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12期 《贵州电力技术》 (总第9o期) 贵州中小水电开发现状调查与发展探讨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杨华周杰娜刘建良 [550003] 1 中小水电开发前景 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1800多万 kW,居全国第六位,经济开发容量达1683万kW,其 中中小水电资源达674万kW。水能资源分布普及, 多数分布在边远山区,十分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 开发水电。据统计,贵州86个县建有小水电,共 1100多座,39个县以小水电供电为主。截止2005 年,贵州省建成中小水电装机容量仅达155.9万 kW,且开发程度约占23.13%,因此贵州中小水电 具有广阔的投资开发前景。 2小水电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开发农村中小水电、建设初级电气化,不仅可以 改变水利基础薄弱和电力设施落后的状况,而且在 促进工农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贫穷落 后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农村经 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农村中小水电可以加强和巩固水利基础 地位,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骨干电源的 建成,电网结构的逐渐完善,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发 展经济创造有利条件。电气化的建设,不仅可以促 进乡镇工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 以及农村用电的发展,而且还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 及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加快了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其次,农村中小水电在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帮 助农民增收。一方面,农村水电开发可以为农民带 来直接的收入。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农民可以从劳动 用工中增加劳务收入;电站运行管理,可以为农民提 供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以 经验来看,由于中小水电站一般地处深山,自动化程 度较高,经过培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即可胜 任电站运行工作,因此完全可以雇请当地农民管理。 另一方面,农村水电开发还可以为农民带来间接收 入。电站修建的拦水坝、引水渠,在一定程度上扩大 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了抗旱能力,提高了粮食 产量,帮助农民增收。 ・82・ 第三.中小水电在三个层面促进地上或经济的 发展,第一个层面是投资。中小水电能启动民间资 本,吸收外来资本。第二个层面是财政贡献。基于 贵州的省情,农村水电能成为许多县县域经济的支 柱产业,县级财政收人的来源。第三个层面是投资 收益。中小水电投资规模不大,每千瓦投资一般在 4000~12000元之问,而且回报相对稳定,一般回报 率在15%一25%之间。 最后,以中小水电资本流动来看,中小水电开发 由于这种资奉的小额、分散与本地化的特点与外来 大额资本投人不同,跨区域的流动不大,投资所生成 的收益绝大多数都会参与本地的经济活动,或者增 加储蓄,或者形成新的投资。不管何种选择都将对 本地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3 中小水电促进环保 近年来,环境保护Et益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可 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 能、太阳能、波浪能、潮汐能等作为能源来发电的统 称,其电力通常称为绿色电力,对环境保护十分有 利。贵州省属云贵高原,其中山多,但其森林覆盖率 极低,因此在贵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高度重视, 加强地方水电行业建设,以保护和建设美好家园的 主人翁精神,衔接好开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 标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充分利用当地水能 资源来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和农产品加工等能源 问题,而且对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发展贫困山区和 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巩固退耕还 林还草、封山育林成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把贵 州建设成为真正的公园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 发展。 4存在的问题 如何正确的引导和扶持中小水电发展,是建设 社会新农村的关键。结合实际在目前水电开发建设 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12期 《贵州电力技术》 (总第90期) 4.1缺乏开发管理的系统性、规范化 卖的问题。各供电公司可作出对地方中小水电电量 放开收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小水电弃水损失和 全省的河流分省管、地(州、市)管、县管河流三 类。但各地为了招商引资,存在越权授权开发的现 象。水电资源作为国家资源,应由政府组织总体规 划,并制定相应的长期、短期计划。但由于开展本地 区的水资源利用的规划工作滞后,导致政府宏观决 水电资源浪费,解决地方中小水电资源富余问题,进 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实现发 电、供电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各供电公司按“就近 上网、就近消纳”的原则,积极作好电力需求测算管 策缺乏科学依据,存在水电资源的无序开发的现象。 4,2电网架设不足、网损大 由于中小水电多数分布在边远山区,由于边远 理工作,加强电力调控,制定合理的中小水电上网电 价,为中小水电上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着力优 化水库调度和挖掘输变电设备能力,减少中小水电 山区负荷小,变电站布点比较少,不少中小水电密集 区上网线路长,路上挂网电站较多,三角流现象严 重,线损居高不下,电能质量差,供电不可靠,导致新 建水电站的电能无法输出。 4.3中小水电卖电难 地方的一些中小水电站,采用低价上网等限制 政策,使中小水电失去供区和市场,面临有水难发 电,发电难自主,有电难上网,上网电价低的局面,即 中小水电卖电难的问题。 4.4融资渠道狭窄 较低的上网电价,导致中小水电站开发的投资 收益不好,金融机构不看好中小水电站的开发,从而 使投资者很难进行融资。 5解决方法 5.1 作好流域整体规划、规范基本建设程序 中小水电开发实行统一管理、有序开发、对水能 资源开发使用权实行有偿出让。中小水电开发由水 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按基础建设程序进行报批、 核准、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出让要采 取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实行有偿出让,确保 选择有开发能力、条件最合适的开发者。 5.2电网规划应与中小水电发展规划相结合 电网与电源是一对孪生兄弟,互相依附,缺一不 可。随着电源建设形势的发展,电网规划与电源规 划不配套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如果不引起重视,在 不久的将来,有可能由于电网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有 电送不出去,有电用不了,从而制约了中小水电的发 展,也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障碍。政府应尽快着 手对我省主要中小河流域结合电网规划进行规划修 编工作,提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开发方 式,科学地引导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参与到中小电流 域整体开发。 5.3各供电公司对地方中小水电电量放开收购 基于中小水电季节性,时段性资源富余、有电难 弃水损失,为地方中小水电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可再 生能源开发。 5.4 采取多种方式吸纳中小水电建设资金 目前参与贵州中小水电开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 企业、民间、国家财政投入。政府应对投资的规模、 投资的目的、组织不同的投资模式,吸引不同的投资 主体参与贵州中小水电的开发。例如:以流域整体 滚动开发为主流的投资模式,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 鼓励民间投资者参与中小水电站开发;积极利用国 际金融组织及外国政府长期优惠贷款,大力争取国 内金融机构对中小水电建设的投入;探索试行股份 制及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筹集资金用于中小水电 建设,制定有利于中小水电发展的融资政策。 6结语 贵州中小水电资源待开发潜力巨大,同时,贵州 为确保“西电东输”后,本省经济发展将存在较大的 电力市场缺口;另外,全国“十一五”期间继续推进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和水利部实施“亮点”工程之 一——“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工程”,都将给贵州 中小水电开发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开发中面 临的问题,积极调整思路与政策,为中小水电开发创 造良好投资环境,从而推动贵州省中小水电开发的 健康有序的进行,建设好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姜富华,杜孝忠.我国小水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 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3) 2李雪松.电力体制改革与水电业发展.中国农村水利水 电,2003(8). 3朱效章,赵建达.私企投资小水电的国际概述及其与我国 的异同[J].小水电,2004(3), 4陈印刚,许炳勋,李君武.电力体制改革给中小水电企业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6(1). 5高富产.电力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小水 电发展的思考.陕西水力发电,2000(3). (收稿日期:20060920)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