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句话或写⼀段话,并⾮是⼀件很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这可以说是作⽂当中的⼀项基本功。基础打得是否扎实,对学⽣今后的作⽂⽔平影响极⼤。
那怎样来培养孩⼦对看图写话的兴趣呢?这是每个教师、家长都很关⼼的问题,对于⼀年级的孩⼦来说⾸先要培养兴趣,不能超之过急,就像在专题学习⾥“写话”、“习作”与“⼝语交际”中关于“写作”的⽬标,第⼀学段定位于“写话”,第⼆学段开始“写作”,这是为了降低学⽣写作启⽰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的写活习作兴趣和⾃信⼼。能够对写话有兴趣,能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就很好了。
家长这时应该改变⽅法,不要过⾼的要求孩⼦要写的怎么样,⽽是多去引导孩⼦⾃主发挥想象⼒,把平时课⽂中的好词好句加以运⽤,激发孩⼦的兴趣。⼀年级学⽣识字量有限,写字的速度⽐较慢,所以说⽐写容易些,写话习作要从说⼀句话,写⼀句话开始。也可以让孩⼦每天写⼀句话,慢慢的循序渐进,相信会有好的收获。 ⼀、认真看图,培养观察⼒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眼睛看,看是基础。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脑⾥形成清晰的印象。可⾸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中⼈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物的性别、年龄、⾝份;从⼈物的表情、动作,推测⼈物的思想,以及他在⼲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等等。使孩⼦做到⾔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 ⼆、合理想象,培养想象⼒
看图写话的画⾯是⼀个个静⽌的⼈或物,⽽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孩⼦通过仔细观察画⾯,通过适当的提问为⽀点,进⾏合理想象,使静⽌的画⾯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充实丰富起来。引导孩⼦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由⼀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幅图由⼀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个动作,有时,还可以只提供⼀种情境,让孩⼦的想象⾃由驰骋。 三、看图说话,培养⼝头表达能⼒
低年级孩⼦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不达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有语病。家长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开始的要点不应过⾼。所以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让孩⼦先看明⽩,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响亮。
(2)⿎励孩⼦⽤词的准确与⽣动,启发孩⼦⼤胆思维、合理想象。例可问问孩⼦:“还可以⽤哪个词语来形容?”、“你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
(3)训练要有层次的进⾏。对孩⼦的⼝头表达能⼒培养,要引导他们:“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的话来说。”对那些⼝头表达较差的孩⼦,家长们要循循善诱,促其发⾔,哪怕是三⾔两语,也应予以肯定。 四、看图写话,培养书⾯表达能⼒
对于⼀年级的⼩朋友,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物,⼲什么”就⾏了。慢慢地随着孩⼦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和⼝语表达的提升。要求孩⼦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动。写出⼈物的语⾔、神态、动作等等。看图写话的画⾯是静⽌的,但是孩⼦写出来的⼀段话或⼀篇⽂章是⽣动的、有趣的。 五、看图写话,培养写作积极性
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
功的喜悦。所以建议家长们多把⽂章发表在博客,或可打印好交给⽼师⽤于墙报展览,甚⾄⽤⼀个专⽤的本⼦把他们的哪怕是⼏句或⼀段话或⼏篇⽂章收集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