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新思维,构建英语学习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

2020-03-09 来源:步旅网
。 英语‘课堂探讨 创新思维,构建英语学习 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 江苏启东市东元小学(226231)王月环 [摘要¨、学英语教学既要注重输入环节的知识积累,又要注重输出环节的实际应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造良好的课堂氛 学习输入学习输出 动态平衡 围,保证语言输入;创造展示平台,如课前演讲、小品表演等,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7—056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功能就在于交流。面对这 一知识性与实践性并存的学科,如何处理学与用之间的 关系,就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思考的重点。在传 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重输入而轻输出,这便常常造成 “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而一味地重输出而轻输入,则 会使得英语学习失去了根基。本文将从构建英语学习中 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方面,来探讨小学英语教学 思维的创新。 一、坚持英语教学,保证语言输入 想要实现最大限度的语言输人,首先要为学生营造 出一个适合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语言氛围 中想要学英语、喜欢学英语。例如,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下 册 ̄Unit 1 In class ̄单元中,出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 进行交流的场景,与我们的实际教学情景十分贴切。因 此,我借鉴了本单元课文中的形式,始终坚持英语教学。 从每次课程开始,我都会以“Good morning,class."开始, 与学生交流时也会采用“Sit down,please.”“Come in。 please.”“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 for us?”等方 式。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大家也十分乐于同 我互动。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营造出浓厚的英 语学习氛围,尝试了各种教学方式,却忽略了最基本的 一条路~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这种形式的开展简单易 行,教师也无须过分担心学生是否能全部理解。坚持英 语教学,重在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激发其语言输入的 热情。 二、重视情感因素,营造输入氛围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致浓厚与否 直接影响着英语知识的输入质量。因此,教师在实际教 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情感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 响,不断创新思路,带动学生学习。例如,在小学英语五 年级上册 ̄Unit 3 Our animal ̄iends}单元的学习之前, 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了多种小动物的卡通图 片,图中分别突出了它们的外貌特征。我在描述时运用 了“‘horse’有四条长长的‘leg’,‘rabbit’有一条短短的 ‘tail”’等来表述,马上激发了学生对于动物各个身体部 位描述方式的兴趣。 _舞 瞬 孵弋、撼戳 60\)// 三、创造展示平台,增加输出机会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输入只是知识积累的过 程,重在以输入指导输出。怎样才能达到动态平衡之下 的输出效果呢? 1.开展每日课前演讲 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畏惧表达的 现象,这主要是展示锻炼的机会过少的缘故。其实,教师 只需要将少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展示应用 英语,假以时日,便能够达到很好的输出效果。 例如,刚开始进行演讲时,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寻 找演讲题材。我鼓励学生,放眼生活,处处都可以进行演 讲。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2 Let’s make a furit salad ̄中,学生发现,水果沙拉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自 己喜欢又很了解,便以此为主题展开了演讲。整个过程 中涉及了banana,grape,mango,pineapple等新学到的词 汇,学生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每日课前演讲是在实际教学中坚持了很久的一项 学生展示活动。起初,一部分学生不想说、不敢说,在教 师的鼓励与同伴的带动下,逐渐转变成了让我说、我要 说。英语表达水平也在演讲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2.鼓励分组表演小品 除了课前演讲这种单人活动,教师还可以在小组中 开展多人展示形式增加学生的英语输出练习。小组的活 动形式,更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与自主学习的推动。 例如,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单元中,课文讲述了“皇帝的新装”这一家喻 户晓的故事。学习过后,我提出将每5名学生分为一组, 将这个故事以小品的方式来展现。学生马上兴致勃勃地 开始了剧本编写与表演排练。在课文对白之外,还加入 了“I need a new clothes,can you nlake one f0r me?”等全 新表达,生动充实。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既要注重输入环节的知 识积累,又要注重输出环节的实际应用。教师要做的就 是实现二者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由此创新教学思维,获 得更为显著的英语学习效果。 (特约编辑陈兮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