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收购当当失败案例介绍
20xx年8月19日,美国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公司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以7500万美元收购中国的卓越有限公司。从此,卓越网成为了亚马逊的第7个全球站点。然而,将亚马逊的目光吸引到中国并使其将进入中国的计划提前两年的不是卓越,而是卓越的最大竞争对手当当网上书店,亚马逊也始终是把当当作为第一收购目标。但在双方谈判中,亚马逊坚持收购当当70%~90%股份,而当当只接受战略性投资,双方多次协商不成,最后谈判终止。
而亚马逊在当时不仅在与当当接触,也在与当当的对手卓越谈收购事宜。当时两家的规模、经营模式等等都没有太大差异,亚马逊要选一个最合适的收购目标,也就表示,其实是当当和卓越在竞争,都希望把自己卖给亚马逊。最终,卓越笑到了最后,而当当网的股东们此次丧失了一个绝好的退出机会。由于此次的谈判失败,当当网被迫全心全意走上上市之路。而实际上,当当在20xx年才正式上市,可见,谈判失败后当当的上市之路走得也并不轻松。
3.2 “亚马逊收购当当”案例中“待价而沽”策略的应用分析
对于这次收购的失败,一种观点认为,是当当不愿失去控股权,只愿意让亚马逊作策略投资;而得到控股权是亚马逊收购当当的前提,双方无法在这一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最终导致收购难以完成,收购价格的高低不是主要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其实当当所谓的拒绝亚马逊收购、提前海外上市都是一种手段,实则当当是希望拿出“待价而沽”的姿态来,把自己卖得更高一点,没想到却把自己套住了。笔者则更为同意后者的观点,即卓越网懂得一门学问――如何把自己卖个好价钱,而当当网本来想以退为进,待价而沽,不料彻底失去了被亚马逊收购的机会。
在这场谈判中,笔者认为当当凭借亚马逊对自己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收购意愿,使用了“待价而沽”的谈判策略,当当只接受策略投资和以独立上市融资为首要考虑的表态,不过是希望拿到更好价格的一种手段,只是没有想到卓越在这期间趁虚而入,不但被收购意愿强烈而且报价更低,让亚马逊迅速转向卓越并快速成交。从亚马逊收购卓越消息是由当当网向媒体披露,以及当当网屡次向媒体公开表示并不看好亚马逊收购卓越的前景这些迹象,当当心中的失落不难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