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栓在治疗小儿发热时的疗效
2023-07-31
来源:步旅网
66 北方药学2015年第12卷第9期 对比分析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栓在治疗'J ̄J L发热时的疗效 周艳平(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儿科安阳456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布洛芬混悬液以及对乙酰氨基酚栓在治疗小儿发热时的退热效果,选择治疗小儿发热最有效的药物。方法: 选择2013、2014年入住我院的有发热症状的患儿24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为治疗组,另一组给予对 乙酰氨基酚栓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03例,有效l7例,总有效率为100%,初始平均温度为39.4℃,2h 后平均温度为37.2cc;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7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初始平均温度为39.2℃,2h后平均温度为 38.1℃。且布洛芬悬混液退热效果持续时间为8h,对乙酰氨基酚栓退热持续时间为2h。治疗组服药后少数有轻微的消化道不良反 应,但很快就消失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较治疗组多,消失较慢。结论:布洛芬混悬液的退热作用较强,退热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对 乙酰氨基酚栓的退热作用较弱,退热效果持续时间较短;布洛芬悬混液副作用较小,在治疗小儿发热时退热作用较强。 关键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栓小儿发热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2—8351(201 5 l09—0066—01 发热指的是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一种表现,正常腋下温度 sbJL发热时退热作用较强,具体见下表。 为36 ~37oc,一般以腋下温度大于37.4摄氏度为发热I11。4,,JL 发热的病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根据血常规、c一反应蛋白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如有必要可 对应检查胸片或者心电图等 。,bJI,发热的体温升高的程度与 疾病的严重程度未必成正比,但是持续的高热会引起机体功能 的异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头痛、恶心、呕吐、咽部充血、扁 3讨论 桃体肿大、肺炎、肢体乏力、酸痛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神经系统 发热指的是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一种表现,正常腋下温度 症状引发sbJl,惊厥『31。因此,当tbJL发热时,应及时予以退热。为 为36%一37%,一般以腋下温度大于37.4℃为发热。小儿发热的 得出最有效的退热药物,笔者选择2013、2014年入住我院的有 病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根据 发热症状的患儿24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布洛芬 血常规、C一反应蛋白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如有必要可对应 混悬液,另一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比较两组退热情况,具体 检查胸片或者心电图。 情况如下: tbJL发热时,应及时予以退热。目前WHO仅推荐布洛芬和 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安全有效的解热药在儿科应用 。为得出最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2014年入住我院的有发热症状的 有效的退热药物,笔者选择2012年入住我院的有发热症状的患 患儿2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120例,一组为对照 儿24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 组120例,两组患儿体温均在38.5℃以上。治疗组男性患儿有 液,每次给予0.4mL/kg,观察患儿发热情况,若持续发热则在4~ 66例,女性患儿有54例,平均年龄4.8岁,为上呼吸道感染所 6h以后重复使用一次,每一整天使用次数应不超过4次。对照 致,平均体温39.4℃;对照组男性患儿有64例,女性患儿有56 组直接直肠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一次一粒,观察患儿发热情 1资料与方法 例,平均年龄4.9岁,亦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平均体温39.2℃。 况,若持续发热则在4~6h以后重复使用一粒,每一整天使用应 两组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o 不超过4粒。 1.2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每次给予0.4mL/kg,观 结果显示布洛芬混悬液的退热作用较强,退热效果持续时 察患儿发热情况,若持续发热则在4 6h以后重复使用一次,每 间较长,对乙酰氨基酚栓的退热作用较弱,退热效果持续时间较 整天使用次数应不超过4次网。对照组直接直肠给予对乙酰 短;布洛芬悬混液副作用较小,在治疗tbJL发热时退热作用较 一氨基酚栓,一次一粒,观察患儿发热情况,若持续发热则在4~6h 强。布洛芬悬混液为tbJL发热的最佳退热药物。 以后重复使用一粒,每一整天使用应不超过4粒目。并同时给予 参考文献 两组患儿对症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初始体温及2h后的体 【1】张海,李敏伟,等.布洛芬混悬液与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 温,并观察给予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J].儿科药理学杂志,2010,13(5):44—46. 1.3疗效评定标准:退热疗效分为三个等级,为显效:用药2h后 [2】黄梅.观察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 体温下降≥2℃;有效:用药2h后体温下降0.5℃ 1.9℃;无效:用 [J].儿科药理学杂志,2011,11(1):33—34. 药2h后体温下降<O.5℃或者体温不降反而上升者 。 2结果 [3]胡美,张金,江芳.儿科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447. 治疗组显效10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100%,初始平 [4]陈新前,金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均温度为39.4℃,2h后平均温度为37.2℃;对照组显效37例,有 版社.2oj1:221. 效7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初始平均温度为 【5]冯艳,赵雪群,李梅.布洛芬治疗小儿高热临床疗效观察【J】.中 39.2 ,2h后平均温度为38.1℃。布洛芬悬混液退热效果持续时 国药师,2011,6(1):46—47. 间为8h,对乙酰氨基酚栓退热持续时间为2h。治疗组服药后少 [61r ̄春,裴英,朱国.肌肉注射赖氨匹林及口服布洛芬治疗小儿 数有轻微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但很快就消失了;对照组的不良反 急性热病临床效果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9(2):63— 应较治疗组多,消失较慢。由此可见布洛芬混悬液的退热作用 64.较强,退热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对乙酰氨基酚栓的退热作用较 [7】施春文.布洛芬在儿科临床的疗效观察[J】.中I!t实用儿科杂志, 2):763. 弱,退热效果持续时间较短;布洛芬悬混液副作用较小,在治疗 20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