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孝经》论孝对《论语》的传承与发展

2024-08-26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孝经》论孝对《论语》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刘娜

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02期

摘要《孝经》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对“孝”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既主张孝为诸德之本,又进一步将其钉入政治领域,较之《论语》有传承又有发展。 关键词孝孝经论语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Filial Piety\" to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IU Na

(Literature School,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AbstractWith guidance of Confucianism, Filial Piety explains the filial comprehensively. It advocates filial is the root of moral, and further more, drives it into the political fields. Compared to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t does not only inherit the Analects but also develops. Key wordsfilial; Filial Piety;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孝”是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尚书??酒诰》中已有“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诗经??桧风》中《素冠》一篇更是充满对孝子的怜惜。而《孝经》自成书以来一直受到传统社会的重视,并被尊为“十三经”之一。《孝经》对“孝”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融合了伦理、道德与政治统治秩序,虽非孔子、曾子所作,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其论孝的思想相对于《论语》既有传承亦有发展。

《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论语》中对“孝”虽多次提及,但孔子从未给“孝”下过一个明确定义,都是落实到具体实事上。例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

在孔子看来,“孝”要靠“礼”来维持和保障。《论语??为政》云:“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他还强调“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天下之通丧也”。孔子要求人们对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与否,并且着重强调尽孝时不应违背礼,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随意的,而必须受礼的规定。 同时,仅仅从形式上侍奉父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如果只是“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是谓能养”的孝,那“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在鬼神、生死问题上,孔子的基本态度是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死后,因此对于尽孝他亦主张应在生前,“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虽“敬鬼神而远之”,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他的思想中,祭祀不单是一种仪式,而是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可以寄托和培养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

在《论语》中,“孝”是维护传统大家族制度的基础。例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批评不能为父母守丧三年的宰我“予之不仁也”,在这里,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再如“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这里孝与政紧密相关。这也深刻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

儒家重视孝,因为他们认为国家以孝为本,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因此孔子也将“出则事公卿”和“入则事父兄”并列强调,这与当时社会的宗法制度相适应。春秋时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就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要求。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事发生,从而也可以实现整个国家的安定。在这种家国同构的环境中,子对父的孝很容易被推衍为臣对君的忠。

《孝经》论孝继承了儒家孝为诸德之本的思想,称孝为“至德要道”,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开宗明义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三才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圣治章》)和《论语》一样,《孝经》也利用了宗法社会中父子之亲血缘关系是建立伦理架构的基础,说:“父子之道,天性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治章》)正是在人性论的基础上,《孝经》把“孝”抽去了特定的社会性、历史性,而说成是生而具有、人人具有的当然之理,并由此推衍出封建伦理纲常都是天经地义的永恒真理。事实上,《论语》《孝经》提出的伦理纲常思想,无不是为当时的封建统治服务的。

《孝经》论孝,除人性论以外更添上了一层神秘主义色彩。例如其论孝除了强调所谓“天之经”“地之义”以外,还把孝说成能“通于神明”,其《感应章》中称:“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宗庙致敬,鬼神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认为孝道之行可以上感天地神明,降福于行孝之人,无疑带有迷信色彩,与《论语》“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显然不同。

《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起为政?”在他看来,伦理道德与政治是相通的,而这种思想也被《孝经》继承并做了发挥。《孝经》公开提出了“孝治天下”的口号,同时根据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将“孝”分为五等,详细规定了各阶层应遵守的孝道法则,认为天子尽孝,可博爱于人;诸侯尽孝,可“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卿大夫尽孝,可“守其宗庙”;士人尽孝,可“保其禄位”;庶人尽孝,可“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道之所以能有益于治道,就在于它可以使不同阶层的人克尽职守,各安其位,这种思想完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

如果说《论语》只是提出孝道可以通于治道,《孝经》则进一步把“孝”推崇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手段,特别是把孝亲和忠君直接相连。其《广扬名章》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圣治章》又说“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认为人子对父母兄长的爱、敬、顺是天成的,可以并且应该推移到君臣关系上去,从而实现臣下对君主的“忠”。

《论语》在“孝”与君权的关系问题处理上主张“孝慈则忠”,要求君主自己“孝慈”。而到了《孝经》,家庭中“孝”支配下的“父”变成“父权”,并进一步衍生出“父权”与“君权”的绝对性,把政治上君权的绝对性建立在伦理上父权的绝对性上。

相较《论语》,《孝经》进一步把“孝”钉到了政治领域之中。《开宗明义章》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里的“孝”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作为统治表率的孝,一是事君如父的孝。

作为统治表率的孝,规劝的对象是“君”。《论语??为政》有云:“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认为人君只有孝敬父母、慈于众人,民才会忠于他。这里就是一种行为表率,类似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孔子“礼治”、“德治”思想的表现。《孝经》更明确提出“天子之孝”必须做到“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加于百姓,邢于四海。”

事君如父的孝,是君以外一切人的孝。《孝经??士章》中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在“孝”的实践方面,《孝经》有许多与《论语》相通。例如《论语》有云:“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种思想在《孝经》中亦有体现,其《开宗明义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孝经》一书,把孝尊为一切道德的中心和基础,而且移孝入忠,与封建迷信的天人感应说联系起来,成了为封建君主、专制政权服务的工具,这也正是自汉代以来,此书倍受封建帝王青睐的原因。《孝经》论孝,相较《论语》是既有传承又有发展的。《论语》中的论孝是温情脉脉的,而等到了《孝经》,由于渗入了权力因素,甚至是国家权力积极推动作用,它便异化成为一种对权力者极其有力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胡平生.孝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2]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