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将相和》导学案

2022-04-02 来源:步旅网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知识链接】

  读一读“资料袋”。查找历史背景和相关资料。

  【学法指导】

  启发式教学法、朗读、小组讨论、

  【自主学习】

  1、读课题:题目中“将”指       ;“相”又是指       ;“和”的意思是:  

  ; “将相和”的意思是:                                       。 

  2、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其他小组注意倾听,指出问题。

  3、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路:

  这篇课文共讲了    个小故事,分别给故事加上小标题《            》、 《             》和《               》。

  4、课文的主要内容:                                                   

  。

  【合作探究】

  1、读课文1----10自然段,思考:

  ①说说蔺相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去秦国的?

  ②他是怎样一步步与秦王展开斗争的,结果怎样?

  2、读课文11----14自然段,思考:

  ①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

  教师复备栏或

  学生笔记栏

  ②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③说说从前面两个小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3、读课文15----18自然段

  ①用“﹋﹋”画出廉颇的语言,读一读,思考:

  a、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

  b、蔺相如真的仅仅靠一张嘴吗?

  ②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

  4、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①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提示: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     、     和     ,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     ,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②选取三个小故事中的一个表演课本剧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对手下二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陈述句:                                                        

  改为转述句:                                                        

  (2)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改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 

  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写出过渡句的作用。

  【课外拓展】

  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