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

2020-07-01 来源:步旅网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发表时间:2020-07-23T10:34:02.9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10期 作者: 杨顺娴[导读] 探讨小儿高热患者选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的价值

杨顺娴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宁南6154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患者选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2018.04~2020.04区间收治86例小儿高热患者研究,均分为2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43例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组43例选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统计对比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退热速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3.72%),数据对比=4.961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数据对比=4.4405,P<0.05。观察组退热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将布洛芬混悬液应用在小儿高热治疗中对提高退热速度评分,确保治疗安全性、有效性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小儿高热;体温

小儿高热(体温>39℃)为儿科常见病,临床认为发热是机体对外来致病菌入侵产生的保护性防御反应,是机体抵抗感染的过程,以身体发热、浑身不适、乏力、怕冷等为临床表现,但小儿机体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持续高热会增加机体耗氧量诱发惊厥,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因此需及早实施降温处理。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为目前常见退热药物,故本文选择86例2018.04~2020.04区间收治小儿高热患者研究,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价值,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86例小儿高热患者均选自2018.04~2020.04区间。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均值(8.15±1.35)岁;体温均值

(39.21±1.22)℃;病程均值(8.24±1.21)天。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均值(25.42±12.42)岁;体温均值(39.23±1.18)℃;病程均值(1.34±0.34)天,数据统计P>0.05。纳排标准:

(1)纳入①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者;③无药物禁忌症者;④可遵医嘱完成治疗方案者。 (2)排除①精神疾病者;②免疫系统疾病者;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药物禁忌症者;⑤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

对照组选用潍坊中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37022155乙酰氨基酚口服治疗,1-3岁体重在10-15kg者1-1.5ml/次;4-6岁体重在16-21kg者1.5-2ml/次;7-9岁体重在22-24kg者2-3ml/次;10-12岁体重在28-32kg者3-3.5ml/次,若持续发热每4-6h重复用药1次,24h用药<4次。持续治疗7天。

观察组选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20000359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1-3岁体重在10-15kg者4ml/次;4-6岁体重在16-21kg者5ml/次;7-9岁体重在22-24kg者8ml/次;10-12岁体重在28-32kg者10ml/次,若持续发热每4-6h重复用药1次,24h用药<4次。持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1)根据体温下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将体温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将体温下降1-1.5℃判定为有效;将体温下降<0.5℃判定为无效[1]。

(2)治疗后可见腹痛、恶心呕吐、皮疹、大量出汗等不良反应。

(3)参考4级评分法评价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5天退热速度,分值:0-10分,0-1分缓慢、2-4分~适中、5-7分~稍快、8-10分~快速。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系统22.0软件分析临床数据,t、平方差表示计量数据,%、卡方表示计数数据,P值表示结果。 2.结果

2.1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3.72%,观察都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小儿高热是机体抵抗病原菌入侵,保护机体各功能的方式,但长时间高热会诱发惊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需及早采取科学方案进行降温处理。小儿高热多见于0.5-3月儿童,该年龄段小儿中枢系统、皮肤汗腺等尚未发育完全,无法有效调节机体温度,及早降温可避免持续高热影响患者消化、免疫系统,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2]。 布洛芬混悬液为常见降温药物,具有缓解疼痛、降低体温的双重作用,且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后可与体内蛋白组分结合,降低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靶器官中作用速度,延长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其次体内脂肪组织会选择性摄取布洛芬,对R-布洛芬亲和力高于S-布洛芬,因此会有大量R-布洛芬存储在脂肪组织内,既可降低药效清除速度,还可提高退热速度;再者布洛芬口服进入体内会迅速由血浆达到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器,达到抑制PGE2合成的目的,既可增加血液流动速度,还可加快皮肤传导速度,进而降低体温。本研究中观察组经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且观察组治疗后3天退热速度评分5.21±0.82分、治疗后5天退热速度评分6.31±0.71分高于对照组,此结果提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安全性、有效性高于对乙酰氨基酚。 综上,将布洛芬混悬液应用在小儿发热治疗中效果显著,既可提高退热速度评分,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雪.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2):13-14+17. [2]王秋影.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174-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