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背景分析:
食物十分重要,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补充能量和营养成分。幼儿园阶段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高,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所以通过科学探索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营养成分等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了解食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不同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营养成分;
2. 了解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能简单描述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3. 学会用触摸、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来感知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孩子们积极探究,好奇探索的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营养习惯,增强他们对健康的重视。
三、教学内容:
1. 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 2.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影响 3. 如何感知食物
四、教学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食物。
2. 体验法:让幼儿通过触摸、嗅闻、尝试、听等方式感知食物。 3. 师生交流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示范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亲自演示食物的特征和对身体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让我们来探究一下食物是什么,食物有什么特征,吃食物有什么好处?”
2. 学习内容一: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
(1)观察食物,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描述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 (2)老师出示图片,让孩子辨认不同的食物,并说出其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
(3)通过游戏“我是什么”来加深孩子们的印象。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测是什么食物,并描述它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 3. 学习内容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影响
(1)让孩子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例如水果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多的是鸡蛋等。
(2)通过观赏PPT,引导幼儿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对身体的影响。例如:吃蔬菜可以让我们强壮、增强免疫力;吃水果可以缓解便秘、协调肠胃功能。
(3)老师在幼儿面前放上不同的食物,并鼓励幼儿们尝试食物,并通过语言表达、动作等形式,描述食物对身体的好处。 4. 学习内容三:如何感知食物
(1)感受食物的外观:通过观察食物的外观来描述它的特点。 (2)感受食物的味道:给幼儿尝上一些不同口味的食物并找出它们的味道的不同之处,通过讨论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感受食物的气味:将不同的食物的气味主动向幼儿展示,并让他们尝试猜出它们的名称。
六、教学活动设计:
1. 得到认识各种食物的视觉印象,观察和通过嗅闻口感等方式鼓励学生感知食物。
2. 运用游戏和讨论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
3. 引导学生觉察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并明白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十分重要。
4. 学会判断食物的外观,并有所了解食物的味道和气味,让孩子们对
于食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5. 创设语言和术语环境,让孩子们能够看懂各种食物上标注的信息。
七、教学评价:
1. 幼儿对于食物的知识掌握情况;
2.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食物的特征; 3. 检查幼儿对不同食物营养成分的掌握情况; 4. 常见问题答案的分析的增进; 5. 课程关键内容难度的确认。
八、教学延伸:
在食物教育方面,家长的参与也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带回家中,与父母或其他亲友分享你们在学习中发现的有趣内容,遥远的在家就可以开展食物学习让孩子增进对于食物的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