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春秋”“战国”特点;春秋争霸的四个时期;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能够认识战争是政治经济变革在军事斗争上的反映,对加速奴隶制瓦解和促进封建制形成所起的作用。
2.提高学生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春秋战国战争的能力。这些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给社会生产也带来极大破坏。但是,客观上又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进步。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大国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2.春秋战国时期,为战胜对方,各国都重视选拔人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
3.春秋战国长期激烈的兼并战争,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和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客观辩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分清春秋战国两个不同时期:
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①“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的特点: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A.奴隶制经济基础动摇,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已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B.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各诸侯国掠夺土地和人口以扩大统治范围,进行长期争霸兼
并战争。
讲授新课:
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东周的建立与王室衰微
①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即洛阳)。史称东周。
②周王东迁后,周王室不再被诸侯所重视,逐渐成为各强大诸侯的附庸。
2.春秋争霸的四个时期
⑴“周郑交质”时期:春秋初年,诸侯中郑国首先向周天子挑战。郑国以帮助周平王东迁有功,其势力发展很快,郑庄公首先称霸,有两个重要事件:①“周郑交质”,即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人质。②郑庄公打败周桓王,周桓王被射伤肩部,天子威信扫地,周王室从此一蹶不振。
⑵齐桓公称霸时期:
①齐是周初姜尚的封国,春秋时已发展成东方大国。
②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
A.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以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
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借以发展齐国势力。
C.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⑶晋楚争霸时期:
①前632年,晋文公图霸中原与楚成王发生冲突,导致晋楚城濮大战,楚军大败,晋文公与诸侯会盟,成为中原霸主。
②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晋楚又大战于邲,晋军大败,楚庄王称霸中原。
引导学生阅读 “楚王问鼎”的故事,以说明楚庄王号令天下之野心。
⑷昊越争霸时期。
①春秋末年,崛起于长江下游的吴国和钱塘江流域的越国相继称霸,已是大国争霸的尾声。
②前496年,吴王阖闾大举伐越,受重伤死于中途。其子夫差立志报仇,三年后大败越王勾践。吴王阖闾图谋霸业,至夫差终成霸主。
③越王勾践卑身事吴,卧薪尝胆,立志复国,终于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春秋后期到“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
①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被周王封为诸侯,正式分晋。
②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的姜氏而为诸侯。
③“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七雄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盛的诸侯国。指导学生阅读《战国兼并形势图》,掌握七雄的地理位置。
2.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四个时期
⑴魏国独霸中原时期。
①三家分晋以后,魏国最强。
②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国势大增,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③独霸中原。魏文侯不断向外扩张,初具霸业规模。
⑵魏齐争霸时期。
①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国与魏国围绕中原战局,展开了军事和政治上的激烈斗争。②齐国经过桂陵之役和马陵之战,两次打败魏国,代替魏称霸中原。
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介绍“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和孙膑用“退兵减灶”之计,战败庞涓的著名战例。
⑶秦齐互帝时期。
①公元前4世纪后期,秦国经商鞅变法,由弱变强,向东扩张,屡败韩魏,一跃成为西方强国,形成与东方齐国双雄对峙的新格局。
②秦国因一时难以征服东方六国,秦昭王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尊齐泯王为东帝,自称西帝。这样,秦齐出现暂时的互帝局面。
⑷秦国独霸时期。
①公元前3世纪以后,楚齐两强衰落。
②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打败赵国。至此,秦国独强,无敌于天下,东方六国灭亡已成定局。秦国开始进行统一战争准备。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性质:
战国时期的战争,除扩大地盘,掠夺人口,激烈混战,与春秋相似以外,开始具有封建兼并战争的性质,以后逐渐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发展和融合的重要时期。
2.周边各族的发展。
①在北方、东北: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其中战国后期的匈奴,其首领头曼单于在今内蒙古五原地区建立了头曼城。匈奴与战国时的赵、燕、秦都发生过战争。
②在中原地区:有战国时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
③在西部:有月氏、乌孙、义渠、羌等。他们是今甘肃、新疆一带的古老民族,其中义渠(今甘肃宁县)是西北最强的戎族。
④在西南部:有巴、蜀、夜郎等民族。
⑤春秋时,南方以楚、吴、越为中心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
2.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长期激烈的兼并战争,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但是客观上,加强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间交往,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