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0.11.102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尹明坤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适用各类学科,在教育大力推动的当下,这种教学法逐渐渗入和应用到各所学校的教学中,起到了不错的作用,它的应用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和要求,满足了教学需要,做到了因材施教,可以对学生特长有侧重点地进行培养,优化了教学过程,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简要探究,希望能为小学生和乒乓球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小学乒乓球教学 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4(b)-0102-02Abstract: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i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applicable to all kinds of subjects. With the vigorous promotion of education, this teaching method gradually infiltrates and applies to the teaching of various schools, and plays a good role. Its applica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 meets the teaching needs, and achieves th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which can focus on the students' specialties The training optimize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practice of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table tennis teaching, hoping to bring some help to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able tennis teachers.
Key Words: Stratified teaching method; Table tenni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Practical research
小学乒乓球是锻炼学生体质、提升小学生乒乓球技能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师应当充分重视,鉴于当下部分学校场地器材的缺失和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体育教师应当在乒乓球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展开不同的教学方式,发现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力,优化教学过程,以此来不断提升乒乓球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乒乓球水平。
1 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1 符合学生心理状况
体育教师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在符合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发挥分层教学作用,可以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成效。小学生的心智都还不太成熟,对于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会过多关注,体育教师如果不注重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行为,不掌握好教学程度,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和对教师的误解,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在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变化,抓好学生的心理建设。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向小学生阐述分层教学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可以接受这种教学形式,而不会造成学生对分层的过多猜想。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心理特点,展开符合小学生趣味的分层教学活动,切实做好引导工作,让小学生可以在兴趣中更好地学习乒乓球技能和相关知识。1.2 结合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应以课程教学要求为前提,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不论在哪类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都是存在的,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知这一现象,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难易度分层,确保班级内的所有小学生都可以跟102得上教学进度,日积月累地提升小学生乒乓球水平。
1.3 考评与分层工作齐手抓
鉴于对乒乓球教学的考量,体育教师应当在分层教学中开展考核与分层工作。考核针对的主要是学生,并根据学生乒乓球考核结果,对学生乒乓球技能进一步加深了解,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测评结果进行分层,并提出有侧重性的教学帮助,以此来不断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促使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2 分层教学法在下学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1 乒乓球学习层次划分
体育教师在乒乓球教学中,应对学习层次进行划分,这里的学习层次在不同教学侧重点中可以有不同形式,如在培养小学生乒乓球兴趣中,这里的侧重点在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把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和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划分到一个组,将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和对待乒乓球态度一般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是小组之间的分层,让这些小组可以在竞赛中都增强对乒乓球学习的热忱,在积极小组的影响下,那些不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和那些不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学生的竞争意识会被点燃,在集体竞赛的渲染下会逐渐提升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提升学习兴趣的目的。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将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针对不同小组施展不同的教学方法,技能较为优秀的小组可以制定有难度、有挑战的训练,针对技能较差的小组制定一些基础训练,难度系数较低,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心理、生理可承受范围内接受训练和指导,让班级所有学生的乒乓球技能都能有所进步。2.2 乒乓球教学内容分层
乒乓球教学内容的分层离不开乒乓球教学时长,应在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学校体育学2020年(第10卷)第11期
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分,确保教学完整性。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乒乓球教学课时为例,三、四年级的体育课是每周1节,根据这个课程节奏,体育教师可将重点教学内容在每节体育课程中进行分层,并将基础课程充分划分在每节体育课中,让学生可以每节体育课都可以学到重点的乒乓球技能和知识,能进一步在学生乒乓球水平上做到提升。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内容设置的多样性,确保分层教学的丰富性,针对较容易的教学内容,可以减少分的层数,对于较难的技能和知识,要多分几层,要对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多进行引导,要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带去帮助,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分层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乒乓球教学质量的提升。2.3 乒乓球教学分层
当体育教师对学生、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后,也可以将教学措施做到分层,帮助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乒乓球技能的提升。如在讲解乒乓球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集合相同水平的学生让他们听讲,再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教学方法对下一批次学生进行讲解,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在理解能力较差、乒乓球技能较差的学生身上多用心、多费心,不断启迪他们、不断帮助他们,抓好全班学生的乒乓球基础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不同层次的实践,让学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能力,有能力、有信心地去面对乒乓(上接101页)新的原则。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方法也就需进行适应性革新,如从传统的技术讲授为主转变为理论与技术同向进行,更多的在内堂理论课中穿插渗透中华武术的德育价值与道德内涵。将传统课堂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革新为更多地以引导学生为主导的模式,让学生多实践、感悟武德的存在,感受武术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的相互结合。2.3 致力学校武术教学目标创新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革新,也相应为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终极追求,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引领教学的合理高效开展,使其朝向正确的方向靠拢,更加高效达到预定目标。就武术德育教育而言,其目标应该是促使武术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从内心熟知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道德知识,外在能够表现出恰如其分的武术伦理素养,将武术伦理道德落在实处,渗透在生活的点滴。
球技能提升过程中的难题。体育教师还可以采用诱导的方式,挖掘出不同层次学生身上的潜力,使得他们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促进学生乒乓球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实现乒乓球教学分层作用最大化。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无疑是有很多好处的,不仅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还在这一特点基础之上用分层的形式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在乒乓球方面的能力,做到了教学、培养两手抓,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有效保证,避免了乒乓球教学中两极化现象的发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决心的关键,对于乒乓球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此外,体育教师还承担起教学重任,担负起培养学生责任,为分层教学在乒乓球中的合理、科学应用做出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翾,杜永庆.分层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9(15):151-152.
[2]余绍健.浅谈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2-53.
[3]贾晶权.小学乒乓球教学方式多样化改革的可行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9):170.
走向国际,注重打造国际品牌与国际影响。同时,在其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重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具体言之,要创编符合国际性前沿视角的学校武术德育体系,立足于国际体坛,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同类体育项目做好对比,扬长避短,发挥武术德育的自身优势,深层展现中国武术的德育价值。3.3 前沿性特色
前沿性特色,即创新性特色,是指在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基础上对武术德育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总结过去学校武术教育开展现状、学校武术德育开展状况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武术德育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要求武术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技能,关注国际前沿,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深层把握学校武术的内在含义与德育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晓林,门杰.我国校园武术发展现状及方向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9,8(5):46-51.
[2]邓冬华,程丽芬.从学校武术传播的视角探析青少年德育[J].搏击(武术科学),2012,9(5):24-25.
[3]李浩华.武术本土身体文化的现代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2):52-54.
3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武术德育一体化创新发展特色
3.1 本土性特色
事物的演变需立根传统而不断创新。学校武术德育一体化创新发展首先需要注重本土特色。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已跨越了时空界限,对武术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为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如传统武术在向竞技武术演变分化的过程中丢掉了很多技击内涵,但竞技武术始终脱离不开传统武术,正如邱丕相所言:“竞技武术失去传统武术的支撑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因此,学校武术德育发展要不断创新,在保留武术文化内涵与本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必要性革新。3.2 国际性特色
学校武术德育发展要在保持本土性、中国性的基础上,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