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可以为中国廉政文化提供充分的思想资源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精神品位和人格修养,所遵从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申明的做人准则和处世原则,所阐扬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类幸福的渴求和对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向往,在今天仍能启发和帮助人们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人们陶铸思想德行,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它对于现代人的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意义。如何吸取中国传统精华推动廉政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中有关“立志”、“畏”、“知耻”的理念来建设当下的廉政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廉政文化的意义
中国古代格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淡泊,就是清简素朴,少一点私欲。这样,谋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样燃烧,浪花一样翻滚,酒醉一样躁热,而像镜子被擦拭干净,像池水被沉淀透明,这时候高远纯洁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现,主宰原本飘荡无主的心。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就是说人人都有良知,这种良知与生俱来,愈是到了后来,被私欲蒙蔽,人心也就一天天坏下去。因而他主张在生活中,对后天所染的心灵垃圾作不断的清除,通过知行合一的工夫至于“致良知”的境界——良知的恢复与重光。“至良知”是崇高的心境,高远的志向,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立志的思想里程。一个人清心寡欲,持志不动,这是人心向上的最好状态。然而很多时候,人心是浮荡与浮躁的,受声色犬马的诱惑,东追西逐,不知所至。人心不再是美好的“良知”,而变成发狂的“牲口”,放逐于名疆利场。所以,王阳明说:立志就要“收放心”!鸡鸭放出去了还要收回来,更何况是自己的心!王阳明的思想对今天还是有用,因为我们的一部分官员的良知真的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像放出去的鸡鸭牛羊收回来难,也
不想收回来。总之,在立志这个问题上要讨论的问题很多。什么是志?怎样立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利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这个可贵的资源宝库立好志、拒腐败。
二、廉政文化的目的
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小平同志的话是很有深刻的含义的,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这就是共产党一方面要不怕,一方面要有一个怕字放在心头。说不怕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许多事情我们是头一回遇到,这就需要无所畏惧的精神,大胆实践,勇往直前。说一个怕字,是自我修养而言,凡是遇到个人利益得失的时候,就要三思而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刻记住一失足将酿成千古之恨。根本的区别还是为公还是为私。为一个公字,要敢字在前;为一个私字要慎字当头。有了这样的自觉,就可以建立起廉洁的党风,就使我们的干部走在河边不湿鞋。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矩,在今天来说,就是党纪国法,就是规范我们行动的规矩。有了这个规矩,对其有敬畏之心,时刻想到“不越矩”,得到的将是更大的精神自由。一个人在做腐败的事情的时候就要有所畏惧,因为他已经在违背规律,违背人心,违背潮流。当一个人拿着人民给的权利,肆无忌惮地去做营私的买卖,必然召来人民的怨恨。我们手里有权,这权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民如水,执政者驾着一条船,心里哪一天没有了人民的“天”,水随时都有“覆舟”的可能,这怕不怕呢?想通了这些,我们的干部就保得住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抗得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许多贪官落马,走上不归之路,就是心中少一个畏字。至少是这个畏字没有对他产生最大的威慑力量。
三、知耻与道德建设
《论语》说:“行己有耻”。孔子这里说的是作为一个人都要有自尊、自爱之心,不要做出令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丧失了耻辱心,一个人就到了药石难救的地步。他还说:“知耻近乎勇”,是说知道什么是耻辱,这样的精神自觉会给人带来勇气。胜己者,胜人。人最大的勇气是战胜自己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孔子说是“知耻”的结果。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陷阱,人们的性格上有许多弱点。中国佛教说:人身上都缠着三条毒蛇,这就是好女色——痴、想权位——嗔、爱金钱——贪。许多人被这三条毒蛇缠死的。怎样才能从三条毒蛇的缠绕中解救出来呢?没有其他方法,就是需要自己解救自己的勇气,而这勇气是从“知耻”的道理中来的。现在贪官犯赃,怕的是刑法,就是不怕羞耻两字。法网恢恢总有漏洞,道德自省无处不在。只是依靠刑法而不教育干部明德知耻,不可能从思想根子上铲除腐败。必须在社会上培养知耻明德的风气,重在教育与“督责”。要让民众,首先是干部懂到什么是可耻,什么是光荣。要像做启蒙工作一样地去做知耻的教育工作。社会舆论谴责腐败,力度还要加大,要让腐败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因而,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就是要净化人们内心里的道德使之高尚,党的领导干部尤其要站在人格高地,要通过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朽文化和腐败文化的滋生蔓延,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制、社会环境,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人文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