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适用条件与申请缓刑的相关规定
本文主要介绍了被告被拘役民事诉讼是否会开庭的情况,拘役是否适用缓刑的条件,以及拘役适用对象的相关规定。文章详细解释了刑事拘留对民事开庭的影响,以及根据刑法规定拘役适用缓刑的条件。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拘役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微和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以及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的用法。
法律分析
一、被告被拘役民事诉讼会不会开庭
一旦刑事拘留就不能再进行民事开庭了,我国法律规定,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所以一旦刑事拘留了,就不能民事开庭。
二、拘役是否适用缓刑
1、适用。根据《刑法》72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累犯不可以适用缓刑。”
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适用于以下几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人不是累犯;
(3)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旨再危害社会。(而对故意类犯罪使用的较少,但也有些是可以判处缓刑的,比如,故意伤害致人轻伤、重伤的;贪污数额较少的;盗窃的等。因此可以看出是否适用缓刑主要看犯罪行为是否教清,悔罪表现以及平时表现等。)
3、缓刑不可以申请只能建议:一般在庭审过程中积极辩护争取缓刑就可以了(同时提供证明第上面的条件,请求法院判处缓刑),是否批准要看合议庭评议的结果了。
三、拘役的适用对象
1、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刑法分则中犯罪性质最严重的,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也可以适用拘役,但所占比例最低。
2、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中国刑法分则中除过失致人死亡罪没有规定可以适用拘役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3、在中国刑法分则中,设置拘役刑的条文绝大多数是把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既可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有从轻情节的犯罪。另外,在刑法分则中规定有管制刑的条文,大多规定有拘役。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介于管制与徒刑之间。所以,拘役除有上述两种用法外,还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管制,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此外,在以短期徒刑为最低法定刑的犯罪中,如果具体犯罪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也可以判处拘役。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旦被刑事拘留,民事开庭将不再进行。关于拘役的缓刑适用条件,根据《刑法》第72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而拘役的适用对象主要是犯罪性质较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的规定,既可适用于轻微犯罪,也可适用于具有从轻或从重情节的犯罪。在庭审过程中,积极辩护并提供相关证明,可以争取法院判处缓刑。最终是否批准缓刑将由合议庭评议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二节 对罪犯提出的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 第二十四条 监狱在执行刑罚过程中,根据罪犯的申诉,认为判决可能有错误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监狱提请处理意见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将处理结果通知监狱。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章 回 避 第四十条 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需要回避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三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作为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办理: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得作为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办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