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周朝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宗法制 D.内服与外服制度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3、秦朝中央官制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是 A.太尉 B.参知政事 C御史大夫 D.丞相
4、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简:机构精简 B.速:办事效率高 C.开:决策开放性强 D.专:皇帝乾纲独断
5、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初试 二试 三试 答时务策三道 明经 选《札记》或《左传》之一及《孝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经》 《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雅》, 每经帖十条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6、促使古希腊城邦形成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传统 B.地理环境 C.外来影响 D.英雄人物 7、在古希腊城邦里,享有完整公民权的人需具备的条件包括
①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 ②拥有一定财产 ③能具备武装服兵役 ④成年男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之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规定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9、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10、法国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最终确立的时间是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1.“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说的这个国家是当时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2、下列对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②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 ③中国军事装备落后,英国武器先进 ④中国闭关自守,英国已在东方建立起殖民体系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13.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列强办厂的特权 14、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④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5、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 B.北伐战争的开始 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国民政府的成立
16.1945年8月10日,艾青在其诗《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人民欢欣鼓舞主要是因为 A.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17.解放战争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①陕北解放区 ②山东解放区 ③中原解放区 ④东北解放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它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19、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革命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代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政治事件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0、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2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2、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大起步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3、“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B.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地进行和平外交 D.睦邻友好
25、右图是一幅珍贵的新闻照片,名称为《乔的笑》,人物是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地点是在联合国大厅。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反映的事件应该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D.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26、二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事实上是
A.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国际格局 B.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C.建立了战后新的同盟关系 D.承认了美国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27、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好的,好的。 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不行,绝对不行!
以上两段对话说明二战以来,美欧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
A.西欧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性 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C.欧共体实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 D.西欧经济从破坏严重到恢复发展 28、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29.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 30. 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31、南京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今天著名的旅游胜地,请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资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由它见证。
材料二 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
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
材料三 2004年到2007年,美国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迈克 迪万、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中国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一大批国内外政要先后到总统府参观。
(1)、材料一中所说的“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由它见证”分别指什么事件?依据是什么?(8分)
(2)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2分)
(3)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建此中国近代历史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32、材料一
漫画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其法律依据是什么?(4分)
(2)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代议制形式?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两国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的不同。(6分)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其原因是什么?(6分)
(4)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皇仓中学2013年下期期末测试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两个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31.参考答案:(1)、事件:《南京条约》签订;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4分) 依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4分) (2)《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3)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6分)
(4)现实意义:牢记中国近代屈辱抗争的历史;重建国共合作,推进和平统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4分,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