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分析——基于三大动力的视角

2020-10-26 来源:步旅网
和成长性好的农作物。特别是由于生物技术在油菜品 种改良上广泛应用,品种选育正向“双高双低”发展,即 在油菜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投人土地、劳动力、物 质资本等,这些生产要素都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效 果而准备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 相对数量不同,它们的相对价格也不同,如果一个国家 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丰富,则要素价格便相对便宜,用这 向高蛋白、高含油、低硫甙、低芥酸的方向发展。我国 目前“双低”油菜的推广面积仅占总面积的5O 左右, “长江油菜带”、“双低”油菜普及率也仅只有60 70 的比例,比先进国家落后了将近lO一15年。 第三,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都比较低。我国 些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便成本小、价格低,具有比 较优势。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我国油料产业 的发展:合理的规划农田农作物的种植,采取休养生息 体现在种植面积小,没有规模化效应;种植方式仍以手 的农耕方式,让农田不要物尽其伐;要合理的对农田进 人均土地面积不足1000m2,油菜种植行业的现状主要 工种植为主,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导致我国油料产业的 生产成本很高,没有市场竞争力。 第四,科研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我国在油菜品种 的研发方面技术比较落后,难以开发高产高质的品种, 如油菜的月桂酸是影响成品油品质的关键,一般油菜 的月桂酸含量不到5 ,美国的科技人员采取改进工 艺,能够培育含量高达40.6 的新品种。 2.3基于市场动力分析 从图5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油料市场上大豆、油菜 籽、花生的市场占有率2006—2013年的变化。关于大 豆,其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是不断地降低的,2006年市场 占有率为6O.42 9/6,而到2013年降到为23.18 9/6,降低 了61.64 ,并且有持续降低的趋势。而对于花生,其 国际市场占有率有升有降,但相对于2006年,总体趋 势是不断的降低的,但大部分年份都在2o 上下波动。 我国油菜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基本上在零左右徘徊, 也就是我国的油料基本上处于进口而无出口的状态。 70 60 50 40 3O 20 10 0 2000 2OO7 ZUU 2009 ZUlU 201 l 201Z ZUl 图5 2006--2013年大豆、油菜籽、花生的市场占有率变化 数据来源:由美国农业部和中粮网计算而得。 油菜产业从种植的自然资源、加工生产的技术进 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各个环节都未实现充分的挖 掘与发挥,各个环节联系不紧,未形成合力。没有形成 自然资源、技术进步、市场三者之间统一的多元共同发 展的格局。 3基于三大动力的视角分析促进我国油料产业 发展的对策 3.1充分利用和挖掘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创基础促 发展 尽管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在减少,但据估算,我国 可利用冬闲田土地有1.5亿亩,根据农业部规划,油菜 可利用达6000万亩,按照冬闲田油菜中下水平计算 (亩产100千克),将可增加油菜籽产量600万吨(折菜 籽油228万吨),可将食用油自给率从39 提高到 48 。因此,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我国油料产业发展的 自然资源优势,牢固油料产业发展的基础。 行开发,开发主要以高产田为主;改革农户型的油料生 产方式,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 3.2强化油料产业的技术进步的开发与应用。增动力 促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我国油料产业 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油料产业的 发展。但是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不管是在品种的培 育上,还是深加工处理环节,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培育优势油菜品种,实现油料产品多元化发 展。增加科研经费的投人,加大培育油菜品种的力度, 培育适应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异功能性状的品 种。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研发各种档次及各 种类型的油料产品。第二,引进先进的油料产品加工 设备和加工技术。对一些科技水平低,生产效率低的 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起先进的生产技术,如“低 温榨油”等技术,以此来提高油料产品的品质。 3.3提高油料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添活力促发展 第一,打造油料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降低生产成 本。我国油料种植业大多数是户农型生产,农民承包 地的规模太小、规模化连片种植模式不普及,这大大提 高了我国油料产业的生产成本。应实施规模化生产。 以此来提高油料产业的商品化率,从而提高我国油料 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升级油料产业生产技术。 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和价格上,但我国的油 料产业,尤其是油菜籽,存在“两高两低”的弊端,即含 油率偏低、外观品质偏低、芥酸和硫苷含量偏低、含水 量偏高,这些都会大大降低我国油菜籽的竞争力,使得 我国的油菜缺乏应有的市场,最终导致不能形成标准 化的市场格局,影响我国油料产业安全。 参考文献 [1]米健,罗其友.中国油料区域供求平衡能力预测EJ].农业经济问 题,2007:81—86. E23赵丽佳,冯中朝.我国油料和植物油的产业安全一基于进口视角 的分析E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29—36. E3]冯中朝,郑炎成,马文杰等.中国油菜产业经济研究[M].第1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o12,(5). E4]李爱民,张永泰,李云等.未来油菜品质改良趋势EJ].中国种业, 2002,(1):26—27. E5]薛荣久.国际贸易EM].(第五版).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66—69. 现代商翼工业{2015年第9期(下)l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