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落花生》教学案例

2022-01-21 来源:步旅网

  背景说明:

  《落花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作品,文章读起来自然流畅,感情真挚,生动地描述了花生不同于其他果实,从而启发做人要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实实在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中,我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注重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案例描述:

  师:今天,看到同学们这么精神,老师真高兴。送你们两幅画:梅花和竹子。{出示梅、竹图}

  师:梅、竹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它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

  [出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生齐读}

  师:作家陈慧英在《梅花魂》中也写到:

  [出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梅花一样。

  {学生齐读}

  师: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敢接受挑战吗?

  学生齐读课题。

  教学伊始,我就开门见山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让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进一步接触这一写作方法。

  在学完本课后,教材为学生设计的小练笔是这样的: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不难看出,教材编排的意图体现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标,要求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案例描述:

  师:学完了课文,我们都知道花生虽然外表并不好看,却很实用,做人也应该像花生那样,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出花生的这一品格的?

  生:采用对比的手法。

  师:能不能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境来谈一下?

  生:(生读文)作者在这一自然段是拿花生与苹果、石榴、桃子作比较,突出了花生的品格。

  师:你真会读书!而且很会思考!

  生:老师,我来补充一下,我觉得作者主要是想通过苹果、石榴、桃子爱炫耀这一特点反衬出花生的默默无闻!

  师:谈得真深刻。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突出花生品格的?

  生:是通过对话描写!

  师:你们发现了吗?谈一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写让人读来感觉很亲切。

  生:没有深奥的语言,浅显易懂。

  生:对话你一句,我一句,层层推进,进而揭示文章主旨,非常有头绪。

  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怎样写好对话又能表达自己所要表述的内容呢?

  生:我觉得像作者那样,对话应该符合说话者的身份。

  师: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注意什么呢?

  生:还应该注意与对话人的意思的衔接。

  师:对话是互动的,因而应该顺着前面人说的话接着往下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生:写对话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的说话格式,可以使文章不呆板。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课文在描写对话时也是这样做的。有的把“说”字放在人物说的话的前面,有的放在说的话的后面,还有的放在说的话的中间,这样看起来形式就比较活泼了!

  师:我们来试着练写一下好吗?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生:默默无闻的小草。

  生: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

  生:不畏严寒的青松。

  生: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

  师:现在请你们自由结合,分组讨论。要求针对一种事物,分角色对话,谈出这件事物的特点。(学生兴趣盎然地自由分组,对话描述物品的特点及内在品格。)

  师:把你们刚才对话的情景写下来好吗?(生动笔练写。)

  课后的小练笔并没有让学生去模仿作者的写法完成对一种事物的描写。但是课文作为范文不去模仿学习,浪费学习资源又太可惜。而且从纯写作的角度分析,这篇课文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对话描写。于是,我突发奇想,何不二者合二为一呢?把原来的题目具体化,让学生用几个人对话的形式写一种事物,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看课文,学课文,自己设计谈话场景,于是小练笔便变得简单可行了!

  在练写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口语交际中谈话的基本要点:一是前一个人说过的意思,后一个人不能重复,而且要补充前面的意思,随着对话的进行,意思表达得越来越充分。二是后一个人接前一个人的话,也是从意思上接,不岔开话题去说别的事。做到这两点,说话才不会罗嗦,意思也就连贯了。这不仅对写作文,就是对平时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阅读和写作如何相结合,真正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对我们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我觉得教师应该吃透课文内容,抓住文章写法中的重点之处引领学生仿写,使学生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范文作用,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