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第二版课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可采用_建立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和应急预案三种方式进行控制。
2、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如:专家判断法、水平对比.法、历史对比法、分值对比法等。
3、根据GB/713816-一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非为六类,分别是:物理性危险因素、化学性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行为性危险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
4、日前常用的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2种,分别为对照经验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
5、危险源辨识的步骤主要分为四步:划分作业活动、收集作业活动信息、进行危险源辨识、汇总确认危险源辨识结果。
6、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按照其在体系运行中的作用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核心程序文件、特色程序文件和通用程序文件。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2、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意的变化。
3、危险源:也可称为危险因素或危害因素,指能造成人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和慢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简况导致疾病的因素。
4、人的不安全行为: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要求和标准的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