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与作家
现代派小说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进入我国。我国的许多作家相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批年轻诗人形成了我国最早的象征主义诗派。当我置身于中文专业时,对现代主义文学也有了粗略的了解。最初接触的现代派小说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大学期间简单的读过几本现代派小说,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卡夫卡的《审判》、《城堡》、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对现代派小说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做了如下整理。
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沿着19世纪象征主义这条线索,相继出现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小说等文学派别,汇成一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西方的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病,同时也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表现了中下层资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不满情绪。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在经历了许多毁灭性的灾难后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同时,在新的社会结构体中,人的生活自由程度大大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战争破坏了人的生存稳定感,生发了人对于生命的漂泊和艰难意识。现实矛盾重重交织,人自身的困顿和焦灼不禁显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审美原则和审美需求,配合这样的时代精神,西方现代派的艺术表现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虚幻性和假定性,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发生了多向的流变。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主义,
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放映社会生活,追求个体主观情感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它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超现实。对现代主义的作家来说,小说的兴趣中心是要揭示新的“心理材料”,或称心理要素。现代主义作家不重视现实的整体性,而强调它的碎裂,把微观世界绝对化,认为文学的任务就是描述人的心理要素,把文学归结为自我表现。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思想艺术特色。他们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的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作品中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了虚幻性和假定性。作家常常普遍运用非常态的、变形的艺术假定性手段,并采用奇特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对象象征化,使作品表现超感觉的激情和难以捉摸的内在现实。下面简单的介绍现代主义文学的几个重要派别:
一、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它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过分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它跳出了个人情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以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代表作家及作品:
保尔·瓦莱里:继承了马拉美的纯诗传,在诗歌中融入了关于死、变化与永恒、行动与冥思等哲学上的思索。其代表作是《年轻的命运女神》。
波德莱尔: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恶之花》问世,这是第一部全面冲破传统的诗歌艺术、开创新的路子的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
《恶之花》是后来一百多年里出现的各种现代派文学流派和著作的总根源,在大多数现代派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和痕迹。
叶芝:早期诗作中的象征主义是和爱尔兰民族的古老神话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他利用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故事和事物作象征。代表作《驶向拜占庭》、《茵纳斯佛丽岛》、《丽达与天鹅》。
艾略特:是美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代表作《荒原》、《四个四重奏》。
马利亚·里尔克:是象征主义在德国文学的代表。他早年曾担任过雕塑家罗丹的助手,受到罗丹雕塑风格的启发,诗作风格刻画精细,名作《豹》就是作品雕塑性的代表。作品主要收录在《图像集》、《新诗集》。
二、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后蔓延到欧美各国。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它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的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表现主义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代表人物及作品:
卡夫卡: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大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
作品《变形记》、《城堡》、《审判》。
尤金·奥尼尔: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现代心理学和表现主义技巧结合起来,其刻画人类深层心理的功底要远远高于其他表现主义剧作家。他于1920年发表的《琼斯皇》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表现主义戏剧。剧情简单,却大量运用幻景、内心独白等表现主义技巧。《毛猿》描述现代人类在丧失宗教信仰和自然的和谐以后对自我寻求的主题。在剧中,奥尼尔以“毛猿”这一意象喻指现代社会中的人,揭示现代人在工业文明中丧失自我的悲剧。
约翰尼斯·贝歇尔:德国最重要的表现主义诗人,也是左翼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包括两卷集《崩溃和胜利》,表现旧世界的崩溃和资本主义世界的衰退。他破坏德语语法结构,采用奇特的比喻和怪诞的形象。发表过的作品包括《搏斗者》、《成为兄弟》等。晚年出版大量理论著作,包括《保卫诗歌》、《诗的原则》。
三、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文学是20初期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是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却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代表作家及作品:。
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奈蒂:是欧洲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早期的诗歌如《老海员》、《征服星球》等都是用法语写成,带有浓厚的象征主义文学色彩。1909年他创办文学期刊《莱采巴》,正式开始倡导未来主义。
阿波利奈尔:是未来主义在法国的代表诗人,受到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和未来主义诗
人马里内蒂的影响,自创“立体未来主义”。代表作品是诗集《酒精集》、另一部代表作是死后出版的《意识的图像》,标志着现代法语诗歌在诗体和格律上的一次大解放,是成熟的立体未来主义风格。
马雅可夫斯基:他集结一些志趣相同的诗人发表文集《给社会趣味一个耳光》,诗人最杰出的未来主义诗作却是发表于1915年的长诗《穿裤子的云》,发表后几乎成为苏联未来主义文学的纲领性作品。
四、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它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的小说,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而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宠儿,是因为它适应了读者要求合乎逻辑地反映生活的追求。它要打破这一切,追求“纯精神”自动反应,力图通过这种反应,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思维的实际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后果,将这思维记录下来。它强调潜意识和梦幻,提倡写“事物的巧合”,倡导“自动写作法”。代表作家及作品:
安德烈·布勒东: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的理论领袖,他发表于1928年的中篇小说《娜佳》是超现实主义文学中为数甚少的小说中的佳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语气讲述女主人公娜佳的故事,是“自动写作法”的试验成果。此外还有《可溶解的鱼》。
保罗·艾吕雅:是超现实主义诗人中最擅长写爱情诗的。其名诗《恋人》简洁而隽永。
盖斯科因:英国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1936年出版《人生就是这块肉》,
诗中大量运用突兀而缺乏联系的意象。发表第一个英国超现实主义宣言和《超现实主义简论》,而后又翻译出版了布勒东的《什么是超现实主义》的英译版。
奥德修斯·埃利蒂斯:是其中成就最高者。他青年时代曾在巴黎攻读超现实主义文学,认为“有可能使超现实主义适应悠久、丰富而柔韧的希腊传统”。他的诗集《方向》和《第一个太阳》都具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意味。
五、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它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代表作家及作品:
普鲁斯特:法国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作。小说以叙述者“我”追忆往事为主线,插入了“我”的所见所闻。按人物思想流动的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着意描写人物意识流程。以人物主观感受代替传统小说中人物命运、矛盾冲突的主导地位。作品突出带有“内审性”特征,被认为是“革新了题材与写作技巧的新型小说”。
伍尔夫:小说家、批评家、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1919年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代表作《尤利西斯》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性作品”,也是20世纪现代派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我最开始接触的现代派小说应该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初读时有些似懂非懂,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意。对于现代主义文学,坦白的说,自己了解真的很少,犹如冰山一角。在整理归纳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时,部分代表作家及作品还是头一次听说。一直以来都多接触传统的小说,习惯了传统小说所固有的叙事模式后,现代派小说带我进入了一片新的文学世界。现代派小说独特的艺术特征使作品更富有意味。意识流小说代表《追忆似水年》更是巅峰之作。刚开始阅读时,发现很难继续往下阅读。在我看来这本书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手法奇特,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但当我对现代主义文学有了大体的了解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发现韵味无穷。同时还有卡夫卡的《城堡》,小说通过对土地测量员K的描写,让我们透过文学看到了社会中现实的一面,同时也使“无归宿感”得到了极致的表现。一种文学的产生,必然是有特定的社会作为背景。通过阅读现代派的小说,能让我们从中窥视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由于自己读过的现代派吓跑说还很有限,难免在见解上有所偏颇,希望老师谅解。
280101238
08中文(二)
陈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