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非遗”活态传承教育的启示——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为例

2022-08-29 来源:步旅网
课题研究·理论博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对“非遗”活态传承教育的启示

—— 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为例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韦红彤

【摘 要】本文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为例,论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非遗”活态传承的启示,提出依托美丽南方丰富的“非遗”资源、依托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基地,着重围绕壮族“三月三”“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开展研究和实践,通过构建政校行企长效合作机制、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搭建“非遗”活态传承大舞台、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与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创造性地实现职业教育与“非遗”活态传承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系列创新成果。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非遗”活态传承 人才培养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035-03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阐释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作用,揭示了职业教育的育人原则,对我们当今办好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黄炎培职教思想启迪下,依托美丽南方丰富的“非遗”资源、依托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基地,着重围绕“壮族三月三”“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开展研究和实践,通过构建政校行企长效合作机制、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搭建“非遗”活态传承大舞台、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与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创造性地实现了职业教育与“非遗”活态传承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一、开展“非遗”活态传承教育的背景

河池地处桂西北,境内居住壮、汉、瑶、苗、仫佬、毛南、侗、水等 8 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5%。千百年来,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就有刘三姐歌谣、壮族蚂虷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壮族铜鼓习俗、瑶族另节、服饰、密洛陀、毛南族花竹帽、南丹勤泽格拉等 9 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壮族蚂虷壮族舂榔舞另舞、等 42 项。每年壮族“三月三”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开展铜鼓祈

35

福、山歌拦路、三姐对歌、绣球传情、春风鼓号、陀螺炫彩、扁担齐舞、高脚竞技、板鞋竞速和五彩衣裳展演等民族特色浓郁的群众性活动,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壮族“三月三”“非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河池地区的品牌和重点产业。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广西为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依托文化交流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推手,推出了“一带一路”文化走东盟之“三月三文化丝路行”“文化走亲东盟行”“亲情中华”东盟行等活动。尤其一年一度的广西“壮族三月三”,已经成为各民族大聚会、大联欢、大团结、大发展的盛会。各族人民和海内外宾客可以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中赶歌圩、赏美景、尝美食、购特产。“壮族三月三”已经成为广西向“一带一路”国家推介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的“窗口名片”。

然而,由于“非遗”项目需要学习者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且老一辈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部分“非遗”项目多是以言传口授的形式进行传播,没有得到很好的整理和广泛宣传,部分“非遗”项目濒临消亡。“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面临严峻的人才断层或外流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把对“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上升为国家意志,定性为全民职责。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颁发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让职业院校服务和促进民族文化产业与事业发展有了政策支持与保障。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理念,为新时代“非遗”活态传承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二、主要创新措施及成效

(一)“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引领,构建政校行企长效合作机制。领悟、践行、创新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正是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壮族“三月三”“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特殊之处和成功所在。学校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践行“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宗旨,确立“以生为本,育人为先,质量第一,从严治校”办学思想,坚持“为学生幸福铺路”办学理念,以

广西教育2018.6

理论博览·课题研究

“立德、立行、立技、立业”为校训,以培养“身心健康、素质良好、技能精湛”技能人才为目标,发扬“开放包容、改革创新、敬业奉献、勇创一流”精神,学校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大西南开发、“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为了破解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较为闭塞,深度校企合作困难较多的难题,学校主动出击,依托河池市政府的组织领导,成立河池市校企合作理事会,构建了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新机制。通过政府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平台,建立“引企入校”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联动机制。

学校按照“共建、共享、共赢”原则,以学前教育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对象,成功引入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南丹绣玉工艺品有限公司、东兰传世锦绣厂、东兰音乐铜鼓厂等多家企业,在校内建成 6 个具有教学、生产和经营功能的“校中厂”,形成牢固、稳定、持久的校企合作共同体。

(二)“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践行黄炎培“手脑并用,做学合一”职业教育原则,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民族地区现代学徒制“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带动,搭建校内校外双课堂,开展灵活多样的“产学研传(教育、研究、生产、传承)、人品艺文(传承人、作品、技艺、文化)一体化”教学,根据企业、比赛项目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在校内校外两个课堂交替学习,以节庆活动促学,形成开放式、互动式、交流式新课堂。

聘请谭秀仙、罗华清、蒋晓文等 10 位行业企业专家及民间传统工艺大师作为特聘指导教师,到校创建民族文化艺术研发中心、民族服饰工作室、民族手工艺品工作室、绣织纺工作室、民族文化体验馆、原创音乐录播室、马尾绣工作室、仫佬族剪纸工作室、铜鼓之声演播室、刘三姐歌谣传唱队等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通过技能大师将“非遗”项目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以“非遗”项目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将学生从课堂引向作坊,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走向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锻炼。让学生在这些工作室里,跟着导师边实践,边学习,全方位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技艺。改革传统师带徒的传承模式,成功实现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实训设施设备与生产设施设备合一。

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学校与河池市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东兰音乐铜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南丹绣玉工艺品有限公司,在“技艺研究、产品开发、社会服务、展示交流”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由校企研发成功的音乐铜鼓、民族服饰和特色民族工艺品畅销区内外,年利润 600 多万。由师生共同研发设计制作的壮族马尾绣《水秀南方》挂幅、壮族卷绣《壮乡锦韵》、河池世居少数民族娃娃偶《姐妹情深》等系列作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原创歌曲《把梦香透》被电影《狠狠爱2》采用为插曲;河池市世居民族原创音乐专辑《寻梦山水间》《梦想的延续》先后获“广西原创风云榜”2015、2016 年度颁奖典礼“年度原创最佳专辑”荣誉称号。

36广西教育2018.6

成功探索“专业+创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

(三)“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搭建“面向人人”“非遗”活态传承大舞台。学校大力践行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要“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思想。坚持“为学生幸福铺路”办学理念,搭建“面向人人”“非遗”活态传承大舞台,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进活动、进社会,带动各级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以实践历练培养“非遗”传承人才。

长期聘请谭秀仙等“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技艺大师进学校,开展壮锦编织、马尾绣制作、毛南族花竹帽编织、白裤瑶服饰、仫佬族刺绣、彩调入门、布努瑶节庆、八桂歌曲创作感悟、仫佬族剪纸、刘三姐歌谣传唱、壮族扁担舞和民族文艺活动策划等“非遗”知识讲座、“非遗”节目表演,推进“非遗”进校园,积极营造“非遗”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通过把传统的民族山歌、舞蹈、体育运动等带到学校,带到课堂,使“非遗”成为学校特色校园文化重要载体。依托绣织纺(马尾绣、卷针绣、壮锦)、五彩衣裳、刘三姐演唱团、阿牛哥民族体育竞技队、勤泽格拉舞蹈队、舞草龙狮队等“非遗”社团,定期开展山歌、刺绣、剪纸、民族文体竞技等社团活动。创新性地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五个一工程”,即全体师生每人至少会唱一首刘三姐系列作品歌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每人会制作一个以上民族文化艺术系列作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每学期组织一场综合性民族歌舞文艺晚会,民族文化艺术教学部负责编写一本以上民族民间文化校本教材,学校在每年河池市民族团结宣传月举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晚会。

以“传承民族文化,展现青春风采”为主题的 2016 年学校文化艺术节和以“民族风情,职教神韵”为主题的 2017 年元旦文艺晚会,受到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民族文化艺术团多次受邀参加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环江毛南族分龙节、巴马布努瑶祝著节等艺术节活动。2018 年,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登上了广西电视台《广西故事》、广西卫视《挑战技能王》、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等节目,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影响广泛。

(四)“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将“非遗”纳入课程体系,将民族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和“创造性发展、创造性继承”原则,注重培养传承河池少数民族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服装和手工艺术专业人才。

2.调整学前教育和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以国家规定的课程体系为主体,采取在原有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渗透和设置新课程的办法,分别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增加壮族铜鼓音乐、刘三姐歌谣传唱、仫佬族毛南族歌舞、仫佬族剪纸、水族马尾绣、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体育竞技等民族知识和技能,构建“合格+特色+特长”人才培养课程

课题研究·理论博览体系,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传播辐射作用。

3.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完成“课+库”的建设(“课”即编写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介绍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教材,“库”即建立和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案、课件、微课、MV 等)。成功开发了《寻梦山水间》(河池市世居民族原创歌曲集及同名 CD 光盘),以及《歌仙故乡我的家》《美丽南方 侗情如歌》《刘三姐歌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水绣南方》《舞彩缤纷》《五彩衣裳》《风情河池》《神奇红水河》《学前教育音乐活动指导》等一批特色校本教材。

4.在校本教材形成的基础上,提取“非遗”特有民族元素,以数字化校园为平台,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依托,加强与当地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记录、整理、规范和创新民族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网络资源、企业项目研发成果以及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等,制作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音乐、民族服饰等课程的教学设计、课件、微课和 MV 等配套资源库,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为学生学习和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提供丰富的资源,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五)大师携手“立德、立行、立技、立业”,共育“敬业乐群”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利用各种途径,创造各种条件,采取各种措施,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能代表河池特有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培养一定数量的代表河池本土艺术的少数民族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和手工艺术人才,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河池艺术品牌效应的少数民族代表性拔尖人才。

1.学校外聘导师与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年轻教师结对子,通过技能大师的专题讲座、课堂辅导、基地实践等传帮带方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化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

2.选派老师外出学习,到民族村寨调研体验,到企业实践锻炼,参加职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大赛,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等。安排配套经费,保证教材开发、数据库建设、课件制作、微课拍摄、网站建设等有关民族文化传承课题研究正常开展。同时开展灵活多样的探讨课、示范课、说课、说专业等教学活动,推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提升。多种学术交流形式和教学实践,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学习、传播、传承广西优秀民族文化的热情和能力。

3.对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带动各级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以实践历练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师资人才 21 人,辐射校内 21 个专业,参与师生 15000 多人,出版特色校本教材 5 本、音乐专辑 2 张,制作微电影 2 部,研发特色手工艺术作品 6 大系列共计 1600 多件。

4.2015—2016 年,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民族文化艺术教学部教师参加广西中职校教师技能比赛(手绘、民族器乐演奏等项目)获奖 22 项,2014—2016 年,民族文化艺术教学部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技能比赛(民族工艺品制作、民族服饰模特展演、民族舞蹈等项目)获奖 26 项,参加全国、全区中职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华才艺”、“我眼中的民族文化”征

37

广西教育2018.6

【作者简介】韦红彤(1969— ),女,广西东兰人,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学前教育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本土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责编 江月阳)

教育,2008(30)

[2]吴 芳.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7(19)

[3]王 屹,王立高.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中职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特色项目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

[4]孟凡华,陈 衍.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J].职业技术教育,2013(24)

[5]吴婷婷,张栋科,史玉丁.民族文化融入渝东南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9)

【参考文献】

[1]陈 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J].职业技术文及摄影等项目)获奖 226 项。其中,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师生原创舞蹈《瑶山哈西》《姆洛甲的女儿》《雄魂》先后获得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部、文化部、体育总局颁发的“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金奖;师生原创手工刺绣作品《马尾绣壮锦》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一等奖;两位教师参加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黄炎培杯”全国纺织服装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项目《“壮族三月三”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 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结语

尽管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依托学校教育体系,对“非遗”人才培养和创新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系列成就,但面对“非遗”的“活态传承”还有很多困难。

“非遗”活态传承应从教育、生活、市场三个方面展开。从教育入手,形成全民文化自觉,通过市场的开发,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最终形成由文化带动市场,再由市场反哺文化的良性“活态链”。

由于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地处欠发达地区,人才培养成本过高导致招生、培养处处受限。很多喜爱艺术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由于经济制约,很难做到义无反顾地投入学习,也很难再继续深造攻读高等教育,高素质“非遗”理论研究人才后继乏人。为此,应针对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实施专门的艺术扶贫工程项目,扩大精准扶贫范围,在挖掘“非遗”人才招生方面给予补助;对于职业院校培养“非遗”人才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支持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职业院校真正做到守正出新,活态传承“非遗”文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现实中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学习、研究、发展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技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延续是每位国人的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