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的哪些桥段你看到就觉得乏善可陈?是谈及音乐梦想,必哭诉悲惨身世?嘉宾和评委的违心赞美?或者是强行搞笑卖蠢秀下限?
好奇心研究所前阵子发起过一项主题为“你还蛮烦综艺节目的什么套路?”的调查,共收获了8035次反馈。从中我们发现,对于各种在综艺节目中出现的老套桥段,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审美疲劳,究其原因是可能是因为:
套路陈旧:
在2016年的电视节目中还能看到传话游戏和假模假式的整蛊桥段,这事儿细想起来真叫人沮丧。节目组的头脑仿佛都用在了怎么想办法塞进更多的广告上,而不是把老套的部分给予替换。至于那些现在还好意思在后期加上罐头笑声的综艺节目,可能是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选秀节目中能进二轮选拔的歌手必定自带丧门星光环;
访谈节目上男嘉宾谈及家庭地位时总是会说:“我排第四,孩子第一老婆第二狗第三”;
主持人用网络流行词串起整场节目。画风烂俗像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的小品;类似《奥运向前冲》这种户外竞技综艺如今只能出现于在偏远的地方卫视中,但在很多室内综艺中,设置粗糙且没有意义的游戏环节依然有人买账。
用力过猛:
在综艺节目中,所有情绪的传达仿佛都通过放大器被给予夸张,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好笑的事情被主持人用一百分贝的声音笑出声就会变得好笑,或者说,就算过气歌手在综艺节目里打上一百个滚,他也依旧只是一个毫无谐星天赋的过气歌手。明明不好笑配罐头笑声,明明很作配感动的观众特写;把所有“假笑假嗨”都刻画为“真性情”;主持人永远出于装疯卖傻的脱线状态;
每一季的结尾都仿佛生离死别,是节目要停了吗?
“哇~好美啊!”、“哇,好棒啊~”、“哇,好好看啊!”你们是明星又不是第一次进城,别为了表现出亲民而显得如此低智好吗?肉眼可见的卖蠢行为;
情节虚假:
多数综艺节目的本质就是一场“秀”,看似随性的现场,其实都有自己的剧本,这么说来,综艺节目本质上和电视剧没什么两样,但区别在于,电视剧能把虚假的情节演得逼真,但有些综艺节目能把“假”都演得这么假,的确出乎观众意料。
音乐类综艺中迎着空调风流泪的观众演技自然是优+,但没想到连每一个音乐总监夸人都夸得如此逼真,令人惊喜;
情感类综艺节目中胶原蛋白含量相差悬殊两人假装很起劲地组起cp谈恋爱;
节目组通过各种有意的恶魔剪辑,强行塑造人物间微妙的情感关系;看似公平的比赛其实暗藏猫腻,只是一场秀;
跑男里,那些明星明明知道是谁来,还要装作一副很惊讶的样子。
强行正能量:
娱乐节目总是想干《新闻联播》的活儿是什么道理?观众看节目的目的可能只是“图个乐”,而不是“接受先进教育”,而且传播价值观这种事,照理说怎样也轮不到一个会在博物馆追闹的节目来负责吧。
搞笑节目总想负责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结果是两样都干不好,靠抄袭起家的《暴走大事件》在节目里批判抄袭,实在滑稽;
节目录制过程中受伤、生病也要坚持,为了给大家带来欢乐、为了集体和团队…….;在竞技类节目中比赛一结束,输了的站那儿接受各种安慰鼓励眼泪吧喳,反而是人家赢了的站在旮旯臊眉耷拉眼儿晾着;结局搞得合家欢乐,输了的比赢了还厉害。
后期粗糙:
用类似“华康少女体”做后期字幕的节目不仅在审美上,在道义上都是不能被接受的,只因其带给观众的身心损害。没有人不会在看到这些巨丑无比的字幕时,怀疑制作单位是否把后期外包给了当地大学周边复印店。无意义的剪辑,多次回放;
各种动作回放各个角度来一遍,特别是已经可以看到结果的动作,你还给我慢回放干嘛?这样有悬念吗;各种廉价的花体字后期字幕。
无休止的慢镜头,最后终于……进广告了。
就如同一位读者在反馈区的留言一样,他说“(综艺节目)一副特别努力的样子让节
目变得有趣,我真的笑不出来。”但现在看来节目组对“有趣”的理解好像也有偏差,他们致力于展现一百分贝的大笑、丑态毕露的搞怪、难上台面的勾心斗角,莫名其妙的傻乐......这样的元素最后整合出来的成品只会“尴尬”,连“有趣”的边儿都沾不上。题图来自:Giphy
喜欢这篇文章?去App商店搜好奇心日报,每天看点不一样的。好奇心日报,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