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相关词语。
2、通过朗读,从字里行间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3、领悟作者睹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4、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睹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2、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有关课件
四、教学理念:
1、意文兼顾,人文合一——努力体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体现语文学科本味。
2、注重对形象的感受与情感的体验,体现作品阅读的特点与要求。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 理想的风筝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介绍作者苏叔阳:
出生于1938年,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曾在多所大学任教。1978年,40岁的他离开大学讲台,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编剧。1994年,他因胃癌切除了部分胃,2001年因为肺癌切除了左肺,2004年又切除了脾脏。抗癌14年,先后多次手术,可苏叔阳在69岁的年龄上仍笔耕不辍,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苏叔阳竟然写出了3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7本书。
过渡:苏叔阳是一个多么乐观的人呀,这还要感谢教他们历史课的刘老师。从他的身上,苏叔阳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走进刘老师,和他学做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正音。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
3、交流汇报。
(三)再读探究
你觉得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刘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体会)
1)以第一件事为例具体介绍体会方法
第一、抓住语言
出示下面一段话,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到了什么。
只是有一次,……
2).继续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3).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4).班上汇报。
(四)、作业
1、习字册描红。熟读课文。
2、思考:课文题目是理想的风筝”,照说,只要写“放风筝”这件事就行了,为什么还写了其它两件事,这两件事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跟课题“理想的风筝”又有何关系呢?下节课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