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议论文作文:红楼梦读后感_1

2021-04-08 来源:步旅网


红楼梦读后感

曾经对于《红楼梦》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如品茶一般细细品读,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红楼梦》缘起灵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过多故五内郁结。至于石头如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贾宝玉,我们不得而知,只觉得颇有些神化色彩。

再说那降珠草下界幻化为人形,名黛玉,以一生泪水报答神瑛待者灌溉之恩。黛玉性格孤僻,并非与天俱来。她幼年丧母,寄居在外祖母家中。但这并非是一个有温暖与爱的家庭,而是一个龌龊之地。

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实则自吹自擂,不过是出;携蝗不嚼;的闹剧,在;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

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虽为;主子姑娘;,却又被称为;小鸡肚肠;,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她是不谙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断秋风狠;,不要过份指责她的;多心;,那实则不为她之过,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虑。

众钗中可与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宝钗莫属,她家私雄厚,善于处世,这两点胜过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没有木石前盟,却相信金玉良缘。

初到贾府,便;连下人也都多与宝钗亲近;,赵姨娘也称她厚道。生日会上,她知贾母;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说。蘅芜院她布置得素净简单,给人以恬静的淑女之感,让人觉得节俭。金钏投斗,她帮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结。宴席上众人嘲笑乡下人刘姥姥,独无描写宝钗之笔,是曹翁忘了这号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维持了大家闺秀的仪态。一方面她让王熙凤认为;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一方面又让老太太,王夫人觉得;小惠全大体;。对黛玉的讥讽听若惘闻,让人以为她从不记恨,又在扑蝶误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时,扯出与黛玉捉迷藏之谎。她处世的高明与黛玉的清高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宝钗被认为;大家闺秀,温顺,识大体;,选上了;宝二奶奶;,终成了;

山中高士晶莹雪;。

对于宝钗,我一直无法喜欢,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她与宝玉的婚姻。她的处世圆滑,她的性格温顺,在我看来皆是虚伪之举。借由一些小事拉近与黛玉的关系,让黛玉认为与她;情同姐妹;。对待宝玉,更是好之又好,顺之又顺,全然不同与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时,只说了半句;宝玉,你好……;,便命丧黄泉。如果要我填满这句,我想必当是;宝玉,你好狠。;为何狠心抛弃黛玉,另娶宝钗,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个空有痴心的女子,如果连痴心也化为灰烬,又如何撑得下去。殊不知,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计,宝玉并非无情,只是一直认为迎娶的是黛玉。再说那宝钗,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顶别人之名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宝玉掀开红盖头之后,发现林妹妹成了宝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宝钗冰在那儿,不再理会,这叫宝钗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无情也动人;,竟落得个独守空闺的下场。

思及至此,忽觉宝钗也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则是吃人的封建礼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