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探讨

2022-03-20 来源:步旅网
中国中医药咨讯 ・332・ Joum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1年6月中 June 2011 第3卷第l7期 Vol-3 No.17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探讨 古力加汗・沙都拉黄新东 托克逊,8381O0) (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人民医院,新疆【摘要】 目的:探讨对血培养标本直接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0年9月收 治的60例发热伴全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混于专用接种水中,接种于鉴定板上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直 接法),与转种后取得纯茵落上机鉴定和药敏试验(常规法)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方法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符合率。结果:60例 血培养标本直接上机与转茵落上机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与纯菌落上机药敏符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接法检测时间短,与常规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直接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 菌检测和药敏试验,诊断符合率与常规法无显著差异,缩短诊断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了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血培养;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细菌学技术;抗药性 细菌感染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死亡率较高,因此血液培 养成为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及早明确病原菌和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我院将患者血 培养阳性标本混于专用接种水中 ,接种于鉴定板上做细菌鉴定 和药敏试验(直接法),与转种后取得纯菌落上机鉴定和药敏试 验(常规法)进行比较,缩短了时间,现报告如下: 计学意义(P>0.05)。 2.2两种检测方法药敏试验结果比较见表2 表2两种检测方法药敏试验结果比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 例发热伴全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6例,女性24例, 年龄在9~78岁之间,平均(43.4±6.7)岁。 1.2方法严格掌握抽抽血时间,要求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尽 快抽血,抽血量按照1:10比例,双向血培养瓶由奥淼厂家提供, 将标本置于培养瓶中,摇匀,保持35%,72h观察液体及固体 培养基上有无细菌生长,提示有细菌生长的阳性瓶,行革兰染 色镜检,根据镜检结果选择氧化酶或者触媒,调整菌液浓度至 6.9×10 CFU/L,并进行接种,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 敏试验。将阳性标本接种于巧克力平板、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孵化24h后,挑取生长菌落,性革兰染色,根据镜检结果选择 相应的触媒和氧化镁,按照Walkaway操作步骤进行细菌鉴定和 药敏试验 。比较两种方法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符合率。质控 菌株:大肠埃希菌(LAC 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LAT CC25932)、铜绿假单胞菌(ATO C27853)。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 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问比较分别 采用t检验和X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与纯菌落上机药敏符合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法检测时间短,与常规法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培养是诊断临床感染的关键,血培养阳性按照常规法进 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需要48~72h,有些细菌无法确定结果, 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随着新发展的直接检测方 法,方法简便、快捷,在确定染色镜检和纯培养情况下,无须 进行接种等优点,缩短了诊断时间,直接鉴定法只需要阳性标 本涂片镜检来选择相应的鉴定板型 ,调整合适的菌液浓度,其 最大的优先是能溶解血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无需离心,直 接进行检测,同时菌种鉴定一致率与菌落鉴定法无差异,采用 直接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诊断符合 率与常规法无显著差异,缩短诊断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了时 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2结果 2.1两种检测方法细菌检出符合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种检测方法细菌检出符合率比较 [】]张秀珍,宣天芝,胡云建.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临床应用评价[J】l中 华医学检验杂志。2008.2l(5):297-299 [2]汪定成,张青,刘树林,等.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检测的iY-'4NJ].中 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25(6):375. [3】汪定成,张青,刘树林.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检测的评估[J】.中 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25(6):375. 60例血培养标本直接上机与转菌落上机鉴定结果差异无统 <>’<>’。◇◇◇<><>‘<><>◇‘<><>‘<>◇<>◇<).・・<).—<>・—<>・◇・<>・C ・<><><><><>..c>・C,・・<>.・<>. 令・ <><><>.<>.<>. >..C <> (上接第361页) 出减少,气短胸闷好转,说明药证相符,热势渐缓,但湿热互 结如油裹丽,热易孤而湿难去,呈现湿热相当之势,故原方配 合五苓散加强利湿之力;血压偏高,肝阳亢盛于上,辅以平肝 潜阳。三诊后血糖已趋正常,血压明显下降,口干、汗出等症 已明显减轻,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刘华为教授创造性地把五行学说同中医的气化理论有机地 联系起来,注入了新的学术思想,并用这种一思想指导临床实 践,疗效显著。他强调,治疗代谢综合征时要紧守病机,着眼 气机,着手气化,以痰(水、湿)郁(瘀)互结为辩证主线, 按虚实寒热和兼变证随证加减,目的在于恢复人体正常的气机 运动和气化功能,以期达到满意疗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