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电阻式传感器 4.1.1 电位器式传感器
一、组成
直线形电阻器
园弧形滑臂
二、工作原理
1.把位移x转换为电阻Rx 2.把位移x转换为电压Ux 三、输入—输出特性
1.线性特性——线性电位器
Rx LUU UxRxx
RL Rx式中L——触点行程
线位移x——触点位移
角位移
2.非线性特性——非线性电位器 Rxf(x) 非线性函数 Ux四、结构形式
1.接触式Uf(x) R线绕电位器非线绕电位器
2.非接触式――光电电位器(图1-1-2) 五、用途:①测量位移;
②测量可转化为位移的其他非电量
例题4-1已知图4-1-1(b)中电位器式传感器的电阻器呈园弧形,圆弧电阻为R ,圆弧半径为r,圆弧长为L,
L(弧度)L360(度) 2R0R 2R2 R0/2RRU0U(R0RR0RR2r)UUU2
2R02R0R0L90测量范围为/2
4.1.2 电阻式应变传感器
一、应变式传感器
(一)电阻应变效应——应变传电阻变化 1.应变:图4-1-3 纵向线应变dl/c
横向线应为dr/r 面应变 dA/A2dr/r泊松比 dr/ldr2 rdldA 体应变 dV/V(12)
LA2.导体电阻及其变化 R
L AdRdLdAd(12) RLAdcdvc(12) v金属材料
半导体材料
dE
——压阻系数 E——弹性模量
3.应变效应表达式:
R/R0RK0
K0R0K0——应变材料的灵敏数
金属材料:K0(12)c(12)12 约1.0~2 半导体材料:K0(12)EE 约50~100
(二)电阻应变法
1.组成结构——图4-1-4
2.分类:金属应变化、半导体应变化
丝式应变法、箔式应为法、薄膜应变法
3.安装——粘贴在试件表面(应使应变片轴向与所测应变方向一致)
RK K——应变法灵敏系数 R4.灵敏系数
Rkxxkyy R kx(1H)x kx
y(0) x应变法灵敏系数 kkx(1H)kxk0
x——试件表面纵向线应变 y——试件表面横向线应变
kx——纵向灵敏系数 ky——横向灵敏系数 Hky/kx——横向效应系数
k0——应变电阻材料灵敏系数
(三)应变电桥
1.单工件臂电桥
RxR0R
RK R0UxU(Rx2R(RxR0)1)U[x]
RxR022(RxR0)URxR0RxR0RUR 2RxR022R0R UR1RRR0URU/(1)kx 4R02R04R042.差动电桥
Rx1R0R Rx2R0R
UxU(Rx2RR11)U(0)
Rx1Rx222R02 URUkx 2R02(四)测度误差及补偿
1.误差产生原因 ①应变电阻随温度变化
R/R0 kRtR0(1t)
Rtt R0Rt/R0t KK2.试件材料与应变法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
Lstl0(1st) Lgtl0(1gt)
llgtlstl0(gs)t
l(gs)t l0总虚假视应变
tkkt(gs)t
(gs)t
2.消除措施 ①差动电桥法 ②补偿块法
图4-1-7 注意:补偿块与试件材料相同,补偿块不受力,无应变,试件受力,有应变 二、固态电阻式传感器
(一)半导体压阻效应——应力 半导体电阻率变化
d FE AdE(12)
dRdE ——应力 R(二)固态电阻式传感器
在半导体硅材料基底上制成扩散电阻,作为测量传感元件,直接将应力转换为电阻变化,无须粘贴 (三)温度补偿
1.温度误差产生原因
1°电阻随温度变化——(电桥输出)零位漂移 2°温度↑压阻系数π↓→(电桥输出)灵敏度漂移 2.温度补偿电路——图4-1-8
1°零位温漂补偿:RP——起补偿作用 RS——起调零作用
2°灵敏度温漂补偿——二级管V;压降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4.1.3 热电阻和热敏电阻 一、热电阻——金属电阻
1.电阻——温度特性 tR(正温度特性)
23①近似公式:RtR0(1ttct)
一般若c故RtR0(1t)——近似线性
——电阻温度系数 0
②百度电阻比:W(100)100℃时电阻 0℃时电阻
R100 R0R0——一般为100Ω、50Ω两种
③分度表——温度t与电阻阻值Rt的对照数据表。 2.对热电阻材料的要求 ①温度特性的线性度好 ②温度系数大且稳定 ③电阻率大
④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3.常用热电阻
①铂电阻 W(100) 测温范围 价格 温度系数
≥1.391 -200°~650° 昂贵 高 低
②铜电阻 ≥1.425 -50°~150° 低廉 差 高 二、热敏电阻——半导体电阻
1.类型 NTC——常用于温度测量和温度补偿 PTC、CTC——常用作开关元件 2.结构及符号——图4-1-10
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NTC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CTC critical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3.NTC热敏电阻
①电阻——温度特性 RR0e11B()TT0
11BB()(2)dR/R1dRBBdR 2 因为 R0eTT0TR(2)
dTRdTTTdT 所以
1dRB2 RdTT结论:1°温度系数比热电阻大几十倍
2°非线性比热电阻严重
②伏安特性——图4-1-12应根据允许功能确定电流 5 NTC热敏电阻应用实例 例1 电冰箱温控电路 温控范围 4.1.4 气敏电阻
一、工作原理
半导体陶瓷与气体接触时电阻发生变化,接触氧化性气体,电阻↑;接触还原性气体,电阻↓
浓度越大,电阻变化越大 用途:气体识别,浓度检测 二、材料与组成
1.材料——SnO2应用最广 2.组成 气敏电阻体
加热器 直热式、套热式 3.电路符号 ①旁热式 ②直热式
三、测量电路分析
1.气敏电阻Rs负载电阻RL分压电路
URLUCRL
RLRS2.气敏电阻电桥电路 3.实用电路举例
例1 家用有害气体报警电路 Ix110V 易燃气体浓度↑→Rx↓→Ix↑
R1R2RxIx增大到报警点时开始鸣响报警; R1——调整报警灵敏度 例2 引机酗酒断电器 原理:酒精浓度达到一定水平,A、B间电阻下降,8751助工脚电位下降到阀值时,8751导通,继电器动作,常闭触点断开。
4.1.5 湿敏电阻
一、半导瓷湿敏电阻特性的结构
1.湿敏特性 正特性 湿度↑→电阻↑ 负特性 湿度↑→电阻↓
2.典型结构 烧结型 正湿敏特性 Fe3O4温度电阻 涂复膜型 负湿敏特性 二、测湿电路分析 1.不平衡电桥 2.欧姆回路
电流表电流 Ix3V Rx——湿敏电阻
R1R2R4Rd——校满电阻与xmax%RH对应的Rx相等。 湿度↑→Rx↓→Ix↑
注意:1°不能使用电压表,因电压表内阻r很大,电压表读数为 U03UrrR1R2Rx3V几乎不随湿度改变
R1R2Rxr2°湿敏电阻必须用交流式换向直流供电,不能用单向电流供电
4.2 电容式传感器 4.2.1 原理与结构 一、结构
1.平行平面电容 ①单位介质 c②多层介质 csdd1 s——极板覆盖面积
1sd22ds
s2.平行曲面形(同轴圆筒形)电容
2L(kr)r2rLc L——覆盖长度
ln(k/r)Rrx>0时,ln x展成n级数,取第一项,lnx2x1R,令x,所以 x1r1Rrr
ln(R/r)2(Rr)Rr二、原理:变极距、变面积、变介质 4.2.2 输出特性 一、变极距型
1.空气介质:①单一式图4-2-1(a)
初始时 c0s/d0
动极板上移d csd0dd) dsd) d0sd0(1d)d0c0 d1d0②差动式c1c0/(1 c2c0/(1将差动式变气隙式电容传感器接入等电阻臂,交流电桥
EU01jc111jc1jc2E2c1(c1c2) E22(c1c2)c1c2E
2c1c2c1c0c0d c2 令x ddd011d0d0c0c0cc21x1x(1x)(1x)2xx 1ccc1c2(1x)(1x)2001x1xc1c2Ed1U0EE U0 2c1c22d0d2d0/d)越高。 结论:d0越小,灵敏度(U02.空气和固体介质
c0sd10rd20sd1d2/r
0d0时 c0s(d1d1)d2/rc0
d11d1d2/r0sd1(d1d2/r)(1)d1d2/r
②差动式
c1c2d1
c1c2d1d2/r二、变面积型
1.线位移式:①单一式 图4-2-2(a)
初始时 cc0bl0d
移动l后 cb(l0l)d0c0(1l) l0②差动式 c1c0(1ll) c2c0(1) l0l02.角位移式(差动结构)
①扇形结构——图4-2-3(a)
(R2r2)0(R2r2)0 初始时c1c2c0dd22ds 转动后 c1(R2r2)2d(0)c0(10)
c2c0(10) 所以
c1c2
c1c20②柱面形结构 图4-2-3(b) 公式同上
三、变介质型(差动式) 图4-2-4
lb(0) 2dll0b(l)b(l)22介质()块右移l时 c1 ddlbbl所以 c1(0)(0)
2dd初始时 c1c2c0 lb2l02l0(0)(1)c0(1) 2dl0l02l0) l0所以 c2c0(1所以
c1c2012l1r2l
c1c2l1rl4.2.3 等效电路分析——图4-2-5
一、等效电路
RP——并联损耗电阻 Rs——引线电阻 L——引线电感 二、引线电感的影响
等效电容
11jL jcejccc12Lc ce ce12Lc两边同乘jc 所以
dcedccec11 cec12Lccec12Lcdcec(12Lc)(c2L)1证明:因 ce (c)()e2222221Lcdc1Lc(1Lc)(1Lc)c 所以 dce1(1Lc)22dc
dcedc12Lcdc1 222cecc1Lc(1Lc)结论:1激励频率ff012Lc 通常f(11~)f0 232.每当改变激励频率式更换连接电缆时须重新进行标定。
思考题:1、设计人体感应式防盗极井 2、设计人体感应式门开关
3、收音机中的调谐电容器是变面积式?
课堂练习:将图4-2-3(b)接入电阻平衡臂交流电桥,已知0伏,求电桥输出电压。 4.2.3 电容传感器测量电路 一、交流电桥 1.电阻平衡臂电桥 2、变压器电桥
4,4.5,E=10
EU01jc211jc1jc2Ec1c2c1E(1) Ec1c2222c1c2例1 c1c0c0 c2 dd11d0d0c0c0c1c2Edc1c21x1x2xEx,所以U0所以 c0c0c1c222c1c22d01x1x二、比例运算电路
jcUjc E102Ec1 所以 U0c2例2 变极距电容传感器 cxc0/(1d) d0d与d成线性关系 ) U0d0E(1 c1c0 c2cx 所以U0与d成非线性关系 E/(1d) Uc1cx c2c0 U00d04.3 电感式传感器 4.3.1 自感式传感器 一、工作原理
1.组成:铁芯线圈 活动街铁
2.自感 L N IlFNI2 RmRFR RF R
FAFRm0A因为 F0 所以 RFR,所以RmR
N2N2N20A所以 L RmR23.原理:被测量变化→Rm变化→L变化
类型:1、变所隙式 变化→L变化 2、变面积式 A变化→L变化 3、钢管插铁式变化→L变化 二、输入——输出特性
1.变气隙式
N20A①单一式 图4-3-1(a) L2(0)②差动式 图4-3-2(a) L1L0/(12.变面积式
N20AL0 20(1)100) L2L0/(10)
N20b(a0a)a①单一式 图4-3-1(b) LL0(1)
2a0②差动式 图4-3-2(b) L1L0(13.螺管插铁式
①单一式 图4-3-1(c)未插入衔铁时,L0aa) ) L2L0(1a0a0r20N2l
rc2r 插入衔铁后,LL0[1(r1)2]
rl②差动式 图4-3-2(c)
rc2x0初始时,衔铁居中L1L2L0L0[1(r1)2]
rLrc2x0x] 衔铁右移x,L1L0[1(r1)2Lrrc2x0x] L2L0[1(r1)2Lr三、变压器电桥
EU0EZ2Z1EL2L1Z2E Z1Z222Z1Z22L1L21.单一式 L2=L0(固定电感) L1=Lx=L0/(10)(自感式传感器)
L0LxEE所以 U0/(1) 2L0Lx40202.差动式:L1L0/(10) L2L0/(10)
E U0 20结论:1、差动式比单一式灵敏度提高一倍 2、差动式可消除非线性 四、等效电路
jLe1jc1jL 所以 LeL1Lc2
dLedL/L Le12Lc结论:1、激励频率ff012Lc取最佳激励频率值品质因数最高。
2、更换连接电缆时,须重新进行校准。 4.3.2 互感式传感器 一、互感与自感
11——线圈N1电流I1产生的磁通 21——11穿过线圈N2的部分
自感 L1NN111 互感 M21221
I1Iu21/Nd2121M21Idi12 N2M211 所以 U21jM21I1dtdtN2 N1紧耦合时2111 所以 M21L1二、互感式传感器(并动变压器)工作原理
1.组成:变压器铁芯线圈:初级线圈同向连接、次级线圈反向连接 活动衔铁
2.差动变压器工作原理
N2N2 N1N110 20
所以L1L0/(10) L2L0/(10)
M1L1N2NN M2L22L22 W1N1N1UUj(MM)Ij(MM)I U02122121211 j(L2L1)N2I1 N1U/(rrjLjL)I1E1212UEj(L2L1)111jQ
Q(L1L2)r1r2r0L0r1r2L1L2L0r0
U所以U0EN2L2L11/(1) N1L2L1jQ1QN2/(11)UN2 U EE1N10jQN1012Q1j中包含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 结论:U0U0UErN2N1/12UE2/1(0)2 N1N10L0Q当NL0r 时 U0UE2N10r0L0Nr时 U0UE2
N10L0当因为 I1E
j(L1L2)EL2L1N2EN2 所以U0L1L2N1N10三、测量电路——差动整流电路 图4-3-9
电流输出 电压输出
全波整流 图4-3-9(a) 图4-3-9(b) 半波整流 图4-3-9(b) 图4-3-9(d)
差动输出 IabI1I2 UabUacUbc
注意点:1、整流二极管方向与输出电流方向一致 2、电位器用于输出调零
4.3.4 电涡流传感器 一、电涡流效应
1.电涡流的产生:成块金属置于交变磁场中 在固定磁场中运动,金属导体内产生环形感应电流——电“涡流”
2.电涡流的强度与分布
①强度 I2I1[11R1()2x] 图4-3-15(b)
②分布区域 在金属导体靠边激励线圈一侧的表面环形区域 图4-3-16 2r=0.525D 2R=1.3aD h J1J0/e fJ0——表层涡流密度 Jh——h深处涡流密度
3.电涡流作用方式——图4-3-17
①反射方式——涡流环产生的磁场抵消一部分原激励磁场
②透射方式——涡流环产生的磁场在另一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 二、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图4-3-18
1.组成:传感器线圈、被测金属导体 2.等效电路分析
无金属块时 Z1R1jL1 Q0有金属块时,电路方程
L1R1
(RjL)jMIU I11121(RjL)jMI0 I2221/IjM/(RjL) 所以I2122U传感器等效阻抗 Z11(R1jL1)jMI (R1jL1)jMI2 I1jM
R2jL22M2 (R1jL1)
R2jL22M2 R1jL12(R2jL2) 22R2L2 RjL
2M2所以 RR1R22 R>R1 22R2L22M2 LL1L22 L 参数变化 3.应用: 1°以x作变量——测位移,厚度,振动,转速 2°以p作变量——测温度,判别材质,探测金属 3°以作变量——侧应力,硬度 4°以x、p、作变量——探伤 三、低频透射式涡流传感器 1.组成:传感器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位于金属导体两侧 被测金属导体 2.原理: U2KU1ed/h U2KU1edf/ U1——交流稳压电源 通过测量U2确定金属数厚度d 因为 hKU1 所以 U2 df/fe所以 lnKU1f d/hdU2结论:U2随d、f增大而下降 3.激励频率f的选择(f应保持恒定) 1°为使U2与d接近线性关系,f应选低些(约1KH2) 2°测薄板时,f应选高些 3°较小,f应选低些 较大,f应选高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