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非法集资的定义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指出,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不会对底层业务员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业务员的犯罪金额过高,仍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如果公司涉嫌非法集资,那么公司的领导层构成刑事犯罪,员工也可能会涉嫌犯罪。
法律分析
人们通常所说的非法集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6条所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当前司法实践过程中,一般不会对底层业务员追究刑事责任。但若业务员的犯罪金额(也就是业绩金额)过高,仍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过多少钱算非法集资
如果出现个人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三十人以上的存款对象,二十万元以上的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十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单位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一百五十人以上的存款对象,一百万元以上的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五十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并且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那么,就触犯了非法集资罪。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立案,并且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公司非法集资,公司员工会如何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可能涉嫌两个罪名,一个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个是集资诈骗罪。但不管涉嫌哪个罪名,公司的领导层肯定都构成刑事犯罪,也就意味着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一般的员工,比如:从事行政工作的,如果确实不知道公司的性质,则不构成犯罪。
如果是具体从事业务的员工,一般是推定明知公司的性质,则很可能仍然涉嫌犯罪,但因为员工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使构成犯罪,也只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拓展延伸
民间借贷转为非法集资的区别
由于民间借贷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演变成非法集资,换句话说,非法集资刑事犯罪中许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也属于民间借贷,只不过是非法的民间借贷并达到了触犯刑律的程度,以至于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界定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分歧意见较大。近年来对于非法集资的认定过宽,甚至有扩大化的趋势,有的对“民间借贷”形式吸收社会资金一律不定罪;有的对“民间借贷”形式吸收社会资金行为机械地按照最高法院规定的定罪数额标准一律定罪。这无疑让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比较大的法律风险。
结语
非法集资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6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在于行为方式和涉及金额的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个人或单位吸收公众存款,且存款金额在一定数额以上,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行为;而集资诈骗罪是指单位或个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且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若业务员的犯罪金额过高,仍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公司非法集资时,员工也可能涉嫌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