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设计的本土化
2023-07-27
来源:步旅网
民营科技2017耳第8期 实践・思考 试论设计的本土化 朱冉 (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要: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内涵丰富而又与众不同的,文化的内涵是通过群体性呈现出来的,即某一种族或某一群体,由他们将不 同文化的不同内涵、样式等表现出来,所以说文化具有个性、群体性和传承性。 关键词:设计;设计文化个性;设计本土化 1设计文化的个性和共性 一避免的 现对不同文化与社会的‘他陛’感,或者说是‘他者’ I生。任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文化与价值》中将文化视为是 何一个拥有自身明显特征和文化疆域的的社会文化,‘作为一种包 个“巨大的组织”,“它给每个成员指定一个位置,每个成员可以在 容力量’,它更倾向于产生一种排斥外部的概念。但是全球化的特性 这个位置上按照整体精神进行工作,可以十分公正地按每个成员给 决定了其必须压缩国家与国家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空间关系, 整个组织做出的贡献来衡量他的力量。”这段话指出了文化对其成 员产生的“归属性”,使得在文化覆盖下的每一位成员都受到他的 影响,按照他的精神T作,当然,这一T作指的就是对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 而历经久远的文化的传承的结果就是形成文化独特的个性,像 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个性一样,文化也是有其个性的,任何一 种文化都是内涵丰富而又与众不同的,而文化的内涵是通过群体性 呈现…来,即某一种族或某一群体,由他们将不同文化的不同内涵、 样式等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说文化具有个性、群体性和传承性。 但是,如果我们仅承认文化的个 或者仅关注文化在某个既定 群体内的内容与作用,这无疑又是狭隘的,并不利于我们更全面地 理解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文化个性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的 共性内容。什么是文化的共性呢?例如我们所有人,无论是白种人、 黑种人还是黄种人我们都具有人类的属性、具有人类种群的属性, 作为人类群体文化中的一份子我们都会受到共同文化的影响,例如 在精神形态文化领域,虽然社会制度和形态不同,但我们都要遵循 已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法律法规,这就是文化的共性、一致性,也就 是说文化是人类的最本质的生命的形式,通过人类的生存与繁衍进 行传承,人类的生命与生存是文化的本体。 文化的共性和个l生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共性体现了 人类文化的一致性,是任何人类群体都会存在和体现的,属于文化 的普遍价值,掌握了文化的普遍陛就能够掌握人类社会群体文化继 承的一般规律。 又例如我们在设计领域中了解到的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是 人们通过长期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过程中对现实中美的事物的形 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人们认识并总结出创美的规律之后,将这些 规律和法则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和审美活动中,例如形式美法则 中的均衡法则,这任不同背景的文化中均有体现,不论是欧洲还是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对于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带来的视觉美感的认知 是一致的,在他们建造宫殿和大型建筑物上也多运用了均衡这一形 式美法则。 文化个性则体现了不同的人类族群群体存在着文化的差别性,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以及其独有的意义,就好比古代典籍中所 描写的苏东坡词与柳永词的比较“柳郎中同,只合十t八女郎,执红 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 唱‘大江东去’。”不同的文化皆有其不同的趣味和特点,例如我们在 现代史设计中接触到的北欧设计风格与美国的商业设计风格与气 质就截然不同,这就反应了在不同的同家,即便是同类产品,其本身 也带有明 的地方文化特色,而这些产品本身的丰富多变正是反映 了文化的差异与多元。 2设计的本土化 2.1源于文化“他性”的本土化。罗兰・罗伯逊在其著作《全球化百 科全书》一书中写到:“不同的地域、礼 意识和文化的交流,会不可 因此,文化的他性伺题在全球化的通讯、交通和移民的浪潮中所表 现的排他性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更多表现 的是对本民族、本土 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宣传。” 2.2当代设计的本土化表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盛大开幕向世 界传达了一个生动的巴西形象,一场具有巴西本土特色的开幕式诠 释了“GAMBIARRA”的理念,“GAMBIARRA”这一词在葡语中本义 有“冈陋就简”、“对付”的含义,似乎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具有正面 意义的词汇,但被开幕式总导演戈麦缓解释为一MAKE MORE FROM THE LESS ̄以少胜多,不同于以往其他国家的华丽,一切 返璞归真,里约奥运会向世界宣布:“我们是独特的国家,我们是自 豪的巴西人”,从这一自豪的口号中,我们似乎看不到一丝一毫地简 陋,看到的更多的是巴西人、巴西国家的自信。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因此里约奥运会最后呈现出的设 计效果是简洁巾带有独特的运维,我们发现,抛却了资源堆积和过 剩的视觉效果,里约奥运会留给我们的是由巧妙的没计构思和现代 化光影手段诠释的融合了本土、国际多种元素的崭新里约印象。 开幕式开始以“原著风情”的土著民族文化的呈现出巴西悠久 的历史和当地原住民的文化特色风情,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由l14台 松下20,000流明投影机所投射出的极致光影效果。这些特殊的投 影、光影特技效果在开幕式解说词中也多次被提及,因此里约奥运 会开幕式也被评论为“一场靠投影撑起来的奥运开幕式”。演员们通 过队形的变化和搭配舞蹈动作将手中的光纤进行多重变化,让人犹 如身临热带雨林的奇幻境地;而随后的多元文化的融合、新型城市 的崛起、来自不同街 的街舞人群传达m巴西的热情,生动诠释了 这里多元文化的交融共存,让所有人都被欢乐感染。 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文化自觉被很多学者作为评价本届奥运会 的热门词语,一些学者认为,里约奥运会休现出来的是一种本土文 化的自觉,无论是在开幕式上骑着独轮车扮作贩售鲜花的女郎还是 扮演里约多文化街区的演员,他们不论高低贵贱,都在向全世界展 示着他们的本土元素,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和自觉,使里约奥运会 开幕式虽然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在有限的时 间内向我们展示了里约的人文精华,也向世界展示了巴西这个国度 的文化自信。 由此看来文化的共性和爪ll生共存于人类文化之中,是两个不同 方面的属性。文化个性做为标志区分了不同群体的不同个性;文化 共性则表示文化群体的共性。文化的共同性要求不能割裂历史看问 题,要找到文化间的联系;而文化的个性则是在文化的延续性与普 遍性基础上的差异,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的,并非是绝对的,必须承 认文化具有个性,但也应看到文化的普遍的共性,只有这样才能更 好地运用文化的个性与共性为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1(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文化与价值『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