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对新课标教材进行整合

2024-04-26 来源:步旅网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对新课标教材进行整合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 盛昌华 274200

现行高中教材主要是依据课标进行篇写的,但无论哪种版本,都存在着局限性。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三一轮复习中还要把教材进行整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来做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把多种版本相结合。比如岳麓版讲到罗马法时,就不全面。为此我在教学中就结合了人教版和人民版,把罗马法重新进行了整合。具体如下: 所谓罗马法,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它是研究罗马法的基本依据和极为宝贵的文献立法资料。

罗马法的发展被分成三个历史时期:罗马王国,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第一个时期即法律诉讼(legis actiones)时期包括王国及共和国的初期。公元前3世纪罗马法进入程式诉讼(formulas)时期。从元首制罗马帝国早期开始,罗马法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法律认知(cognition)时期。 罗马法的演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人类社会早期的法律都应是习惯法,后来形成了成文法。罗马的法律和古代其他国家的法律并没有多少区别,多是习惯法。解释权掌握在贵族手中,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条文,解释也就很随意,这样的习惯法律只是维护贵族阶层的利益,所以引发了平民阶层的不满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双方的妥协,大家都能接受的条文刻在铜板上,有什么纠纷就依照条文规定审判,这样的法律体现了现代法律的一种平等精神,也体现了法律的本质。适应这种要求,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原有的公民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公民法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在扩张中纳入到疆域中的许多外邦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法发展成万民法。 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协调了罗马人和外邦人相互关系,对于在庞大的帝国境内协调个各民族的关系、社会矛盾也起到了重大作用。万民法使法律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也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主要由于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统治者所面临的新形势变化,这样的形势转变迫使统治者不得不在法律上进行调整以适应这样的变化。查士丁尼(527——565在位)即位后,在借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基础上,为了维护统治,他组建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编纂帝国的法律大全。 查士丁尼共完成了《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三部法律汇编。《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以前的皇帝敕令汇编。《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被称为《法学阶梯》,是官方教科书。《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又被称为《法学汇编》,它是罗马法学家的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新律(新敕)》是后人对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期间颁布敕令的汇编。 以上4个部分,在12世纪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由于《查士丁尼法典》最早编成,并且是这部《民法大全》的核心,所以一般以《查士丁尼法典》作为这部民法大全的代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虽然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编纂的,但在编纂过程中曾

根据当时情况作了加工,所以一般说来它能够反映出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罗马法,即“古典时代”的全貌。

《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发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响更加显著。1804年《法国民法典》,有关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物权和债权部分,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在体制上连人法和物法的分编也照旧采用。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把体制上分为人法与物法的两分制,改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的体制,但在内容方面,从概念、术语到与物权、债权有关的法律关系,不少地方仍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欧洲大陆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民法,乃至欧洲以外一些国家的民法,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民法,中国从清末开始的民律草案以及中华民国时期GuoMinDang政府的民法五编,也都深受罗马法的影响。独立于罗马法之外发展的英国法律和英美法系,在私法方面也参照了罗马法的某些规定。 二、依据课标适当的对知识点进行提高扩展,使学生能够认识历史的全貌。如对斯大林模式,我就依据含义、特征、形成原因、形成过程、作用影响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启示等进行了整合。具体如下:

斯大林模式上指苏联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些国家称之为“极权主义”或“斯大林主义,我国通常称为苏联模式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为它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内容: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重视重工业;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实行领导干部终身制,缺少群众监督,形成个人高度集权。这种体制曾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过深远影响,即使在现在的某些社会主义国家仍可见到它的影响。

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了战争和革命年代的特征。1、从历史上来看,俄国长期受沙皇专制统治的影响,缺乏民主传统,思想文化比较落后。封建专制、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小生产经济占优势,工业发展水平不高,造成经济和农民意识的落后。3、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国际上,社会主义苏联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干涉、颠覆;国内阶级斗争非常激烈,严重的国内外形势是造成权力集中的客观因素。4、苏联又是第一个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经济需要恢复发展。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还知之甚少。4、1929开始,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联由于同民经济自成体系,免受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同时抓住各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寻找市场的时机,大量引进短缺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成了苏联加速工业化外部环境与有利条件。为了趁此机会实现工业化,苏联需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国家的工业化。5、斯大林本人的家长制工作作风,造成他在处理党内问题方式上和理论上的失误。也是形成这种体制的个人因素。

斯大林体制的形成经历了以下过程: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农业、增强国防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物质基础,1925年联共(布)14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十分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国际上受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短缺,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苏联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前进。为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联共(布)15大又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1928-1943年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一五”计划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二五”计划完成,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重大成就。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它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作用:(1)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是世界现代化模式之一,是落后国家高度控制政治、经济、文化,以便高速发展、赶超先进国家的一种现代化模式。积极作用——对苏联来说,该体制实现了对对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计划管理,适应了苏联建国初期经济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苏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为二战中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经济基础。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就是在这种体制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期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借鉴,对东欧来说,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广泛实行银行和工业国有化,以建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中央的集中领导下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在一段时间内对恢复和发展经济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中国来说,在解放初期恢复经济、进行“一五”计划建设和巩固革命成果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对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来说,采取国家干预经济,如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发达国家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恢复和发展。

(2)消极作用——存在严重的缺点和弊端,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改造小农经济缺乏经验,盲目追求集体化速度,严重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致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政治上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也违背列宁关于把经济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的思想,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破坏和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影响政治局面长期稳定。东欧照搬苏联模式,实际没有独立自主权力,经济发展缓慢,同西欧国家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危机又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成为日后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中国虽然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但总体上20多年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大。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借鉴:从经验上来看,1、可通过政府的力量利用计划手段,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从教训来看,1、不要片面发展某一产业,否则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要忽视消费品的生产;3、要合理解决好三农问题,不要从农民身上掠夺太多的东西,否则会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4、合理运动计划与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给地方和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权,以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必。5、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避免家长制作风,以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6、制定经济政策要遵循客观规律,要依据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对过比较的方式,让知识点更鲜明。如对明清时期的中外科技我就进行了如下比较: 类型 代表成就 中国 传统科技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 主要是应用科学 西方 近代自然科学 牛顿经典力学 科技领域 主要是理论科学, 科学研究的方法 差异原因 政治方面 科学研究仍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中国明清时期的封建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严厉打击和压制工商业,无情扼杀有损于封建专制统治的任何新的因素,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如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进行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与狭隘性,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中国封建教育制度,完全是为了培养为皇帝服务的忠实奴才,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教育方式上是私塾教育,既不利于各学科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大批培养人才。 中国历史封建统治者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主义,明清时期更是登峰造极,突出表现为对知识分子的压制与摧残,一方面以功名利禄为诱饵,把大批知识分子推向只钻研儒家经典的死胡同;另一方面,他们以高压政策对待所谓“异端”分子,从而把大量知识分子逼入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 大多数科学有是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以及数理逻辑推导的方法。 西方的专制王权奉行重商主义等措施,客观上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从而推动了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经济方面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一方面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基本科研条件和动力 早在18世纪,西欧各国便相继产生了一些综合性文学,其教育手段较为正规,学术气氛浓厚,从而为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教育 思想文化方面 历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解放、欧洲群众性的家教改革运动等,而且专制王权也站在了天主教的对立面,动摇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较自由地去研究和探索自然奥秘。 四、适当增添一些课外资料。包括影视资料、文字资料、实物资料、民间传说、地方历史等。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比如我在讲到分封制是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民间传说 :据说姜子牙帮助周亡商之后,就大封功臣。等把功臣封完之后,封地也封完了,没了自己的封地。怎么办呢?他就把自己封到了百姓住房的屋脊正上方。现在农村盖正房,在屋脊正中间还用三块砖几片瓦垒成一座小庙。据说这就是姜子牙的封地。但历史是不是这样呢?西周的分封帛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是姜子牙推行的吗,分封的主体是不是功臣吗,怎样分封的,姜子牙是不是被分封到屋脊上去了呢,分封制在西周起到了哪些作用?这样设计问题,很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五、对知识点多总结归纳,找出规律性的知识,以为我们今天服务。如我在讲完必修一之后,就对中国近代史上六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会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

中国实行的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学的不断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从而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实施提供了思想基础、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纵观中国近代史,西方民主政治在中国曾有六次实施的机会。现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次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

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当时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

资本主义,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他们明确提出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他们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而对强大的封建顽固派,他们在变法中没有把君主立宪制的方案付诸于实施。并且变法由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的镇压而告失败。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第二次是在清末“预备立宪”骗局中。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在立宪派的

要求下,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也就是实行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君主立宪制。但1907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中仍规定皇权至高无上,明显维护封建君主专制。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匡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成为一种骗局。

第三次是在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也成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

和国政府——中华民国,还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但由于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破坏,加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最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建立起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第四次是在1913年国民党大选成功后。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建立起北洋军阀政府

的统治后,排除异己,迫使与自己政见不和的唐绍仪内阁辞职,建立了完全听命于他的内阁。于是,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目的是联合中间党派造成第一大党,以实现国会大选,重新组织内阁,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大选成功后,在宋教仁内阁呼之欲出的情况下,袁世凯暗杀了宋教仁。再一次证明了西方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第五次是在1927年北伐胜利在望之际。1924到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1927年,北伐打倒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在张作霖即将被打倒、北洋军阀统治即将被推翻之时,由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致使大革命失败。如果大革命不失败,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被推翻之后,民族资产阶级将会再一次把其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付诸于实施。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再一次流产。

第六次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抗战胜利后,国内各种政治力量斗争的焦点就是在

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黑暗统治;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已经提出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各民主党派奉行第三条路线(或称中间路线),实际上仍是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但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之心不死,他撕毁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各项决议、发动内战、解散民主政团同盟。从而说明了在当时的形势下,不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就是中共倡导建立的民主联合政府、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方案也都成为泡影。

以上史实充分说明,无论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方案,在

中国都行不通。历史证明: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对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哪一种好,还需在实践中探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