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分苹果》教案

2023-01-12 来源:步旅网

  一、教学内容: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认真的参与数学活动。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视频展示台 每个小组一张表格 每位同学自备12张苹果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动画情境

  今天,老师带大家参加嘟嘟熊的生日聚会,大家高兴吗?(高兴)为了招待大家,嘟嘟熊买来了好多种水果,请同学们看一看,算一算,都买了什么?有多少个?

  (课件依次出现三把香蕉,七串樱桃)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小动物嘟嘟熊引入,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并通过帮助嘟嘟熊计算各种水果的个数,有效地复习了乘法口诀,为下边的分一分活动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活动一:分苹果

  1、嘟嘟熊还买来了苹果,可是,它遇到了一个小难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小熊、12个苹果、4个盘子)

  猜一猜:嘟嘟熊遇到了什么难题?

  (课件出示:平均每盘放( )个。)

  谁能读一读嘟嘟熊的问题?

  “平均”是什么意思?(每份分得同样多、一样多)

  这节课,我们就帮嘟嘟熊分苹果。(出示课题)

  (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逐步展现主题图的内容,让孩子们认真观察,理解图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

  2、请同学们拿出你的苹果图片,分一分,摆一摆。

  学生活动。

  汇报,并找同学们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

  (学生汇报时,一定要先展示自己分的过程,再汇报结果)

  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无论哪种分法,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所能达到的知识层面自然也有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存在不同的分法。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分层次进行汇报,对他们的不同方法老师没有去强行统一。尽管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选择最优化方案。在此环节,老师为了突出最优化方案,对一下给每个盘子分三个<利用乘法口诀>的同学,浓墨重彩地表扬,并让其他同学重复,有意识地进行了强调和引导。在下面的学习中,孩子们都开始使用口诀来解决“分一分”问题。)

  3、看到咱们班的同学这么聪明,机灵的米老鼠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课件:随着悦耳的音乐出现一只机灵的米老鼠。)它还带来了一个数学问题。

  (卡通动物米老鼠伴着优美的音乐出现在屏幕上,又一次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课件出示:如果每两个放一盘,可以放( )盘)

  (可以放6盘。)

  是不是6盘呢?让我们分一分,验证一下。

  (同学们自己进行验证)

  学生汇报。

  (在此环节,教师设计了“验证”一下的活动,让孩子们从一定程度感受到数学的严谨与准确。)

  4、小组活动

  (出示表格,教师指着表格进行讲解)

  刚才,我们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2个放一盘,可以放6盘。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

  下面,我们来小组合作。(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自己先想一想,在动手试一试。

  (2)小组内交流。

  (3)组长作好记录,把不同的分法填入老师发的表格。

  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地最好,想出的方法最多!

  (组长汇报,强调平均)

  (这是对课本内容的延伸,让孩子们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并通过小组活动这一形式,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尤其是通过对完成表格的分析,让孩子们对口诀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初步感受一种数学的对称。)

  5、看到这些苹果图片,老师也有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2个苹果,如果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

  (在老师所提的问题中,渗透有余数除法的内容,使学生意识到平均分时,有时候会有剩余。)

  6、小结。

  刚才,我们共同分了苹果,知道12个苹果平均分,有时候正好分完,有时候还会有剩余。

  (通过多个要求来分12个苹果,使孩子们对“等分”与“包含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尽管老师没有提出这两个名词,但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其具体分法,并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使用乘法口诀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活动二

  分好了苹果,嘟嘟熊的好朋友小松鼠来了。

  (课件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松鼠带来的还有数学问题呢!

  (课件依次出现2道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做游戏。

  嘟嘟熊还邀请的有动物客人,大家看,是谁?(课件出示小兔图片)小白兔不仅来作客,还要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大家想做游戏吗?(想)老师这儿有16根红萝卜,我们玩儿的游戏,名字就叫:小白兔,分萝卜。

  (老师根据要求,请同学们来到讲台上,佩带准备好的兔子头饰;并请其他同学当裁判。)

  1、16根萝卜,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根?

  (请2只小兔)

  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

  2、16根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根?

  (再请2只小兔)现在是几只小兔?(4只)

  把萝卜平均分给他们,会怎样?

  学生活动。

  3、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兔子头饰,谁愿意来当这只小兔?(请一个孩子)现在是 几只小兔?(5只)把16根萝卜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分几根?

  5只小兔商量。

  (学生商量之后,取萝卜。)

  请一只小兔当代表,告诉大家,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3根)还有一个萝卜,为什么不分了?(不能分,再分,就不平均了。)

  那这根萝卜怎么办?

  (用刀把它分开,再分给小兔子;把它送给老师……)

  (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在玩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能力。在回答“剩下的萝卜怎么办?”时,孩子们的思维十分活跃,把本节课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想到了继续分,已经涉及到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也有的孩子想到与人分享,教师适时进行引导,“谢谢你!老师很喜欢吃红萝卜,红萝卜富含维生素,俗称小人参。同学们也要多吃啊!”把自然、生活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课程间的整合。)

  五、课堂总结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嘟嘟熊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我们也在分苹果中又学到了许多有关平均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六、拓展延伸

  今天,来上课的有多少同学?(36个)每组6人,我们分了六个小组,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组?

  学生讨论并汇报。

  (数学来源于生活,自然还要还原于生活。学习了“分一分”之后,老师把问题引入到上课的同学身上,让孩子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组?”把本节课推上又一个高潮。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想出的分组方法很多,有几种,如每组2人,分18个组;每组3人,分12个组等,已经超出了孩子们目前的知识基础,但是又似乎在理所当然之中。将近下课,学生还在激烈地讨论,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评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结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已经成为首要任务。《分苹果》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活动化的显著特点,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分一分、猜一猜、议一议、玩一玩,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数学活动化。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的活动就是组织数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教师没有过多进行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设计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整个教学设计,教师在“分一分”这个主要内容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可爱的卡通动物引出一个个有趣的活动,使原本枯燥的除法初步认识,变得富有情趣,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数学生活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该还原与生活。这节课的结束,教师把新授知识引入学生熟悉、亲切得生活情境——教室上课的同学们,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知“分一分”的实际意义,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远离单调乏味的习题练习,寻觅数学学习的真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