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2021-08-29
来源:步旅网
中国J外资 008年第3期 浅谈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西安长庆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李爽 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器趋激烈的今 天,企业发展与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违法经营、舞弊等,这些问题 无不与内部控制制度严重失控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建立一套合理、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规范企业 的日常经营活动,对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都控制框架构建 ,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1、内部控制定义 获取并在企业内部交流沟通。整个过程都得到监督,并随着环 境的改变而修改: 内部控制就其内在的最基本的概念来讲,是指一种受人 为影响、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还包括曰标的分类、内部 控制的要素和有效性的 价标准以及与之丰H关的讨沦.这些 在一起构成了内部控制的框架 是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管理 ’ 二、内部控制理论 近三十年来,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特 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资本市场金融风险加剧, }I:会各界对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师的厚望日趋强烈。在这种 背景下,美国泛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 层和其他员T实施的、为实现下列各类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 过稃 . 潜心研究4年,发l佰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简称 COSO内控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 段。“COSO内控框架”,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阐述了内部 2、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它ffJ原自管理层经 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崔本身紧密相连。 管这五项要素 适川于各类企业,但是巾小型公司埘他仃J的实施方式可能不 同于大公一J 巾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可能不及大公司正式、组织 控制的构成要素,为管理层、董事会或其他人员提供了评估内 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的准则 1、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 性强,但即使是小公刮其内部控制也呵能是有效的 内部控制 有以下五要素: 内部控制理论在两个世纪巾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历 了南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进入80年代以 (1)控制环境:任何经营活动的核心是人——员F的个人 特性,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T作胜任能力和他仃J进行的经 营活动所处的环境 、人事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企业作任 何事所依赖的垦础。 (2)风险评估:企业必须了解并应对其面临的风险。它必 米.企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和相互协 调为指导思想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程 看,内部控制与会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早期的内部控制 思想是以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记录与财产的一致性以及会 计报表数据可靠性为其核心内容。“会计系统建直在内部控 制程 基础之j 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内 部控制程序利用会计数据保证资产的安全、监督各部分的业 须设定目标,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和其他活动融为一体, 才能使恢企业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地运行。它还必须建 识别、 分析与臂理桕关的风险及机制 (3)控制活动:必须确赢和执行控制政策和程序,以确保 那些被管理 确认为减少风险所必要的活动得以执行。 务 ”内部控制制度被运用于审计也是出于保证会计信息真 实性之目的。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结构的复杂迫使注册会 计师寻找既保证审计质量又降低审计成本的办法,在这个过 程巾,注册会计师认识到了抽样审计町以与内部控制制度结 (4)信息与沟通: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和沟通系 统..这些系统町以使企业员T获得并交换那些执行、管理和控 制企业 营所需的信息。 合起来.从而使审计方式逐渐演进成以评审内部控制制度为 着入点,审计也从传统的审计阶段进入到现代审计阶段。在 美闫,“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作出报告尽管并不是强制 性的,但是, 市公司的管理部门有时也对此作出报告。这样 作的目的在于增强其企业报告f特别是财务报告)的叮信度, 并且公开解释会计责任的履行情况。”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到 目前虽无统一的格式和内容,但以下内容是必须包括其中 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构成;内部审计、独立审计以及审计委员 会的角色:独特的内部控制程序。 (5)监督:必须 督整个控制过程, 根据需要做 修 改。这样。内控体系才能做 动态反应,随着条件的改变而 改变。 控制环境提供了员 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氛 围,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 在此环境内,管理层评什实现特 定目标的风险 实施控制活动是为了有助于确保管理层有关 针对 险采取措施的指示得以贯,}JJ执行:同时,相天的信息被 圜I1> 审计天空 《 2、内部控制目标呈多元化趋势 拓宽正是南公 治理机制变化所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 营管理人员缺乏自主权及会计人员的困家T作人员身份决 定着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 有资 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容的演进进程看,现代企业制度 下的内部控制已不是传统的查弊和纠错,而是涉及到企业的 各个方面,成为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具体体现,此点与企业组 产的安全性。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一J治理机制下,公司作为 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消f_的绎济组织,以管 理监控为已任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曼拓展到保证公叫政 策的贯彻和公一J管理目标的实现J 、内部控制框架在公一J制 度安排巾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包,成为公一J管理巾不口f缺 织形式的演化及治理机构的发展相一致。在独资企业巾,不 存在现代意义 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为保护业主资产安全 面设置的内部牵制措施。在合伙制企业,虽然剩余索取权和 控制权也是合一的.有限责任公训和股份有限公司从理论上 讲也可以做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统一,但这里的“一”指 的是由若干名合伙人或股东构成的整体而非个人.因而存在 少的部分 - 四、采取舣管齐下和分两步走的战略建立内部控制框架 按旦镬COSO委员会的报告,内部控制框架由控制环境、Jx【 着共有产权问题。公司制企业出现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分离,随之产生了代理问题和搭便车现 象.内部控制南此而生,但其职能仅表现为保护资产和查弊 纠错。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历了二次兼 并浪潮。通过兼并,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股权进一步分散,所 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以及管理阶层的形成.公司治理结构 提上人们的议事日程。在现代公司制下,以保护资产和查弊 纠错为内容的内部控制显然不能满足需要,以更新内部控制 结构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应运而生.这种内部控制制度, 其职责不仪包括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 确、可靠.还将促进企业贯彻经营方针以及提高经营效率纳 入其中 3、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最初的内部控制实际上就是会计控制,所谓内部控制 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的加 以控制的制度。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内部控制被分为内 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后,内部会计控制指与会计工 作和会计信息直接有关的控制。当时意义上的会计控制的 目的是保护资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随着内部控制 目标的多元化,会计控制涉及到企业资金运作的效率和效 益。“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 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资 金筹集和运作谋求效益的最大化永远是企业管理的主旋 律,正因为如此,尽管内部控制的目标呈多元化趋势.会计 控制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未动摇。从企业实 践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正是围绕会计控制这一核 心来抓的:从保证资产安全和信息真实着手做好基础工作, 在此基础上采用预算管理、内部审计等控制措施保证管理 的科学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上述种种给我们的启示是: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丰富 多彩的历程,维护资源的安全、保证信息可靠、提高经营的效 率和效益构成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会计控制f含财务控制)始 终是内部控制的核心。 - 三、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 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 是密不可分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 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在我圉,内部控制外延的 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部分构成。上述框架足内 部控制的理想框架。就我困目前企业管理的现状看,建立和完 善内部控制申一步到位地完伞达到这一框架的要求是不太叮 能的。L大j此,我ffJ应该抓住关键 素,有步骤、分重点地构建内 部控制体系 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应采取分步走的策略:对 于会计核算混乱、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的企业,应该从定岗定 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着手,按旦{{合规经营 的要求建市内部控制制度,做到财产管理制度健伞、会计信 息真实;在此基础 逐步按效益性要求建 内部控制框 架。内部牵制、班组f柜组)核算、责任巾心管理、预算管理等 基础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可以直接按效益性要求构建内部 控制框架。 五、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关键因素 1、健全管理机构,理清管理权责 内部控制的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机构,这是 内部控制机制产生作用的硬件要素:二是各内部机构问、各经 办人员问的科学分工与牵制.这是内部控制机制产生作用的 软件要素 2、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 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董事会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 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从我旧《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股东大 会、总经理之间的权责划分看,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居于核心 地位。董事会应该对公一J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 责。原冈在于:f1)对于董事会而言,建赢内部控制框架是为了 通过“不丧失控制的授权”来保证公司有效运行、完成公司的 目标;f2)内部控制是董事会抑制管理人员在获取短期盈利机 会中的机会主义倾向.保证法律、公司政策及董事会决议}刀实 贯彻实施的手段;f3)内部控制以及涉及内部控制的信息流动 构成解决信息不对称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于段,而 确保信息质量是董事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3、强化预算管理 目前,内部控制结构已不仅仪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查弊 纠错和保护资产安全,其日标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证 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为此,预算控制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 要方式。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及其资源的配置方式以预 算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或过 (下转第81页) 411嘲 审计天空 经营目标实现过程巾的贡献。 素全部实现是.也就达到了该等级。因此,可以向更高一级的 ,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模型 笔者将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1.简称 CMM)应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以期町以构建一种内部 控制评价的框架,米保证内部控制评价的得可操作性和内部 控制评价的有效性。 CMM的核心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改进理念.CMM的灵魂 层次去评价。 内部控制的建 和完善是我困企业当前的1二作重点之一。 为此.政府部门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科学合 理的评价模型是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CMM模 型已经在软件开发、系统T程、一体化生产,人力资源评价方面 证明了其成熟的可操作性。将CMM应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评 价.通过对企业内控的实际渊查研究,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相结合,应该可以对企业内控效果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由于 以解释为策划、实施与评价的螺旋式上升,而评价导致再次改 进,开始了下一个改进循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最终将达到 ~种证明的优化的做事方法。CMM模型已经在软件开发、系 篇幅所限,本文未对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这是本文的缺憾,也成为笔者今后研究的内容之一。 统丁程、一体化生产,人力资源评价方面证明了他的重要作用 和成熟的可操作性。 CMM构建的目的是通过评估组织的过程能力及过程能 力的成熟水平来帮助组织改善其过程。CMM吸取了质量工程 的主要原理,把软件开发机构按照开发水平的不同划分为5 个成熟度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初始级、可重复级、己定义级、 参考文献: [1]赵东方、张莉 基于执行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之 探讨.中国注册会师[J】.2005 4 [2]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审计研究 [J]_2005 3. [3]朱荣恩、应唯、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 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会计研究[J]2003.8 [4]翟新生C0SO报告与建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结构的思考.经济经委[J].2005 3 [5】王立勇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模式.财经研 究[J].2004 9 [6]吕经浅谈cmm在企业中的实施计算机与信息技 术[J].2007 21 [7】邓景毅、张小康实施CMM的软件企业成本管理.经 济师[J].2004 (责任编辑:罗云凤) 已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一个较低等级都是其上一等级的基础, 使每一等级的实现具有连续性,并具备坚实的基础,从而形成 一个良好定义的、螺旋式上升的阶梯式结构 其中,除了CMM l以外,其它四个成熟度等级都南若干 个关键过程域fKPA)组成。每个关键过程域包含了一系列过程 域目标,只有当关键过程域满足了这些目标并且能够保持稳 定的状态时,才能说组织实现了陔关键过程域。CMM还指明 了一系列实践来帮助软件组织实现过程域目标。 通过借鉴《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提出的内部控制的五 要素,为每~个要素提供相应的达到该要素的目标,然后规定 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去完成这个目标.当每个要素的目标都完 成以后,就实现了内部控制在各个等级的要素。当该等级的要 (上接第79页) 决方案。 程的总称。预算管理南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考评 等环节构成。 4 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内部控制理论起源于上世纪初,自上世纪八t年代后得 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内控体系,在 风险管理方面.从分散的、非连续的和小范围、局部性的旧模 式,向一体化的、连续的和大视野、全方位的新模式转变,从 企业整体的角度进行统筹,采用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风险管理 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是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全 体员工,激励和约束的对象也是企业的员工,员T的道德水 准和价值观念长期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要求 内部控制结构的建立要考虑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的承 接性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在国际上日趋成熟,成为市场经济国 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呼唤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是企 六 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资 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通13益加快,关系也逐步趋于复杂 化,增加了社会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企业不得不面临涉及 业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持续快速继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内部控制 系建设丛书第一册COSO内控框架与 范围史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的风险 要求企业要有忧 患意识,建 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风险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朝着盈利目标和成就 内控要素评估工具建设委员编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控项目 [2]陈敏圭译・论改进企业报告一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 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综合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阎达五、宁建波・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 控制的新思考・会计研究,2000;3 其使命的方向发展,内部控制促进效率性,降低资产损失的 Jxl险,并有助于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对于法律法规的遵 循性。 由于内部控制服务于企业很多重要目标。建 系统完善 的内部控制体系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企业各种潜在问题的解 [4]李健・公司治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刘璐) 411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