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数学上册三视图说课稿

2024-04-05 来源:步旅网


作品编号:15635478925896743 学 校: 山黄市鹤仙镇那年小学* 教 师: 戒悟空* 班 级: 蝶舞伍班*

《三视图》说课稿

一、背景分析 1.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新北师大版九年级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和投影之后的情况下教学的 。 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一种表示形式,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学好三视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为高中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我将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概念的理解和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1.2、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很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正确画出规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而要实现难点的突破,关键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导启发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活动丰富、思维积极的状态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对合作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能认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了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三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数学思考: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通过具体活动,积累学生的观察、想象物体投影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位置及各部分之间大小的对应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解决问题:会画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三、课堂结构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节课知识抽象、思维较大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根据以上分析,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情 景引入 导 入新课(5min) 自学新知 引入概念 (10min) 演示操作探索规律(12min) 应用实践解决问题(13min) 小结知识 感悟反思(5min) 四、教学媒体设计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根据教学需要先由视频片断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对长方体进行正投影得到三视图,直观形象展示得到主、左、俯视图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感悟三视图的特征。为突破难点,采用多媒体演示四棱锥的三视图得到的过程,让学生顺利地理解三视图的画法,从而达到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内容的统一。

教师准备:投影仪、课件、水壶、 学生准备:直尺、课本 五、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引入

教学过程 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同学们还记得苏轼的一首诗《题西林壁》入手,让学生经历从不同吗?诗中作者多角度的描述观察了美丽的庐山,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下美丽的庐山风光吧,请看(屏幕投影庐山风景片段) 猜一猜:你能猜出照片上的物体是什么吗?(不同角度的照片) 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事物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对三视图形成感性认识,迅速进入学

导入新课 自学新知 引出定义 看一看:在教室中间的课桌上摆放一个水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壶,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桌上的物体,并知欲望。 说出各看到什么? 教 学 过 程 1.什么叫视图呢?三视图指的是什么内 设计意图 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容,画三视图又有什么规律,圆柱、三棱柱、到充分发挥,在感性认识球的三视图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08的基础之上,通过自学引页110页的内容。 出三视图概念,同时注重2.三视图的概念。 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让上面 左面 学生感受从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的转换过程,理解三视图,初步领悟画法。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主视图左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正面 3.巩固概念,及时练习 (1)练习:下面的四组图形中,如图所示的圆柱体的三视图是( ) 初步用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概念.从较低的 自学新知 引

A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B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C俯视图俯视图D 起点入手,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累一定的成就感, (2)指出左面三个平面图形是右面这个物体对今后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 的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

出定义 教 学 过 程 1.如何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 ) ( ) ( )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2.课件演示:对长方体进行正投影得到三视初步领悟三视图的画法。 图。 观察很重要,要强调,要正对物体用视线对所看演示操作 3.将水平面、侧面、正面展开到同一平面,物体进行正投影。 观察得到三种视图的位置关系。 4.同桌讨论得到三种视图大小上的规律。 主视图 高平齐 左视图 高 讨论交流有助于学生发现三种视图的大小对应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三视图的画法是本探索规律 俯视图 长对正 长 节课的难点,所以这里突出画法过程的教学。通过正方形 宽相等 思考、演示、观察、讨论归纳出三视图的画法。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补充的合作意识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初学三视图,所以本节课先画学生比较熟悉的且简单的物体的三视图.进一步加深对物体三视图的画法的领悟。 应用

例1.画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实践 教 学 过 程 2、练一练:画出如图所示的三棱柱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 解决问题 进一步认识画三视图的规律,了解物体的整(这个三棱柱上下底面是正三角形). 体和局部都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正确 画岀规则几何体的三视 图。 3、小组探究:张师傅是铸造厂的工人,今天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想让他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小零件,应如何准决难点增强学生的合作意确地告诉他小零件的形状和规格? 识. 小结知识 感悟反思

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2)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以前“从不同方理本节课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将立体图形分解成平向看”有哪些不同? 面图形的研究方法。 (3)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的一般步骤是怎 样的? 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情1、教科书习题29.2 第1题、第2题 况,使老师真正了解本节2、请你画出右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课的教学效果。 图。 (1)这节课学了什么?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中我们一个不经意的点头肯定,一句赞赏的话语,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力量的源泉.所以,我根据特定的评价对象,利用多元的评价目标,多样的评价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中关注学生对三视图的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否探索得到三视图的画法,能否画三视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探索三视图的画法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表现,如能否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各项活动,是否与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意见,合作中每个人的责任意识等,在总结过程中关注学生所倾注的情感,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促进其学习。

另外,根据本节内容我对学生学习过程设计了评价表,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的结果应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最后把评价结果收集整理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

附:学习过程评价表(说明:在等级栏内打“√” )

内 容 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 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 是否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 动手实践能力与直观发现 三视图概念的理解 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自 我 评 价 优 良好 需加油 优 小 组 评 价 良好 需加油 数学思考是否有条理性和严谨性 本节课你提出的问题和独特见解 本节课你还有疑惑的问题 你对老师的评价和建议 教师评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