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签完合同不给员工怎么办

2020-05-10 来源:步旅网

在与员工签署书面劳动合同时,企业必须提供一份合同以作为员工保存的依据。如果企业拒绝提供,员工可以考虑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投诉,要求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试用期和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如果企业不提供合同或合同无效,则应视为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法律分析

如果企业在与员工签署书面劳动合同时未提供给员工一份合同,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向企业提出要求,要求企业提供一份合同以作为员工保存的依据。

* 如果企业拒绝提供,员工可以考虑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投诉,要求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 在必要时,员工也可以选择寻求法律帮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也有企业不把合同交付给员工,造成合同的签订流于形式。合同被企业单方面修改的情况时有发生。

劳动合同应交劳动者一份,目的是规范和提醒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应自觉履行劳动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抵制和防范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行为。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重要内容,亦没将其中一份交给劳动者持有,对原告无约束力,故应视为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二、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一)单独的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这就是说,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

而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件。不允许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而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签订的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但试用期合同的无效,并不导致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失效。

(二)试用期应和劳动合同期限挂钩,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法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三)资金担保违法,可酌情提供担保人。用人单位要求新入职员工试用期提供担保,可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收取保证金(物)的形式,一种是以提供担保人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形式。第一种是我国劳动法明令禁止的;另一种是要求提供担保人来承担连带责任,在我国没有法条作出过明文的允许或禁止,劳动者可以本着自愿的原则提供。

三、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怎么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拓展延伸

根据提供的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关于未提供合同员工维权措施的法律分析。在劳动法中,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合同文本及合同中约定的各项内容,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同员工维权措施,将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劳动合同文本及合同中约定的各项内容,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同员工维权措施,将会违反该法规定。根据该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同员工维权措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同员工维权措施,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行政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对于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同员工维权措施的用人单位,依法进行查处,以维护劳动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结语

未提供合同的员工应向企业提出要求,要求提供一份合同以作为员工保存的依据。如果企业拒绝提供,员工可以考虑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投诉,要求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必要时,员工也可以选择寻求法律帮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