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煤质对锅炉设备运行的影响

2022-11-01 来源:步旅网
2013年第12期(总第99期) ENERGY AND EN E1 GY CONSERVATlON 缸濠与 钍 2013年l2月 技术研究 煤质对锅炉设备运行的影响 王 平,朱垠安,邓志军 (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 近年来,由于外部煤炭市场形势变化,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燃煤采购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为此燃煤品 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析了煤质对锅炉设备的影响,提出了在煤质发生变化时的应对措施,以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 运行。 关键词:煤质;锅炉;发热量;挥发分;飞灰可燃物 中图分类号:TK22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02一(2013)12—0136—03 The Impact of Coal Quality on the Running of Boiler Unit WANG Ping,ZHU Yin-an,DENG Zhi-jun (Hebei Xi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Ltd.,Xingtai 054000,Hebei,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changes of external coal market,there have been large fluctuations in the purchases of boil- er fire coal of Hebei Xi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Ltd.,SO the quality of coa]has also been changed greatly.Analyzes the impact of coal quality on the boiler unite,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hanges of coal quality to ensure safe and economic op- eration of the unit. Key words:coal quality;boiler;heating value;volatile matter;flammable fly ash 数明显增多,其中与煤质有关的约占1/3。大多数机 组的运行接近和超过100 000 h,炉管趋于老化不可 近年来,由于外部煤炭市场形势变化,兴泰发电 避免。但由于煤质变化较大,造成燃烧状况恶化,加  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燃煤采购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为此 速了炉管的老化进程,增加了炉管泄漏次数。由于近年来人炉煤热量低、挥发分低、灰分高, 燃煤品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灰分高、挥发分 低、硫分高、热量低等等。锅炉的设计煤种是一定 导致的结果就是煤粉在锅炉内的着火推迟,炉膛出口 的,受热面的布置型式、大小、管子壁厚余量的选 烟气温度升高,但水平烟道后部和尾部受热面处烟温偏 取、燃烧器的型式以及燃烧室的高度、宽度、深度的 低,吸热量不足,再热汽温上不去。为了调整汽温,必 选取均取决于煤种。锅炉对于煤种的适应程度和范围 须加大燃煤的投入量,为此又进一步使前部受热面壁温 是有限的,偏离设计煤种就会造成设备健康水平的降 超温,形成恶性循环。机组在大负荷运行或是负荷大幅 低,以及设备维护费用的增加。近年来由于煤炭供应 度调节及制粉系统的启停操作中,受热面存在不同程度 紧张,煤质变化较大,煤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炉燃 的过热现象,受热面从原来的局部过热发展向高度、深 烧的稳定性与经济性,同时也对输煤和锅炉设备的安 度、宽度全面过热。主要表现形式有:高度向顶棚发 全性和可靠性带来很大影响。通过分析煤质不同成分 展,主要为高过、高再,宽度也由原来的对流热段向对  对锅炉燃烧的影响,提出了在煤质发生变化时的应对 流冷段发展,深度由外圈向内圈发展。由于燃煤的灰分高,热量低,使锅炉的耗煤量增 措施,来保证机组安全平稳运行。 加;煤中带有大量石头,使灰的硬度增加。高灰分、 2煤质对锅炉设备影响分析 大流量的煤以及高硬度的灰,不仅造成尾部烟道受热 面磨损加剧,而且造成水平烟道受热面磨损现象,磨 2.1煤质对锅炉承压部件泄漏的影响  近年来,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四管泄漏次 损有从尾部受热面向水平烟道受热面移动的趋势。煤中的硫分在高温下形成sO 气体,该酸性气体 1选题背景 收稿日期:2013-10—15 对受热面金属直接产生腐蚀,此腐蚀气体混合于熔融 第一作者简介:王 平,1964年生,男,河北邢台人,1993年 的灰分中,形成垢下腐蚀。目前,燃煤的硫分超过设 毕业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电力系统专业,煤质主管工程师。 ・136・ 2013年第l2期 王平,等:煤质对锅炉设备运行的影响 2013年12月 计值2倍~4倍,垢下腐蚀的速度也大大提升,此种 腐蚀对于受热面管子的寿命影响大,而且面积分布广 泛,已深入内圈管排。 近年来设备抢修增加,每次抢修材料费用为5 X 10 元左右,每年抢修费用增加50 x 10 元之多。近年来每 l%其对设备的磨损就减少1%,设备可靠性就增加 1%。也可减少锅炉因“四管”磨损泄漏所造成的频 繁启停,提高机组的使用寿命。由于灰分增加造成受 热面积灰,预热器堵塞等,使传热效果变差,排烟温 度升高。排烟温度每升高l0℃,锅炉效率下降1%, 次小修费用由原来的15×10 元 16 X 10 元升至25 X 10 元 26×10 元,每年小修费用增加60X 10 元之多。 2.2煤质变化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2.2.1挥发分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挥发分是固体燃料的重要成分之一,对燃料的着 火和燃烧有很大影响。挥发分是可燃性气体,其着火 温度低,易于从煤中析出。挥发分含量高,煤中难燃 的焦炭相对含量少,当大量挥发分析出着火后,燃烧 放出热量较多,有助于焦炭的迅速着火和燃烧,因此 挥发分高的煤易于燃尽。挥发分从煤粉颗粒内部析出 后使煤粉颗粒具有孔隙性,挥发分越多,煤粉颗粒的 孔隙越多,与助燃空气接触面越大,因而易于燃尽, 燃烧损失较小。反之,挥发分低的煤较难燃尽,燃烧 损失较大。由试验可以说明飞灰可燃物是随着煤质挥 发分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的。 2.2.2 固定碳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分析出后剩余的主要是 焦炭。固定碳含量较高的燃煤,在燃烧过程中煤粉颗 粒周围助燃的空气量相对较少、燃烧时间长、燃尽程 度差、火焰中心上移,飞灰可燃物相应升高。燃煤中 固定碳的指标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也较大,飞灰可燃 物随固定碳的降低相应降低,当同定碳接近设计值时 (不一定低于设计值),飞灰可燃物低于较低水平。 2.2.3煤中灰分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煤中灰分有两种:a)原煤形成过程中所固有的 有机灰,此种灰质地松软易于破碎,其对设备的磨损 小:b)原煤开采过程中人为夹带进去的矸石或石块 等。灰分在煤中不具有热量,煤粉在燃烧过程中所放 出的热量一方面被工质吸收,一方面被灰分吸收。而 且灰分越多对固定碳包裹越厚就越不容易燃尽,灰分 粘附在受热面上形成的热阻很大,影响传热效果,再 热汽温偏低,燃烧不完全使飞灰可燃物升高,锅炉效 率下降。因飞灰增大使飞灰可燃物升高而形成的飞灰 浓度也增高,飞灰浓度与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是成正比 的关系。飞灰浓度越大,灰的颗粒撞击受热面的点数 多,磨损加剧,尤其是省煤器外侧部分将产生较大的 磨损。每年仅因“四管”磨损泄漏所造成的非停达36 次,累计抢修时间100 h~300 h,按可调负荷220 MW计算,影响发电4 000×10 kW・h~7 000×10 kW・h,如将人力、物力、燃油及调度罚金均算其损 失更大。降低燃煤灰分无论对设备磨损还是锅炉燃烧 的稳定性影响都是很大的,据测算煤中灰分每降低 影响机组煤耗升高2 g/(kW・h)~4 g/(kW・h)。 2_3煤质对制粉设备及单耗的影响 由于入炉煤热值低、灰分大,造成燃烧困难使原 煤消耗量增加,只有采取降低煤粉细度值R90的方法 来提高煤粉的燃尽程度,从而达到降低飞灰可燃物的 目的。由此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磨煤机出力降低,导 致磨煤机长时间运行,加之高硬度(包括石头)、多 杂物、大流量的煤造成制粉系统磨损加剧,钢球耗量 大大增加,磨煤机出人口经常出现漏粉现象,排粉机 叶轮检修次数增加、损坏严重,检修周期缩短,维护 费用增加。每年加钢球400 t~700 t(包括小修、技 改及正常维护补充),按每吨钢球7 000元,年消耗 约150X 10 元~300X 10 元。 为保证制粉系统的运行,公司有关部门做了大量 的工作:如派专人对上煤各环节进行监控,拣出煤中 杂物,防止铁块、木块、石块等进入磨煤机;在各原 煤仓来煤口均加装了篦子,并严格控制篦子网格尺 寸,防止大块进入磨煤机,造成磨煤机的损坏;对磨 煤机装载钢球量进行技改,减少制粉单耗,延长钢球 的使用时间等等。 3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煤炭供应的紧张形势和煤质变化,在实 际的运行过程中,积极试验和摸索,制定相应的可操 作性强的应对措施,切实做好燃煤的掺配工作,努力 调整好锅炉的燃烧运行工作,以保证整个机组工作的 安全、平稳、经济运行。上述分析只是建立在煤质常 规试验上的,要达到更好的掺配效果还需要进行掺烧 试验,对煤种化验煤、灰特性,对不同比例的混煤进 行燃烧试验和结渣性评价,在高、低负荷时对锅炉进 行热效率试验,找出对制粉系统和燃烧的影响,从而 制定相应措施,在经济、安全的前提下确定混煤比 例。建议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3.1加强燃料管理 由于煤炭本身存在偏析现象,即使同一批来煤也 存在允许差,需提高煤质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 人员责任心,保证人厂煤和炉前检验的准确性,为配 煤和燃烧提供依据。由于火车或汽车进来的煤需采样 化验才知道数据,而化验单又不能及时出来,又因锅 炉急需上煤时,输煤运行只能根据调度室提供的预报 目测数据进行配煤,加之配煤不能做到精确配比,因 此造成配煤的误差,从而直接影响锅炉燃烧的经济性 ・137- 2013年第12期 i吞 键 2013年12月 和稳定性。由于燃煤的短缺经常会出现来煤矿点多、 煤种复杂的情况,对于不同煤种的入厂煤和煤质波动 大的矿点要实施分矿堆放,依据烧旧存新的原则进行 配煤。加强对进煤质量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开辟煤质 较好、较为稳定的煤源市场,及时准确地掌握进煤的 风可以扩大燃烧器对煤种的适应性。燃用较好烟煤 时,可以起到推迟着火,旋托煤粉,遏制煤粉离析, 以及迅速补充燃烧所需要的氧量。对于挥发分高的优 质烟煤,周界风量开大。周界风有阻碍高温烟气与燃 烧器出口气流的掺混,降低煤粉浓度,当燃用低挥发 工业分析数据,提供给运行人员,以便运行人员选择 较为适应本单位锅炉的煤种,进行相应的运行调节。 3.2严格标准规范采样 燃煤质量验收工作的采制化应以国标为依据,不能 随心所欲。采制化各环节在整个电煤验收工作分析过程 中给最终结果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采样误差约占 80%以上,制样约为16%,化验约为4%。因此采制化 各环节的操作均是取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一环,其操作程 序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国标规定执行,按照国标 所规定的要求去采样。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掺杂使假的 现象在所难免。针对个别来煤煤质不稳定这些情况需要 管理者做到查、检相结合、动静相结合。所谓查就是根 据工作经验,观察煤车装煤情况,抽查部分车辆并结合 过衡计量去发现装车异常,查看时要做到全面彻底;所 谓检就是要对来煤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抽检,对于信 誉高、煤质稳定者可放宽采样深度;对于不稳定者就要 相对增加深度和改变采样方式以采到有代表性的煤样。 对于车辆的采样,不需要做到每车必检,不然既增加不 必要的劳动量,又影响进车速度。因此有条件的可进行 现场监装,了解供方情况、运输情况,做到及时反馈, 使质检_T作做到有的放矢,这就是动;所谓静就是要在 卸车时到货位上去检查煤况,根据卸车时出现的问题及 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对采样方式做调整,尽可能地采 取到有代表『生的煤样,问题特严重者应及时制止,并积 极与供方联系来共同处理解决问题。 3-3优化配煤方式 燃料运行人员应掌握火车和汽运煤以及煤场存煤 的煤质情况,依据有关数据对不同煤种精心计算配煤 比例,对于不能直接进入煤仓进行燃烧的煤质普遍采 用的是从不同的煤源取煤在式输送机上混合,煤场取 煤受煤堆平整、操作人员技术和斗轮机“月牙损失” 的影响煤量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到配煤效果,可以给 煤源设备上加装电子皮带秤便于随时了解运转出力, 进行煤量的调整。燃料运行人员必须及掌握来煤煤质 和煤场存煤的煤质情况,精心计算配煤比例。通过皮 带电流显示和工业电视等手段认真监护和调整,配煤 时严禁劣煤超比例。 3.4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 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 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利于燃烧,调整锅炉负 荷按规定操作,监视炉膛负压、排烟温度、0 、CO 等含量,使锅炉运行参数保持到最佳数值。采用周界 ・138・ 分的贫煤或者无烟煤时,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对于 贫煤或无烟煤,应适当关小或者全关周界风,减少周 界风量和一次风刚性,使得着火提前稳定燃烧。 燃用灰熔点低容易结渣的煤种时,燃尽风量影响 有2个方面:燃尽风增加,主燃烧区温度相对降低, 对减轻结渣有利;但是主燃烧区出现还原性气氛,又 会使得灰熔点下降,加重炉内结渣。 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燃尽风应适当减少,否则 过大的燃尽风会使得主燃烧区相对缺风,主燃烧去温 度降低,不利着火稳定。 燃用灰熔点低容易结渣的煤种时,燃尽风量影响 有2个方面:燃尽风增加,主燃烧区温度相对降低, 对减轻结渣有利;但是主燃烧区出现还原性气氛,又 会使得灰熔点下降,加重炉内结渣。 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燃尽风应适当减少,否则 过大的燃尽风会使得主燃烧区相对缺风,主燃烧去温 度降低,不利着火稳定。 3.5严格监督入厂入炉煤采制过程 不定期抽查采制化过程,检查是否符合采制化标 准要求,最大限度保证机械采样,做到采样具有代表 性。监督制样系统完整、科学,各级破碎必须达到标 称粒度后方可缩分、制备。根据实施情况确定是否可 调整筛孔尺寸,使最大出料粒度小于13 mm。根据现 场情况,将入炉煤采样周期调整为3 min。入炉煤缩 分器接料口尺寸调整为25 mm。 采用真实的水份值: 当人炉煤水份大于15%时,按以下公式计算真实 水分值: y=1.331X一2.751. 式中,l,为真实水分值,%; 为采样分析值(X>15),%。 按上述公式计算真实水份,以真实水份计算低位 热值。 3.6对混煤的燃烧工况进行监视和调整保证燃烧的 稳定和经济性 适当提高一次风与一次风速,调整冷风门运行, 以降低一次风温,控制好喷口着火点,保证喷嘴不喷 火。加强对炉膛结焦情况检查,定期吹灰,发现结焦 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结焦严重化。燃烧时提高氧量, 加强对排烟温度,炉膛出口温度监视,防止发生空预 器堵灰现象。制粉系统运行中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低 些,煤粉细度适当控制粗些,延长着火时间。 (责任编辑:高志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