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并不代表合同生效,合同一旦无效即失去法律效力。根据新颁布的民法典,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
法律分析
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生效,根据民法理论,只要合同双方意思达成一致,合同已经成立,但是合同成立后,可能面临着合同解除、变更、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风险,并且合同一旦无效,从合同产生之日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另外,新颁布的民法典又规定了未生效的合同,这一新的合同状态。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审批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该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证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拓展延伸
合同签订后的生效时间是多久?
合同签订后的生效时间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合同中的约定、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协商。一般情况下,合同在双方签字并达成一致意见后即时生效。然而,有些合同可能包含生效条件,例如特定事件的发生或特定文件的提交。在这种情况下,合同的生效可能会延迟,直到满足了所规定的条件。此外,某些法律规定了合同生效的最长时间限制。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合同签订后的生效时间可以是立即生效,也可以是有一定延迟的。当事人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咨询专业人士以了解合同生效的具体时间。
结语
合同的成立并不代表合同的生效。根据民法理论,只要合同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即成立。然而,合同成立后可能面临解除、变更、无效或被撤销等法律风险。一旦合同无效,自合同产生之日起即失去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合同生效可能受到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影响,涉及批准手续的合同,未办理批准手续不影响合同中履行义务的效力,但应办理相关手续。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若行为人与相对人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则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生效时间取决于合同条款、法律法规和当事人协商,可能立即生效也可能有延迟。当事人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咨询专业人士以了解具体的生效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