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1-26
来源:步旅网
——■● 褶 l 0 鐾 毫§jiE L ,卜 【摘要】随着血站规模的不断扩大,采血量逐年提高,血站 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不断增加,原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方 法、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血站固定资产管理的客观要求, 血站应更新管理理念,建立组织机制,健全管理队伍,完善管理 制度,改进核算方法,增强节俭意识,实现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 促进血站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制度责任核算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社会公共和 公益事业得到迅速壮大,血站就是以为临床提供血液和血液制 品为主要职能、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是执 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全额或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并根据财政 部门的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 度。固定资产是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血站 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血站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贵重 设备的大量购置,血站固定资产的总量和总价值不断扩大,原 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方法、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血站固 定资产管理的客观要求,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血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 到位 一些单位管理观念滞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领 导重视不够,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 购置、轻管理”的思想。普遍认为血站作为公益.1生单位,资产不 参与经营活动,既不搞成本核算,不产生经济效益,也不存在保 值增值的问题,只要自己不谋私利,反正都是国家的,不少血站 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大多数血 站未建立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而由多个部门分工管理。由于 资产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不全,责任主体不明确,不能对各部 门的资产管理实行有效的控制、协调、检查和监督,其结果是各 部门各行其事造成管理责任不明,管理无序,推诿扯皮,甚至出 现某些管理环节上空档。 2、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混乱,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输血事业迅猛发展,血站需要不断更新血液检测、采 7D 《当代经济)2013年第4期 集、储存设备,但各单位普遍存在盲目和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 现象。科室之间互相攀比,只关注设备资产的功能特征,购置时 大多由使用科室提出购买申请,采购部门购置前没有进行严格 的设备可行性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没有相互合理调剂调配使 用现有设备,在本单位现有固定资产存量已能满足业务需求的 前提下,采购技术含量更高的设备,导致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 低。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维修不够重视,出现问题 没能及时修理,不注意日常保养,造成人为缩短使用寿命,浪费 国家资金。部分单位在处置报废固定资产时未办理报批手续, 存在随意出售、转让、核销现象,一些长期不能使用已同意报废 核销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清理,也没有专门场地放置,使用人 员与资产管理员相互推诿,资产堆积一边,无人管理,报废资产 被私自拆分、破损失窃现象屡见不鲜。 3、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上存在一些弊端 血站执行一般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原 始价值,反映其购置时的历史成本,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只通 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科目核算,购入时增加这两个 科目的金额,报废处理以账面全额在这两个科目上做相反记 账。固定资产需要的维修和更新费用一般通过修购基金或直接 列支处理。而修购基金是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的,与固定 资产的价值和使用过程发生的费用无关,容易脱离固定资产的 实际价值而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的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 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净值差距会越来越大,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现 有的固定资产情况,给资源配置和国有资产管理造成混乱。有 的单位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台账或卡片,以流水账形 式记录固定资产变动,长期不核对,使账物脱节,总账、明细账 与实物之间没有建立起严密的稽核关系,账面总值对实物失去 控制。有些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只使 用不记账,等竣工决算后再人账,有的一等就是几年十几年,加 上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频繁更换,账物不能一一对应,造成 严重的账实不符。 二、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对策 1、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岗 管理世界 ———————CONTEMPORA RY ECON O ℃S ●■■■■■■ ●I 位责任制 估确认或委托有评估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资产评估,合理 确定其资产价值。三是必须采取公开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进行,以实现其资产价值。四是处置 转变和更新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树立“钱物并重”的观念, 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全员不仅包括领导、财务人员、固定资产管 理人员,也包括单位其他部门人员。在单位固定资产购建、使用 管理,内部转移、报废报损、清查盘点等行为上,建章立制,加强 取得的处置收入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及时入账上 交财政。 3、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改进核算方式 现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发挥现有固定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 用效益。单位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或在相关部门设立 血站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 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自的职责,把责任落实到科室和个 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 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 人,相互稽核、职权分离,并与科室个人绩效挂钩,建立奖惩机 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目前国家已对部分事业单 制,实现“以制度管事”,“有章可循”。 2、重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做好预算、采购、使用、维护 (1)加强固定资产的事前管理,把好“预算关”。大多数血站 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固定资产在编制 年度预算的过程中,要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合理安排固定 资产购置预算。根据实际需要作全盘考虑,坚持面向基层、突出 重点、保证急需、勤俭节约的原则,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需要,制 定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成立仪器设备购置小组,制定可 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车辆购 置、设备购置等符合政府集中招标采购要求的要严格执行政府 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自觉接受规范监管。 (2)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中的管理,健全采购、验收、保管、领 用、维修维护和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购入固定资产应由设备物 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设备物资验收小组对其 技术性能、参数、运行状态进行检测试用,财务审计部门参与监 督。符合要求的出具验收合格报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据以办 理验收入库手续。出库和内部调拨环节及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 账及卡片台账,制作标签,认真粘贴。设备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 于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过程中的使用和保养。建议一般日常 维护保养由使用科室和设备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共同负责,解决 简单故障,关键设备由厂家售后技术人员负责维保,维修后由 相关人员评估确认,出具确认报告,确保其精确度和使用性能。 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财务、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 部门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摸清单位的家 底,查明实存数和账面数是否相符,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 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完整。 (3)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规范资产处置程序,防止 国有资产流失。对于待报废的设备,要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清理处置,严格程序,依法操 作,预防腐败。一是呈报批准:固定资产处置,必须事先报请财 政国资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审批,未经批准,不得处置。二是资 产评估:经批准同意处置的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实地评 位固定资产标准进行了调整,如医院会计制度已于2012年1月 1日开始实施,但在血站固定资产标准未调整之前,就意味着单 位固定资产核算量相当大,认真细致地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核 算工作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工作。建议在财务部门设置 固定资产总账,设备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性质、使用 科室等设置明细账,使用科室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的三级管 理模式。每月末进行账账、账卡、账物核对,保证相符。购建完成 的固定资产尽快办理竣工决算及时人账。可以借鉴企业和医院 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 旧”科目。对于出售、报废、毁损等处置固定资产时通过“固定资 产清理”科目核算,“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期末余额主要反映没 有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价值,“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 备抵科目,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解决了传统事 业单位会计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的缺陷。计提了折旧,还可以 使固定基金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如实地反映血站的资产总额、 净资产,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单位的成本和费用,增强了单位对 国有资产增值保增的意识。 受计划经济时期管理模式的影响,目前国家对行政事业单 位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 了一定难度和挑战,但只要我们重视起来,随着问题的解决和 创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一定可以不断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 行办法【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s】.1998. [3]黄惠兰: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Ⅱ】.科学与财富,2011(11). 【4]虞伟姣:浅议如何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o】.经营管理,2011 (16). 【5】边垮:从折旧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町_现代商业, 2011(18). 《当代经济}2013年第4期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