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
中国社会近代化问题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
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 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9年)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
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21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
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
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表现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
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特征 1.从1840年到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社会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机器工业出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2.从19世纪60年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3.从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社会经济结构表现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为支配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4.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并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并存,构成了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5.从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6.从1956年底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7.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国营、集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并存发展。
8.20世纪90年代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三、近代前期几种主要的经济形态 1.本国封建自然经济:鸦片战争以后逐步解体。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土改运动将其消灭。
2.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甲午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
(4)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壮大
(6)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商业得到合理调整;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依附于英美,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控制了全国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将其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伊始,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了市场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统一财政经济,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8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指导思想上犯了急于求成的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时期,自然灾害严重,再加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从面造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从1960年起,中共中央决定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工作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但是,由于错误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种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家庭联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在城市的重点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2)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的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
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开始步入小康社会。
五、政治的近代化(民主制度) 1.戊戌变法时期: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2.辛亥革命时期: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人民的利益。
六、思想的近代化 1.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以“自强”和“求富”。
3.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倡西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等主张用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出民主和科学。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挥集体的智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7.社会主义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
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特征:①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
③中国的工业化先天条件不足,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④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畸形。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分布的不平衡,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而内地较少;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
2.民国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苦挣扎的。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③人民公社化(从1958年到改革开放前):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
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改革就是要改掉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
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