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孟浩然

2023-03-15 来源:步旅网
 一清一淡,一隐一仕

-------浅析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字浩然,生于永昌元年(689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从小诗才出众,四十岁之前都隐居在故乡襄阳,过着吟诗种菜的布衣生活。不惑之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在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寄情山水与田园,关注田园生活,并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同化的境界,同时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盛唐之世,人才辈出。诗人孟浩然就是盛唐诗歌璀璨星空中熠熠发光的一颗。连一贯狂放不羁的李白也给予孟浩然极高的评价: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役清音。这首诗歌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敬仰,也总结了孟浩然布衣白首的一生。

东晋末年,陶渊明以他朴素自然的语言和悠闲恬静的情调写了不少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从此开了田园诗的先河,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的开山鼻祖。继陶渊明之后也有继承者,但却很少有发展。直到盛唐时期,孟浩然的出现,才使田园诗走向了一个强盛时期。他继承并发扬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成为了田园诗的又一代表人物。孟浩然作为唐代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可谓开风气之先,为盛唐时代的山水田园诗兴盛定下了基调。也是自孟浩然起,山水诗和田园诗开始合流,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入俗致雅,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杜甫评价孟诗为“清诗句句尽堪传”,更有王士源评价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将山水之美与个性自由、风流洒脱的盛唐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其山水田园诗既包含时代风格统一性,也涵盖个人独创的多样性,取得了极高成就。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则也可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分别引介。诗史上还未对山水诗有明确的定义,各家基本达成的共识是:山水诗是以山水景观作为审美对象而创作出来的诗

歌。真正意义上盛唐的山水诗承接了魏晋以来对于狷狂不羁的人文精神的强调,关注的是山水之间投射的个人的内心感受,也就是山水和个人心境的合一。在这一点上,谢灵运是开风气之先,将山水情境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之情。而田园诗,是指以田园风光为描写对象,表达田园情趣的诗歌,通常田园诗表达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趣。相对于农事诗和田家诗,田园诗更加诗意,更加的强调田园生活的审美趋向。而孟浩然的作为盛唐完成山水田园诗合流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其山水田园诗有着不可取代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融合山水诗的清新开阔和田园诗的闲静高雅,几乎他的每一首诗,都有山水景色的描写。其山水田园诗这一独特风格,正是对于陶渊明田园诗以及大小谢山水的继承与发扬,糅合了陶渊明对于田园生活感悟性的特质以及谢灵运对于名山大川的观赏性的强调。

孟浩然以诗的形式,弹奏出了清新美妙的盛唐之音。他生活在“开元盛世”,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隐逸和漫游,把一颗被盛世遗弃的心融化在水光山色之中,不倦地探索自然美的奥秘,从他的笔下,流出了一首首清新幽美的山水田园诗。从艺术角度来看,他的诗大多情景融切,意境浑然疏秀,语言素淡而韵味深远。如:“天边树若葬,江畔洲如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诗歌的意象大都鲜明逼真,生动活泼,体现出了新颖与独特的风格。而那语言的自然秀润,明净淡雅,既有别于陈子昂的疏朴古直,更不同于齐梁诗风的浮艳轻薄,形成了清新俊逸的盛唐风格。孟浩然的诗,乍一看,好处不显眼,如果说诗应该是醇酒的话,他的作品可以说象清泉,要品尝他的色香,还需要多用一些吟咏的功夫,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风格上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一淡。

孟浩然接受了庄、佛的“心斋”、“静悟”、“坐忘”说,所以他的山水诗多数是清旷淡远之作,闻一多先生在其《唐诗杂论》中曾多次提到“真孟浩然不是将诗仅仅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直到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 如

孟浩然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落花、啼鸟、风雨声,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平淡不过的意象,但是诗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官,捕捉自己在春天醒来一瞬间的细微感受,淡而隽永。这样的“淡”之美,几乎是孟浩然所有山水田园诗的特质,使得其诗歌朴中含华,淡中有味。刘辰翁将其淡称之为“淡无颜色”,李东阳称之为“古淡”。

这样的淡,在孟浩然的诗歌中还有很多。如: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在落日的余晖中,诗人泛舟溪上,静静感受着耶溪的澄澈之美。有垂钓翁,有浣纱女,情景相融,平淡自然,不事雕琢,表现出一种极其微妙的冲淡之美。他的与此篇相类似的一些诗,能领着读者进入一种诗境,让人看到形象,享受到韵味,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出了它的魅力。孟浩然的作品标志着唐诗经过四杰、沈宋和陈子昂等人的努力达到了成熟的境地,已经形成了盛唐诗歌浑融完整的艺术风格,既有华彩,又有深刻的意境乃至宏伟气魄的诗篇。李白、杜甫等人并不照搬孟诗形式上的“淡”,但孟诗在“淡”中所包含的浑厚、隽永、朴实、自然等素质,却被他们吸收并且向前发展。

在风格上的特色,除了“淡”之外,孟浩然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松泉多清响,苔壁饶古意。”“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落景余清晖,轻挠弄溪诸。”“竹露闲夜滴,枫风清昼吹”。清响、清听、清晖、清昼这些清景使人心旷神怡,触发清兴,写出清诗。这种清新流丽的美正是孟浩然厌恶人世的污浊腐朽,从大自然寻求精神补偿,也是他在诗中努力创造的艺术美。他的诗,绝大多数是纯真心灵的自然流露,很少有矫饰造作或雕琢斧凿的痕迹,他把纯真之情同清新之景结合起来,创造出最理想的清真诗美。如《过故人庄》 以朴素的家长语,表达出清切有味的田家生活和清真淳厚的故人情谊,一片真情洋溢。又如《 夏日南亭怀辛大》 ,由夏夜水亭清幽之景,引出“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心绪进而触动对友人的怀念,清真是他的审美景界也是他艺术美感的灵魂。

孟浩然主张静心观物,自然重在表达清幽山水和恬淡的隐逸情怀,他的诗爱标举“幽”: 如《 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这是典型的清幽之景,它深深染上了诗人孤独寂寞、消极出世的情绪,给人以幽冷孤寂之感。这种在清真、清幽、清淡、清旷中洋溢着清新气息的山水诗,是孟浩然在学习借鉴陶诗基础上的发展。从陶诗中学习了那清高绝俗的情趣,’活淡潇洒的诗风,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清旷淡远的新山水诗,作为王维的先导,开盛唐山水诗派之先河,对我国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孟浩然作为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天然的桀骜不群,一生的踪迹远在世尘之外,归隐山林而怡然自乐,他是真正的隐士,有着仙人般超凡绝俗的飘逸风姿。他独特的诗歌风格成为连接初唐和盛唐的一个异数,尤其是其最为人所称道的山水田园诗,既反映了盛唐之音,也体现出孟浩然本人经历所赋予的特质。其语言平畅自然,兼具“清”“淡”的特质,游离于英雄气概和都城雅士氛围之外,表达了作者终其一生徘徊于仕和隐之间的矛盾心情,是孟浩然本人人格和艺术风格的完美结合,也是浩瀚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王新婷《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李明生《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特征》旅游教育出版社.1986

(3)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成都.巴蜀出版社.19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