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一节一场严肃但吵闹的论战
一、论战背景
一战前夕:古典的均势现实主义;一战后:理想主义;经济危机和二战后:现实主义形成。
二、争论焦点
1、理想主义
人类在教育和正确思想的驱使下,在好的客观环境的限制和作用下(1)人性可以改造。
有能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最终走向文明。
(2)战争可以避免。战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不完善的国内或国际政治体制的缺陷,由于对人类进行教育和开化的困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不足引起的。一旦人类的教育程度提高了,再不是感情思维而是理性思维,再不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而是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人类的战争则最终可以消除。、
实际上是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政(3)利益可以调和。国际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
治中的重要性。
(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由于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应当用集体安全代替均势。
(5)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可以规范国家的行为。
(6)重视国际道德和公众舆论。国家只有在国际道德的约束下才能在对外关系中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而要维护国际道德一方面要依靠国际组织的力量,另一方面要靠公众的觉悟和文化素质,发挥学者和政治活动家的积极性。
2、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对国际问(1)批判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看国际关系应当怎样,题的研究完全凭主观意志。
(2)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之间关系难于协调,集体安全无法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和平的保证不是利益和谐的结果,而是利益牵制的结果。
(3)批判理想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忽视权力。理想主义认为,权力是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但现实主义认为,没有实力的国际关系是空想的国际关系,靠国际法和国际道德来实现国际和平是一种空想的乌托邦。
3、现实主义
人性本恶。由于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人是自私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1)
种冲突的关系。国家是个人的集合,这就决定了冲突和斗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2)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批判理想主义建立国际机构的乌托邦想法。
总是要追求(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为了饱和自己的生存,
权力。因此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
(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
(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反对把道德、公众舆论、国际法等至于外交上的重要地位。
(6)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
第二节从威尔逊到约翰·默里——理想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1、威尔逊
十四点原则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主要原因有:一、美国在一战后实力提升;二、战火后的欧洲人民将威尔逊的主张当做一种解决战争与和平的良药;三、将民族自治、裁军和公开
外交等政治原则道德化,打出了民主、自由、自决的旗号。
2、阿尔弗雷德·齐默恩
一方面,人性是可以改造的,人类通过教育可以避免战争。另一方面,批判均势作为避免战争的手段,认为国际联盟是人类要走出无政府状态的表现,可以避免战争。
3、约翰·默里(神学家)
一、权力:道德必须要监督权力的运用,权力要在道德的指导下使用。他没有在权力和道德间划绝对的分界线,没有像其他理想主义者那样绝对反对权力。
二、正义:判断战争正义与否的标准:1、战争是不是给人类带来了更多更大的灾难;2、看权力的使用是不是有限的,是不是为了法律的目的。
三、自然法:道德的标准来自于自然法的标准,判断事物时,不要极端,要遵循自然法。
第三节从韦伯、卡尔到摩根索、基辛格——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1、马克思·韦伯
一、关于什么是政治,韦伯定义为分享或影响权力的分配的斗争,这种斗争或是在国家 所有的政治都离不开权力问题,反对理想主义把之间或是在一个国家内的集体之间产生的。
政治看成是道德的政治;
二、关于国家关系,韦伯认为国家总是为其生存而斗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和平不过是冲突性质的改变。
三、关于道德,道德区分为绝对的道德和责任的道德。按照绝对的道德行事的人不问结果,只看目的。具有责任道德的人能够看到他的行为的结果,并且也能够承担他应当负的责任。但韦伯同时也指出,为了正义的目的,并非不能使用不好的、不正当的手段,目的本身的正义性并不可以证明手段的正义性。
2、爱德华·卡尔(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
一、提出现实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权力始终是政治的核心成分,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权力政治;第二,道义只能是相对的,不是普遍的,道义是权力的产物;
二、关于国家利益,批判理想主义的国家利益和谐论,他认为国家利益和谐论的出现是因为存在占有优势的势力,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例如,一战后理想主义 的观点,卡尔认为这个观点是因为美英两国在一战中获得较多利益,提出
“没有人反对和平”企图维持现状,而德国则要改变现状。
三、重视权力。政治就是权力政治;权力可以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经济权力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但反对经济权力可以和政治权力分开,都是权力的组成部分。
四、重权力而轻道德。卡尔认为,政治行为必须建立在道德和权力相互协调的基础之上, 国家的道德标准是低于个人的道德标准的但其实卡尔把道德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卡尔认为,
——(1)国家的行为不是道德约束的结果,而是国家情况的结果。例如,国家的利他行为与国家的富裕程度有关。(2)国家的行为会比个人的行为更加无道德。比如,人的自私行为无道德的,一旦人的自私行为表现为爱国主义的行为就变成了道德的行为。
3、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神学家)
一、人的原罪说。人具有两面性:一是他具有超越自我的精神能力;二是他本身具有不 人自我超越的精神能力决定了他既是一个有理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无理智可避免的罪恶。
的人。人对自己在宇宙中应有的位置从来不清楚,事实上,人是自由的,但也是受约束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他把人的罪恶分为骄傲和纵欲两种形式,他指出骄傲之罪 权力的骄傲使人为了自身的安全总是超过自己的自然禀赋极限去扩大自是万恶之源。其中,
己的权力,而这种寻求安全的权力欲求永远不可能满足。
二、人的原罪的观点决定了社会是冲突的,科学和道德教育不能解决社会冲突。尼布尔
认为,权力是一回事,而爱是另外一回事(爱是宗教的事)。 |
三、道德和权力政治之间的关系。尼布尔认为,权力政治无所不在。而权力应当受到限制,而限制权力的办法就是均势,这种均势并不排斥道德,事实上,没有仁爱,精神的摩擦和紧张状态会令人无法忍受。
4、阿诺德·沃尔弗斯
一、关于国际政治角色。采取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个人作为国际政治的角色。这种研究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个人置于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二是强调个人的组合角色,特别是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关于国家角色和个人角色的两种研究方法应该互补。
二、关于国家目标与国家利益。国家一般拥有三类目标:(1)持有目标(包括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等)和环境目标(超越国境的外部条件);(2)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与国家利 ;(3)意识形态目标(向海外扩展民主)益是否直接相关)
三、关于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1)自延(获取更多的权利和利益);(2)自保(维护现有的价值利益);(3)自制(在一定条件下接受国际法、国际和平和集体安全利益的制约)。
5、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一、国家的首要目标是赢得和维持权力地位。斯皮克曼认为,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事实上,两种观点以及它们引出的外交政策从来就是不断交织在一起的。孤立主义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国家战略,盲目的坚持或反对孤立主义的人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
二、边缘地带理论。
6、汉斯·摩根索
一、现实主义六原则:
(1)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是普遍适用的,但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权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政治的实质。利益则是判断和主导政治行动的永恒标准。任何政治均受到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的支配,这是现实注意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根本点。
(4)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政治行动。但是也需要考虑道德行动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实际上,采取成功的政治行动本身就是基于国家生存的道德原则。
(5)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普遍的道德法则与某一特定国家的道德要求不可混为一谈,后者与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异有关。
(6)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政治范畴的独立性,坚持以权力界定利益。
二、人的政治哲学。人性是恶的,而且不能通过教育或人为的机制得到消除。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必须去追求权力,因此政治关系就是权力斗争关系。人类冲突产生的根源,一是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二是人对权力追求的本能欲望。
三、国家行为哲学。摩根索认为,个人权力意志的放大就是国家的权力,因此国家的行为是由对权力的追求驱使的,国际政治的动因就是对权力的追求,一方面表现为战争,另一方面表现为外交活动。
四、国家道德哲学。摩根索承认道德存在于国际关系中,也承认道德在国家的行为中和在国家间的关系中起一定的作用,也意识到在道德要求和政治成功需要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
7、乔治·凯南
一、遏制政策
二、道义与外交的关系。道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道义与对外政策的关系上,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外交的行动是政府的责任;(2)政府的道义责任不同于个人的道义责任;(3)并不存在国际社会所接受的道义标准。“没有原则的道义不是真正的道义。”8、雷蒙·阿隆(法)
“自然状态”
,即“战争状态”是国际关系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国家应当学会在霍一、布斯所描绘的世界中求生存。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主张道德的相对观,反对抽象的道德标准,赞成具体的实际道德。
9、约翰·赫兹
赫兹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和理想主义融合的现实主义,一方面重视权力,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最低生存伦理学的理论。
10、亨利·基辛格
一、否认历史决定着人的行为和事件的结果,他强调,个人作用下的权力政治具有浓厚的个人和英雄创造国际关系的特点。他提出,人的行为和国家的行为的有限性决定了对道德标准的理解。人性的受限性决定了人的直觉行动上的自由性。正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因此,基辛格对于人性从来就没抱有过高的希望。基辛格提出人在道德上的行为也是有限的。
二、均势是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美国应该以实力和均势作为外交决策的依据,在均势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结构,以均势来维持国际体系的稳定。
三、国际格局从两极到多极;外交思想不能脱离体系分析;重视大国外交;
第四节对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评价
一、对理想主义的评价(肯定)
1、理想主义强调维护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力量的观点是正确的。现实主义中的很多人认为,外交要靠少数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来决定,民众是愚昧无知的。而理想主义相信,通过对民众的教育可以提高民众的素质,以造就正确的舆论环境,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政府可以避免选择战争的道路。
2、理想主义强调普通民众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主张国家的外交决策不只能是少数人的事情,国家与国家之间不能再搞秘密外交。
3、理想主义认为,人是客观环境造就的产物,这一观点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更有科学性。
二、对现实主义的评价
肯定:
1、现实主义在研究国际关系时把国家利益置于核心地位,在理论上区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根本标准是看在执行外交政策的过程中是否以国家利益为决策的核心标准。因为现实主义政策在执行中并不表现为反对道德,理想主义在推行政策中也不是不考虑国家实力。2、现实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提倡客观细致分析在前,理论结论在后,对事物的把握客观而准确。
否定:
1、对人性的看法使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变得极为悲观。实际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既有合作的一面,也有友好的一面。
2、现实主义把道德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层面,是欠妥的。现实主义认为,个人可以为了道德和信仰而不惜牺牲生命,但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则可以不顾道德。他们道德问题上的处理是自相矛盾的。
3、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领袖人物身上,而不是民众的身上,民主的身上。
第三章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第一节一场激烈但“虚假的战争”
一、科学行为主义学派:
(1)认为人类行为中存在可以认知的统一性;(2)这些可以认知的统一性能够通过实证试验加以证实;(3)主张强化方法论,以获取和分析数据;(4)主张理论的细化和量化、更为证实取向,所推崇的理论包括权力多元化、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体系分析;(5)主张把价值标准排除在研究过程之外,在研究中注重伦理评估的实证解释,认为非价值或价值中立的研究是可能的:(6)主张建立不同于应用性研究的基本理。
二、传统主义学派:
(1)政治学的要旨与物理学的要旨不同;(2)科学知识可运用于事实,而理解、智慧和本能只是运用于人类关系的研究;(3)主张科学方法的人往往把方法误认为现实;(4)科学方法要求高度的可测性和精确性,难以对付国际政治中的最有变动的成分。
第二节从多伊奇到阿尔克——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卡尔·多伊奇
1、一体化理论
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整体的构成部分中间形成相当程度的相互依存,是相互依存的单位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通常地,作为整体,一个系统具有任何一个构成部分单独所不能具有的系统特征。一体化有四个方面要素:区域(所涉及的地域的人口);范围(所涉及 。一的行为的各个方面);幅度(赖以维系的奖励和惩罚幅度);力度(行为者拥有的实力)体化的形式主要有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
2、沟通理论
多伊奇认为现实主义关于国家是国际社会唯一的行动者的观点已经过时,当前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不能再以国家为中心,而应重视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
3、博弈理论
二、莫顿·卡普兰
卡普兰六模式:
模式1:均势体系(balanceof power system)。指18世纪至20世纪的均势格局。反对任何企图在体系内取得优势地位的结盟国或霸权国,对体系内形成威胁的国家进行限制。模式2:松散的两级体系(loosebipolarsystem)。指二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特点:运作机制是调节性质的,不是对抗型的;跨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体系的运作;核武器的出现带来 。“核恐怖平衡”
模式3:紧张的两极体系(tightbipolar system)。指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冷战格局。趋势是不稳定,出现高度紧张的态势。
system)。指60年代末以后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相对稳定是模式4:全球体系(universal
其根本特点。
模式5:等级体系(hierarchicalsystem)。一种民主型或极霸型的体系,特点是稳定性强。
vetosystem)。特点:联合国的作用得到加强;战争可能发生,模式6:单位否决体系(unit
但不会使用核武器,战争的手段受到限制;大国外交出现孤立主义的倾向,结盟弱化。
三、戴维·辛格
辛格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他认为,现实主义只讲权力政治,把国际政治与对外政策混为一谈,而层次分析把国际政治与对外政策加以区分——国际政治是以国际系统作为分析层次,对外政策是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层次。两个层次既有关联又有差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海沃德·阿尔克(数学政治学,多伊奇的学生)
第三节从怀特到霍夫曼——传统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马丁·怀特
1、国际政治是关于生存的理论,大国的地位的得失要靠战争的暴力:中等国家的地位则是大国的善意;小国的地位依靠的是中立政策,仅追求有限的利益,在夹缝中生存。
2、三R之争:(1)现实主义(realism):意指马基雅维利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权力政治、国际冲突,崇尚的是一些推行铁血政策、不讲道德的人;(2)理性主义(rationalism):意指格劳秀斯主义,强调理性原则、国际对话、重视均势和国际法的作用,认为国际关系不 (3)革新主义仅有冲突还有合作,要造就能坚持法律和秩序、言行一致的人。
(revolutionism):意指康德主义。反对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冲突与合作的看法,注重人的关系,国际社会和国家大家庭的作用,希望有一代从事变革、解放和说教的人。怀特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成为一个格劳秀斯主义者,同时吸收马基雅维利主义和康德主义。
二、英尼斯·克劳德(三概念)
1、均势:(1)均势是一种形势,意指处于均衡的格局,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权力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对等和均衡状态;(2)均势是一种政策,意指建立和维护均衡状态的政策,均势应是一种谨慎的政策;(3)均势是一种制度,意指能抑制任何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稳定的制度;(4)均势是一种标志,它是战争可以防止的标志,是人们现实愿望的一种体现。
2、集体安全:意指通过各国的一致行为为国际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安全环境。特点:(1)通过建立压倒优势的力量提供对付可能的侵略者的安全体系;(2)能够帮助小国和弱国摆脱处于均势体系中的不利地位;(3)均势体系从本质上讲是无政府的机制,而集体安全是 ;(4)均势体系视冲突为常见,合作为少见,集体安全则视冲突为少见,一种有组织的机制
合作为常见。
3、世界政府:由于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要避免战争只有建立世界政府。
三、肯尼思·沃尔兹
战争根源的三个概念《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
1、人的本性和行为:战争源于人的自私、愚蠢和误导的冲动,应当改变人的私念、恶性。2、国家内部结构:国家的弊病导致了国家之间的战争,要防止战争必须从改造国家着手。3、国际无政府状态:沃尔兹主张建立世界政府,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前,应尽力维持均势,因为权势不均对强国和弱国都是危险的。
四、斯坦利·霍夫曼(沃尔弗斯和阿隆的学生)
1、均势:美苏中日西欧组成五角均势。均势不仅在全球范围展开,而且表现为恐怖的核恐怖均势。
2、世界秩序:世界秩序是国家间关系处于和睦状态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它还不是现实,是通向世界政府的过渡状态。
3、伦理:国际关系伦理学是用道德伦理的手段克服无政府状态,反对强权政治的一种政治艺术。比如,对武力实行道义的限制和制止,突出维护人权的原则,建立平等公正的世界秩序等等。
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第一节新现实主义的出现
1、国际政治与国经济关系。现实主义学派极端强调权力斗争,忽视经济关系,而新现实主义学派提出了国际政治经济理论,强调只有将政治和经济关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国际关系的现实。
2、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关系。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无政府状态和权力冲突,忽视合作,视前者为高级政治,后者为低级政治。而新现实主义认为,世界虽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是现
代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关系。
3、国际关系中的东西南北关系。新现实主义学派认为,传统现实主义理论以研究战争、和平、权力、均势等为主,忽视了南北关系,新现实主义学派力图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关系入手,搞出个囊括东西南北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1、根本区别:新现实主义提出体系结构的新概念,将国际政治视为一个定义精确的结构体系。
“原因”是趋于一个方向,即从互动的国家到由它们2、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由互动国家组成,
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产生的“结果”。新现实主义强调,“原因”发生在两个方向上,即国际政治的单位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结构影响单位,只有通过区分结构层次和单位层次的因果要素才能充分地研究和了解互动国家。
3、关于对权力的解释,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对权力的追求根植于人性,权力是国家追求的目的,而新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有用手段,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安全而不是权力。
4、现实主义强调互动单位的作用,而新现实主义强调结构对互动单位的影响;现实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但否认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征性的结构,而新现实主义认为自助是在结构层次上无政府状态的对应物。
第三节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分析
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在表面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中发现世界政治的有序特征,但过分强调无政府状态而忽视相互依存;新自由主义并没有把无政府状态的程度和结果看得太重。
2、关于国际合作。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性。新现实主义对国际合作的态度是消极的,认为国际合作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也很难维持,因为合作大都依赖于国家权力。新自由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合作是正常的,国际制度能促使国家间成功合作。
3、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获取相对收益,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的目的是获取绝对收益。(事实上,将二者清楚地区分开是十分困难的)
4、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者都认为国家安全与经济福利是国家的主要目的。但新现实主义强调安全目标,而新自由主义则强调经济福利。实际上,新现实主 新自由主义则是以国际合作、相互依存为主体的思义是权力利益和安全为主体的思想体系,
想体系,所以他们多国家利益关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国家目标。
5、关于意图和实力。新现实主义注重国家的实力而不是意图,认为实力是国家安全和独立的基础,更注重国际体系中力量的分配。新自由主义强调国家的意图,一国更为担心的是敌对国而不是盟国的相对收益。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承认国际制度与机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6、关于制度与机制。
但新现实主义坚持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缺少超国家的权威机构的协调或者强制的手段维持国际秩序情况下,国际制度及机制无法有效起作用。新自由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的混乱秩序中,国际规则和机制能实现国家间合作这一目标。
第四节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肯尼思·沃尔兹
1、基本理论思路:国家体系→结构的无政府状态→安全的优先地位→自助体系→均势格局2、体系结构理论。体系是指诸多功能或相似的单位(民族国家)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组合起的一个整体,作为自助单位的民族国家的互动构成了国际体系。国际体系的结构指诸多国家行为体以自身实力的大小决定在体系中的排列,也就是说,国际体系中实力分配
决定了国际体系的结构,体系随着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体系建构有三个要素:(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而非等级的;(2)国际体系是由功能相同的国家行为体互动而构成的;(3)国际体系的变化是由体系内实力分布不同而引起的。前两个要素是不变的,第三个要素一直变化。
3、因果关系:一些国际结果的原因处在单位层次上,另一些则处在体系层次上,在单位和 部分的互动影响了整体,而整体的变化也影体系层次上的原因与结果具有明显的双向关系,
响着部分。比如,苏联解体。
4、权力、手段与目的。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国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权力获取安全。对一国来说,权力太小,容易遭受别国攻击;权力太大,会刺激一国冒险扩张。权力在体系中大小排列形成结构,权力的变化引起结构的变化。
5、均势理论。国家不是谋求权力最大化,而是寻求权力的平衡分配,均势理论的实质是主要大国之间实力平衡的分配。沃尔兹认为,参与者数量越少的体系越稳定,而参与者数量多则不利于稳定,简单的两极关系所产生的很大的压力会使两个国家变得保守起来,双方都力图维持现状,目的在制止另一个国家建立霸权。对小国而言,霸权并不是他们的利益所在。
二、罗伯特·吉尔平
:(1)基本的变化动力,在行为1、体系变化论。吉尔平认为,三个因素影响着体系的变化
者层面是追去权力和财富,体系层面是市场机制和技术革新。(2)国内对竞争与斗争的回应及对策。(3)关于权力转移的国际管理,权力的变化会带来体系的变化。
2、国际政治经济学。双重经济:每一种经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经济都含有两种相对独立又相互冲突的经济部门——以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经济部门和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部门,这一双重性导致经济技术相互依存与主权国家各自为政的世界政治体系之间的冲突。
3、霸权衰弱论。国际体系是从均衡状态发展到不均衡状态,最后回到均衡状态,只要没有任何一国认为改变现状是有利可图的,这时的国际体系就是均衡稳定的,吉尔平认为,霸权体系是一种等级体系,霸权周期的更替期是混乱的无政府时期,前一个霸权周期结束导致体系的变化,体系内力量重新分配,最后达到新的等级体系的形成。
三、罗伯特·利珀
提出“存在现实主义”的新概念,主要涉及三个基本问题:无政府状态问题、秩序问题和限制问题(主要指国内外政策、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
四、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
1、摒弃国家是唯一行为者的主张,认为战后国际社会中国家间和跨国关系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对国际层次的诸行为者的研究,重视对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结盟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研究。
2、复合相互依存的基本特征:(1)存在着多渠道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使国际社会内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大大加强;(2)越来越多的问题进入国家间关系的议事日程;(3)军事力量的多元作用日益明显。
五、理查德·罗斯克莱斯
1、国际体系存在着两种世界:军事世界和贸易世界。在传统的军事世界里,各国争夺权力和利益,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均势成为了对付霸权的基本手段。在现代贸易世界里,主要依靠发展经济和贸易,争夺市场而不是争夺权势。前者是战争的世界,后者是和平的世界。
2、新的强国联合论:三种制约无政府状态的方法,即均势、威慑和联合。联合是最有效的维持和平的途径,即全体参与、思想一致,对战争和领土扩张进行谴责。
六、罗伯特·杰维斯
1、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除了沃尔兹提出的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之外,认识和误解也是导致冲突的根源。、
2、理性威慑理论。威慑的形态常常表现为抑制威慑和惩罚威慑。前者认为,只有抑制对方扩张企图,和平才能得以维护;后者则是核时代的恐怖均势。杰维斯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
第五节几点评论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几点差异:
1、关于人。新现实主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关于人性恶的基本观点,对人的本质持悲观态度。新自由主义抛弃传统自由主义人性善的观点,他们承认人的本质是不完美的,有脆弱和非理性的一面,但也有潜在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欲望。
2、关于国家。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具有二元性,表现出理性和非理性的一面。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不惜牺牲别国的利益,在国家间很难建立一种有序的、公正的、谋求共同利益的国际格局。要求的生存,国家就必须强盛。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尽管不完美,但是是有理性的,国际机制建立在国家理性的基础上。
3、关于国家间关系。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的,强调国家是主要行为体,独立的主权民族国家的共处是可能的,但不是和平共处,因为在自助体系中,战争是可能的并且是正常现象。新自由主义强调体系结构,和平与全球合作在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维持下是可能的。
4、这两大理论学派揭示了国际关系中切实存在的两种现实——战争与和平,现实主义忽视了国际关系中和平的因素,自由主义忽视了战争因素,而战争与和平的历史现实是对立的,很难将二者统一起来,从而导致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峙。
第五章论战仍在继续——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建
第一节范式之间的争论
| 现实主义 | 多元主义/相互依存 | 新马克思主义 |
分析层次 | 以国家为中心 | 多个中心 | 以全球为中心 |
基本角色 | 国家 | 次国家、跨国家和非国家角色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阶级 |
行为动力 | 国家是理性角色,追求国家利益,实现对外目标 | 寻求跨国的冲突和合作、竞争和妥协的关系 | 追求阶级利益 |
主要问题 | 国家安全至上 | 多元化,不只是福利问题 | 经济因素 |
冲突与合作 | 国家关系基本上是冲突型和竞争型的 | 国家关系有潜在的合作可能,非国家角色常常可起减小冲突的作用 | 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冲突型的,因为阶级斗争是主要模式 |
关系状态 | 静态 | 进化 | 革命 |
第二节冷战的结束与国际关系理论
第三节批判理论对实证主义的挑战
1、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般分为两类:解释性理论和构成性理论。解释性理论侧重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提供因果关系上的理解,叙述国际事件并对其一般趋势和现象予以解释。包括(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构成性理论注重对国际关系理论本身的哲学基础进行反省和重建,也称批判理论,包括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建构主义等分支吗,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2、实证主义: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创立实证主义哲学,提出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研
究社会世界。根据实证主义的逻辑,如同自然界一样,社会世界也存在着法则和规律,社会科学的任务是通过观察、实证和经验的方法去发现规律。包括现实主义、多元主义、全球主义等范式。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3、国际关系的批判理论:
(1)批评性诠释理论:以哈贝马斯的思想作为指导;
(2)激进的诠释主义:以福柯和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的理论为指导;
认识论方面,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激烈批评实证主义关于认识知识的观点,批评试图建立客观的,在经验上可以获得验证的真理的陈述。批判理论认为,理论永远是一定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而且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就是说,西方现实主 而应该被理解为是特定社会群体用来义理论不能被理解为是对客观世界的不偏不倚的描述,
说明难题、满足需要和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
本体论方面,批判理论挑战理性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的概念,强调行为体认同的社会建构,后来在建构主义研究中取得进一步进展。
方法论方面,国际关系批判理论反对单一的科学方法占支配地位,提倡使用多种方法,认为研究自然界的方法不完全适用于研究社会世界。
价值论方面,否认理论研究活动过程中价值中立的可能性,主张恢复研究国际伦理和道德的重要性。
4、批判的安全:批判的安全倡导者认为,主权国家是造成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批判的安全研究把重心从对主权国家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怀。因此,安全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主权国家,还应该包括所有的人的社会关系和所有的社会。因此,安全不能从传统的意义上理解为“以国家为中心的自身利益”。安全不能以牺牲其他国家或人民的代价去获得。相反,安全应该把其他者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加以对待,真正的安全只有通过人民和集体才能获得,只有其他者安全了才得以实现安全,安全取决于相互依赖。
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不认为可以对国际政治的性质作出法则般的归纳或总结,而是提倡理论叙述的多元化。
第四节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1、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对建立在实证或西方逻辑基础上的一切理论及方法,不赞同存在普遍的、基本的法则的说法,认为实证主义的简约化否定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1)后现代主义强调文本研究,指出整个世界乃是一个文本,所有文本具有多种含义,后现代主义提倡对文本进行解释而不是发现文本,强调阅读而不是观察。在解释文本时,不必去参考文本原作者的因素,诸如作者如何解释文本、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等。(2)后现代主义强调话 (3)多元解释:解释文本时所语,认为知识不仅由概念构成,而且是建立在话语基础之上。
有的解释具有同样的意义,不存在什么最好的解释,多元的世界需要有多元的解释。(4)解构:经常指一种阅读方法,关注一个文本里二元对立物,指出何者为核心和有利的,另一方为被忽视的和被压抑的;然后,打破和颠倒这种等级偏见状态,造成文本的含义与最初含义相反;最后,使二元双方处于无等级、平等状态中。(5)延异:差异和拖延,前者指不同于别的东西,后者指推迟至以后。
2、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阿希利,曾受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以及福柯等。反 处于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僵化且单一地简化成几条普遍法对实证主义的主流理论把复杂的、
则,提倡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多元化、多角度的解释国际生活。
3、权力与知识:权力制造了知识,权力与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连接关系。倘若知识不同时预设和构成权力,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倘若没有知识领域的相互建构,也就不存在权力。比
如,把主权和真理作为权力和知识两个领域中相互作用的方面,指出如果没有适当的知识形式把主权表述清楚,那么,主权便不存在;同样,如果没有适当的主权形式,知识也就失去组织现实和构成课题以及探索领域和确立有效性和标准的能力。
:第一次阅读是对占支配地位的解释进行评论或重复,也就是通过同样的假设,4、双重阅读
重复传统的步骤,忠实的重复占支配地位的叙述。第二次阅读是通过揭示文本以及话语本身所存在的内在矛盾和冲入去动摇和结构占支配地位的揭示。比如,
阿希利第一次阅读以传统的方式理解无政府状态;第二次阅读对主权与无政府状态之间存在的紧张对立进行批判,认为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第五节女性主义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1、把性别问题引入国际关系研究
(1)性别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首先,性别应该被看作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变量。
个分析单位。比如,妇女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和基本生活需求的供应者,是家庭、社区生活的核心;(2)性别是国家对外政策制定方面的一个变量。比如,妇女在国际关系中起着构成作用,是整个军事后勤服务提供者、国内产业的后备军等;
其次,性别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构成性因素。在女性主义看来,传统的权力、主权等概念反映着由男性占主导的公共领域的知识形式。根据这一认识,国际关系是有性别偏见的,即建立在排除妇女和女性特征的基础之上,而且,性别是被社会建构起来的。把性别引入国际关系有可能使这类概念的含义更加充实并更加接近真实,而且打破传统上的公共领域和私下领域之间的界限;
第三,性别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改造因素。把性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可以对世界政治知识进行重新理解和解构,重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2、重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努力
(1)传统现实主义认为,权力是迫使或影响他人做自身本身不愿意做的事情。个人的权力依赖于自身不受他人权力的影响,也就是说,权力是不可分享的,也不是在相互依存或共同利益的背景里得到增强的。在女性主义看来,权力的概念不仅指度他人意志的征服,还应该包括对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2)传统的现实主义范式里,理性告诉对外决策者要绝对地追求国家利益和采取单边行动,在国家之上没有更高的政治文化和权威,国家要遵循自助原则。女性主义指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所谓理性知识和时间忽视了地方与全球,个人与政治的关系,忽视扎根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
(3)传统的安全总是从是否存在战争可能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安全往往是一种零和博弈,是指“国家的”安全。女性主义认为,在现代社会,战争不会有赢者,以来战争去确保自己的安全已经不再有用。对于多数人而言,安全问题更多的涉及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不是对付军事威胁。
第六节建构主义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1、建构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建构主义者认为他们的思想主要来自近现代批评社会理论家,比如哈贝马斯、福柯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建构主义属于西方批评社会理论的一种变体。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能够解释所有世界政治现象的一般性规律,认为世界是一种建构,对世界的认识始终是一种过程,不承认在认识世界方面存在永恒的真理。不过,建构主义认为,通过对世界政治进行适当的经验分析,人们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所具体研究对象方面的知识。
2、对世界政治的社会建构
首先,建构主义指出,除了物质结构以外,还存在社会结构。所谓结构的物质方面是指各行为体在一定社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之间物质的实力分配状况;社会结构则指
行为体行为的文化内容,譬如构成社会主流特征的、占支配地位的信仰、规范、观念和认识等。建构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有三个基本成分:分享的知识、物质资源以及实践。具体的说,行为体之间对理解、期待和知识的分享程度造成行为体之间关系的性质,物质资源通过行为 比如,美国会认为朝鲜的五件核武器比英国的五百件核体所处的分享知识结构而获得含义。
武器对美国构成更大的威胁。
第二,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占主流的理性主义理论不考虑利益的形成问题,建构主义则不同,它认为,决定和改变国家行为、认同和利益的不是体系的物质结构,而是国际政治过程,分析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就是要分析互动过程如何产生和再产生出影响行为体认同和利益的诸社会结构——合作性的或冲突性的。
第三,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构成关系,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结构不仅确定单个行为体的含义及认同,而且确定这些单个行为体所从事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活动的模式,社会结构也是行为体实践的结果。
争论的范式 | 新现实主义 | 新自由主义 | 建构主义 |
主要理论观点 | 国家追求自身利益,为权力和安全而进行无休止的战争; | 关注与经济和政治因素有关的权力,追求发展富裕,促进自由价值; | 国家行为由思想信念、集体规范和 社会认同决定; |
主要分析单位 | 国家 | 国家 | 个人(尤其是精英) |
主要研究手段 | 经济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 | 价值取向(国际制度、 经济交流、扩展民主) | 思想和对话 |
对冷战后的预测 | 再次出现公开的大国竞争; | 随着自由价值、自由市场和国家制度的发展,合作会得到加强; | 不可知论,因为难以确定思想信念的变化; |
主要局限 | 未能说明国际变化 | 过于忽视权力的作用 | 描述过去比预测未来更强 |
3、建构主义的几个主要概念
第一、规范
建构主义把规范定义为“意指对某个特定国家本体作出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在对国际体系变化的认识方面,建构主义不是根据在行为体背后起作用的实力分配和权力结构和权力结构来看待国家体系,而是认为这个是由与规范有关联的机构所组成。建构主义认为,这些机 并以此调节着各机构的活动和习惯。
国际体系是诸机构的构使国际社会不断确立各种规范,集合体,而且诸机构是由诸规范所组成的实践活动,当其构成的规范的一部分发生改变时,国际体系的基本变化随之出现。比如,冷战的出现是由于美国违反传统的民族主权关系,打破规范,而苏联不愿接受欧洲国家体系确立的组织规则。
第二、认同
认同主要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即区别性形象,这类形象是通过与其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1)整体认同:指构成行为体个体化的内在本质,强调行为体如何在整体上与其他行为体的区别性特征;(2)社会认同:行为体在看待其他行为体时赋予自身的一组含义,行为体在一定的环境或是社会角色结构中,确定自己的身份或者说自我定位。(3)集体:自我和他者建立积极的认同关系,在认知上把其他者看作是自我的延伸。建构主义认认同
为,自身的利益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确定的,在考虑自身利益时,也要考虑他人的利益。社会机构对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施加深刻的影响。
第三、文化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不是各自封闭在自己的领域里,国内政治的变化可以改
变国际体系。比如,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造成国际体系发生根本转型。
四、两位主要代表人物
1、奥勒夫:传统的主导理论强调物质结构决定社会行为,而建构主义则重视社会活动及思想与文化的作用,强调社会和世界是人们通过实践构建起来的。人民建立社会,社会孕育人民,实践产生规则,规则将人民与社会联系起来,规则造就代理者(参与社会活动代表别的人),代理者创造规则;规则形成机构,机构组成社会。规则和实践带来稳定的社会关系,稳定的规则和机构导致稳定的社会结构。
2、亚历山大·温特:第一,国家是体系的主要行为者,无政府是国家造就的;第二,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是社会的,而不是物质的;第三,社会关系构建认同和利益。
第六章国际关系基础理论(上)
第一节国家利益论
1、三个发展阶段:
国家至上阶段(法、黎塞留)—王朝利益阶段(欧洲封建王朝)—国家利益阶段(资本主义)2、四个问题:
(1)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内,国家利益的含义是不同的,那么用什么样的标准界定国家利益?
采用分层次的研究方法。(以美国为例)
根本利益:国家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存在。
极端重要利益:如果美国在所面对的威胁面前妥协的话,美国所认为的在世界维护自由、安全和幸福的目的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重要利益:如果美国妥协,会对美国政府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的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次要利益:如果这次利益受到危害了,对美国的根本利益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国家利益是不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观点一:国家利益就是全体人们的利益,国家利益是国内利益的总和;
观点二:国家利益是全部国内利益和部分国际利益的总和,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是世界利益的一部分。因此,一国外交政策不能只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利,还要对世界有利; 观点三:国家利益代表的是统治者的利益;
(3)什么样的因素决定统治者选择这样一种国家利益而不是另外一种国家利益?
确定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是由这个国家的权力来决定的,国家的权力越大,摩根索认为,
国家的利益就可能越大。
(4)国家利益在一国的决策中起多大作用?
国家利益在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任何其他因素在外交决策中都不能取代它。
3、亨廷顿:国家利益源于国家认同,而认同又包括文化(culture,价值、机构)和信仰(creed,自由、平等、民主等)两个组成部分。比如,冷战时期美国以遏制苏联为目标,帮助美国政府和人民形成这种认同;冷战后,美国实力强大但影响力下降,在于一个强的国家和一个弱的政府的矛盾现象。
第二节权力论
1、国内政治中的权力
权力在国内政治中主要有三中表现形式:应得惩罚的权力(condignpower)报偿的权力(compensentorypower)和制约的权力(conditionedpower)。权力来源主要有人格、财产和组织。
2、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
摩根索认为,权力意指人们对他人思想和行为施与影响和控制的能力。在国际关系领域,权
力即指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件的综合能力。
3、权力与影响力、权力与武力、在核时代的可运用的与不可运用的权力、合法的与非法的权力。
4、追求权力的根本动因:摩根索认为,国家就是个人的扩大,个人追求权力,把个人集合起来即为国家,那么国家也就同样有追去权力的欲望。
5、权力存在的四个条件:
(1)在权力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之间存在着价值和利益的冲突。
(2)在权力的关系中,一方最终一定会对另一方的要求有所屈服。
(3)在权力显示的过程中,权力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所花的代价要比不服从所花的代价要小。
(4)在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被行使者之间的差别越大,双方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6、国家权力的大小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克莱茵公式:P=(C+E+M)*(S+W),
即:国家力量=【(人口+领土)+经济能力+军事能力】*(战略意图+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7、国家的权力作用受到限制:
(1)权力的应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2)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这个国家权力因素中的外交因素;(3)国家的权力受到名誉和道德的限制。
第三节冲突论
1、国际冲突的根源分析:沃尔兹的三个概念
第一概念为“人性与国际冲突”,人的私念和权欲是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
第二概念为“国家与国际冲突”,国家体制弊端日显,社会矛盾深化,为了加强对国内的控制,统治集团往往从对外冲突或战争中寻找出路,这是国际冲突的重要内在原因;第三概念为“国际体系与国际冲突”
,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这是国际冲突和战争发生的外部原因。
2、国际冲突的类型
国际冲突一般分为:一般冲突、国际危机、恐怖活动、内战与革命、国际战争;
国际冲突的解决途径:(1)政治解决途径(谈判、协商、斡旋等);(2)法律解决途径(调节、仲裁等)
;(3)行政解决途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作出的各种努力);第四节均势论
1、什么是均势
(1)均势是表示一种力量的均衡;(2)均势是国际斗争中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3)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手段,是利用和使用国家权力的一种特殊手段;(4)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是维持国家之间权力平衡的一种对外政策,旨在防止一国控制并危害别国的安全。
2、均势的模式
摩根索概括出两种模式:直接对抗型的均势和竞争型的均势;
均势的条件:其一,无政府结构;其二,最少有两个行为体;
其三,行为体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
3、四种均势和当代均势理论
19世纪以来的均势呈现出四种主要类型:(1)欧洲均势: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2)过渡性全球均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列强冲突扩展到全球;(3)两极均势:冷战;(4)全球多极均势:60年代中期后,全球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
现实主义强调均势理论的重要性;
科学行为主义认为,集体安全比均势更重要,主要有以下优越性:(1)能更有力的对付别国的侵略;(2)可以维护小国的利益,因为在均势条件下,小国很容易成为大国的牺牲品;(3)集体安全是有组织的相对集权的国际体系,而均势是分权的无政府国际体系;(4)在均势下,国家之间的冲突是绝对的,合作是相对的;集体安全正好相反。
新现实主义沿袭了现实主义均势的观点,沃尔兹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政府,而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应尽力维持均势的局面;
新自由主义主张将现实主义的权力均势和科学行为主义的相互依存论融合为一个新的理论——复合相互依存,以弥补均势理论的不足。
4、关于均势论的评判
摩根索认为均势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不确定性:对实力的估量、评判以及比较时没有一个十分可信的方法。
(2)不现实性:在均势竞争中,各国都不是以力量均衡而是以实力优势为目标。
(3)不充足性:指均势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现代国际体系的稳定并非来自均势,而是来自一些思想和道德性质的要素。
均势理论的特征:
(1)西方均势理论的基本目标是寻求权势。为了寻求权势必然引起冲突,当敌对双方无力政府对方时,就需要维持现状。是一种手段和权宜之计;
(2)实力是均势的基础。许多国家以均势阻止别国称霸,但并不排斥自己称霸,相反,视均势为谋求霸权的工具;
(3)随机变换联盟是实施均势的重要手段。实力发展是不平衡的,利害关系也在不断变化;(4)中心均衡机制。这一均衡机制又有拥有实力的强国充当,争取和维持均势要靠超级大国,中小国家只有依附、听从超级大国。
总之,从古到今,人类以许多方式试图消灭战争,但是有成功地咋某一时段阻止了战争,均势就是诸多手段之一。但战争只是在某一时段被阻止,人类至今还未摆脱战争的危险。这也说明了均势手段的有限性和局限性。
第五节霸权(hegemony)稳定论
1、概念及其内涵:
霸权稳定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提出,吉尔平作了最系统的理论分析和阐述。
2、内容及其实质:
(1)霸权的存在意味着稳定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存在,霸权国有责任向国际社会提供集体产品或公共产品,霸权国实力越强,就能创造更多的公益,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就越稳定;
(2)霸权国的地位只有在国际规则的基础上既制约别人又制约自己的情况下才能得以维持。
在霸权体系中,除依靠霸权的威慑力来维持秩序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国际规则来管理世界事务,霸权国以及其他大国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
(3)基欧汉认为,霸权的实力主要来源于两种资源:其一是有形资源(如国内生产总值等);其二是无形资源(如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政治地位)。所以,霸权国力量强弱的变化就意味着 当有形资源的分布趋于平衡其力量资源的变化,力量资源的变化最能解释国际规则的变化。
时,国际规则的作用就被削弱,霸权国维持国际规则所付出的代价就相对提高。
(4)霸权的衰落归纳为两种:其一是霸权的“绝对衰落”,指霸权国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二是霸权的相对衰落,指二等国家的力量发展壮大并赶上了一等国家。霸权衰落时,国际政治和经济开始动荡。
3、关于霸权稳定论的评判:
(1)霸权稳定论是一种强权说,公益和搭便车说法掩盖了大国剥削弱国和效果的实质;
(2)公益具有共享性,然而在霸权体系中,利益并不是所有成员共享的,而是从一个国家分配到另一个国家;同时,霸权国会强迫其他国家为霸权体系服务。
(3)公益具有非排除性,意指各国无力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在强迫型模式中,霸权国可以迫使其他国家也提供公共物品,并设计出许多方法将公益的享有限制在作出贡献的国家。(4)莫德尔斯基的长波论和吉尔平的霸权周期论。
第六节博弈论
1、博弈模式:谁是懦夫与囚徒困境
博弈的基本模式分为零和博弈(又称“谁是懦夫”博弈,包括两方零和博弈和多方零和博弈)和变数博弈(又称“囚徒困境”博弈,包括两方变数博弈和多方变数博弈)。
零和博弈强调冲突的可能性以及解决冲突的机制,容易给人带来双方毫无共同利益可言的错误观念,只在特定的简单情况下才适用。
两方变数博弈的特点是对方采取不合作策略的情况下,一方的合作只会减少自己的收益,具有这种特点的博弈往往会产生对双方都不利的结局。在重复博弈中,各方关心的不是某一次博弈的结果,而是博弈重复进行后的总体效果。多方变数博弈可能出现“破坏者”,指自身的策略选择对其利益没有什么影响或影响不大,但却会影响其他博弈方的收益。
2、国际关系中的博弈
(1)谢林的“有限敌对关系”(limitedadversaryrelationship),他把这种关系称为不确定的伙伴关系。指这样一种情况,尽管冲突方的战略相互对立,但他们都认识到了某种最低的共同利益,即使这种共同利益只能使他们避免相互毁灭。
第七章国际关系基础理论(下)
第一节合作论
1、基欧汉的霸权后合作论
(1)合作与利益。在一定条件下合作能在利益互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
(2)手段与目的。合作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手段,而本身不是目的;
(3)合作与相互依存。合作是相互依存的必需,而相互依存能带来合作的利益;
(4)合作与机制。合作机制与霸权机制并不相悖。霸权机制依赖的是一种“非对称合作”, 霸权后合作是可能的,因为互补利益的存在可导致非霸权机制的建立,随着美国霸权的衰弱,
霸权后合作将是一种“对称的合作”。
(5)合作与和谐、争斗。霸权后合作的三种基本形式:其一,和谐,意指国际关系角色无须进行政策调整就自然而然地促成对方达到预定的目标,因为双方利益一致;其二,合作, 其三,争斗,意指处于不和谐状意指原来不和谐的国家或集团通过政策调整才能实现合作;
态的双方,经过政策调整后仍不能求同存异。
2、奥伊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
(1)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实际上是霸权后合作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而霸权后合作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
(2)理论上,要改造博弈论,强调多层次的博弈,主张以“问题联系”的方式促进各方的联系,打下合作的基础;
(3)在策略上,进行反霸权战争,这是实现国际合作的先决条件,未来的国际关系将以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为主要特征,反霸权战争有望成为确保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4)在机制上,使国际合作制度化。奥伊认为,行为者越多,合作越困难,两个行为者是合作的最佳数目,即双边合作最为可行。(有学者认为,在国家追求相对收益的条件下,行为者数目的增加会使合作的可能更大)
第二节体系论
1、莫顿·卡普兰“国际体系六模式”;
2、斯坦利·霍夫曼的“世界政治体系论”;
多极导致温和型体系。国际体系分为变革型体系和温和型体系两大类:
两极导致变革型体系,从变革型体系转向温和型体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体系能避免危机冲突;(2)体系能约束军备竞赛和扩张行为;(3)能促进各国沟通与合作。
3、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1)世界体系论研究重点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永不停止的资本积累,重视世界上各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关心第三世界的欠发展情况;
(2)提出“中心——半边缘——边缘” 的分析模式,即“ 核心——边缘”说(Coreness-and-Peripherality)。世界分为中心国家和边缘地区,
两者之间是半边缘地区,它们过去曾经是中心或边缘地区;
(3)沃勒斯坦认为,边缘地区国家面临的选择是:反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反体系)或在该体系内部由边缘地位上升为中心地位(追赶式);世界体系的结构变化也受长周期过程的影响和支配;
(4)当代世界体系得以维持的三个依靠:一,高利润的世界生产体系;二,主权国家的社会内聚力;三,相对稳定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相互依存论
1、相互依存的敏感性(sensitivity)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
基欧汉和奈认为,相互依存是指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如,A方对B方的原料,B方对A方的制成品。双方对对方的有关政策表现出某种敏感性,但由于双方依赖程度可能不同,各自的敏感度也有差异。A方的有关政策若不利B方,B方就会暴露其脆弱性。由于双方的应变能力不一,他们表现出的脆弱性也有差异。如果双方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同或相近,那么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呈对称情况,否则呈不对称情况。
2、相互依存不只是交往:有重大利害关系涉足其中,才称得上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不只是互利:安全领域中帝都双方的相互毁灭性的威慑也是相互依存的一种;相互依存不一定导致合作:相互依存并不意味冲突的消失,冲突将会采取新的形式。
3、相互依存是权力的来源之一
(1)敏感性相互依存:指一国的变化导致另一国变化的敏感程度。比如欧佩克提高油价使自己的石油销路不畅,又使日本发生敏感的变化,双方中谁更敏感就有可能在这场斗争中受制于人;
(2)脆弱性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的双方为抵御变化而采取的替代性选择所需要付出的相对成本。比如,欧佩克提高油价的行为暴露出日本相比美国而言在这一方面更为敏感,但并不意味着日本比美国脆弱,而要看二者应付这一变化的替代性措施的成本的高低。
4、复合相互依存
(1)多渠道的社会联系日益发展,使国际间联系和依赖大大加强;
(2)军事安全问题不在始终居于国际关系议事日程的首位,国内与国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过去被视为国内的事务进入国际关系议事日程;
(3)军事力量的作用大为减弱,在相互依存占优势的某些地方,一国政府再也不能随意的使用军事力量。
5、相互依存理论的局限
(1)虽然原则上也说均等关系,但实际上还是讲实力;
(2)虽然提出要注意第三世界国家的作用,但实际上仍坚持衣服关系;
(3)虽然也提出全球性问题和建立世界秩序的任务,但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国际关系旧秩序的前提下解决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
第四节国际政治经济学
1、两个趋势
(1)国际政治关系的经济化
第一,重点研究新技术革命对国际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以及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一系列新理念;
第二,世界粮食、能源等供需问题、财富分配等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三,从强权政治转变为经济政治的主要标志是国际政治冲突的重心从东西方关系转向南北关系和全球相互依存趋势的不断发展。
(2)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政治体系影响经济体系。国际经济的结构和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国际政治体系的第一,
结构和活动;
第二,政治因素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尤其是重大的经济决策通常由压倒一切的政治利益来决定,经济政策是政治斗争的产物;
第三,国际经济关系本身体现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权力的重要源泉。
2、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
| 自由主义 | 马克思主义 | 现实主义 |
分析方法 | (1)继承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认为个人是主要行为者;(2)个人是理性的功利主义者; | (1)阶级是主要行为者;(2)坚持阶级分析法,不同的阶级都为自身的经济物质利益而行动和斗争; | (1)民族国家是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行为者; |
重要结论 | (1)强调政府在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其主要职能是为市场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基础; | (1)强调现代社会存在着劳资的独立和对抗,存在不可调和的东西矛盾和南北矛盾; | (1)权力表现为对资源、对角色、对事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追求有利于自身的财富和权力的再分配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
第五节国际机制论
1、定义与沿革
(1)国际机制的三个构成要素:第一,共同的国际行为模式;第二,协调国际间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第三,限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领域。
(2)原则和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两组概念的区别:
原则和准则体现机制的基本特征,同样的原则和准则可能会有许多与之相一致的规则和 ;而原决策程序。规则和决策程序的变化只是在机制内部的变化,不会带来机制性质的改变则和准则的变化却是机制本身的变化,会导致改机制性质的改变。
2、基本特点
(1)战后,国际社会机制化日趋明显,机制化要求国际社会成员国的行为受制于被普遍接受的准则、规则和惯例;
(2)基欧汉提出了国际机制形成和发展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国际社会行为者必须具有某些相同的利益,说明双方均可以从合作中得到好处。没有共同的利益,仍会有国际惯例,但不可能形成国际机制,如国际安全机制、国际贸易机制。二是国际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变化要对国际行为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3)国际机制最大的功能是制约和调节国际社会角色的行为。
(4)国际机制的类别可以分为三组六种
第一组是特定机制与一般机制。特定机制往往包含在一般机制中,比如,美苏战略核武器谈判机制与大国合作机制的关系。
第二组是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
第三组是进化机制与变革机制。进化机制:改变原则,但准则不变,这种变化是在机制的程 :推翻准则,导致原则的改变,机制的权力机构和利益分配起序准则之内发生的。变革机制
了变化机制内原处于劣势的参与者上升为优势者,重新确定新的准则和规则。
(5)秩序是机制的结果,按照不同的秩序结果,机制可以分为自然秩序机制(不需要机制参与者的有意识的合作)、协商秩序机制(以参与者的赞同和支持、经过协商均接受的原则和准则为前提)和强加秩序机制(由占支配地位的参与者有意识的建立)。
(6)第一,国际机制强调,国家行为所遵循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必须符合总体上的国家利益,主张以合作互利的长远利益代替争夺权力的眼前利益;
第二,国际机制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的转移或放弃,而是国家主权的国际汇合,强调各国应担负共同责任和采取一致的行动;
第三,国际机制所包括的准则和规则为国际关系行为者同时提供机遇和限制,而且侧重点是道义的限制。
3、主要流派
(1)格劳秀斯派:奥伦·扬
首先,国际机制无处不在,机制存在与国际关系的所有领域;
其次,不同意认为由主权国家组成国际体系仅受均势限制的观点。他们指出,代表国家的领导集团才是国际关系的实际行为者,而领导集团有着广泛的国家和国际联系,必然受到超越国家的原则、准则的制约;
第三,认为国际机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未来世界模式;
(2)修正机制派:罗伯特·基欧汉
首先,国际机制并不是无处不在,在追去权力和利益的世界里,机制只能在某些利益可妥协的领域产生。
其次,可产生机制的特定问题领域是很有限的,而且形成的时间也较长。
再次,国际机制的发展不会根本改变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主权,但现存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主权的内涵将随之发生变化。
(3)传统结构主义:苏珊·斯特兰奇
反对国际机制。
第六节集体安全论
1、概念与条件
(1)集体安全是国际社会设想的以集体力量威慑或制止其内部可能出现的侵略者和侵略行为的办法来保护每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保护一国安全就是保护大家的安全,即安全共享;当一个国家受到安全威胁或侵略时,其他所有国家应像保护自己一样反对侵略者,即风险共担。
(2)集体安全的三大要素:
第一,集体安全组织的成员来源具有普遍性,不管这个组织是地区性的还是全球性的;第二,集体安全要求建立一套合法有效的防止侵略的安全机制,这是集体安全是否成功的关键;
不同于国家间结盟的军事组第三,集体安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内部成员国发生的侵略行为。
织,集体安全是内向型的。
2、困境与出路
(1)集体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矛盾。
国家安全的特点:
第一,国家安全具有相对性;
第二,国家安全是双向的,也是互动的,你之安全即为我之威胁;第三,因为每个国家追求安全的行为使国家安全具有竞争性和危险性。
集体安全的特点:
第一,在集体安全中,国家安全是绝对的,集体安全可以解决安全困境;第二,在集体安全中,国家安全也是双向的,你之安全即是我之安全;第三,在集体安全中,国家安全不是竞争性的,而是合作性的。
集体安全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国家安全的相对性和集体安全所要求的绝对性之间的矛盾。由 在支持集体安全的同时,时刻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和加于各国对集体安全的有效性存在疑虑,
强自己的国家安全,加剧了集体安全的不可靠性。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竞争性与集体安全要求的合作性之间的矛盾。
联合国组织中各成员国之间的国家安全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合作性。
(2)国家主权与集体安全的矛盾。
而国家主权同时赋予了国家支集体安全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限制和约束成员国的主权,
持或破坏集体安全的权力和实力,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3)国家安全与大国一致性原则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国际组织中的一致性原则是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一致性原则也削弱了集体安全组织的作用。
一方面,大国一致性原则希望大国担负起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必要的和积极的。
另一方面,却破坏了成员国投票的平等关系,尤其使大国获得了免受该组织制裁的特权。
3、集体安全体系与权力均势体系的异同
| 权力均势 | 集体安全 |
目的 | 保护国家安全或成员国安全 | 保护成员国安全 |
形成 | 自发的、自动的 | 人为的,有组织的 |
形成原因 | 不信任他国的力量,采取平衡力量的政策 | 不信任他国的政策和意图,要改变他国的政策 |
性质 | 竞争性、对抗性 | 合作性、协调性 |
对象 | 防御外来威胁(假想敌)是外向型的国际联盟 | 防止内部发生战争或冲突,属内向型的国家联盟(无假想敌) |
表现形式 | 国家或国家集团对抗另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国家间结盟的现象很普遍 | 全球性联盟对付个别国家,以整体的安全确保成员国的国家安全,反对国家间结盟 |
手段 | 军事威慑甚至使用武力 | 军事威慑甚至使用武力 |
国家地位 | 小国、弱国受制于大国、强国,国家安全关系是不平等的 | 小国、大国、弱国、强国是平等的,尤其是安全关系 |
背景 | 对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无能为力 | 试图改变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 |
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上)
第一节软权力论
1、软权力概念的提出
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权力的概念。软权力一般包括三方面的要素:(1)价值标准,尤其是指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2)市场经济;(3)西方文明,指文化、宗教等影响。软权力是一种合作型权力,而硬权力是一种对抗性权力,两种权力同样重要、互为补充。奈 文化和经济,一方面美国的文化和民主榜样为软权力提供了认为,软权力的来源主要有二
:低代价、高效益的源泉;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也给软权力注入了源泉。
2、软权力概念的发展
奈提出“信息权力的概念”。信息权力作为软权力的核心正日益影响国际事务的变革,在信息时代条件下,软权力强调的是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吸引力意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无形力量。
3、软权力与知识经济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日益突出,国际竞争的重大开始转移到经济科技领域,进一步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是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这里,软权力的三大要素(知识、信息和价值)得到充分拓展。
第二节地缘经济学(卢特沃克)
1、地缘经济学的特点
在这一理论里,地缘的概念其实是指民族国家以国家领土作为地理含义上的竞争单位,(1)
研究的是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其本质的内容是在冷战后的国际环境下,国家之间是怎样的一种竞争关系。
(2)不同于现实主义,地缘经济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上。但二者也有相似之处,比如仍然把主权国家作为研究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对象,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冷战后仍然是竞争和对立的关系,也强调权力。
(3)地缘经济学研究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两枝世界政治论(詹姆斯·罗斯诺)
1、后国际政治观
(1)随着冷战后时代中跨国家行为体和次国家行为体的兴起,以往界限较为明确国内事务和国外事务如今不再泾渭分明,国际政治的时代正在被后国际政治时代取代;
(2)后国际政治仍然强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并探讨新条件下世界政治权威结构的变动;
(3)后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三个基本政治范畴(个人、集体和全球事务的整体结构)正经历重大变革。
2、分合论世界观
(fragmentation)和一体化(integration)全球化冲击下的后国际政治同时产生了分散化
两种矛盾而统一的趋势。分散化主要受次国家行为体的推动,而一体化则受跨国家行为体的推动。主张行为体是多元的,行为体边界是相互渗透的。
3、两枝世界政治及其主要观点
罗斯诺认为,冷战后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基本矛盾和冲突:一体化与分散化;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继承与变革。据此,他提出冷战后世界秩序的三层面、三参数的分析,即微观层面上的个人行为分析、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分析以及宏观层面上的国际体系分析,重点在第三层面。罗斯诺强调,冷战后世界已出现从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无政府体系向这一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两枝实际政治过渡。
4、几点评论
在《国内-国外边界上》一书中,罗斯诺总结人们面对国际关系重大变化时的四种反应。第一,视之为肤浅的表明现象而置之不理;第二,是承认这些变化,但不认为它们重要到能使国际关系发生结构性转变的程度;第三,指出这些变化早已有之,知识人们至今才意识到它的存在;第四,认可这些变化对塑造新的国际关系结构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文明冲突论
1、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导形式
(1)亨廷顿把文化和文明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和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且看作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
(2)为什么文明差异引发冲突?
第一,几个世纪以来,文明之间的差异曾经引发过激烈的冲突;
第二,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文明之间的摩擦越来越深;
第三,现代化和社会变迁把人们从传统的狭隘的个性中解脱出来,结果导致宗教的填补真空;第四,对西方思想的价值观日益剧烈的反对将加剧文明的冲突;
第五,文化的特性和差异缺乏易变性;
(3)文明间的冲突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地区或微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一国内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的断裂带冲突;另一种是在全球或宏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心国冲突;
亨廷顿认为断裂带战争具有相对持久、时断时续、意识形态混乱、难以协商等特点,永久的结束断裂带战争是不可取的,只能暂时休止断裂带冲突,
依靠主要文明核心国的利益和行动阻止断裂带战争升级为全球战争。
亨廷顿把文明冲突的根源进一步归结为与冷战结束相伴随的政治忠诚取向的深刻变换,他认为,冷战后人们对国家的忠诚随着冷战的结束开始让位于对文明的忠诚,并且这种转换正在产生一种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
2、冷战后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
(1)亨廷顿确认了六种现代文明,印度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日本文明、东正教文明、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以及两种候选文明:非洲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未来的世界新秩序是这八种主要文明相互影响、合力作用的结果。
(2)一方面,随着冷战的结束,人们的政治忠诚取向发生了从国家到文明的深刻变换;另一方面,文明之间的冲突大大多于文明内部的冲突。冷战的结束是国家对抗的旧世界与文明冲突的新世界之间最重大的历史分割线,冷战后的世界是多极和多文明的。
(3)未来,主要文明战争的防止需要各国遵守三个规则:第一,弃权规则,即核心国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这是多文明和多极世界的和平的首要前提条件;第二,合作调节规则,即核心国相互协商和休止彼此文明间的断裂带战争;
第三,求同规则,所有文明的人民都应探寻并努力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的共性。
3、未来世界新秩序的重建必须以文明为基础
未来的世界有几种强大的趋势形成:(1)西方主导的时代正在终结,几个非西方大国正在作为大国凭借它们自己的权力异军突起;(2)这些新兴大国愈来愈反对西方的价值观点,偏爱它们自己的文化规范,西方物质优越性的持续衰弱也将极大瓦解其文化影响力;(3)每种文明内部蕴含的主要文化价值观念作为个人和政治认同的源泉变得愈来愈重要。 对民族主义的忽略是文明范式的致命弱点之一。
第九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下)
第一节国际安全新论
1、学术界把安全概念分成消极安全与积极安全。前者强调免于危险和威胁,后者则强调稳定。
2、理性威慑理论:罗伯特·杰维斯认为,原威慑论强调军事威慑手段,而理性威慑论则把格局、策略、心理因素和理论选择结合起来,为国际安全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应重视认知方面的问题,即误解伴随战争。
3、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本恶,权力是目的,均势和结盟是安全的关键;
新现实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分析的基点,安全是目的,两极和核武器是安全的支柱。强调国际无政府状态与国际安全有关,国家追求利益,争夺权力必然导致不安全。
新自由主义认为,影响安全的因素包括国内外政治结构、文化与价值观,重视民主对安全的影响;发展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可以避免国家之间发生战争;健全国际安全体制可以防止或制止国际冲突。
4、冷战后的国际冲突新课题
奈把冷战后的估计冲突分为三大类:大国战争、地区战争和内部战争
(1)大国冲突
冷战结束后合作重于遏制、对话代替对抗的趋势发展,大国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减少,但还不能说完全消除,大国之间的误解、分歧和安全困境等冲突仍然存在。
权力的构成性质在冷战结束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权力的构成和性质已经不再以军事力量和对外征服为重点,经济权力的重要地位日益提升;随着经济重要性的日益突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军事力量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花费越来越大。
(2)地区冲突
冷战后地区冲突异常激烈,成为比大国冲突更为可能、更为现实的威胁。地区冲突是对地区均势状况的破坏,常常表现为地区战争。
首先,地区冲突发生的频率明显加快;其次,地区冲突发生的地域不断扩大;地区冲突作为冷战后发生可能性最大、频率最高的冲突,其历史根源在于,冷战的结束使那些被两极格局深深掩盖着的各种矛盾纷纷暴露出来,并激化为军事对抗。
(3)国内冲突
遍布全球的宗派冲突和种族冲突有可能成为冷战后世界上冲突的普遍形式,而奈认为,
且这类冲突常常发生于国内。最可能爆发这类冲突的地区是非洲和原苏联的边缘地区,这类冲突在地理上具有扩散性,导致人道主义干涉,并逐步对国际安全构成持久性甚至全局性威
胁。
冷战后时代国内宗派冲突日益增多的因素:第一,政府的腐败无能和经济的衰退瓦解,宗教冲突通常发生在面临合法性危机的国家。第二,两极国际体制的瓦解和地区权力真空的出现。第三,种族主义的重新兴起;第四,世界大部分地区对民主化改革的自治的要求;第五,当代迅速、深远的社会、技术和经济变化带来了错综复杂的超国家、国家和亚国家层次的认同。
第二节民主和平论(米切尔·多伊利)
民主和平论继承和发挥了卢梭、康德以及威尔逊的自由、人权、民主政治思想,而且直接继承理想主义的衣钵,它的核心论点是民主国家很少(或者从不)相互打仗。并进一步提出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在民主国家之间如同其他政体之间一样存在许多利益冲突,但是民 第二,尽管自由民主国家之间很少或主国家认为,战争不是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何时方法
;从不相互打仗,但他们可能和非民主国家打仗。
民主国家存在着政体上的两个根本限制因素,一是把民主国家间无战事归因于机制上的限制,即公共舆论或国内政治机构的监督与平衡对政府决策的至于作用;而是民主标准和文化因素,即民主国家之间有着相互尊重、合作与妥协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表明民主国家之间不会以战争或战争威胁手段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相反,
民主与非民主国家之间却缺少这些标准和限制因素。
民主和平论与主张权力政治的现实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国内政治结构和国际政治系统的关系认识不同。民主和平论认为,基于国内政治结构对于一国对外行为的重要性,要实 现实主义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内部发生变化,国际政治体现和平就要先从国家的民主化着手;
系的无序状态也不会改变,系统结构是决定国际政治结果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世界秩序新论
1、地球村模式
地球村模式指出信息革命、经贸交往和生态环境给全球带来的变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但仅仅根据信息技术革命和跨国公司世界上许多问题需要各国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发展就断言国家统治将宣告结束或国家主权不再重要是缺少根据的。
2、世界政府模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并不是正在消失,而是正在分裂成各自独立、功能不同的部分。这些部分——法院、管理机构、行政部门等——正在与国外的相应部分结成网络,创建密集的关系网,从而构成一个新的跨政府秩序。在新世界中,网络化的机构将发挥世界政府的功能。
3、和平区与动乱区模式
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北方工农业国家与南方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而不再是世界强国之间的争夺。现实的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平、富裕、民主区域;另一部分是动乱、战争、发展区域。和平区内的国家,由于彼此之间政治上的观念一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国际关系将不受相对军事力量的影响,即使出现摩擦和矛盾也会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而动乱区的国家,由于政局不稳、经济落后、人口过多,国际关系将处于一种动荡、不安、混乱,甚至战争状态。
4、三大经济区模式
认为世界正在逐步发展为三个相互竞争的经济集团:日本率领的环太平洋经济区、美国领导的西半球经济区和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经济区。在未来的竞赛中,三个经济霸权中的每一个都倾向于超过其他两个。
它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当今世界经济正日益走向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大趋势,过于轻视国家安全在当今世界中的作用。
5、单极霸权模式和单极主导下的多极合作模式
(1)查尔斯·克劳瑟默的单极霸权模式:克劳瑟默认为,冷战后时代显著的特点是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多极世界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到来,但在最近的数十年内,世界格局将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几个二流世界强国并存的局面。
然而,冷战结束后,尽管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超级大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单极世界已经取代了冷战时的两极世界,仍然有许多重要的安全、经济和政治目标仅仅靠美国自身的实力是无法到达的。
(2)约瑟夫·奈的“单极主导下的多极合作”模式:奈认为,未来的世界新秩序将不以美国的一极独霸为特征,而是以单极指导下的多极合作为内容。他认为,决定冷战后世界秩序走向的主要因素是民族主义和全球主义的交互作用,由此可能导致的世界秩序模式有:第一,第二,多极世界(美国、日本、西欧、俄罗斯、中国);回复到两极世界(美国——俄罗斯);第三,三大经济集团(北美、西欧、东北亚);第四,单极霸权(美国);第五,单极指导下的多层次相互依存。奈认为,只有第五种才是最现实、最可行的世界秩序模式。
6、两极或多极均势模式
(1)亨利·基辛格的多极均势理论。他认为,霸权和均势是通向稳定的两条道路,与霸权相比,均势更为可靠。在他看来,构成世界秩序的权力均势应该是多极的。冷战期间,基辛格提出美——苏——中为核心建立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加上日本和西欧),他认为这样的多极均势是世界有序的根本保障。冷战结束后,基辛格又认为未来的世界秩序将以六大强权之间的实力均衡为主要特征: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再加上印度。
(2)哈克维的两极均势理论。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回归两极模式的可能性是绝对不能排除的。世界新秩序的模式既可能是美俄对垒,也可能是美日或美中对抗。但是,他认为最可能出现的形式是中俄集团对美欧集团,或者全体亚洲集团对美欧俄联盟。
第四节全球化新论
世界市场发展的大潮和信息革命的大潮孕育了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1)詹姆斯·罗斯诺的“全球化动力说”
全球化是对地域化的超越,地域化是国界的限制,全球化是国界的扩展;地域化意指分权、分散和分解,而全球化意指集权、一致和一体化。此外,罗斯诺概括推动全球化的四种基本途径:(1)通过双向的对话和沟通机制;(2)通过大众媒介的变革性影响;(3)通过榜样的力量和效仿的过程;(4)通过机构和制度的同质化。
(2)赛约姆·布朗的“世界政体论”
世界政体可界定为处理和解决冲突、制定和实施规则的全球的结构和过程模式。全球化是对地域化的超越,世界政体就是对民族国家体系的超越。
(3)托马斯·弗里曼的“全球化体系论”
他认为,全球化并非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意思是首先理解全球化,然后研究如何从全球化中获得好处。全球化就是自由化、市场化和资本主义化。
反对者认为,弗里曼未能观察到全球化会导致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增加,贫富的悬殊和公共事务状况的恶化。
(4)詹姆斯·密特曼的“全球化综合观”
密特曼的核心观点认为,全球化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过程和活动的综合化。综合观这个词意指全球化的多层面分析——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分析,全球化是在全球政治经济框架内人类活动环境特征的最高模式。全球化的本质即是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
138048873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