经过的“把关人”也少,甚至有时一个人就可以经营一个新闻网站。当同学们把学校发生的事件通过电子邮件群发给老师、同
学、朋友的时候,大家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网络记者,发出了一份网络新闻。
网络虽然具有以上优点,但是,由于参与网络传播的人众多,传播者的目的隐蔽,传播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因此,网络上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相对较低,特别是新闻报道,人们还是更倾向于相信权威的报纸和电视台。
互联网上的生活 如今人们更喜欢坐在自己温暖的家里,享受与家人或朋友通过网络团聚的那份感受;放在网站上的照片将成为全家的相册;聊天室将成为家人团聚、同学聚会的好去处;通过共有的通讯簿及日历,朋友可以很容易地在特别的日子里相互赠送贺卡或礼物。随着上网速度的提高,更多的用户开始自己全新的上网体验,轻松方便的电子商务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网络营销,会员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努力创建个人及专业的伙伴关系。
孙志刚事件 2003年,大学生孙志刚在广东某收容所被殴打致死。此后几个月内,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网站的网络论坛对此事展开了深入讨论。三位法学博土以普通公民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由此,人们对“孙志刚事件”的关注上升到了对维护宪法权威和公民权利的呼吁。2003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并同时废止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孙志刚事件”表现出网络舆论对政府进行民主监督的力量。如果没有新兴的网络论坛的介入,“孙志刚事件”很难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以关注个体、围绕突发事件为特征的网诊舆论监督浪潮的兴起,体现了公民民主、公正意识的进一步觉悟,也体现了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
网络游戏的特点 与传统日常生活中的游戏相比,网络游戏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游戏的伙伴可以冲破地域的限制。日常生活中,游戏的伙伴对于青少年来说,大多是在一定区域的同辈群体。而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伙伴可以是同一社区、同一城市、同一国家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社区、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人。其次,网络游戏的参与者可以自由地变换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日常生活中,做游戏的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一般来说,他本人无法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与角色,而且要受到真实身份和角色的限制。第三,网络游戏提供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行为选择。网络游戏中的一些模仿行为,例如一些复杂的战略游戏、冒险游戏,对于大多数青少年乃至成年游戏者来说,都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去尝试。
中学生上网需加以引导 江西省教科所主持了一项以问卷形式进行的调查,共调查了该省4个城市、8所学校的1056名中学生以及部分教师、家长。调查结果显示:近7成的学生已经或正在上网,不喜欢上网的学生不到一成,多数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交友聊天和看娱乐节目。
当今中学生上网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中学生普遍对上网有着浓厚的兴趣;二是中学生上网多数以寻求心理调节、欲望满足和精神刺激为动机;三是75.32%的学生都选择在网吧上网;四是中学生玩游戏的占62.57%,交友聊天的占57.84%,看娱乐性节目的占36.82%,真正将电脑用于学习的人极少;五是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中一个新的发展动向;六是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会对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多数学生并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更谈不上主动地去节制自己的行为。
调查还显示,当前学校、家庭对中小学生上网还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多数学校只是简单地对学生上网加以限制。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家长与此要求相差甚远,会用电脑的家长不到四成,懂得怎么指导孩子上网的家长更不到三成。
面对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青少年学生高涨的上网热情,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宜“疏”不宜“堵”,这不仅是尊重学生上网权利的需要,也是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科技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10日第2版
第三课 追寻真善美
教学要求
1.通过具体事例,理解人类对思想世界的不懈追求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
2.认识到人类探索自然界奥秘、人生意义和追求美好情感的进程充满曲折与困苦,应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3.学习有关内容,体会出人类追求思想的进步与我们的文明生活息息相关,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构分析
本单元探讨的主题是“精神生活的追求”。除了前面所讲的教育、科技、大众传媒与文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外,人类不断追求思想的进步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人类不畏艰险、始终如一地探索自然世界、自我和社会发展的奥秘,这也是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本课围绕人类对自然世界、人生意义、美好情感的探讨与求索,分析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侧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不断探索与思考。在这部分内容里,分别选取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人们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类探索自然世界的进程,认识到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献出生命。
“认识人生的意义”则进入到对自我探索的认识层面上,以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对人生意义的探讨。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几千年来人类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永不停息的,并且以各种方式实践着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发掘美好情感”选取音乐、雕塑、绘画、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先感受艺术的形式美,再领悟艺术的情感美,从中体会文艺作品阐发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在理性层面上理解文学艺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涉及的古今中外人物和案例很多,学生不易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记忆所有的内容,并掌握每个案例的具体细节,只要求他们能够通过学习把握住思想的追求包含的三个层次的基本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从案例中,感悟人类对思想的追求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以及在追求的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努力与代价。教学评价应侧重于学生是否理解思想的追求与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否掌握了思想的追求是文明生
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点析
[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1.图7-15是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画像。通过屈原对自然世界发出的各种疑问,引入人类对自然世界奥秘的早期探索,以此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世界,并试图寻找万物变化的原因。
2.图7-16是泰勒斯的头像。泰勒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在他生活的时代,人类已经突破了对自然世界探索的早期困惑,开始思考世界的本原究竟是什么。这说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在不断发展。
3.图7-17表现的是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复原的“2亿年前的古大陆”。这里说明的是所有重大的科学发现与科学家的辛勤思考、不断探索是分不开,魏格纳的科学发现进一步阐明了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和探索自然奥秘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
4.图7-18是一幅表现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勤奋工作的照片。居里夫人在实验条件和设备不足的艰苦条件下,不畏困难,忍受巨大悲痛,献身科学事业,在上千次实验失败后,终于提炼出镭,勇攀科学高峰。由于多年遭受辐射和积劳成疾,居里夫人身体严重受损。这个例子说明了在探索自然世界的过程中,人类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尽管如此,人类也不会停止探索世界的脚步。只有坚持不懈,刻苦钻研才能获得成功。
[认识人生的意义]
1.图7-19是小说《苏菲的世界》的封面图片。小说以少女苏菲为主人公,通过苏菲思考的几个问题切入到“认识人生的意义”这个主题,并提出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
2.图7-20与文字内容结合,表现的是苏格拉底为了坚持对“我”的认识,宁死不屈,毅然选择服毒来维护自己的信仰与追求。
3.林觉民是同盟会会员,参加了1911年广州起义,因受伤而被捕,从容就义,时年24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图7-21林觉民的照片和文字内容表现了林觉民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惜牺牲生命的英勇精神。
4.图7-22是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剧照。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广阔的生活画卷,还塑造了以保尔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通过剧照和文字,表现了人类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目标的追求。
5.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看法也在改变,马永顺从伐木能手到植树标兵的转变就说明了社会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要求,人应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完善自身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3课时。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说:“我们今天知道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这是人类不断探索的结果,但最早人类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呢?那就让我们
一起来追寻一下。”然后,教师就可以直接切入屈原的例子。
在对自然探索的问题上,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是了解自古以来,人类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以及认识的不断深化。
[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复杂,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图片,但只要把握住该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讲述人类对自然探索的不懈追求,前人的研究成果是我们今天认识世界的基石就可以了。
1.早期人们对世界思考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结合文字,讨论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早期探索成就,让学生说一说现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那时人们的认识相比,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
2.对科学精神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7-17,看看图中所表示的2亿年前的古大陆是个什么模样。教师可以准备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对两幅地图进行比较,说说不同颜色代表的大洲名称,提问:“你们能发现出什么问题吗?”“你能否想象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通过比较、思考,再结合魏格纳的小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索发现的过程,知道在科学上要有所作为必须专心致志、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从而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3.居里夫妇发明镭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补充一些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提出以下问题。
○ 在科学领域,从“发现”到“发明”有多远?
○ 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居里夫妇研究条件的艰苦?
○ 看完“手工处理了8吨沥青铀矿渣,提取了0.1克纯氯化镭”这句话后,你有何感想?
○ 结合活动,谈谈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4.对75页活动的教学建议
结合书中牛顿、爱因斯坦和霍金的画像,老师补充三位科学家对人类科学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再让学生阅读他们的名言。思考:
○ 他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成就的?
○ 成功的科学家必备的条件是什么?
○ 从霍金的经历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他们在探索自然世界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但他们都非常谦虚、勤奋、顽强。
[认识人生的意义]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以苏菲的故事为切入点,围绕着苏菲提出的三个问题“我是
谁?”“人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依次展开,层层递进,选择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如果有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1.关于苏菲的思考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再补充一些《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 作为14岁的“我”每天思考些什么问题、关心什么问题?
○ 14岁的苏菲对自我、对人生意义有怎样的思考?
○ 说一说自己对苏菲提出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答案?
这部分内容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抽象、陌生、偏深,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转入到对人生的思考和探讨上来,从一个与学生同龄的孩子的话题引出历史上的先进人物。
2.对图7-20和图7-21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看图并结合文字内容,体会思想家苏格拉底对独立精神、思想的追求,以及革命家林觉民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认识,说一说他们为什么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教学建议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放映电视剧的片段,或组织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情况和兴趣,就“保尔和盖茨谁是英雄?”召开主题班会,加深学生对自身价
值和生命的认识。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保尔是精神上的富翁,在精神上应以保尔为楷模;盖茨是物质上的富翁,在现实生活中应以盖茨为楷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对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想中的问题或关键点,注意及时引导、纠正、教育。 教学建议
[发掘美好情感]
1.关于音乐之美的教学建议
可以给学生讲孔子与音乐的故事。孔子被困在陈蔡,断粮7天,随从的弟子差不多都病倒了,孔子却还在弹琴唱歌。子路气冲冲地跑去责问孔子:“这种情况下,老师还在唱歌,这合理吗?”孔子没有回答,等唱完一曲,才说:“你来,我告诉你,音乐的陶冶可以让君子不倨傲,可以让一般的人忘掉害怕。你们这些追随我的人,难道还不理解我吗?”子路听了孔子的话,高兴地和着琴声歌舞了起来,舞了几曲才拜谢离去。还有一次,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震撼人心的巨大魅力。然后可提问:你有类似的感受吗?说说你最喜欢的音乐作品?为什么?它带给你什么感受?
也可以播放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片段、《茉莉花》第一曲段、《保卫黄河》的部分曲段,提问:这些不同的音乐,分别带给你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个呢?说说为什么?由此引出本框题的教学主题: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各种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充实着人类精神世界。
2.对图7-24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读图7-24《掷铁饼者》和本单元页部分的《思想者》,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比较,认识雕塑艺术的表现力。《掷铁饼者》选取身体运动过程中的瞬间,塑造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形象,表现人的青春和健美;《思想者》则以身体之静反衬思考之动,表现出为痛苦和烦恼所困扰的人深沉思考的心绪,塑造的是为真理而求索的希望的心灵,展现出一种巨大的思想力量。
还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们举出自己喜爱的文艺作品,说说它们表现了怎样的美。
3.对图7-25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欣赏图7-25,阅读说明资料,思考:为什么毕加索说“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武器”?
可事先让学生分组,分别收集表现人类进步、美好和表现人类苦难、揭露罪恶的艺术作品,在课堂上展览、讨论,知道艺术作品往往寄托了人们丰富而强烈的感情,不仅表现为颂扬光明与美好,也表现为揭露、抨击黑暗与丑恶。
4.对《背影》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看阅读卡,分析思考:
○ 父亲为什么抢着去给儿子买橘子?
○ 看到父亲胖胖的身体爬上月台很困难,为什么“我”流下了眼泪?
○ 文章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体会吗?说一件特别打动你的事。
○ 比较一下,生活中的感情体会和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有什么不同?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典型性,高度概括表现各种情感,给人以高度美感,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教师可以在课前找不同文学家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先来描述这种生活中的普通事物,然后将文学家的描述朗读出来,让学生们体会文学家是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美的。
5.美是需要发现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在课上拿出一盆花, 请学生用语言说说美在何处。 出示描绘花的绘画、 雕塑、文学作品,讨论、思考:
○ 各种艺术形式带给我们的美感与生活中所见的有何不同?
○ 有人认为,美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只有艺术家创造出来的才是美吗?
○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有人则认为美离我们的生活是有距离的,你的看法呢?
○ 各种艺术之美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通过问题,分析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美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懂得美来自生活,我们要提高审美意识,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
6.对于中国京剧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讲述:在世界艺术宝库当中,有一种艺术门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创的,举世无双,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经常看到、听到,被称之为国粹。你知道是什么艺术形式吗?这就是中国的京剧。
○ 指导学生看阅读卡和图7-26,辨认猜测,说一说每个脸谱对应什么人物,代表什么性格,这在戏曲表演中有什么作用。 内容点析
[发掘美好情感]
1.杨华家的案例,是以音乐为例说明不同的文艺作品可以表现不同的美,也会受到不同人群的接受与喜爱。对美的追求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人们会有不同的审美偏好。
2.《江山如此多娇》是画家傅抱石与关山月在1958~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所创作的巨幅国画作品,毛泽东亲自为它题写画名,现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该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轮红日照耀着长城和黄河,沐浴着江南的沃土和喜马拉雅山的积雪,祖国的四季山水“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除了自然之美,文艺作品还善于描绘人类自身之美。图7-24《掷铁饼者》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其雕塑线条细致展现了人体阳刚之美和力量爆发瞬间的动感之美。这座雕像已成为表现运动员的力和美、意志和创造力的象征。
4.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以形象的艺术形式,有力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给人深沉的艺术震撼力。这幅作品在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公展时,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奔走相告,反响十分强烈。毕加索说:“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透过画面,可以看到画家鲜明的立场和思想感情。
5.文学艺术与人类情感的世界密切相关。艺术家往往能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生活中各种美好、典型、深沉的情感,通过艺术的再现,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心灵,充实精神生活,激发人们对美的热爱。朱自清创作于1925年的《背影》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他以毫无
矫饰的语言,通过一件非常平凡的小事深刻地描绘了父子深情。
6.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课文选择中国的国粹京剧,旨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瑰宝,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课文的介绍说明京剧之所以能永葆活力,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它能兼容并包,不断吐故纳新。
7.脸谱是戏曲艺术的一种性格化妆。一般用于净、丑角色,生、旦很少用。脸谱是由一些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所组成的图案化的面部形象,同那种略施粉黛以美化为目的的生旦化妆成对比。丰富多彩的脸谱艺术是有一定生活根据的高度艺术夸张,它能鲜明而强烈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整体神态。
[自我测评] 2.
参考资料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而《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泰勒斯 见本单元第一课参考资料。
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的设想早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最初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而提出的。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一书问世,才作为一个科学假说受到广泛重视。魏格纳在他的著述里,以三幅海陆复原图展示了大陆漂移的图像。他认为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超级联合古陆。当然,那时也根本没有什么大西洋和印度洋,只有一个泛大洋。如同一个大家族的儿女终究要分立门庭,这个超级的联合古大陆后来发生了“分裂”,渐渐四散离去,各奔前程。现在的美洲大陆离开欧洲和非洲向西出走,在它的身后慢慢地张开了一个新的大洋—大西洋,却把迎面的太平洋挤得越来越小。印度次大陆和南极洲也像赌气似的分了手,不远万里长驱北上,却又冒冒失失地撞在了东漂的亚洲大地上,两者互不相让顶起牛来,便挤出了巍峨的喜马拉雅山。
居里夫妇发现镭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一种铀盐能自动放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这一发现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研究领域。经过研究,居里夫人把放射现象称做放射性,把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称做放射性物质。
居里夫人思考着矿物是否有放射性的问题,后在皮埃尔的帮助下,她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他们决定从沥青铀矿中去寻找。经过不懈的努力,1898年7月,他们从其中一个部分寻找到一种新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铅相似,放射性比铀强400倍。皮埃尔请玛丽给这一新元素命名,她为了表示对祖国—波兰的热爱,将其命名为“钋”。
发现钋元素之后,居里夫妇以孜孜不倦的精神,继续对放射性比纯铀强900倍的含钡部分进行分析,经过艰苦的工作,终于在同年12月得到少量的不很纯净的白色粉末。这种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闪烁着白光,据此居里夫妇把它命名为镭。但是,要大家公认发现一种新元素,单靠强大的放射性是不行的,必须分离出纯的镭或是镭的化合物。居里夫妇搞来了8吨沥青铀矿渣,他们在理化学校的一间棚子里艰苦工作了45个月,最后,在1902年终于得到了0.1克纯氯化镭的白色晶体。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一起,因为放射性的发现和研究,1903年获得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牛顿(1643~1721)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643年1月4日出生于英格兰。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尤好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牛顿于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由于牛顿在剑桥受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养,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就在1665~1666年间,他开始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自然科学问题,踏进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了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比如提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运动三定律等。牛顿一生的重要贡献是集
16、17世纪科学先驱们成果的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把天地间万物的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以牛顿命名的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霍金(1942~ )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评论界称他是“只能移动手指却试图征服整个宇宙的科学家”。
1942年1月出生于英国牛津。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病,叫做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1963年,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半。他承认,在他面对这一致命挑战之时,他一度对人生十分厌倦。得知他那使人衰弱的病症无可救药以后,霍金在医院里经历了难以排遣的梦幻,认为“反正就是一死,不如做些像样的益事”。不久,他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
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74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9年,任剑桥大学卢卡逊讲座教授,这是牛顿曾经担任过的职位。20世纪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凭着坚毅不屈的意志,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
《苏菲的世界》 挪威作家乔德坦·贾德创作的一部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发表于1991年。主要内容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上写着“你是谁?”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这部书与一般的哲学史书籍显著的不同在于它通俗易懂,它不是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直接介绍哲学大师们晦涩的哲学,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他们深邃的思想。为了使故事尽量生动形象,作者巧妙地塑造了苏菲这一可爱的少女形象。透过少女苏菲的灵气,我们隐约可以感到,匪夷所思的哲学,竟也和我们靠得那么近,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苏格拉底因“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的罪名被捕入狱,被判死刑,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的老人以服毒的方式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林觉民(1887~1911) 近代民主革命者,福建福州人。他出生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饱受煎熬的岁月。13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时,深受民主思潮影响,倾向革命。1907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留学,加入同盟会。1910年孙中山先生以“愈不可为,愈为”,鼓励同盟会内部的革命党人,同时制订了在广州起义的计划。林觉民积极响应,立即离开日本赶赴香港,组织几十名革命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起义时,他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在督衙受审时,他毫无惧色,且当众演说,声讨清廷反动罪行,宣传革命思想,后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24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在赴广州参加起义前三天,在香港写下的绝笔书之一—《与妻书》,倾诉了对妻子真挚的爱,更抒发了他忧国忧民,为了中国的前途勇于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
广州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反清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广州起义。由于起义的消息泄露,广州城内风声鹤唳,形势十分严峻,黄兴临时决定于4月27日发动起义。由于种种原因,四路人马中有三路未能按时策应,起义军势孤力单,众寡悬殊,革命党人牺牲甚多,起义惨遭失败。广州革命志士潘达微收殓牺牲的革命党人遗骸72具,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因而也称为黄花岗起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创作于1932~1935年间,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曾当过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基层干部。小说的题材来自作家的亲身经历。作者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笔,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著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最卓越的形象之一。作者从斗争、劳动、同志友谊、爱情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塑造了这一英雄形象,充分表现了青年人需要在革命的烈火和暴风雨中培养、锻
炼这一主题。这部小说不仅对苏联青年,而且对中国青年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比尔·盖茨(1955~ ) 美国微软公司主席、首席软件设计师。微软公司是为全球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提供软件、服务和网络技术的领导者。截至2002年6月,微软公司收入达283.7亿美元。盖茨曾多年雄居世界富豪排行榜首席。
1955年10月28日,盖茨生于美国的西雅图。中学时,他发现了自己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计算机编程。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认识了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并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1975年,大三的时候,盖茨离开哈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和朋友创建的微软公司中。他坚信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
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不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1999年,他写了《未来时速》一书,向人们展示了计算机技术是如何以崭新的方式来解决商业问题的。这本书在六十多个国家以25种语言出版,曾经连续七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盖茨把书稿收入捐献给了非赢利组织以支持教育培训。
他和妻子已捐赠了210多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基金,支持在全球医疗健康和知识学习领域的慈善事业,希望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这些领域的科技进步能使全人类受益。
米隆与《掷铁饼者》 米隆是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古希腊著名的雕刻家。他善于运用写实手法创造性地刻画人物在剧烈运动中的动态。《掷铁饼者》便是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至今还被当作表现体育运动最好的作品。米隆出色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过程,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整个雕像给人健美、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的印象。
《格尔尼卡》 图画的最右侧一个女人高举双手,显然是从一座着火的房子上跌下来的。另一个妇女向画面中央奔跑,表现出惊恐与狂怒。左边有一位母亲,她手托被炸死的婴儿,在啼哭呼号。右角一妇人的头从窗户里探出,她举着一盏油灯,向前平举,她把这一切展示在光照之下,让世人看个清楚。在画面的中央,高处有一眼睛似的灯光,眼睛的瞳仁却是个灯泡。地上倒卧着战士们残缺的肢体,手中还握着被折断了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可能是对英雄的哀悼。靠中央上方,有一个因受伤而嘶鸣着的马头,它张咧着嘴,由于爆炸声而
受到惊吓。有几支箭自上落下,扎在痛苦地挣扎着的动物和人身上。靠左侧上方,有一眼睛已移位了的牛头,可能象征邪恶。
作者巴伯罗·毕加索(1881~1973),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之一,是“立体主义”代表性人物。西班牙内战期间,毕加索坚决地站到了民主和进步势力的一边,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作为一位人道主义者,毕加索在维护人类正义与和平进步事业方面,用他的艺术为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朱自清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有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代表作品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有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还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小品,像《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补充阅读材料
与 妻 书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综合探究七 实话实说话“流行”
课程标准
7-1 面对同一个事物,思考我们的认识同小时候的差异,体察生活阅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7-2 归纳自己同长辈在生活情趣、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7-3 比较自己与他人、团体或媒体对某一问题意见的差异,尝试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 教学要求
1.能够就身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分析流行与经典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从青少年的视角观察当今社会许多流行事物存在的利弊及对自身的影响。
3.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年龄群体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是存在差异的,并尝试分析原因。
4.学会收集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整合,正确提取和分析信息。 结构分析
现实生活中,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形式多样,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看法可能会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代际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如果不能冷静分析,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家庭关系和学生的成长。
本课从张晓一家对摇滚音乐的讨论谈起,意在呈现青少年与长辈之间对流行音乐的不同看法。教材之所以选择“流行音乐”,是因为它切中学生热点话题,而且老少咸宜,参与性强。在分组调查、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流行与经典,是盲目追星、随波逐流,还是独立判断、有选择地接受。课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从身边的熟悉事物入手,感受流行对自己的影响,分析其利弊,学会正视不同年龄群体的兴趣差异,并寻求双方的理解与宽容。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讨论的问题较多,教师可多设计、组织一些学生活动,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否围绕身边熟悉的实例,在长辈和同学中展开调查,整理资料,并就讨论的主要问题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与最后撰写的小论文表现出的思维水平和严谨程度一起构成评价的重要内容。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1课时。
[关于摇滚音乐的家庭讨论]
指导学生阅读张晓家的家庭讨论,教师可以组织活动,让一些学生讲讲自己家里的情况。也可以让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张晓的家庭成员,进行一场关于摇滚音乐的家庭讨论。在扮演结束后,请观看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是否应该支持张晓,并说出理由。
[让我们也加入这场讨论]
按流行作品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展开小组调查,整理出调查资料。这一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和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主持全班讨论,应注意围绕课文中提出的重要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热烈的讨论气氛。
根据本地区或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拓展性的活动,比如在农村可以组织学生,就传统的娱乐形式(如地方戏、庙会)在今天的变化、受到的冲击、各自的受众群体等问题展开一次社会调查。 参考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
经典与流行
徐之雨
矛盾永远存在,正如经典与流行永远对立一样。有人说流行是狂热的潮水,而经典是潮水的依托。经典与流行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原本相同,却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相争。
经典是什么?是少数人的意识形态,是上层社会的文化表现,是有着深厚底蕴的阶级情调。那么,在所谓的上层社会,经典是不是流行呢?有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经典的感觉,但又很难找到经典的精髓。
经典在不断的变化中走过两千多年,从它的出现一直到未来,始终都会被高高地托起,而且也只会属于每个时期的少数人。经典等于一定的局限性,一种距离美感,总是刻意地超越身边的一切,绝不与庸俗和另类为伍,在“经典”的词汇中只有高雅与出众。当某个时代被另一个时代所取代的时候,经典的品味开始沉积在原有的经典之上,成为更加卓而不凡的高雅群体。近期有消息传出,巴黎歌剧院将出售一万件经典舞台服,这是真正的精品。曾几何时,这一件件华丽、高雅的高级服装使多少人心驰神往,可现在只要有钱,你大可以将最心爱的精品揽入怀中,距离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以至于有人怒骂传统文化的流失。新的时代总是让人有些不知所从。千年伊始,新的感觉,新的风格,新的时尚,让人得到更多的自由;个性化的兴趣,带来的是从未有过的“本真风潮”,这无疑对经典和流行都是一种冲击。雅皮风格、嬉皮风格、贵族风格、简约主义、回归主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等的潮流使经典与流行更加耀眼。
雅皮风格是典型的经典主义,在迷乱的都市中雅皮风格始终得到优雅人士的欢迎。没有浮夸的表现、没有庸俗的媚俗、没有俗套的装扮,“高层次”的品味是最重要的,在繁杂的人群中,雅皮本身就是亮点。绝不与人雷同是雅皮们必不可少的要求,高雅的外表装点着精致的生活。
嬉皮风格,从前的嬉皮只意味着另类、对社会不满、对环境不满、对一切不满。从某种角度上讲,嬉皮们都有些极端,有些疯狂,俗就俗到你吃惊、雅就雅到你咋舌。现在的嬉皮更多的是表现出自我情感的宣泄。
社会环境的多元化使人们逐渐接受了嬉皮士的存在。当然,没有一个嬉皮士会在乎你的想法。
贵族风格在现在很少见,但它确实存在。“贵族”们很少与大众接触,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更愿意与自然接触,不屑于上班族的西装笔挺,也不能忍受平淡无奇的日子。贵族风格的人常常游离于经典与流行之间。
简约主义是近几年来最走红的风格,天然的材料、简单的设计、纯净的色彩、平淡的生活,厌烦了喧闹的人群和拥挤的空间,简约主义崇尚宁静、简洁,而且简约的风格能给人以都市中少有的轻松。
回归主义永远活在朦胧的记忆里,又融入了现代的品味,使传统得到升华,近期流行的
“东方风暴”就足可证明这一点。对旧时的情感是真挚的,美国心理学家巴维尔说过:“人类的怀旧情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那些生活用品如服装和餐具往往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次轮回。”
与回归主义不同,超现实主义活在未来,对未来一切的向往使超现实主义在各个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用最新的材料、最前卫的设计、最大胆的款式,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功能让人感觉超现实主义像是来自未来。
浪漫主义有些多愁善感,对生活、对环境、对社会,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对人,精致的浪漫主义风格妩媚而多情、高贵而典雅,罗曼蒂克式的风情一直都有一批忠实的拥护者,他们要让生活充满感情,以冲淡平静的乏味。
有人说流行是反叛者,反叛的是经典,而流行的风格在不久的将来又会成为经典,来抵制新的流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经典与流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人们也在故事中乐不可支。
摘自《人民日报》网络版
时尚文化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时尚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更客观、更切合实际地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时尚文化。共青团青岛市委在青岛市部分区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并召开了座谈会,进行个别走访。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时尚文化对少年儿童有强大渗透力,
其影响不容忽视。
时尚文化使少年儿童接受了新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但也存在着少年儿童对各种行为方式不加鉴别地随意模仿的问题。
时尚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人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体现。在时尚文化的构成元素中,融合了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的最新因素,再通过大众传媒的渲染和现代科技的包装,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超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在时尚文化的冲击中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其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带有时尚文化的烙印。他们吃“麦当
劳”“肯德基”,唱流行歌曲,追青春偶像。调查中,在“追星”的问题上,被调查学生中34.4%明确表示喜欢。在回答“喜欢追什么星”时,追影星、歌星者占42.1%。46.5%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22.3%的学生喜欢影视剧插曲,两者之和远远大于喜欢老师教的儿童歌曲的比例。他们的语言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尚文化的影响。衣食住行玩,时时处处可见时尚文化的踪迹。时尚文化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时尚文化也在不断更新着少年儿童的生活内容。
由于时尚文化良莠不齐,而少年儿童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时尚文化缺乏有效的鉴别,造成随意模仿,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少年儿童对时尚文化的热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少年儿童缺少真正适合自身的文化,同时也反映出少年儿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对于时尚文化的追求有着盲从性。
时尚文化使少年儿童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象力都大大扩展,但也造成他们性格发展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时尚文化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信息数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使信息的冲击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调查显示,34.4%的少年儿童在空闲时间喜欢上网查询信息、娱乐交友。大量的信息通过新闻、影视、书籍、广告等方式表现出来,不断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这些信息使少年儿童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不同的信息从不同的方面锻炼着他们的思考和鉴别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有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有助于他们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打破“陈旧保守”的思维定式。比如《哈利·波特》这本书,由于神奇而富有幻想,引起了少年儿童的高度关注,71.98%的学生都看过。
但由于信息的良莠并存,在孩子的成长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部分少年儿童长期沉迷于网络之中,一些渲染色情、暴力、邪教或低级趣味的网站,对思想尚未定型,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少年儿童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有的少年儿童刻意模仿电影、电视中他们崇拜的“英雄”,步入歧途甚至犯罪。
时尚文化在不断塑造少年儿童新的价值观念的同时,也造成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逐渐背离。 当今时代,少年儿童的主流价值取向总的来讲是积极的、向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也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时尚文化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它的影响下,现在的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念逐渐向着为新的时代所崇尚的方向发展。追求自由,张扬个性,享受生活,创造激情,他们不崇拜权威,不一味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
这些为现代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念逐渐在少年儿童身上生根发芽。时尚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为培养他们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随着时尚文化的影响不断加深,传统文化在少年儿童的头脑中逐渐淡化。传统文化中一些价值观念开始不被他们所认同,甚至与他们格格不入。理想淡化、追求享乐、功利化意识等在一些少年儿童身上萌芽,孩子与父母之间出现“代沟”。对传统的背离固然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方面没有被他们接受,而时尚文化中极端的和消极的东西却使他们趋之若鹜,这也是时尚文化带来的难解课题。
作为学校和教师,就要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自觉防范和抵制不健康文化的影响和侵蚀。要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少年儿童对事物判断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使他们明辨是非,了解不健康文化的危害,增强自律意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发挥正面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确立主流文化在少年儿童心目中的地位。此外,社会各界也要齐抓共管,共同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10日第5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