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株洲市休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

2024-03-13 来源:步旅网


农 业 大 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政策的研究

学生姓名: 考籍号: 年级专业:农学

指导老师及职称:教授 学 院:农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1年月

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诚 信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政策的研究

学 生: 指导老师: (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摘 要:目前株洲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及打

造知名品牌、缺乏科学的合理规划、资源挖掘乏力、规范管理滞后、生态环境受损、乡村气息淡化、休闲活动单一及从业人员观念落后等问题。休闲农业再进一步发展中,必须落实规划先行、科学规划的要求;加强政府直接管理行业间接管理,严格资源和环境保护,深入挖掘乡村自然与人文资源,做好“农”字文章,是休闲农业发展强盛之路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株洲,休闲农业,问题,对策

1 前言

休闲农业是近年来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正成为都市居民休闲消费的一个心热点。20世纪30—40年代休闲农业最早发端于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在一些欧美国家发展起来。在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较早的地区是台湾,在大陆地区,休闲农业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发展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产业之一[1-3]。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整体上缺乏规范的,科学的,引导和管理,在政策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步伐,部分企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产品单一,缺少高素质人才[5]。根据休闲农业的一般特征,结合株洲市的实际情况,指出其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取得的成就,系统分析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劳动力素质偏低,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8]。彻底揪出阻碍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便探索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策略。

2 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株洲市是工业强市、农业大市。现有耕228、4万亩水田,209、5万亩旱田,旱

地18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62亩,大体是“七山半水三分田,半分农业与庄园”。

株洲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调气候区,光热雨量充足,地土肥沃,物种资源丰富,盛产柑橘、梨子、萘李、茶叶、紫皮大蒜等名特产品。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为主体的休闲农业。把休闲农业作为促使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

2.1 规模稳步扩大

株洲市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初具产业规模且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市,现有休闲农业庄园,职工总人数3121人,年接待游客1534万人次,实现经营总收入21024万元,利润总额4138万元,上交税金1059万元。涌现了神农生态园、醴陵市福仙山庄、攸县地杰山庄。攸县皮佳洞仙境乐园、茶陵神龙度假村、炎陵桃源洞珠帘山庄、酒埠江官田山庄等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厂家、四星级休闲农业庄园厂家、三星级休闲农业厂家。

休闲农业由于适应市场需求,而且又投资小、回收快等特点,从一开始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促使了休闲农业由从前的“一家一户”的农家乐,改为农业庄园企业为主的产业规模式化发展,全市已形成了“一环、三代、一线、二点”(相见本论文页)”为主的四大休闲农业特色领域。

2008年3月,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成立,标志着湖南省的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新亮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省委、省政府《关于2009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发展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农民增收拓宽新的空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株政办发[2009]4号文件及《株洲市鼓励休闲农业发展的八项优惠政策》(株政发[2010]22号)都指明了休闲农业发展前景是广阔。为株洲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及发展环境。据笔者统计,株洲市休闲农庄的床位总数2009年为1628床,2010年为2014床,仅一年的时间就增长了386床,随着株洲市的休闲农庄及床位数的增加,其接待能力也迅速增长,接待收入也相应攀高年收入平均增加率达50%左右(见表1、图1)。(1顾客的需要促使规模扩大,2政府的支持促使规模扩大,3休闲业自身的竞争促使规模扩大。以此三点展开论写)

2.2 地域相对集中

株洲市休闲农业几年发展较为迅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多以钓农家鱼、住农家房、吃农家菜、观农家景和干农家活为主体,烧烤、棋牌、登山、疗养等多种农业休闲形成相结合的产业化格局;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十家发展到千家。并形成了一环:城市核心区向外辐射5-10公里,发展城郊型休闲农业。主要是依托现代农业,借助一定的农村基础,通过自然和人工构造农业景观来吸引消费者。三带:向北依托长株高速、迎宾大道、时代大道,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依托云峰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华强主题公园、省市科研院所,贯穿科技休闲主线,建设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参与性的现代农业科普休闲产业。重点发展云龙新区百里花卉苗木产业带以及株洲乡村特色小吃一条街。向西依托京珠高速、株洲大道、武广客运专线,株洲西站拓展天易示范区,依托建设以神农生态园为龙头、以龙门寺为龙尾的葡萄、垂钓、花卉等产业为支撑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向南依托中环南线、枫溪—伏波大道、城际铁路七头冲站以及渌口片区,白井片区、包括航电枢纽,空灵岸等沿江一线,重点建成百里水产走廊产业带,发展河蟹、鳜鱼养殖、河蚌育珠、休闲渔业等水产养殖功能区,打造沿河农业与渔业休闲产业建设民俗文化、乡村体验等多种形式结合的立体化休闲农业产业。向东充分得用仙庾镇名胜古迹优势,依托湘莲产业、道教文化、湘东文化等建设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休闲娱乐产业带。着重打造“荷塘月色”项目中的“仙湖映月”、“庾岭仙踪”、“渔樵耕读”三大特色板块,将荷塘区建设成生态文明示范区。一线:106国道沿线从醴陵到炎陵,贯穿一条绿色百里林廊、茶廊及一批优质果园。依托神农福茶有限公司、醴陵雅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炎陵高山乌龙茶场等企业,规划建设集茶叶观光博览、茶艺茶道表演、学术交流、茶文化博物馆、大型茶祖神农雕像、休闲旅游产品展示等活动为主,结合娱乐健身、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等休闲农业产业。依托株洲市湘龙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株洲市松本林化有限公司、炎陵振盛木业有限公司、炎陵县盛发胶合板厂、炎陵中冠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发展以生态、竹木产业为主的休闲农业。依托特色水果产业和基地,建设休闲果园,开放成熟期果园供消费者认养果树、观景、赏花、摘果等农事体验活动。做透山水田园风光的文章,充分赋予休闲农业以观赏、娱乐、消费、贸易、文化等功能,把农业生态功能的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以及旅游文化的开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N点: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工业旅游资源、宗教文化资源、考古等资源。如:空灵岸、龙门寺、资福寺、革命烈士罗学瓒之墓、茶陵革命老区等地,主要发展观光、教育休闲农业,使休闲消费者在休闲度假的

同时,领悟红色文化,深受爱国主义教育。

2.3 功能多元化

我市休闲农业目前可划分为下述九种类型:

1、农庄经济型。主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鲜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为游客特别提供度假休憩、游乐、就餐、住宿等服务内容,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需求。重点发展天元区神农生态园、云龙区沙坡里生态农庄、云龙区清荷生态园、株洲县锦绣谷生态园、炎陵县十都镇蜜花生态园、天元区紫薇山庄等。

2、特色产业型。依托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或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使游客在休闲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利用现代高科技,引进国内外新奇特种植、养殖等农业新品种,展示先进农业技术。重点发展云龙区云田花卉休闲农业示范村等。

3、观光采摘型。观光采摘果园是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积极制定观光采摘果园建设标准,完善建设一批观光采摘示范园,在保障生产优质果品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果园的园林美化景观效果,体现科普、休闲、娱乐等效果。果品生产快速向安全无公害标准转化。结合地方情况,体现当地特色,要积极引进国外新品种,保留地方传统与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天元区湘云葡萄农庄、茶陵县慧科生态园、攸县地杰山庄等。

4、自然人文景观型。挖掘当地丰富的人文资源,有效利用自然景观,开发探幽、访古、赏景等休闲项目。重点发展攸县酒埠江龙泉山庄、攸县酒埠江官田山庄、攸县皮佳洞仙境乐园、炎陵县桃源洞珠帘山庄等。

5、民俗旅游型。利用农村特有的文化或风俗作为农业观光休闲活动的内容,如农村民俗文物馆、乡土文化活动、民俗古迹、地方人文历史、童玩技艺、丰年祭、乡村博物馆等。

6、野营地型。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及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的一种旅游活动项目。

7、农家乐。利用农村特有的文化或风俗作为农业观光休闲活动的内容,如农村民俗文物馆、农村文化活动、民俗古迹、地方人文历史、童玩技艺、丰年祭、乡村博

物馆等。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农家乐”,是现阶段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也是现阶段最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农业。要突出引导农家乐的“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逐步规范和提升“农家乐”接待服务水平。重点发展仙庾岭的农家乐、天元区的太高等。

8、休闲农业专业村(镇)。以具有丰富休闲农业资源,交通通达条件较好,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村为依托,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开展生态农业观光和餐饮、娱乐、休闲、住宿等休闲活动,按照统一规划和要求,发展休闲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村庄是休闲农业的普遍形式,是“农家乐”的集聚区。重点发展株洲县松西子休闲农业示范村、荷塘区荷塘月色休闲农业示范园等。

9、乡村俱乐部。会员制是未来休闲农业发展的的趋势之一。选择适宜的地方建立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如“乡村高尔夫球练习俱乐部”,“垂钓俱乐部”。

2.4 农业特色突出

发展休闲农业,要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核心。离开了“农”字,就失去了根基,不成其“休闲农业”。以农为本,要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主导产业结合起来,特别重视现有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一体化、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拓展,使之成为休闲观光农业区的重要功能区。以农为本,还要十分重视土地资源保护,千万不能把发展休闲农业建立在牺牲耕地的基础上。此外,我们在强调以农为本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兴旅”。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个性化的休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体现娱乐性,使休闲观光农业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炎陵县通过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基地来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的提升和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旅共同发展。突出打造炎帝线1000亩的三河星光有机蔬菜基地、500亩的台湾香椿园、1500亩的三河天平高效蔬菜基地、500亩的三河园景实业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耕夫子饭庄发展为集卖农特产和品农家宴于一体的星级农家乐;鑫发科技生态园现已成为观赏、种植、养殖、休闲、餐饮文化于一体的示范样板;十都镇密花生态园正发展为“以林为本、特色种养、生态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

休闲山庄。

3 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株洲市休闲农业在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出现了蒸蒸日上的经济现象。但是,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利益仍然很低,经过分析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3.1 基础设施落后

休闲农业的规模化道路、专业化道路、发展化道路必须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因此,休闲农业进程的第一要务就是:动员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完善基础设施。而我市区农村水、电、路、管网、网络、有线电视、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

3.2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和知名品牌(或3.3没有打造知名品牌)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市区各旅游项目间没有很好的配合和协调,休闲区内规划的休闲活动大都雷同,休闲项目缺乏项目主体,吸引不了游客;另一方面,由于已分散的、自发的、粗放的个体私营和小农等经营形式为主,内部接待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自己承担,有限的经营规模很难形成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所以在短时间内只能提供相对的粗放的、低水平的、初级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内容较为单一,项目较为分散,不紧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知名品牌,更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致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未能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农业景区的旅游商品开发方面不但质量偏低,品种单调、新品种开发不优、更新慢,而且农户产品深加工也不够,缺乏农业特色和地方特色,对游客缺乏吸引力,使游客具有购物的想法,却又不愿实现其购物的行为,农业资源优势难以转为经济优势。

3.3 经营管理专业化有待提高

株洲市休闲农业的管理目前还在于较为松散的阶段,未取得相关部门许可便开始经营的并不是个别现象,这便使得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从而

带来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和盲目追风,造成休闲旅游产品千遍一律,缺乏特色。规范管理是发展休闲旅游的必要条件和保障。这里所说的规范管理既有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也有行业协会的间接管理,两者需要有机协调共同发挥相应作用,才能使休闲农业发展走上有序、有规之路。除此之外,农庄自身的管理问题,观念问题、营销力度问题度影响到农家乐的存在期限。

3.4 生态和人文环境破坏严重

休闲农业的发展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生物的多样性、地质遗迹的独特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道。在现代浮躁文明和外来泡沫文化的冲击下,有些休闲农业区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过分的依赖非农业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使人工痕迹和城市化明显,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甚至,忽视了地方所特有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把“农家乐”搞成“人工游乐园”,把“乡村休闲”搞成“都市养疗”致使游客感觉“村村像城镇”,给人的印象不伦不类,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核心,休闲农业的发展特色就是在“农”字上做好文章,前提是充分紧密结合地域所特有的人文和生态,若是忽略这一要素,那就脱离了休闲农业遵循的科学发展观的康庄大道。

3.5 从业人员观念落后且管理粗放

由于国内的休闲农业市场产业起步晚、发展慢、需求少三大因素造成休闲农业整体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还不够协调。旅游区的配套设施建设、道路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还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统一的管理。旅游经营服务的理念落后于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很多旅游休闲农业企业尚未摆脱传统农业产业的经营的思维方式,要达到观念的的转变还要走一条漫长的路。同时,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工作人员,对新兴的旅游产业缺乏管理经验,缺乏高水平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基层从业人员,具体表现为管理涣散、粗放及接待不到位等。

3.6 现行政策的制约

休闲农业对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有更高的要求,它的属性注定

了必须追求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它是一种开放性的农业,既包含农业生产、又包含休闲、观光体验和旅游度假等,必然要求有一部分土地转而作为开发农业外其它功能的基础性资源。目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模式限制了土地向集约化、规模化流转,加上城市规划红线保护,要在较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及资源的流转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合理科学的完善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强劲休闲农业发展势头。

4 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好休闲农业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全新的举措来认识和建设株洲市的休闲农业。

4.1 完善基础建设

设立政府扶持资金,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招商引资投入等形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切实改善以水、电、路、管网、网络、停车场、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目前重点解决堤防、水库、骨干山塘和农村饮水为主的水利设施建设,九郎山风景区周边农村的输电线路建设,九郎山进山公路、白马垅城轨车站进出公路及与市区相连接的道路建设等,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

4.2 稳抓机遇加快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4.2.1 休假制度的完善助推了休闲旅游的需求

我国从2008年元旦起,实行了新的休假制度,人们告别了“五一黄金周”,而是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各休一天的短假期,另外春节的休假提前一天,从农历除夕开始,正月初三不再是法定节日。“春节”“五一”“清明”“端午”“中秋”5个假日一天的假日,新近结合的双休日,分别凑成一批新的黄金假期,加上十一黄金周和春节,以及新出台的带薪休假制度,共同构成了目前中国的形成一系列的黄金短假,有利于休闲农业长期稳定发展。首先,假期出现的频率高,从整体上能够刺激大众休闲消费动机,尤其现在旅游,体育健身、文化传播、娱乐等方面,进而大力推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其次,假期分布均匀,平衡了旅游淡旺季的分布,

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旅游资源。从刚开始发展到环境的保护,这是认知的一个质的飞跃,这对于休闲农业发展来讲是潜在的经济活化剂。

4.2.2 汽车文化的兴起助推了城市周边休闲旅游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亲近大自然已成为都市居民节假日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满足都市居民节假日休闲需求引起了广大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城市处于一个兼顾城市和农村性质的特殊区域,在自然生态上仍然保持农村风貌,在经济发展上受到城市的影响,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发展城市休闲农业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体验农活,释放身心压力的一种良好途径。随着汽车文化的兴起,几年私家的急剧增加城市周边的休闲农业旅游备受都市居民的青睐,品尝有机食品、参加农活、感受自然等理由使得休闲农业成为都市居民的旅游首先,因此,迅速成长了一大批休闲农业经营实体。

4.2.3 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助推了休闲旅游的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休闲农业建设,首要的是加快道路的建设。道路不通,休闲农业只是“沙漠绿洲”;道路不畅,休闲农业便会黯然失色。“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建设完成三条高速公路:醴潭高速路、衡炎高速公路、长株高速公路;改造提质“两纵”:G106炎陵至槽里段拓宽改造工程、省道S211株洲段公路改造工程;拓宽改造“六横”:攸县网陵株洲朱亭公路拓宽改造、省道S320界化垅至茶陵公路工程等;高速公路沿线县级站:河西客运站、株洲县渌口汽车站、茶陵东山坝汽车站等五个;县级站:攸县汽车货运站,占地15000平方米,建设面积9000平方米,停车场10000平方米,总投资1700万元。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乡镇客运站143个(含农林、场),其中四级站39个,五级站104个。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运班车。株洲市已建设的强大的硬化公路网,为实现休闲农业的下一个“十一五”发展及远期的宏伟发展奠定了强实的后盾。

4.3 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科学规划休闲农业立足之本、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积极引导休闲农业打造具有鲜明特征的旅游产品,是其基本工作,关系到全市区的农业经济的走向。10个

县市区紧紧围绕自身区位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天元区初步形成神农生态园至龙门寺的休闲观光产业带;荷塘区谋划“荷塘月色”休闲旅游格局;云龙区打造云峰湖生态花园和云田花木休闲产业长廊;芦淞区规划枫溪国际生态旅游城和五里墩油菜花节;石峰区创建集佛教、历史、文化的“长株潭”观光休闲胜地;株洲县制定“一线一景区”休闲产业规划;醴陵市规划岳麓山风景区及官庄水库休闲农业;攸县突出打造酒埠江休闲度假旅游及城郊休闲娱乐板块;茶陵县形成慧科、神农度假村为亮点的106沿线休闲产业带;炎陵县围绕炎帝陵和神农谷景区资源,主打生态资源和农耕文化品牌。

4.4 实行实效政策

4.4.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没有财政投入,休闲农业产业化进程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笔尖上、会议上,纸上谈兵而难以实践。为了建设良好的、规模的、专业的、水平的休闲产业,就必须加大其财政的投入。株洲市财政设立休闲农业专项资金;整合项目资金,综合运用新农村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贴息、旅游发展、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治理、乡村清洁工程、农村能源、“三边”造林等项目资金扶持市级(包括市级)以上的休闲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株洲市荷塘区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休闲项目开发建设、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设施建设等。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投资,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投资参股等投入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中来。今年以来,我们在资金短缺情况下,挤出资金2000余万元,推进“荷塘月色”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项建设正顺利推进。

4.4.2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新办独立核算的休闲农业企业和其他企业经营的休闲农业,其从事的业务属于农、林、牧、渔项目(见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列举的税收优惠项目释义),且能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自开业之日起,享受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对

经审批的休闲农业企业生产加工用地及生产生活等建筑,纳税确有困难的,其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减免。对新办的休闲农业企业,各有关部门要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办理程序。

4.4.3 实行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的土地政策

休闲农业企业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集体建设用地,尽可能不占用基本农田,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规模较大的休闲农业企业可以依法采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资、联营或者租赁集体土地的方式进行。农村村民利用现有宅基地、承包土地兴办休闲农业企业的,可以依法采取临时用地的方式进行,但不能改变农用地用途,不得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期满时自行拆除。支持休闲农业企业开发整理荒山、荒坡、荒滩,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4.4 完善用水、用电、收费政策

休闲农业的耗能费用对休闲企业也是巨大的经济的支出,甚至对部分的企业产生了阻碍影响。株洲市政府看到这一实质需解决的问题,实行对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用水价格按工业用水类别收取,用电价格按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加内容)

4.4.5 规范星级农庄评定工作

为打造株洲市休闲农业品牌、提升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全市休闲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牵头,会同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制定《株洲市星级农庄(农家乐)评定标准》,并组成株洲市星级农庄(农家乐)评定委员会,对四星级以下休闲农庄(农家乐),进行评审认定,并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授牌。星级农庄(农家乐)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进行一次监测,对监测不合格的星级农庄(农家乐)撤销其星级称号,对优秀的四星级农庄(农家乐)作为省五星级休闲农庄推荐上报。(细改)

4.5 展开休闲农业人才教育培训

要围绕各休闲农业产业项目实施要求,按照休闲农业产业从业者所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重

点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同时兼顾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生态安全等知识培训。培训方式包括依托职业院校集中举办培训班、发挥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举办培训班、依托产业基地举办现场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为休闲农业新的进程提供充足的、有素质的、有理论的、有技术的“三有”人才,这样休闲农业发展才有长久的动力保障。

4.6 打造核心品牌及提高管理水平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要制定完善休闲观光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努力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要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扶持现有休闲观光农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优化提升,打造精品亮点。要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新载体;大力组织实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工程,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一批建设规模比较大、休闲档次比较高、活动项目比较丰富、文化特色比较鲜明、接待服务比较规范、经营管理比较科学的休闲观光农业企业,增强其典型示范带动功能。同时,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机制。

5 结论

本文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证明休闲农业的必然性及现实意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另一条强盛之路。对株洲市的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分析。提出了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和途径[4]:以规划为龙头,引导休闲农业有序健康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促进休闲农业与现代旅游的有机结合;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扩宽休闲农业发展路子;以打造品牌为核心,不断提高休闲农业管理水平。

目前,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管理水平不高,财政投入不足,产业化过程缓慢。因此,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当然,在看到困境的同时更应瞩望广阔空间。况且,株洲市的休闲农业还处与享受阶段,而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租凭农园阶段[5]。这对株洲市乃至全国都是积极可贵的,一定要抓住这即将到来的机遇,加强休闲农业进程,实现人文、生态、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6参考文献

[1] 严力姣.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与发展对策[J].新农村,2007(3):6-7 [2] 杨运山.对我国乡村农业旅游发展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6(9):166

[3]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国际乡村旅游的发展论坛文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90

[4] 株洲市农业信息网 休闲农业网 福建乡村休闲网

[5] 牟双艳.湖南省休闲农业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9 [6] 王圣军,张宇.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2007(2):74-77 [7] 王志伟.在休闲农业中体验中国农业文明[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9):24-30 [8] 刘莹莹,原梅生.浅谈我国休闲农业[J].商业时代,2006(7):72-74

[9] 李继承,朱校奇,李赛群,范俊芳,文友华.休闲农业休闲农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9-61

[10] 詹玲.发展休闲农业若干问题的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9-18 (还加一两个文献)

致 谢

本篇论文从实验、选题、材料整理及写作修改到最后定稿得到了 ()老师的全程精心的指导。恩师勤奋的工作、治学的严谨、研究的创新、平易朴实的待人,使我对人生、未来、生活进行了重新积极的思考,同时由此我也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提高了写作的水平及分析资料的技巧。还有()在计算机应用统计分析方面的帮助。特此感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