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薪资不足5000可以退税吗

2023-03-24 来源:步旅网

法律分析:月工资不到5000元,没有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也可能会预缴税款。这主要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月工资虽然不到5000元,但年终奖单列,而且特别高。比如每月实发工资不到5000元,每月扣除免税额5000元,不需要缴税,在年终奖单独发放,而且有5万元。这样,除掉一部分扣除项,剩余的收入都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很多年终奖其实都是在第2年年初发放,是上一年度的年终奖,比如,2021年的收入当中在年终奖一般是2020年的年终奖。这样更容易导致预缴税款较高。因为1月份发放工资,扣除免税额是5000元,2月份发放工资,累计扣除免税额是10000元,以此类推,越到后面扣除额就越多,预缴纳税也会越精确。

第二、月工资不到5000元,说的是月平均工资不到5000元,而实际发放当中,有些月份工资高,有些月份工资低,工资高时月工资超过5000元。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计算税款不准确,从而要预缴税款。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月平均工资5000元,全年收入就是6万元,但实际上,前三个月每月工资2万元,后面就没有工资收入。显然前三个月工资这么高,而且扣除的总免税额只有15,000元,如果没有其他扣除项,剩余的部分都要预缴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45,000元,需要预缴税款为45,000元×10%-2520=1980元。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个人所得综合汇算,会发现应缴税款其实是0,那么预缴税款1980元就要全额退税。实际当中这种极端情况可能很少出现,但工资波动的情况每个人都有,实际预缴税不会这么高,也就不会退那么多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