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欺诈、胁迫、排除劳动者权利等。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可确认合同的无效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认定工伤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内受伤、履职受伤、职业病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也可认定为工伤。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无效确认后的赔偿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无效确认后,当一方因此遭受损害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一方应当返还对方已经取得的劳动报酬,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同时,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劳动合同的无效确认给对方造成了其他损失,如精神损害、名誉损失等,对方也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因此,在劳动合同无效确认后,对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金额和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处理。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确认将导致责任的承担和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返还劳动报酬并支付经济补偿。同时,如果无效确认给对方造成其他损失,对方也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因此,在劳动合同无效确认后,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判断和处理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八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